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

第28部分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第28部分

小说: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听着却摆了摆手说道:“这不怪你,怪就怪父皇当i立太子时考虑不周,你功劳太大,难免兄弟猜疑,好在你还有一片心思,念及手足之情,望往后还是你要多担待点。”说着,又咳成一气,咳停了,又好一会喘息。

    李世民就一个劲的给李渊捶背抹胸。李渊喘息了好一回又说道:“朕老了,大唐江山总得交给你们,如何想得个万全之策才去了朕的心病,让你们兄弟莫要相残,免受千古骂柄?近来突厥犯境尤烈,看来还得由世民你挂帅征讨方能平息,你回去休养些时i,将养好身体,朕会把帅印交与你出征。在天牢这两个月,是苦坏了你的身子了。”说完,即起身要回寝宫休息。李世民自是扶李渊回了寝宫,看着宫人侍候李渊漱洗完毕,上了龙榻,才辞了出来,往母后处携家眷回府,一夜安息无话。

    第二天,果然来了不少拜访的将臣,长孙氏推托秦王身体不适,婉言拒访,那些官员也通礼仪,只坐了一回,说些宽慰的话便离开,唯独尉迟敬德、李靖、李世勋、程知节、秦琼、段志弘等几位武将赖着不走。那程知节向来说话粗鲁,在外厅大喊:“我老程今天就是来找酒喝的,我就不相信啥病能病倒了殿下,莫不是坐了几天牢便变了小娘子了,我看还是出了来,摆了酒,喝他三大碗便啥病也没有了。”尉迟敬德向来也不斯文,“哈哈”笑道:“殿下便出来与大家饮酒说话,免得这老程要闹翻天了。”众人听着都窃窃偷笑。

    那李世民在寝宫里看看躲不过去,只好走了出来,见了众将笑道:“就是知节兄和黑炭两个推迟不得。”遂吩咐家人摆了酒席,与诸将畅饮起来。

    席间尽兴,自然无话不谈。酒过数巡,李靖举杯敬李世民道:“殿下对这次天牢之难有何感受?”这李靖是儒雅之将,平常着便装,一表斯文,可战场上如虎豹般勇猛,万夫莫挡,敌军闻风丧胆。统军三十万,驻扎灵州,钦命灵州大都督。半月前回京述职,实是借故探望牢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微微笑了说道:“尹德妃年少无知,搬弄是非,皇上亦主持公道,并把她打入了冷宫,这说明咱大唐法纪是严明的。”

    “那泼妇素来与太子结党,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早yu致殿下于死地而后快,倘仍一味不与他们计找,来i若再落其陷阱,则恐怕悔之晚矣!”程知节听李世民说话仍有袒护之词,气得怒目圆睁,拍案说道。

    “你这牛鼻子,说话不可卤莽。”李世民忙止住道。

    众人皆知有涉太子言语,李世民便小心翼翼,便也不好再做声。李世民看看众将都沉了脸sè,便转了话题道:“皇上已决心征讨突厥,已有谴本王率师出征之意,诸位兄弟宜早作准备,待诏文下来,不至于仓促出征。”

    “突厥如此猖獗,早该讨灭之,别人鼓噪迁都,硬要给大唐天朝丢十八辈子的脸,咱可不愿贴妇人屁股说那种sāo话,小小突厥,龟孙子才怕他!殿下带领咱,天下都打了下来,突厥猖獗,咱就打他祖宗个稀巴烂,看他还猖不猖獗。”尉迟敬德说道。

    “突厥视我大唐初立朝,又是连年战事不断,他们却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渐渐强盛,近年屡犯我境,实属试我大唐之国力能否足以抵御。若不讨伐他,则示我大唐国力以弱,其大举入侵,进逼京师便不待时i了”李靖说道。

    “咱何不向皇上请表早战,以示国威。”秦琼说道。

    李世民知众位兄弟求战心切,私下想,父皇生xing多疑,上请战表恐怕会引起父皇疑心,遂道:“请表之事宜谨慎考虑,我看还是耐心等待,免得节外生枝。”众兄弟听李世民说话,知他心思,众弟兄索xing再不言战事,猜拳行令喝酒,至晚方散。

第四十六章 风雨誓师() 
武德六年chun,突厥接连入侵朔州、原州、鄯州、忻州、并州、缓州。颉利、突利举西突厥全部兵马,号称百万大军,由西往东进逼长安。前线节节败退,告急文书频频送至京都,突厥入侵之势迅猛。李渊征讨突厥之意已决,看看李世民也休息了两个多月,从各地调集的军队早以集结完毕,也该是出征的时候了,遂下诏书,命李世民和李元吉各领五十万大军,挂帅并驱出兵,往西御敌。

