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屠魔工业 >

第115部分

屠魔工业-第115部分

小说: 屠魔工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丹长老“嗯”了一声,在自己的小本本里写上。

    通过前后两个决议,灵石峰一下冲到一百三十多人,若不是降临日之后又有几个魔化的,都能有一百四十号了。

    伍长老有点不爽,但也没说什么,谁让齐长老有人护着呢。

    “后面我们再分个工。今日起,灵石峰、竹石峰、金石峰负责外围安全工作,方圆三百里内的状况,无需通报,各长老自行决定派遣弟子处置。只需注意一条,宁愿多派些弟子去看风景,也不能折损太大,谁家弟子少于百人,长老准备换人,少于八十人,我还会再提撤峰之事!”

    沈文剑强调的事,明显是给灵石峰上紧箍咒。

    三峰增加二十名原奇石峰弟子后,最少的仍然是灵石峰,也许眼前没什么问题,十年之后呢?

    齐长老脸又有点黑,出言询问:“斩情弟子如何分配?”

    沈文剑不慌不忙,喝口茶,摇头:“斩情弟子暂不分配,仍是每峰六人,专管弟子魔化之事。半年之后,每峰各配十到十五人,其余留在掌门手下听令。”

    他不说“我”而称“掌门”,是提醒齐长老,要人之前先想想斩情弟子为何斩情,这可不是什么私兵,他们是要护着玉剑山渡过大劫才斩情的。

    看到齐长老脸更黑了,黄长老笑着出来转移话题:“不知掌门打算如何安排两峰的山头?”

    沈文剑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卷着的大纸展开来。

    纸上绘着全新的浮空山造型,乍一看跟船一样,中间似乎还挖空了一截。另外还有几个小圆饼的三视图,跟天、地、人、科研部四块石头差不多。

    “我打算对玉石峰、奇石峰、青石峰做全面改造。更大限度的利用浮力,增加可居住面积,完成改造之后,预计能容纳两万外来人口,同时收纳现有的全部飞艇、运载机、航天飞机、与两套一级火箭。”

    “凡夫俗子带着有何用?”齐长老又提出质疑。

    沈文剑笑笑:“不知灵石峰五十年后会有多少人?”

    齐长老张了张嘴,低头喝茶。

    伍晴长老看到齐长老连续吃瘪,用茶杯掩着嘴角的翘起,做喝茶状。

    沈文剑继续解释:“山下有两千一百号普通人,外面救回来的修士百多人,我打算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如果有机会还要救更多人。我玉剑山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数十年间,他们的后代也许还能为我玉剑山补充些人手。否则仅靠我等修士,迟早会被魔物拖死。”

    魔物最烦人的还不是初期的数量,而是随着时间过去,它们数量减少的同时会变得更厉害,其中古阳历的万魔吞天时间跨度超过三百年!修士想要降临日之后全程无损通过万魔吞天,根本是妄想。

    沈文剑即使鼓励门派内的修士结为道侣,加油生孩子,首先能不能生出来是存疑的,其次安全的需求摆在明面,也不能允许修士大规模怀孕。

    普通人带来的机遇之一,就是他们的繁衍能力,比金丹期以上修士强上百倍不止。而且普通人孕期稳定,十个月之内一定有结果,最长不会拖过十一个月,如果是金丹孕妇,怀个三年五载的毫不奇怪。

    伍晴长老提出问题:“掌门,这万魔吞天期间,生孩子不会魔化吗?”

    “伍长老问的好。”沈文剑既然要保普通人,自然早就准备好了论述,“暂时我不会鼓励普通人生育,等自然怀孕者出现,我会找人全程盯着,如果每四个孩子能顺利出生三个,或同一妇人生出两胎不魔化,就有鼓励生育的必要。”

