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问十三剑 >

第84部分

天问十三剑-第84部分

小说: 天问十三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白与越昆也站在朝堂之上,他们也在静静的等着。

    皇帝也好久没坐过这么长时间,他也有些累了,但那件事没有宣布,他心里高兴着呢,所以也在坚持。

    此刻一切事情都处理完了,就要宣布这件事儿了。

    皇帝整理了一下龙袍,端坐在龙椅上。

    下面百官见皇帝如此,知道重要的时刻到了,也都站的更加挺直,静听皇帝接下来要宣布的事情。

    姬轩还是不动声色,成王内心欢喜,此时也不再刻意压制,脸上尽带欣喜之色。

    皇帝清了清嗓子,提足了气说道:“大魏皇室在万成之难时损落殆尽,万般无奈之下朕才拖着病残之躯登上了皇位,但朕的身子注定朕无法带领大魏重新走向盛世。朕本想从朕的皇子中挑选一个有能力的尽早继承皇位,这样朕也不担心哪天昏过去之后再也醒不过来,也可以让他带着大魏重新走向强盛。”

    “但事与愿违,朕的皇子先后离去,只留下了二皇子和九皇子,但九皇子身中奇毒也险些丧命,这也是朕为什么一直没让他回京的原因。不过现在看来朕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朕不但保住了一个皇子,还为大魏保住了未来的明君。”

第147章 解开谜底() 
成王最初是昂首挺胸,面带微笑的在听皇帝说的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下面站着的他的那些附臣也都在望着他,配合着他的表情。

    这一天他们都等了很久。

    但成王听着听着觉得皇帝所说的意思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变化,双眉微皱。

    那些附臣也露出吃惊、担心之情。

    成王先是把目光看向了皇帝,好似想要看出皇帝的决定,但皇帝此刻的目光正在望向下面的官员。

    失望的成王又把目光投向了姬轩。他看着姬轩还是那样不动声色,静静的站在那里,心中顿时涌上一种不祥的预感。

    接着成王又把目光望向了范长云,但范长云却是面无表情,他无法看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皇帝扫了一眼成王与姬轩,然后接着说道:“我大魏本就尚武,以武立国,朕年轻时也曾在门派中学艺,也曾游历江湖。说实话,若不是因为万成之难,朕此时应该是一位行侠仗义的大侠。”

    皇帝说到这里,嘴角微扬,脸上洋溢着无尽的遐想。

    看着皇帝这样,成王的心更乱了,但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他在等着皇帝话语的转折。

    皇帝的话确实有了转折,但不是成王想要的转折。

    皇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但是这一切朕现在也只能与你们说说,朕现在连正常人的生活都无法过上,更别说仗剑江湖了。不过我们大魏既然有以武立国的传统,就不能舍弃,皇帝就也不可太过文弱。所以朕决定立九皇子齐王姬轩为太子。”

    谜底终于被解开。

    但这个谜底惊到了皇帝与范长云之外的所有人。

    皇帝继续道:“九皇子虽然自小远离朝堂,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皇子的身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但习得一身武艺,更是饱读诗书。更难得是他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朕相信,九皇子一定能完成朕之心愿,带来大魏开创盛世。”

    谜底已经解开,皇帝的这些话认真听者甚少。

    姬轩之前曾设想过,如皇帝不那么昏庸,还关心大魏江山,关心黎民苍生,对成王的所作所为有清楚的认识,那么他被立为太子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但他不了解皇帝,所以他没有把握。

    之前他曾经多次向陈奇丁沐汐保证要争夺皇位,其实他没有信心。

    他虽然也是皇子,但毕竟离开京城,离开皇帝太久,对朝堂太过陌生,与皇帝也太过陌生。

    他曾经多次设想过,如果皇帝立了成王为太子,他该怎么办,该怎么把这个东宫之位夺过来。

    难道也要如成王对付自己那样对付成王吗?

