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屠魔工业 >

第4部分

屠魔工业-第4部分

小说: 屠魔工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就靠运气和本能。

    第三组那只蜘蛛被淘汰,因为其本能对人工环境的抵抗太强,沈文剑又不打算找个山头或森林来饲养,只能说“无缘”。

    最让沈文剑惊喜的是原参照组,现在叫s01的蜘蛛,它对灵玉明显比其他蜘蛛更执着。

    比如现在它斜布在笼中的网,就是用灵玉碎片包成的“茧”为中心,也就是说除了进食时间,它就一直趴在灵玉碎片上!

    相比起来,s02的行为才更符合蜘蛛们的本能,灵玉碎片被包成“储备粮”被吊在网的一角。

    沈文剑的前世在另一方世界并非专业人员,出门在外,也仅有存在山门个人仓库里一点为此行准备的简陋设备,自是无法当场验证两种保存方式对灵气的利用率如何。

    从直觉出发,应该是s01的利用率更高,毕竟能量的逸散过程中,距离越近能量密度越高。

    “前面的人干什么的?”林中突然有人喊话。

    ???

    正在做记录的沈文剑起身观望,声音的来源估计百米之外,却没见着人。

    顺子也左右观察,不知道对方是在跟谁喊话。

    突然,林中一支箭矢窜出,钉在营地外的木桩上。

    过程中沈文剑没什么反应,反而观察起箭矢,嘴上说着:“顺子,你应付下。”

    “我们来找蜘蛛的。”顺子立刻对林子里回话。

    林子里半天没回话,也没有下一步动作,似乎是离开了?

    沈文剑将木桩上的箭矢取下看了看,又捏着箭尾甩几下,摇摇头丢到一边。

    箭上没有任何灵力,大概是附近那个以贩丝为生的村子里的猎手,如果叫一群村民跑来闹也有些麻烦。为什么闹?当然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担心外来人破坏环境甚至杀多了蜘蛛影响他们的生计。

    “顺子,这里距离那个村子有多远。”

    “道长稍等。”顺子说完,找了根高些的树爬上去,好一会才下来,回道,“大概有二三十里地。”

    沈文剑点头,应该足够安全。

    若在平地上,做惯了体力活的村民一两个时辰就能到,说不定猎手就会回去喊人来赶走他们两个不明人士。但林地环境是不允许很多人扎堆行动的,人越多越容易吸引到豺狼大猫什么的,假如有二三十人,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林地环境可能要一天才能移动十公里。

    如此一来,从地理环境分析,猎手最多是纠集多几个猎手来理论,没有吃瓜群众,已经筑基的沈文剑能把握局面。

    不过这次沈文剑明显想太多,紫牡丹蜘蛛个头很大,在这片林子里没有体型足够大的鸟类和猴子天敌,数量并不缺,少几十几百只蜘蛛根本没人在意。

    后面一天,在顺子的帮助下在另外几个蜘蛛聚集地做了些测试,前后又找出来三只对灵气有反应并且能适应笼子环境的蜘蛛。

    决定了,就是它们,未来的蜘蛛精们。

    回程没有把蜘蛛们送到门派仓库,直接提走。

    笼子是特别为捕捉蜘蛛制作的,和普通笼子不一样,为便于蜘蛛的织网习惯,做成类似手提箱的提放方式,笼子之间可以通过预留的锁扣进行有距离的连接避免蜘蛛们斗殴。

    连上锁扣的笼子就比较容易拿了,3+2的两个由沈文剑和顺子各拿一个。

    回到官道上时已经入夜,好在天上两个月亮今天都比较给力,官道上光照度不低,两人多赶了一个时辰路,找到驿站边的旅店住下。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两人分道扬镳。

    顺子带着蜘蛛笼和沈文剑的信回西村。信上没几句话,主要是附上银两在村正处寄养蜘蛛。

    沈文剑则只身前往下一站——飞石门。

    飞石门也是个修行门派,和玉剑山算是好邻居。

    沿着官道继续走几十里地,就到了飞石门范围,从官道上远远的就能看到建在山头的建筑群。

    飞石门和绝大多数修真门派一样建在较为普通的山头,同时他们和玉剑山也有截然不同的人事结构。比如他们的外门弟子绝大多数都有马马虎虎的修行资质,是做人才储备的,不像玉剑山是两条平行线;再比如长老们多数都只有金丹期的修为。