    事有凑巧,杨妃迟不生,早不生偏偏李世民出征前夜临产。当晚,李世民守在玉华宫前厅一夜未眠,他心急火燎的听着杨淑妃从寝宫中传来断断续续的痛苦**,已是四更天时分还没有生下来。

    那时,接生婆从内宫出来,一脸忧愁之sè对李世民说:“禀告殿下,看来娘娘是难产。”李世民怒道:“你就没有法子了吗?杨妃有什么不测我拿你是问。”吓得接生婆一脸灰sè,抖瑟了半刻才颤颤赫赫着说:“殿下还是速传太医用外敷之药,方可助产。”李世民啐道:“为何不早说!快传太医。”一时间,玉华宫人手忙脚乱,好一会才传来太医开了外敷药方,又忙了半个时辰,方从太医院检来几包草药,煎了满满一盆汤药来给杨妃敷了下身。

    李世民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外厅走来走去。那时已过了五更天,李世民推开外厅窗户,看见这早chun窗外院中yin雨绵绵,冷风卷进窗内,他瑟缩一下,忖道:“但愿杨妃安全地生了,免得出征牵肠挂肚的。”这些天,西线频频传来坏消息,朔州、原州、鄯州、忻州、并州、缓州相继被攻陷,朔州兵马总管冯开达、鄯州守将关天成战死,唐兵被俘将士八万余人,突厥进军势如破竹,已渐逼京城。西线逃难百姓cháo水般的向内地涌来,京城商贾也蠢蠢yu迁,朝廷下诏抚众,方稍为稳定下来。

    李世民想那军中之事,父皇派元吉并驱挂帅,各分统一半人马,这明显是父皇对自己不完全放心。可元吉素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更何况他心存异念,对他所帅之兵能用则用,不能用最好疏而远之。可是,倘若元吉之兵不可用,则兵员减半,面对突厥百万之众,则胜券难握。

    好在李靖属下三十万军屯于灵州,虽然灵州离西线一千余里,但估计速行军一个月可以到达。李世民在几天前和房玄龄、杜如晦私下里密商,觉得只有走这步棋才能稳cāo胜券,遂派密使秘往灵州调李靖之兵,他帅出征大军在路上尽量延缓时i,估计大军比李靖援军早到一个月,先与突厥酣战,待李睛兵至,则以jing锐之师可一举击溃突厥。此次出征,父皇亲自于城外兰池阅兵饯行,他作为主帅,必须亲帅将士于兰池听皇上检阅,可杨妃却迟迟未生,他觉得不能再等了,他虽然知道杨妃如此难产会有生命之危,但确实不能再等了,死生随由天命吧!他咬了咬牙,即让家人备马,于外厅披甲。

    在出门那一刻,长孙氏和萧氏含着眼泪出门送行,门外早等着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等将领,李世民跨上战马,一抖缰绳,那马却不立即奔驰,李世民猛一回头看了一眼长孙氏和萧氏,略作思索道:“若是生儿,我儿生不逢时,恐将来厄而多难,就取名‘恪’吧。”说完即策马和几位将领朝兰池飞驰而去。

    长孙氏和萧氏听着李世民说话,看着他飞驰而去的背影,泪水“唰”的如泉般涌出来。转回宫中把李世民取名之言告诉杨妃,也许正是天意,那杨妃在榻上翻来覆去,一整夜都生不下来,用药外敷也没用,几次昏死过去,看看都已奄奄一息,那王婆也抖抖瑟瑟的在落泪,可那杨妃一听李世民取名之言,悲痛yu绝,“哇”一声哭了出来,不期这一哭,连那杨妃也不知那来的力量,竟把个男婴“嘣”一声生了下来

    。看看母子皆平安,只是杨妃虚脱得昏了过去,一家人自是大喜过望。

    李世民和李元吉所统百万大军于长安城外连营数十里,各路先锋几万将士于清晨在城外兰池阅兵台前列队集结完毕。李世民所率部有岭南节度大使兼秦府右统军秦琼所统之兵二十万,行军总管李世勋及左护军尉迟敬德各统兵十万,右护军程知节、段志弘各统兵五万,共计将士五十万之众。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为帅前左右军师,张公瑾督运粮秣军需。李世民所帅部将五百余人均属以往旧部,李元吉帅部由薛万彻、谢叔方及麾下部将三百余人统兵五十万,多为各州抽调兵马。一时间于兰池阅兵台前,延至周围平缓土山,黑压压的旌旗在微风细雨中铺天盖地。