    “掌门心思缜密,我们等着看结果好了。”伍晴长老的话代表了金石峰的支持。

    黄长老是自家人,齐长老还没表态,事情就已经算定下了。

    沈文剑不是针对齐长老,齐长老比较适合做战将,而不是为山门筹谋未来的长老,所以定计划时不能跟着他的思路走。

第203章 绝壁上的生还者() 
取得各位长老对今后策略的认同,沈文剑和刘丹长老开始组织人力进行施工。

    要动山体,是个极为庞大的工程,

    玉剑山六峰的山体,最大直径在一千四百米到一千八百米之间,貌似没有比科研部飞石大很多,但是这些山体除了玉石峰,纵向长度都与直径相当,甚至更长点。

    之前大家为了门面和防御,在浮空石外堆积了太多土石,新的结构会通过流体动力实验室验证和修改,旨在让浮空结构产生稳定的自平衡,减少用于调平“压舱”的土石。

    沈文剑得了掌门的传承,清楚的知道浮空石的来源。

    它是天魔尸骸的沉积物,需要数十年的转换,现在是没有的。现在的敌人只能称作魔物,还称不上天魔,尸体搜集起来都没用除了牛欢喜那里。

    所以要进行全体转移,还是要通过改造现有山体,最大程度的利用浮力。

    沈文剑的计划,是先整一艘母舰类型的浮空平台,该平台专用于停放飞艇和建设相关设施,也许还有未来武器化的飞行器。

    之后是一个复层结构的居住平台,用以安置外来难民,它要包含居住、教育、一般机械加工、安全的复合功能。

    还有一个,要取一小部分,做成专门的浮空市场,用于以后的对外贸易。

    如果改造工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必要的时候,可以拉着几万人和相关设备转移,过程中只需要对付空中魔物,不再去管躯体更强壮的地面敌人。

    经过人员调整,把安排在四座山峰中的金系、土系斩情弟子换出来,斩情弟子里这两系的弟子都要动手。

    为了让工期缩短,沈文剑自己跑了趟天石,请太上长老们帮忙。冷云则到灵石峰、竹石峰、金石峰借调返虚期以上的两系人员。

    安排好人员,把两座山拖出来,剩下四峰钉在基地四角。

    盯了半天,预计日夜加工和适量的休息,两座山的改造需要半个月左右。

    1月29,上午10点40就天亮。

    这种情况,似乎让地面上的难民都放松下来,居然有人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按照灵月的推移速率,貌似接下来会有十几天不会挡住太阳的,才会再次造成提前日落。

    真那么容易吗?

    沈文剑并不乐观。

    古人不可能都是智障,如果真有十几天的时间魔音减弱,哪怕是半天减弱,这些时间也足够他们跨过极为宽广的地域,去寻求其他道友的帮助了。

    还有个证据是同步卫星的异常偏离,该偏离足以说明灵月的状态不是个正常天体,或许魔音启动后有他们所认知的灵力之外的玄学力量作祟。

    不管怎样,趁着天亮变早,沈文剑要求各峰调些弟子,去山下帮忙建房子。

    建水泥砖石墙不比改造山体,水系、木系弟子都能找到用处,哪怕是火系,也能帮忙烘干成型房屋。

    这样一来,泥工们只要指挥和做些搬运工作。

    有修士加入,天黑前,已经有两栋房子能够住人,都是两层楼的筒子楼。因为不打算常驻,没有轻易动钢筋,两层已经差不多了。

    筒子楼都是一室一厅,为了节省水泥,卧室和客厅都是木板隔开。

    房子开始落成,从幸存者里搜出来的木匠或业余木匠们,也把新造出来的粗糙家具弄进去。

    粗糙到什么程度?

    木床上不能直接躺人和放被褥,要铺一层干草,不然皮都刮烂。

    赶工就是这样的,不能讲究,另外那八百多号人也不能长时间丢在二十几里地外,别说他们的安全会越来越低,守着他们的玉剑山弟子也不安全。

    提到隔离,沈文剑有想过在更近的玉山镇划一块,最后还是放弃了。

    临时居住区是专门为万魔吞天准备的隔离住地,心理上,出现魔化时不会给无关人员太多刺激,安全上,魔物想谋害别人也需要个时间破墙什么的。玉山镇里肯定能找到类似功能的地方,却安置不了这么多人。

    天黑之后,接到天基情报中心的报告,发现批量幸存者。

    这回麻烦的很。

    一帮伙计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巨浪江黑峡段的绝壁上!两岸都有,梨山一侧的坡度稍缓,数量更多些,雨山侧推测很少。

    发现他们当然是情报卫星的功劳,也有幸存者自己的功劳。

    情报卫星一张照片的覆盖范围最多只有一百千米,大部分地区看起来都接近垂直角度,在绝壁上发现幸存者,因为他们弄出来人造物。

    比如有几个,可能是绝壁上的凹坑太浅了,造了几个木质的小台子。

    “香湘,你说这些人是修行门派,武林人士,还是普通人?”沈文剑坐在情报中心,问刘香湘。

    刘香湘猛摇头:“我怎么猜?”

