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屠魔工业 >

第234部分

屠魔工业-第234部分

小说: 屠魔工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要把天基武器平台送过去?一代还是二代的?”刘香湘惊了。

    “二代的,先送过去,我们再造就是。明年吧,明年我给你们配点元晶,另造一架闪电,提高外层空间任务的执行密度。”既然做出决定,沈文剑也不节省了,该弄的就弄。

    一代天基武器平台还没有退役,只是没去装填弹药,让它自己在外层空间飘着,重新装填之后又是好汉。而且一代平台有两个,所以送二代平台过去并不会产生天基武力真空。

    刘香湘很乖巧,先扯着沈文剑到办公室,只剩两个人时才问:“平台送过去要带核弹吗?”

    沈文剑摇头:“现在钚储备太少,把现有的平台上的调过去就行,你们研究研究,最好多装点‘弹夹’。”

    现有的平台上有五颗五万吨当量、两颗二十万吨当量的钚核弹,在新的一号核电正式运转之前,未来几个月最多还能增加两颗五万吨级的,怎么都凑不出十二颗来,所以干脆不追加核武器了,后续核弹还是安排在新平台上。

    刘香湘拿出她的小平板,在上面看日程什么的,然后写写画画一通,抬头说:“二代平台太大了,要送过去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能需要全新的推进系统,快不起来。我觉得还是先送一代平台过去更好点,等第二台二代平台装好,再考虑这事不行吗?”

    二代平台本体就超过两百吨,加上磁轨武器“弹夹”,常规投掷武器库,总重量超过三百吨,显然增加推进系统就是个庞大的工程。

    沈文剑想了想也没再坚持:“行吧,你跟工程师们具体讨论看看,尽快把方案拿到我这。”

    闪电02已经进行过外层空间实际投送任务,后面只有一项测试,既进入大气层后不进行地面检修直接回到外层空间,实际最近一次就故意没有检修,后续不会有大问题。

    因此航空航天组暂时算比较轻松,将武器平台转运至灵月轨道的论证工作进行的很快,十二月初一,沈文剑就拿到了初步结果。

    一代天基武器平台的转运,不需要任何改动,可以直接利用闪电02和舱外机器人做外部对接,闪电02在外层空间执行自补给之后,一次就能把两个平台一起推到灵月轨道。

    二代平台如果要转运,考虑它是个质量个比闪电02还大一倍的巨物,即使利用重力弹弓发射方式,也会需要推力足够大的发动机,在太空进行大发动机的加装工作难度会很大,而闪电02的续航力也可能无法把它加速到足够的速度。

    不管是加装发动机和燃料罐,还是用闪电02转运,各种地面的计算和准备工作就要拖不少时间,包括如何保证对接稳定度和强度、推力轴向与对接重心能否一致等等。其中的麻烦甚至不如以操控性作为目的,重新设计设计和搭建新的二代改进型平台需要的时间差不多。

    那自然是先转运一代平台过去,不过既然闪电02也去,干脆顺便丢点近地卫星、小蜜蜂、机器人之类的做更进一步的调查。

第434章 大学生的狗血剧() 
太空任务的准备期都是很漫长的,计算任务窗口、运动轨道,制作需要搭便车的卫星等等,预计最早要拖到3032年三月才能完成。

    在此之前,玉剑山仍然很稳定的运转着。

    十二月,通用计算芯片和闪电02各自完成了最后的测试项目,两边又同步进入第二阶段了。

    闪电02自然是开始正常服役,同时为马上准备建造的闪电03提供更多细节,闪电03不会动大刀,但会稍微调整气动外形尝试节省一丁点燃料。

    通用计算芯片则需要进行少量调整,开始量产化准备,量产之后才会轮到超级计算机构架实验。

    沈文剑对二代芯片的量产考虑了很多,决定囤积一定数量的一代芯片,不再保留原有生产设备,直接用于升级。

    加派了机器人工人,帮助斩情弟子进行芯片生产,产能拉到极限,如果现在的市场需求不发生突然转变,往后三个月大概能生产出十到十二年的需求,这里也包含工程院与还龙山几家的需要。

