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屠魔工业 >

第286部分

屠魔工业-第286部分

小说: 屠魔工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区域,并不是单台手机的服务价,在技术联盟内完全是免费服务。

    再就是卫星地图更新服务也是基本免费,如果有门派需要针对特定方向提高地图更新频率,才会收取地图技术支持费,每月也只有几万块。只有在要求五百公里外卫星地图服务的,才会收取一笔偏高的费用。

    整个卫星体系的年收入加在一起都凑不到两亿,这对一个由近四十颗卫星组成的巨大天基网络而言,几乎是白送,目的就是提高进场门槛。

    天基系统本身技术门槛高,如果不弄清楚行星的形状和大概质量送上去也会掉下来,勉强做出来还赚钱不到,市场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会非常考验有想法的人的魄力和远见,还有口袋深度。

    总之短期内肯下决心和本钱去弄卫星的应该没几个,不过玉剑山还是要注意一下,对玉剑山——极乐航线进行优化,减少架次调整航行时间节点,免得哪个倒霉孩子不声不响弄出卫星搞出大新闻。

    卫星的事情暂时放过,最近天火的负载一直很高,正好也升个级。

    太火的负载偏高,主要因素是为短途运输平台进行软件调整。

    短途运输平台是从近程飞艇发展出来的种类,直接抛弃了飞艇外观,采用开放式平台进行运输,运力增加到三百吨以上,航速在两百公里以下,最大优势是可以拆卸后用常规集装箱进行运输。

    开放式平台相比飞艇式平台有一项较大的缺点,受风力和天气影响更大,解决方法也很粗暴,直接让天火根据一系列基础算法对短程运输平台做测试和调试,依据平台将要服务区域的天气特点,专门匹配飞行控制软体。

    比如在油湖地区,短途飞艇遇到强侧风或强逆风会倾向于贴地飞行,因为这里没有植被,几年才出现一只的天魔难以藏身,贴近地面飞行风力系数更低。而在大裂隙,则会反过来往高处飞。

    这项匹配能够降低开放平台约20%的能源损耗,并将运输安全性提高三成,避免货物坠落风险。

    发现天火负责偏高后,设计院就分出两个人到工程院带人,针对短途运输平台进行改进,到39年二月时已经将其标准化。

    标准化之后只保留三百吨级和五百吨级两种运力,其他拼接增加平台面积、增加防风结构等附属结构全部扔掉,防风由平台导流槽和低能耗的避风阵法完成。

    一系列的改动,会让短途运输平台的能耗提高5%到8%,但相应的出厂程序变得简单太多,甚至只需向对全磁发动机进行检测。

    飞控软体方面,也把新岛、极乐、油湖、大裂隙地区的专用软体提出来进行模组化。

    两项改动综合起来,能把短途运输平台的出厂调试计算量减少92%,相对于超算的整体性能占用量基本就能忽略。

    针对天火的升级,做新的超算构架是不可能的,那会严重拖慢新的芯片开发进度。

    二代芯片今年预计销售下降,加上原本预定提升的供货量,会多出四万片左右,另外今年正常结余也会有四万片出头,手头还有三万多片存量芯片。

    升级方案做出来分两个部分。

    天火主机的升级,把芯片数从两万片堆到五万片,这样一来它的算力能提高70%左右。

    只有70%,超算就是这样,受限于芯片构架和超算构架,无限制堆积并不是好主意。二代芯片原本的预计极限就在六万片左右,实际六万片的算力,只有五万片的105%到110%。

    天火主机增加到五万片是比较合适的,再多就浪费了,既浪费芯片又浪费能量。

    此外,另外为赛博坦网络搭建一台新的超算,还是两万片的版本,这台超算将放在天枢星基地上,专用于赛博坦网络的数据储存于调用,可以让几个器灵指挥官调用算力处理些计算任务。

    对天火来说这台新超算才是它学习生物研究知识的基础,天火的本体主要任务还是处理全球机器人协调工作,并不适合额外负担长时间大运算量的研究任务。

    新超算作为赛博坦网络的数据处理核心和学习工具,还要额外配备体量巨大的数据储存库,不过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扩张两个前线营地的防线,再安排储存器生产线这种高精密工厂,整个材料产业线的调整太复杂,暂时还是由玉剑山供应少量储存单元,明年再说。