    手足相残非他所愿,这也是成王屡次想要他的性命,而他一直没有做出回应,做出反击的原因。

    现在皇帝要立他为太子,一切的烦恼全都没有了。

    此刻姬轩才流露出了欣喜之情。

    同样露出喜色的还有越白。在皇帝没有解开谜底之前,越白也很是担心,他的目光一直在看着姬轩。

    与越白心情截然相反的是越昆,他的眉间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子。

    此时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与成王之间的合作了。

    成王虽然通过皇帝之前所说的话听出了些意思,但他还一直存有幻想。

    此时明明确确的听到了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选不是自己,他的脑袋一下子就炸掉了。

    “不!不!这不是真的。。。。。。父皇你告诉儿臣这不是真的。。。。。。父皇。。。。。。”

    成王开始是呆呆的自言自语,然后突然跪倒在地,向皇帝一边叩头,一边痛哭的说道,近似竭嘶底里。

    下面的大臣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特别是成王的那些附臣,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立一个自小远离朝堂的皇子为太子。

    范长云还是那样面无表情的站着。

    由于成王的失常,姬轩竟一时忘记了要跪下谢恩,那些大臣也没有一个恭贺的。

    但就在此时,一直稳若泰山的范长云目光动了,他望向姬轩,正好与姬轩的目光相遇。

    姬轩一下子便读懂了范长云目光的深意,立刻跪下向着皇帝一拜,说道:“儿臣多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秉承父皇之志,带领大魏重新走向强盛!”

    皇帝面带喜色的点了点头说道:“皇儿请起身。你有此志,父皇心中甚感欣慰。”

    范长云此时向前走了一步,向姬轩深深一揖,贺道:“臣恭喜殿下!”

    看着首辅大人都来恭喜姬轩,余下的那些大臣也纷纷道贺。

    这些人有的不是成王的附臣,所以他们的恭贺是真心实意,姬轩登上皇位也是他们之所盼。

    但那些成王的附臣却是碍于此时的场面,不得不装模作样的随声附和,并不是真心道喜。

    不过有些人也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他们在想要不要改换门庭,怎么改换门庭。

    皇帝望着伤心欲绝的成王,心中有些不忍,但事关大魏江山,涉及储君之位,一经决定,断无悔改之理。

    他本想安慰成王几句,但被姬轩的谢恩,以及百官对姬轩的恭贺打断。

    此时大殿内终于安静下来了,皇帝平复一下心情对还在那里痛哭流涕的成王说道:“父皇知道这个决定对皇儿来说有些残酷,但父皇又不得不这样做。希望你能想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以后好好的辅佐你九弟。父皇相信,你们兄弟齐心,一定能让大魏出现一个新的盛世。”

    成王抬起头,满脸伤悲,满腔不解的说道:“儿臣不解父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儿臣这么多年一直陪在父皇身边,怎么他一回来便夺得太子之位?儿臣不服!”

    皇帝对于成王的无理并无怪罪,也无生气,反倒是柔声说道:“等下你虽父王去养心阁,父王有话对你说。”

    说完,皇帝又望向下面的大臣说道:“册立太子之事,有内阁会同礼部、司天监共同选择一个就近的吉日举办册封大典。”

    “是!”

    范长云与另外两名官员同时躬身答道。

第148章 父子对谈() 
暖阁内只有皇帝和成王,父子两人相视而坐。

    成王已经不再哭啼,只是面色有些呆滞。

    皇帝看着成王的神情,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他定了定说道:“你刚才在朝堂之上说不解,说不服。那你给父皇说说你有什么不解,又怎么感到不公。”

    成王用他有些呆滞的目光望着皇帝,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王为什么会立九弟为太子,而不是儿臣。”

    皇帝道:“为何太子人选不是你,难道你自己真的不明白吗?”

    “儿臣不明白!”成王突然激动的等着眼睛大声说道,语气中透着愤怒,透着不甘,目光中也是愤怒与不甘,没了呆滞。

    对于成王的无礼皇帝并未生气,而是平和的说道:“你不明白?你自己想想这两年年你都干了什么。”

    成王稍微平静了一些说道:“儿臣都干了什么?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魏江山!”

