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海八荒录 >

第38部分

山海八荒录-第38部分

小说: 山海八荒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扔掉斧头!”支狩真喝道,胖虎要是落在崔之涣手上,只会加快对方疗伤的速度。他们三个要么一起逃脱,要么一起死战,再无其它侥幸之理。

    “呼——”胖虎奋力一掷,大板斧寒芒旋转,迅猛飞向崔之涣坐骑的马腿。崔之涣左掌拍出,一道血光直射迎上。“砰!”大板斧半途一震,坠落在地。血光同时涣散,崔志焕的身躯微微一晃,坐骑也不由得前腰背一沉,放缓了速度。

    “他身上有伤!”小马匪瞳孔中青光一闪,犹若实质,似洞穿了崔之涣气息运行的虚弱处。

    崔之涣心头一凛,压下体内躁动的血河清气,如有所感地望向小马匪的方向。他连取多人精血元气,却没功夫细加运化,以致气息紊乱。眼下伤势缓和,但暗地里隐患更深。这也是血河教功法的弊端:汲取他人的异种气血虽然快捷,终究不合自身,需经长年累月的纯化,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胖虎扔出大板斧,马匹轻捷不少,勉强跟上了支狩真。三人沿着暗河往东一路疾驰,广阔的水面在视野内不断展开,涛声激越,浩浩荡荡,一条条分流犹如蜿蜒群蛇,向四面八方奔腾。

    “从这里走!”小马匪一拐马头,猛然冲向一条“之”字形的暗河支流。水流迸溅,冰凉湍急,渐渐没过马膝、马肚、马背……河中心出现了大片岩礁群,高耸突兀,犬牙交错。三骑忽左忽右,绕着岩石趟河深入,背影迅速消失在崔之涣的视线中。

    崔之涣冷哼一声,一手按住马颈,一缕血河清气透颈渗入。马匹仰颈怒嘶一声,浑身肌肉膨胀,筋络暴绽变粗,飞也似地向前狂奔。十多息后,马匹冲入暗河支流,再次咬住了前面三骑。

    水花四溅,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在血河清气的刺激下,崔之涣的坐骑愈奔愈快,皮毛渗出蚕豆大的灼热血珠,好似狰狞巨兽,鼻孔喷出一道道毛骨悚然的血雾。

    “缚!”崔之涣轻喝一声,左手掐动术诀,右掌遥遥抓出。半空中红光一闪,宛如一条血色毒蛇,昂头盘身,扑向三骑。支狩真陡然探臂,抓住胖虎的马缰往身侧一带。

    “嗖”的一声,血蛇堪堪擦着胖虎背后掠过,一头扑在马臀上,转瞬缠住马身。马匹“扑通”跪倒,胖虎向前摔出,被支狩真一把扣住腰带,拉到自家马上。

    胖虎的坐骑连连痛嘶,肌肉急速干瘪,血蛇却变得愈发粗壮,仿佛一条不断膨胀的巨蟒。崔之涣手诀变换,血蟒膨胀到了极限,巨尾一甩,猛地高高弹起。

    “下马!”支狩真的识海清晰察觉出了血蟒异变,大喊一声,拽着胖虎跳下河水。小马匪青瞳一闪,窜出马背,翻入滔滔急流。

    “爆!”与此同时,血蟒在崔之涣的喝声中炸开,溅起千百滴血雨,向四面八方呼啸射去。“啪啦啪啦!”殷红的血珠打在河面上,犹如硬邦邦的铁钉,铿锵作响,激起无数小漩涡。两匹马凄厉长嚎,浑身洞穿无数孔窍,栽倒在血泊中。而三人业已顺流直下,擦着岩石,被迅疾的水浪冲出去十多丈远,再次消失在岩礁群背后。

    崔之涣微微一愕,血雨一击居然全数落空,对方似可洞察血河清气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而唯有生出识海的炼神返虚高手,方擅此能。他随即念及,对方一定携带了什么具有预警之效的奇异法宝。不过三人失了马匹,已是瓮中之鳖,迟早会落到他手心。崔之涣略一斟酌,催马冲过岩礁群,忽地愣在当场。

    河水茫茫,岩石耸峙,三人不见踪影,仿佛从水流中凭空消失了!