    十到十二年,足以让大学完成大部分芯片的电子化替代如果事情不被天魔和灵月上的“邻居”打断。

    年底,大学生拍的新片上映了。

    这回没有沈文剑来指定剧本,学生们又都是灾后在乐园城成长起来的,他们拿到的具备在“老家伙”们眼里称得上奇葩。

    至于有多奇葩,殷玲并没有说,只说到看电视就是了。

    这回仍然是冷云、两个徒弟、殷玲和红豆一起看片,外公就没再请了,他在后山找太上长老们看戏剧可能更自在些。

    十二月二十八,先上映的是故事片版本。

    剧情是狗血战争爱情故事的。

    沈文剑第一眼看到有个阵营的将军是女人时就猜到后面有多狗血了。

    果然后面就是报效皇权和爱情之间的各种狗血,但除了沈文剑大家都看的很起劲。

    相比上一次的书生女鬼传,这回的故事片拍的还真像那么回事了。

    全片大概有五个室外场景,分出几十个镜头,比如战场就选在新岛看不到海的海边,偶尔是一两个人入境,偶尔是百来号临时演员跟着主演。此外还有不少室内场景,不过有几个房子的室外场景肯定是金石峰拍的,按他们的预算,也许是史云偷偷拍的,要么根本是从卫星任务中心弄来的小蜜蜂录下的近照。

    顺便一提,本剧由乐园城今年才从纺织厂分离出来的成衣厂友情赞助服装收了半价,把一些纺织厂当资金分离出来却卖不动的布料拿来做戏服内衬。

    另外本剧的群众演员都是免费的大学校友,貌似一年级和二年级有六成以上都参与了,有两个镜头明明就是往食堂冲锋的状态,只是换了几件衣服。

    虽然只有百多号人吧,不过有史云帮忙做了两个特效,还有那么点战场的气氛。

    在沈文剑眼里,场景太假、演技不在线、服装不讲究、台词灌水,为狗血而狗血,都是毛病,可也不能否认相比书生女鬼传,新的狗血战争片已经很有了很大的进步,方向是对了,只看接下来会不会受欢迎。

    “师父,以后电视台都演这种的吗?好好看!”余灵珊拍手。

    沈文剑耸肩:“会多起来吧,如果你想看,可以给传媒系赞助点钱拍片。”

    “赞助?是捐钱吗?”余灵珊倒是能把赞助跟捐钱联系在一起。

    没等沈文剑说话,刘香湘跟余灵珊解释:“赞助就是打广告啦,你看字幕里不是有感谢乐园城王氏服装厂的字样吗?你给点钱给学生,让学生在后面感谢你,就有好多人知道你有钱了。”

    她说着说着就要顺道把师妹给忽悠了。

    “那可不行!那可不行!都来找我要钱怎么办?”余灵珊连忙摆手,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有钱。

    冷云在旁边笑,也不去帮忙。

    憋了很久没有剧透的殷玲这才说起幕后的情况:“这片子的拍摄超支了,五十两银子还不够用,几个学生自己凑了五两银子,又找两个老师凑了五两,才把片子拍出来。”

    五两银子。

    对比沈文剑这种动辄几十万上百万银子计数的家伙是有点惨不忍睹,还是几个人凑的!

    那些个特招进来不用交学费的都在数学系、经济系,其他系的大学生需要交学费的前提下能挤出银子来,真是为难了,但也是他们自找的,拍个婆媳纷争不就好了,搞什么战争场景。

    “服装就花了十几两银子吧。”沈文剑毫不留情的揭穿他们超支的部分。

    一百多套戏服呢,虽说成衣厂只卖半价,可打架的服装,不说头领们的皮甲需要另外买皮子,兵卒的布甲也很费布料的。

    没错,布甲,就是把多几层布弄一起,两国打仗拍的跟农民抢水火并一样,这些都懒得去说了。

    纺织厂这种机械化的存在把低级布料的价格拉到非常低的水平,学生如果真的付了十几两银子,成衣厂也许就在皮甲上亏了几两银子广告费,说不定白赚广告。

    殷玲点头:“他们的两个大场景,还要补贴同学们半顿餐费,龙套就占了支出的四成。”