    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因为两个门派的年龄、知名度不同。玉剑山用的是流传很久的传统——资质明显不够的人不给任何希望,哪怕是外门,也只要武道资质最好的那些。

    而即使玉剑山的入门条件更高,有更大的人才储备区和知名度,山上仍然不少是难以依赖自身完成筑基的,可想而知飞石门这样入门更为“凑合”的门派是个什么状况。

    这些门派通过丹药、人工帮助的方式能产生不少于玉剑山的筑基人数,可是再向上去,比起来就有些难堪了。

    来到山脚,见到接待人员。

    “这位道友,我是玉剑山来的,想参看一下你们门派关于‘万魔吞天’的藏书,你看能不能帮忙通传一声?”

    沈文剑说着,拿出自己的弟子配饰和一点儿碎银递过去。

    是的,公然给银子!

    看门子弟并非都是没眼色的家伙,但沈文剑根本就没心思去仔细揣摩“别人家的弟子”,还不如直接些大家都好。

    有银两开路,看门子弟二话没说派出一人拿着玉剑山的配饰上山通传。

    外人借阅藏书不是普通管事能决定的,至少要惊动到长老的层级,加上山路难行,虽然看门弟子热情,沈文剑也一直从午后等到临近傍晚才得到回复。

    “请道友先随我去客房,随后二长老会来见您。”

    意料之中,沈文剑点头谢过,跟着上山。

    在客房里整理着自己一路来的笔记,时间biu的一下就过去。

    掌灯时分,传说中的二长老跟在给客房送餐的女弟子后面来了。

    “是你小子要看我家典籍?”

    眼前捏着山羊胡子质问的家伙一脸为难。

    说来两人有一面之缘,当时山羊胡子在玉剑山做客,听闻沈文剑正在自创功法还特意跑来“爆炸室”瞄了几眼。

    “听闻贵门消息网建设的极好,万魔吞天也不远了,想来正是贵门大力搜罗资料之时,不请自来了。”

    “玉剑山乃上古仙山,关于那个日子难道还需要借外人典籍?”

    难怪要亲自来见呢,原来心里藏着疑问呢。

    还好沈文剑的理由光明正大,没什么可瞒的:“毕竟一家之言,年代久远难以全信,小子想到处看看有无可补之处。”

    “嗯”山羊二长老(?)嗯了一声,稍作沉默,居然在饭桌前坐下了,伸手做请,邀沈文剑一起坐。

    看来还想在客房蹭饭?

    沈文剑客随主便,坐下来陪吃。

    饭菜还行,但他没有碰酒,光看二长老一个人喝了。

    “你小子自创的功法如何了?”

    “刚刚筑基,前路还远。”

    听到回答,山羊二长老抬起眼皮仔细观望,眼前这位算是唯一一个亲眼见过筑基前就自创功法的,忽又叹气:“厉害,厉害,不愧是玉山怪童。”

    什么时候有这么难听的外号了?

    两人一路无言吃到七八分,二长老才再次开口。

    “你说,咱飞石门能不能能不能熬过那个日子?”

    看似是蹭饭,但能坐上二长老的位置,总不能真的太那啥。

    吃喝间他想了很多,眼前之人论年龄在修行人中只称得上幼童,但能以自创功法筑基而无半点不妥,血气内敛更胜普通筑基修士,慧根之强常人难忘项背。这小子坦言玉剑山关于那个日子的藏书乃一家之言,只怕对那个日子的理解比绝大多数老怪都深,犹豫半天,他终于把这个一直想找人问,却不敢问的问题说出来。

    沈文剑稍作思虑,还是决定说的婉转点:“贵门既与玉剑山为邻,当保得道统。”

    意思是靠着玉剑山,能安置那么一小部分人和大部分典籍传承就不错了,至于其他,只能各安天命。

    “这归附玉剑山,如何对得起师祖。”

    沈文剑摇头,也知道对方想左了:“无需归附,只是寄宿,具体情况届时便明了。”

    山羊二长老听完满脸苦笑:“如此,能保得道统也是极好了。”