    时间转到四月,连续有好消息通报。

    最先来的是工程院“智慧机械”工程的新进展。

    这东西放了几年,第二阶段总算有初步结果。工程院的“变形金刚”测试机上搭载全新的逻辑控制器及相关软体进入测试。

    现在的“智慧机械灵动版”相当于初级人工智能,和原有的简单逻辑回路相比,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带来的改变很大。

    比如制造一台小蜜蜂,现有的流程要分作四十八个机器人生产环节,分配给不同的机器人做流水线生产,如果一台机器人控制两个环节,出现逻辑错误导致流水线关停的概率就开始增大,如果少于十二台机器人,每做出一台小蜜蜂都要重置任务。

    而升级“智慧机械灵动版”之后,一台机器人配合两种不同的加工手臂,通过几次人工修正,可以单独完成整台小蜜蜂的制造,并在后续工作中逐步自行优化。

    当然,一台机器人做出成品,实际效率肯定不如四十八台机器人用流水线做四十八个成品,但新的控制器及底层软体升级,的确能让机器人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应用到赛博坦网络中,可以进一步降低指挥官的协调、纠错工作量,

    以天火主机升级后的算力,假如机器人全部更新为灵动版,机器人总协调量会从七十万飙升至两百万台左右!

    可惜实际情况没那么容易,现在的灵动版算力占用太大,暂时只有特装型号能够搭载,而特装型号占机器人总量不足5%。此外灵动版也需要为机器人配套更大的数据储存空间,特装型号机器人设计时有一定的预留升级空间,如果都被储存占用还是有点吃亏。

    沈文剑看过报道给工程院下达新的阶段任务,下一步就以灵动版为基础,花些时间和精力对它进行底层算法、数据结构优化,尽量降低算力和数据储存空间的占用。

第534章 更高级的符文应用() 
除了已经能看到结果的初级人工智能进度,四月到五月间还有另外几个好消息。

    四月的是新发动机项目的突破。

    这是为了配套空间站计划做的项目,目的是让还在计划中的闪电04拥有更大的实际机舱空间,以便于对其进行人员运载升级。

    花了两年做论证,四月下旬,航空航天组做出一体化发动机的1:4样品,进入实验室测试阶段。

    大气层内外通用一体化发动机非常大,其1:4实验室模型的长度就有7米,最“胖”的地方直径为2。5米。仅仅是模型,其推力就能达到大气内16吨,大气外22。5吨。

    “双发的话可以做到三百吨吗?”沈文剑参观时问姚工。

    “三百吨重了点,但我们可以试试,这个事情还要从空间站着手,等人员实验和冶炼中心上天后看看材料能不能支持。”姚工没有说不可能,但显然还有些困难。

    白天鹅的长度是74米,闪电系列也有66米,数字上看起来差不多,但二者的宽度差太多,白天鹅的满燃料全重超过360吨,而闪电02和03的起飞全重不到两百吨。双方发动机的级别也差很多,白天鹅发动机是四具摆在两个发动机舱里,闪电系列的大气内推力就要比白天鹅高出一倍。

    一体化发动机更复杂,要做到推动三百吨的家伙进入轨道,难度非常高,如果不是普及超算后高级材料组有一些新成果,连试验模型都造不出来。

    “尽量做大吧,不行就多塞点发动机。”沈文剑觉得一步步推进太麻烦了,很多事情都要空间站反过来推进地面技术的发展,所以建空间站还是最优先项目,宁愿发动机寿命短点多烧掉几台。

    姚工苦笑:“刘院长也是这么说的。”

    那是沈文剑的徒弟,提一样的要求多正常啊。

    不过话说回来,堆发动机也是一体化才有的优势,现有的闪电02、03这种采用混合动力的,想堆发动机还找不到地方堆呢,堆了大气内发动机大气外动力不足,堆火箭发动机在大气内又会出问题。

    五月的第一个突破,算得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是促进技术全面换代的基础技术。

    纳米级异面体三维符文录制,四符文定式储能体的量产核心技术!