    沈文剑耸肩,感觉很麻烦。

    对方没有求救,也许不是修士门派,或者是根本没搭理过玉剑山的门派。

    若是门派弟子,贸然去救可能会不妥,若是普通人,能在绝壁上弄出藏身之所,肯定有不错的工匠在里面,不弄回来太可惜了。

    询问前面不远的斩情弟子:“王元,明天什么时候天亮?”

    “预计为九点五十分。”

    果然,灵月的移动速度并不稳定。

    算了,应该没有几个魔物会飞到这种鬼地方寻找食物,白天再派人去看看吧,如果是修士,白天也不容易打起来。

    夜里弄了一晚上玉石峰仓库设计,1月30清早,派出一队六十人的斩情弟子,和十几名玉石峰弟子,去黑峡接触。

    飞艇线路是情报中心帮忙规划的,没有直飞,避开了梨山,平地上的魔物暂时还很难顶着阳光观察到七千米高度的飞艇。

    两小时后接触,结果让人很失望,居然是一些武林人士,总数有一百多人。

    这是沈文剑最不爱接触的一类,他们太自由了,自由到不喜欢任何规矩的束缚,捞回来对幸存者团体不一定是好事。

    修士门派讲究传承,没有顶过一次万魔吞天的都是后生,他们也不太受普通人社会变迁的影响,一个门派的正邪倾向是很清晰的。

    武林门派能传承三百年的很少,可能寿命占了一定因素,他们多数传着传着就走形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变迁,从民间自治变成打家劫舍或拦路抢劫都有可能。

    算了,既然顶过降临日,还是捞回来吧,也许有一只用来儆猴的鸡也不错,说不定能化忧为喜呢。

    正好玉剑山外门弟子活下来的才六十几个,有飞石门和千针山的修士在,都不知道外门弟子能做什么,打理飞艇都不够数。

    如果能转化一批武林人士,也好帮忙打理难民的内务和治安,把两个修士门派的人救出来,专心于幸存者的安全工作和自身修行。

第204章 新能量() 
沈文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把那批武林人士救回来,结果人家并不领情。

    和任务领队说了一堆屁话,大意只有一句:“不爱屈人之下。”

    倒是十几个工匠,见那些人拒绝能飞的仙人,赶紧求救。

    结果不用提,即使武林人士心中不爽,他们面对飞在黑峡山谷中的修士什么也做不了,手中有弩也没人敢动手。

    十几个工匠也聊胜于无,总算没白跑一趟,其中两名铁匠、两名皮匠,其他都是木匠。

    回来的路上,飞艇在巨浪江平原上绕了一圈,洒下上万张纸片。

    数量有点坑,算起来每平方千米一张纸片都没有。

    但沈文剑也很无奈,他倒是想印个几十吨纸片去撒,问题是民众的识字率可能连5%都到不了,撒的再多也不一定有用,而且现在工程部有一批人在忙着调教普通人转职为工匠,也没工夫去弄太多宣传单。

    纸片的内容很短,让想要求救的幸存者,在空旷的地方,用深色物体堆个长度在三丈以上的s型出来。

    为什么是s?

    因为深色的s在情报卫星地图上容易被过滤出来,其他形状可能和屋顶、广场、倒下的树木等物体重复,找出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s型的只有水流和马路,这两者位置和开始建立卫星地图时没有显著变化,可以直接用设备完成图形过滤。

    巨浪江平原由于是产粮大户,平均人口密度偏高。这么些天过去,城镇里大概很难有活口,乡村的建筑密度低,地形复杂,应该还是有一些幸存者。

    可是乡村里的识字率比城里更低,先撒一波看看有没有幸运儿,假如二十四小时内没有结果,再想其他办法。

    半路上,任务人员就在飞艇上询问过工匠情况,通过卫星通讯进行了汇报。

    原来两岸的武林人士还不是同一波,只不过他们都是在巨浪江上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