第5章 别人的藏书() 
第二日,沈文剑拿着山羊二长老给的通行牌顺利进入藏书楼秘辛杂书区。

    这区域中的藏书没有任何功法、道术,全是各类隐秘传闻。

    很快,沈文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二长老推荐的余生书。

    就是这么坑,从书名根本看不出与万魔吞天有任何联系,且大多秘辛书籍为避讳一些特别词汇都是如此,自己找还要一本本去翻引言或藏书注脚才知道写的是什么。

    余生书就有引言:

    “灵月蔽日,古海通天,尸山遍野,天地难藏。”

    引言所描述的与玉剑山某本藏书描述的场景差不多,词句不同而已。

    这里有几个词做下注释。

    灵月,是天上两个月亮中轮廓模糊个头更大的月亮,假如外面是跟另一个世界差不多的宇宙,灵月有可能是另一颗行星,因为隔着大气也能看到它表面的颜色变化。还有,灵月是现在的叫法,上一次万魔吞天之前,灵月是“魔月”!这个词足以说明这份典籍来源于上一次万魔吞天之后。

    古海,地名,一片水域,因为没有卫星地图,沈文剑也没有亲自去过,仅凭一两地的地理志无法判断到底是海还是大型内陆湖。古海的特色是平静无波、有进无出,盛产各种水妖水怪。

    尸山,这里的尸山并非形容尸体多的形容词,它是个名词!玉剑山典籍有多处对尸山的描述,但语焉不详。按逻辑判断,要么是所谓的“魔”有堆尸癖,不过可能性不大,万魔吞天的周期不定,几十年到几百年都有,腐坏是个问题;另一个可能,尸山是某种魔的衍生物或根本就是某种魔的本体。

    沈文剑读过玉剑山全部关于万魔吞天的典籍,余生书属于最常见的个人传记型。

    在万魔吞天的“考古”工作中,个人传记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优点是对细节的描述更直观,缺点是个人文字著作大部分没有配图,而且各种名称也没有统一标准。

    比如余生书中所载的某怪物叫“枯木妖”,根据描述的特征与行为方式进行判断,这玩意在玉剑山的大部分书籍里都叫“地凶魔”。地凶魔是一种土属且会主动攻击周边活物的魔物,它只是休息和埋伏的时候是枯木状罢了,若只知道枯木妖这名字,连人家属性生克、习性都没弄清,可能还没靠近就跪了。

    书中记载的大部分沈文剑都已知晓,不过其中描述的大蜈山很是引起他的兴趣。

    据余生书所载,万魔吞天期间,大蜈山山腰一处平地原有口百户,但数十年间并未遭到“魔”的祸害,以至于消息传出后短短几年间来此避难之人在山腰上建成了一座小城。余生书作者在万魔吞天结束后再访此地探查,小城因缺少生计来源已经开始破败,但所闻皆称不离大蜈山阴便无事。

    “大蜈山。”

    把书放回架上,沈文剑从公共仓库口袋里拿出个大号本子,差不多是他平时记事本四倍大小。

    打开,原来是一张张手绘地图。

    这手绘地图是他保存在玉剑山仓库最宝贵的东西之一,阅读各种典籍时断断续续整理出来就花了很多心血,有时为佐证某地坐标还得多翻好几本不相干的的地理志。拿到卫星地图前恐怕很难找到细致程度类似的地图类道具吧。

    因为刚才的书里才提过大蜈山在“海江之阳”,沈文剑很容易就在海江江北地区找到了这座山,按地图的比例,距玉剑山直线接超过两千里,不能飞的话,粗略估计路要长一倍不止。

    沈文剑现在只能“跳”路,到大蜈山遥远了些,暂且记下。

    放回地图,又拿出万魔吞天考证组中的笔记。

    考证组是一套器具,笔记部分分为还原、考证、秘闻三类,物品包含从玉剑山档案中复原的天魔侦测阵盘、能减少被天魔发现的旅行配件包。

    笔记本上,记录上余生书与大蜈山,沈文剑还自己写了推测注释。

    大蜈山当年不受万魔吞天影响可能有二:有真正的大妖,大妖在普通人眼里都是大仙,有些在受人香火时的确会保一方平安;剩下的则是地脉有异,魔物们不由自主的忽略了该处。但不管真实情况是哪种,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怕是难以再现当年的末日桃园。

    接下来沈文剑把同书架的书一一拿出来翻看,除了数本类似余生书的“古籍”,还找到两本飞石门自己整理的关于万魔吞天的册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