    李渊乘龙辇冒雨来到兰池,将士见皇上到来,“万岁”呼声震天动地,李渊听得将士们这般呼喊,激动得有些颤抖。他穿着九龙戏水金丝缀玉黄龙袍,头戴束发黄金顶圈,披一件紫sè缀缨斗篷,神sè沉郁而含威,目光凌厉而有神。他吃力的走上阅兵台,步子有些趑趄,随身太监急忙扶住他,他却摆摆手道:“不用不用,朕还没老到让你们扶的地步。”他站到了阅兵台前,看看将士们都在瑟瑟的冷风卷着扑面的细雨中,**地站着,那些乘着高大战马的将领,手执兵器伫立在前排。看他们一个个脸sè冷峻,鼻子眉毛沾着不时往下滴的雨水。李渊看着自己头上撑着一把巨大的黄龙伞,他脸sèyin沉下来,朝那撑伞的太监喝道:“快把这东西撤了。”那太监犹豫了一下,便撤了龙伞。李渊回过头来朝众将士环顾一周,虽然凉雨很快溅湿他的脸,使他瑟缩的身子骤然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但他站在将士面前仍显得英武威严,看上去一点也不减当年跃马疆场的气概。

    “秦王、齐王统帅百万大军,将从今i始向西征讨突厥。”李渊威严有力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将士的欢呼声瞬间止住,整个兰池旷野静得鸦雀无声。李渊稍停一下,接着道:“我大唐天朝,与东、西突厥素来有边盟之约,和亲之缘,但是,西突厥常常背信弃义,侵扰我边境,掳掠我边民。我大唐天朝一忍再忍,实乃视其能醒德省心,以边盟之义、和亲之缘为重,罢兵休战,免使生灵涂炭。武德五年以来,突厥猖獗之势尤甚。去chun三月至今,连克我朔州、原州、鄯州、忻州、绥州。其势之凶猛,大有亡我天朝之势!

    “各位将士,我中华大国,向是礼义之邦,汉朝以来,与西戎就有和亲之缘。我泱泱大国,愿与小小戎狄和亲,并非我示弱不敢抗衡,实乃愿和平共处,免生战患,使生灵免遭涂炭。秦汉以来,天下非中华之土莫为富沃,非中华之兵莫为强大,弱族岂有欺凌之胆!今我大唐天朝,富有四海,兵强将广,有征讨四方之武功,有震摄天下之威望,天下岂有敢不臣服者?而小小突厥,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小蜥之喉,yu吞巨狮之驱,岂不可笑哉!今i我朝为雪国辱,誓师西征,所到之处,将雪我边境失地之耻,践碾突厥于齑粉!

    “朕虽不能亲征,但有秦、齐两王挂帅,带领百万将士出征必然旗开得胜,我大唐天威不可辱,我大唐雄师战无不胜……此次西征,我百万之师,乃久经战争历练之能征善战之雄师,开赴西线,征讨突厥为正义之战,我边境受贼蹂躏,举国上下讨贼之声响彻云霄,此为我大唐之正义与气慨不可忍辱也!亦为我大唐之天威有足以震慑宇内四海之能也!我军之将领,身经百战,有于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骁勇善战、奋不顾身者,数不胜数,此为我战胜突厥之魂也!我数万万大唐百姓同仇敌忾,奋勇支前,前方之军需,有后方可举全国之力以援之,此为我可击突厥于一败涂地之本也!突厥深入我境,失地利而于疲奔,远乡关而水土不服,后备给养必难周全,况其兴不义之师侵我中华,正气奄奄而徒凭豺狼之胆yu噬我中华,稍遇虎威,必丧魂落魄,此为其必败之祸也!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得,焉无战而不胜之理哉!朕有雄心壮志,西指之师,必辗碾突厥于齑粉,朕于长安欣望西征之师早i凯旋!”

第四十七章 于僻静处换了一身便装() 
在菲菲细雨和冷风中静静站立的将士,虽然瑟缩而立,却都为李渊那**的模样感动不已,为他那洪钟般的声音所震摄。李渊誓师演讲完毕,随即“吾皇万岁,誓灭突厥”的山呼震天动地。

    可是,此刻,李世民心里却没有将士们那样激动,他心事沉重,他既惦念杨妃是否平安,担心她会有什么不测,更担心私调灵州兵马之事是否密不透风。他知道往西而去将是一场恶战,这场战争的残酷不会亚于以往任何一次战争

    。

    他估计齐王元吉不会和他配合,甚至会从中作梗,因此能否调动灵州兵马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即使他也深知私调兵马是什么样的罪状,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倘若,战争打胜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