    这东西追究起来也做了十几年了,从第一枚四符文定式被开发出来,该系列衍生的各种技术就一直面临着加工难度高,无法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困难。

    之前生产一点陶瓷储能体,一个工程师加相关实验室设备,一个月也就能生产不到两吨,而且只能做到50微米直径的颗粒录制,加工精度是300纳米。

    纳米级异面体录制技术,能够加工直径10微米颗粒,加工精度达到惊人的45纳米,也就是说现在可以在10微米直径的颗粒上,录制比之前50微米颗粒更复杂的阵法,而且是量产型的。

    不过技术达到这个水平,还并不是什么产品都能应用的。

    还是用四符文定式基础的储能体举例,陶瓷储能体这东西,玉剑山的工艺水平,只能保证颗粒直径在40微米以上时,烧制形变量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50纳米的颗粒,有效颗粒数量才能达到80%以上。所以这项技术用在陶瓷储能体上是浪费的。

    它其实是配套最新一代储能体材料的技术,高级材料组最新的储能材料是稀土元素化合物材料,如果从特性分类,类似于磁性金属,这种东西能够做成20纳米大小的异面体,主要是后续不需要加热,能放心录制符文和铭纹。

    从本质上讲,化合物储能体和陶瓷颗粒储能体的能量储存率没有区别,两者都是纯粹通过立体阵法“包裹”能量的,材料只是阵法的载体,同时保证不被能量改变性质。这种储存理论和之前没有量产直接淘汰的磁性储能体、玻璃体储能体都不一样。而两者之间,则完全是技术工艺改进,基础颗粒缩小带来的质变。

    说起来很复杂,但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

    全新的20纳米异面体颗粒化合物储能体,每克灵能容纳率为3!

    没错,是3,比灵石还高出2倍,是50纳米颗粒陶瓷储能体的12倍,玻璃体储能体的150倍,是同等重量煤炭燃烧能量的322倍,这还只是试制品,改进工艺提高有效颗粒比例之后,还有40%左右的提升潜力,届时每克容量会超过4!如果工艺精度再进步,铀、钚核弹就可以考虑淘汰了,毕竟符文储能体是可以量产的东西。

    煤炭燃烧322倍的能量密度,将会彻底改变航空航天技术的思路,就从闪电04开始。

    东西用起来是好,但充能的时候总会让人想死。

    “太慢了八!”沈文剑看着一百千克的化合物储能体充能半天,旁边指示灯才涨了三格,而指示灯总共有五十格。

    化合物储能体和其他储能体的成品差很多,它外面还有一层密闭结构防止它接触氧气,里面还封着惰性保护气,同时盒子也是它的“充电桩”和指示器。

    “很快了啦,改线路前你都没看,一个小时才一格。”刘香湘也在旁边吐槽。

    沈文剑摇头,果然这种东西一下突破太多也很麻烦。

    假如以后全部普及这种储能体,所有的基层灵能传导线路都要改,而且能量密度太离谱安全考虑也要更多,如果堆积到一定量,估计得放到能防核爆的仓库里大家才能松口气。

    所以真用起来也不一定是最先进的好,玻璃体储能体仍然是最适合作为浮空山能量调峰的储能体,能量密度不高不低,和煤炭差不多,稍微有些安全措施出事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破坏。化合物储能体这种密度高的离谱的玩意,用到移动设备、飞行器上面就可以了。

    纳米级异面体三维符文录制技术的实验室成果出现,也刺激了后续一系列变化。

    芯片组首先决定全面启用四符文定式作为三代芯片的技术基础。

    四符文定式构架的阵法是立体阵法,芯片结构会从一层层的平面堆叠变成立体空间的组合。

    层叠式构架的缺陷是很明显的,随着层数增加,工业加工复杂度的提高是指数级的,到一定层数就堆不上去了,硅芯片就是如此,当然现在大学那边的硅芯片还远没到极限。

    采用立体构架,设计论证会更复杂,但制造起来反而会变得简单很多。比如二代芯片量产设备,按财务换算一套是四十亿,从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