    皇帝见成王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便有些怒了,但他想了想还是压制住了。

    “为了大魏江山?为了大魏江山你能背着朕重用奸佞,不但把朝堂弄的一团糟,还让百姓民不聊生。”

    成王反问道:“什么是奸佞?儿臣怎么把朝堂弄的一团糟了?重用那些顺从儿臣的人有什么错?”

    皇帝道:“自古以来明君用人都是贤者上庸者下,而不是用那些只懂得溜须拍马之人。”

    成王道:“但儿臣认为,臣下对于君王的忠诚才是最重要。”

    皇帝微怒,“你这全是谬论!如果你的身边全是一些平庸无能之辈,只会想着怎么讨好奉承你,不干实事,大魏怎么能好?”

    成王道:“只要君王有才能,便能带领国家走向强盛。”

    皇帝道:“君王自身的才能确实很重要,但也需要贤臣相助。自古以来哪个明君身边不是都有一众贤能存在?”

    成王道:“为何我们必须效仿古人?难道他们都是正确的吗?”

    皇帝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为何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成王道:“儿臣就是想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来,赢得万世敬仰。”

    对于成王的认识和不悔改,皇帝很是失望,他说道:“你真的以为你这样行的通?”

    成王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通?”

    皇帝摇着头道:“我们大魏若不是以往太过强大,余威尚存,让四邻忌惮,恐怕早已土崩瓦解。所以我们需要一位明君及时带领大魏重新走向强盛,而不是像你一样,为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去冒险。”

    成王问道:“那父皇为何就能知道齐王有这个能力?”

    皇帝道:“因为他回京之后所办的那些差事足以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成王道:“他办了那一件差事父皇就说能记住,儿臣办了那么多差事为何父皇却记不住?”

    皇帝道:“因为齐王办的那一件差事就能看出他的能力,看出他的品质。当然你办的那些差事朕也记得,好的记得,坏的也记得。若是你一直都如最初那些年,虚心学习,一心为朝廷,父皇怎么还会招齐王回来?”

    成王道:“儿臣一直以为,在父皇心中儿臣的位置怎么也要比九弟重要,但没想到儿臣错了。儿臣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凭什么在父皇心中就抵不过一个回来几个月的齐王?!”

    皇帝道:“你一直陪伴在父皇身边,说实话,父皇也一直都把你当做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当得知你这两年所做的一切之后,父皇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你也知道,父皇也曾经找你谈过,你也向父皇保证要改过自新,但是你改了吗?所以没办法父皇才把齐王召回来,想让你有危机感,让你知道父皇不只有你一个皇子,你若是还不悔改,真的会失去做皇帝的机会。可是你不但没有改正,还勾结江湖势力要将齐王置于死地。他可是你的兄弟啊!煮豆燃豆萁,父皇就不明白你怎么就能下得去如此狠手。”

    皇帝说着说着有些激动,也有些生气。

    成王没想到皇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知道的这么详细,心中不禁一惊。他偷偷望去,见皇帝没有露出杀心,便放心了些。

    皇帝平复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但是你如此对齐王,他都没有对你反击,没有想着要杀死你。就凭这一点你就不如他,也就不配做太子,做皇帝。”

    皇帝虽然话说的够狠,但更多的是怒成王不争,并没有露出帝王的杀心。

    皇帝没有杀心,成王的杀心却起了。

    他心中冒起一个危险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只停留了数息便被他冷静的扼杀了。

    皇帝虽然身体有恙,但也是会武之人,并且武功不低,成王自知不是对手,况且他感觉到暗处应该藏有宫内的高手。

    退一步说,即便能冒险杀了皇帝,但姬轩刚刚被宣布成为太子人选,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皇帝若遇不测,他还是帝位的首要继承人。

    最重要的是成王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

    皇帝见成王不再接话,以为他已经想明白了,便柔声说道:“万成之难便是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引发的,所以父皇不想看到你们兄弟之间也发生这样的事情。父皇的皇子只剩下了你们两人,听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