    沈文剑听了点点头,没说什么。

    超支也是成长嘛,现在就看电视中心会支付什么样的红包了。

    第二天,还是一家人看电视,同一个故事换成了舞台剧。

    不知是功夫更到位还是故事片组杂务太多,舞台剧组的男女主台型更好一点,不过功夫再好,舞台还是限制了剧本的感染力,尤其换场景的时候,明显是提醒大家要插播广告了。还好电视台还没发展多久,现在套路没那么深,并不会在剧中插播广告。

    总的来看,同样的资金花费在大小有限的舞台上,人员、造型甚至龙套走位的安排都更为到位,剧情的小改动也是舞台剧班子更强,但终究是缺了实感,就跟听人说书一样,讲了个有动作的故事。

    对于根本没空去培养艺术细胞的大多数人而言,显然还是实景实拍的故事片更有潜力。

    沈文剑当然早就知道,通过两次有对比的成片,这次应该能分出个高下来。

    果然,刚过完年,就有学生怂恿电视中心来的辛老师去打听红包的事,开学之前殷玲都知道消息了。

    “故事片拿了八十两银子红包,舞台剧只有二十两。”

    “所以说学生们又赚钱了?”

    殷玲猛点头。

第435章 如何对待“邻居”() 
沈文剑不但是玉剑山的掌门,现在也是空中大学的董事长,学校内的资金安排他是可以插手的。

    学生们连续两次拍片都赚到钱了,即便有白嫖史云老师“特效”的嫌疑,沈文剑还是决定给传媒系开一笔额外的奖学金,就叫天使奖。

    天使,是天庭使者的意思,暗示着教化黎民,挺适合传媒系的。

    金额不大,各级加一起也就五十几两银子,算是学生们的出场费吧。

    刚过完年没几天,开过长老年度茶话会,沈文剑对部门做了个微调。

    从今以后,天基情报中心、天基武器中心两个部门从设计院拉出来,直接归代掌门令管理,也就是归冷云管理,设计院从此回到纯研发部门的位置。

    这与是否信得过刘香湘没关系,而是刘香湘太忙,冷云太闲,再说为了门派长远考虑,分离也是迟早要做的。

    设计院的天文台维持原状,有需求时仍然可以不经过主官,直接从天基情报中心获得卫星支持。

    不但这两个设计院的部门进行了分离,今年还计划把卫星任务中心整体搬迁至玉石峰,由大总管刘丹长老直辖。

    两个部分的分离流程是完全不同的。

    设计院的两个天基中心直接让里面负责的斩情弟子对冷云负责即可,冷云需要每天早上过去了解情况,如果有突发异常则需要立刻打电话通知。

    负责弟子外勤任务支持的卫星任务中心则需要新建。

    卫星任务中心那栋楼最早还是科研部刚刚建立时造的,后来科研部有了自己的飞石还给竹石峰折腾了一阵,随后小蜜蜂系列造出来,才逐渐转化为卫星任务中心。

    追究起来里面的设备都已经称得上远古造物了,刚好今年二代芯片会进行小批量生产,就以此搭建新的控制系统,顺便给工程院的工程师们练手适应新的构架。

    冷云接管两个天基中心,事也没多多少,每天最多一个小时,平时还是掌门殿和陈月师叔处瞎跑。

    一月下旬,刚刚接到过热气旋的状况,冷云跑来报告新情况。

    “剑儿,灵月上面的邪能好像变多了,呐!”她说着,递了块平板到沈文剑手里。

    沈文剑看过一眼,觉得“邻居”们可能太闲了。

    “辛苦了,乐乐帮我继续盯着灵月,如果在一个月内还没有降回原水平,我们可能需要采取些行动。”

    “剑儿想做什么?”冷云好奇。

    “干坏事。”沈文剑回答的很简单,却并不细说。

    “你不会想把灵月上的外星人都炸死吧!”冷云瞪大眼,说了个让沈文剑为难的可能,“万一他们是在阻止灵月继续靠近大地呢?”

    的确,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灵月的运动轨迹问题很大,玉剑山在天文方面能投入的人力又一直比较有限,还要紧盯着灵月对卫星系统的影响,到现在还不能确认这种轨迹变化是太阳和太阴星互转造成,还是大地、灵月、星月本身的系统异常,又或者是人为。

    如果“邻居”们真的是在帮忙,给他们弄死了最后倒霉的还是大地上的生灵,玉剑山也跑不掉。

    “乐乐说的对,我再考虑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