    崔之涣立刻下马,潜入河中,四下凝目察看。水面下的岩礁连成一片,犹如岛屿,表面长满绿油油的滑苔,内部多生洞孔,有几处形成黑洞洞的中空巨窟,吞吐激流,澎湃轰鸣,仿佛怒吼的海兽张开血盆大口,足可容人出入。

    崔之涣目光一扫,很快从一处岩洞边发现了水苔磨损的新痕。他冷哼一声,双腿划动,毫不犹豫地游入岩洞。

    蓦地,一道绯红色的剑光从黑魆魆的洞口掠出,疾如电魄,邪如鬼魅,直射崔之涣咽喉。

    这一剑隐伏在暗处,无声无息,猝不及防,剑光未至,剑气已及。崔之涣恍惚望见一片血光冲天的深渊腾空而起,无边杀意至纯至凶,喉头不自禁地一哆嗦,泛起鸡皮疙瘩。

    “噗!”生死一线之际,崔之涣张嘴一口精血喷出,化作一面布满符箓的血盾,迎上剑光,同时使出血影迷踪身法,整个人如雾似烟,一边扭曲摆动,一边向后急闪。

    水波重重激荡,剑气瞬息穿过血盾,血盾无声碎裂。剑光毫无滞碍,一路追击而来,无论崔之涣如何变幻身形,剑光始终犹如跗骨之蛆,紧追不舍,连他的大血魔手法相也无暇施出。

    “咯吱——”崔之涣浑身毛孔喷出血气,身躯骤然缩成一团,宛如一个侏儒。剑光眼看要从他头顶上方掠空,倏而轻飘飘一折,往下垂落,直劈天灵盖。剑势变化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全无半点中途变招的痕迹。

    这是剑道宗师!崔之涣头皮发麻,血河清气直冲头顶,意欲以雄浑的修为硬抗剑锋。然而剑光即将触及头顶心的一刹那,他突然气血躁动,心脏狂跳,生出末日来临般的凶险之兆。

    “砰!”崔之涣全身主动炸开,化作弥漫血雾,一团血淋淋的肉身从中跳出,向后急遁。

    剑光触及血雾,宛如长龙汲水,将血雾吞噬得一干二净。支狩真憾然瞥了一眼崔之涣,毫无留恋地退进岩洞,转身游走。

    “贱民!”崔之涣负痛厉啸,震得四周水浪激荡。他一天内第二次施展血魔解体大法,不仅内腑重创,根基也彻底崩毁。即便追上三人,吸噬了少年庞大的气血,怕也无望重修回来。

    更何况,那个少年剑术惊人,深浅难测。他数十年来会遍道门、魔门诸多用剑高手,连羽族也曾经数战,却从未见过如此可凶可怖的剑气,竟压得血河清气也胆寒心颤,像碰上高高在上的天敌一般。

    还要不要追?急速的水流摩擦崔之涣的伤口,冰冷如刃。他出身钟鼎,拜入魔门,享受过常人一生难及的富贵风光,也曾因出生入死的伤痛哀嚎打滚。

    其中冷暖,唯有自知。

    崔之涣忽而长啸一声,化作一道血影,再次冲向岩洞。清河崔氏,又岂容畏缩不前?

第十三章 照见本来面目() 
水流席卷而来,绯红色的剑光又一次从洞口掠出,惊如长虹贯日,神鬼莫测,时机恰到好处,仿佛崔之涣主动将自己凑上剑尖。

    崔之涣惊怒交加,对方一击之后居然未退,依旧伏匿于洞口,如同一头捕猎过无数血食的奸猾凶兽,不急不躁,静候自己再次上门。

    这样的心智,这样的隐忍,这样的胆色,完全不似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所为。

    “道门修炼,向以静修为宜,讲究以静生动;而我魔门更喜死里求生,以战养战。”

    薄而锐的断剑穿透河水,直逼而近,像一缕无声渗透的血。崔之涣双目赤红,脑海中闪过昔日血河教教主解残暮开坛讲道的一幕。

    “所谓‘战’,看似是简单不过的一搏生死,实则包罗万象。‘战’者,既是武道、术道的修炼对决,也是智谋、经验、心态、直觉、意志、气运、观察力、判断力、相生相克之道的较量……,以及对盲点技巧的运用。”

    “什么是‘盲点’?”当时有弟子问惑。

    “我从此处跃下,不施任何术法,也能毫发无伤。”解残暮立在高耸入云的山巅法坛上,俯视下方万丈深壑,宽大的青色儒服被山风刮出刀锋般的皱痕。

    望向剑戟森森的深壑,门人皆惊,莫非教主的肉身已至传说中的万劫不坏之境?

    解残暮飘然起身,轻轻跃下法坛,落到众人跟前。红玉打造的血莲法坛高不过三尺,随便找个童子都能跳下来。

    众人目瞪口呆,解残暮微微一笑:“目所难视,意所难料,局外之子,遁去之一……这便是盲点。”

    剑光如霞如血,刺碎了脑海中的画面。这一剑击中的正是崔之涣思维的“盲点”,概因他完全没料想少年会故伎重施。

    崔之涣暴吼一声,来不及施展任何术法,只以左掌抓向断剑。

    气血悸动,强烈的危机感再次涌来。崔之涣当机立断,在指尖勾住剑刃的一刹那,运转血河清气猛然一震,左臂齐肩而断,鲜血从断截处喷射而出,化作蒸腾血雾,覆盖洞口。

    与此同时,他的断臂连同手掌被三杀种机剑炁透入,瞬间腐朽干瘪,只剩下一层枯皱的薄皮。

    崔之涣身形急退,消失在血雾背后,内心掀起惊涛骇浪。对方这一剑吞噬气血,功效几乎与血河教的血影大法一模一样。不!除了气血,这一剑还汲取了所有生机,以及一点冥冥渺渺的玄异之物。

    血影大法是血河教开山祖师从一座仙人遗址中所获,威能无穷,堪称世间一等一的厉害法门,即便比起羽族的《羽化剑经》也未必逊色。天下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这样的剑法,妙用更胜血影大法?

    何况少年功力浅薄,还远远未发挥出这一剑的威力!

    支狩真一剑斩出,顿觉一阵胸闷心跳,赶紧抽身游走。他在水下闭气多时,呼吸渐渐不畅。唯有炼气还神的修者才能将外呼吸转为内呼吸,在水下换气自如。

    胖虎二人正趴在洞口的另一侧,支狩真摸了摸怀里的青铜硬物,这是他适才出手前,从小马匪身上取回来的。有此物在手,小马匪便不会轻易甩掉他们自行逃脱。

    小马匪目光闪烁了一下,向支狩真打了个手势,带头游向远处。水下洞窟环环相套,草蔓丛生,三人七绕八拐,不停顿地穿过一个个幽深的岩洞。时不时地,一些骨骼透明的怪鱼从他们身旁游过,撩起疾射的细流。

    “哗啦!”小马匪扒住岩壁,猛地一头钻出水面,拼命呼吸,小脸涨得发紫。支狩真也冒出头来,大口喘息。反倒是胖虎毫无异样,呼吸自如,据传四大修体生来便可内呼吸,还能自生神通,颇多奇异之处。

    “那个家伙怎么样了?”小马匪爬上一块耸出水面的岩石,气喘吁吁地问道。四下里一片阴暗,头顶上方的石缝依稀透出几缕微光。周围岩石犬牙交错,一部分突出河面,连成一片黑咕隆咚的石滩,难以望见尽头。

    “我那两剑重伤了崔之涣。按常理,他应该放弃追杀,觅地疗伤才是。不过以他的性子,多半还会追上来。”支狩真跃上石滩,盯着小马匪道,“你熟悉这一带地形,这次要靠你了。”

    “血河教的魔崽子可没那么容易打发。”小马匪皱了皱眉头,稍一犹豫,走到东面一处苔藓密布的陡壁前。

    “你也知道他来自血河教?”支狩真不露声色,小马匪果然是燕人,才会如此熟悉魔门。

    “他出手时那么浓的血腥气,隔得老远就闻到了。”小马匪撇撇嘴,

    摸索了几下岩壁,其中一块灰纹石头随着手势挪动。他抽出石块,露出一个中空的凹洞,里面藏着一只黑乎乎的牛皮软囊。

    小马匪解开牛皮囊,支狩真目光一扫,瞥见里面一双麂皮短靴、几套晋楚式样的旧衫、两柄短刀、一把弹弓、几包药粉、一叠油馕饼和诸多零零碎碎的小玩意。

    油馕饼是大燕一些部落的过冬食粮,以酥油、青稞、牛羊骨粉混杂烤制,口感粗硬得像砖块,但非常耐饿,可以存储经年不变质。

    最特别的是那把弹弓,足有一尺长宽,以珍稀的白地铜为弓架,镂刻古朴花纹,弧线的弓柄在末端弯成一束锋利的尖锥。皮筋又宽又厚,色泽乳白,宛如细腻的美玉。

    “魔门向来睚眦必报。姓崔的在我们身上吃了亏,铁定要找回场子。这是魔门弟子不变的心性,也是他们修行的‘道’。”小马匪一边侃侃而道,一边套上麂皮短靴,拿出弹弓,摩挲了一下,挂在腰间,又摸出短刀,一柄插在靴跟,另一柄抛给胖虎。刀锋在黑暗中发亮,映出小马匪如铁丝勾勒的硬挺唇棱。

    支狩真目光一闪,看向小马匪。那个狡诈、软弱的小马匪仿佛在眼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露出爪牙的腾腾杀气。

    这一次,小马匪毫不避让地迎上支狩真的目光:“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

    “杀了他。”

    “魔门功法威力强,反噬也大。”

    “现在的崔之涣并不比我们强多少,大可以慢慢耗死他。”

    少年彼此对视,两双眼睛似在黑暗中燃起同样亮的火。胖虎呆呆地看着他们,忽而觉得惶恐的心头里,也有一把火烧了起来。

    “干他娘的!”他抓紧短刀,像一头真正的猛虎低吼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