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明末寻道记 >

第127部分

明末寻道记-第127部分

小说: 明末寻道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五十三章欲摄火种费思量() 
随着对物理知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谢铭舟却越来越失望,因为他发现现今的科学知识并不能解释修炼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甚至认为修道和法术是装神弄鬼糊弄人,这让他根本不能接受,毕竟是不是装神弄鬼他自已最清楚。

    但他并不想在科学界发起一场辩论,这种事情只要自已知道就行,别人相不相信那是别人的自由。

    这天他正在浏览网页,突然一则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大型强子对撞机拟于九月十日正式启动六十余名华夏科学家参与实验。

    科学本来就是不断猜想不断实验不断印证的一个过程,谢铭舟对这实验丝毫不感到奇怪,他感兴趣的是这个大型强子对撞机。

    大型强子对撞器英文名称简写为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粒子加速器与对撞机,作为国际高能物理学研究之用。

    它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是一种将质子加速对撞的高能物理设备,来自大约八十个国家的七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此工作。

    它耗资上百亿美元,深埋于地下一百米处,它的环状隧道有二十七公里长,坐落于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又名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横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由四十个国家共同建造。

    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不断在细节上加深对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及其交互作用的了解,了解的加深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变得更为丰满,但这个模型中仍存在缝隙,以至于无法绘制一幅完整的图画。

    为了帮助科学家揭示粒子物理学上这些关键性的未解之谜,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持,大型强子对撞机便担负起“数据提供者”的角色。它将两束质子分别加速到极高能量状态并使之对撞时,其能量状态可与宇宙大爆炸后亿万分之一秒内的状态相比。

    这次实验显然已经超出了当今物理学家们的已知范畴,主要是以探索和观察为主要目的,谢铭舟隐隐觉得,这次实验似乎对自已也有些好处。

    按说他和这大型强子对撞机完全是八竿子都打不上关系,但他相信自已的预感,算了算还有几天时间,谢铭舟决定到时再去看一看究竟。

    谢铭舟提前一天来到法国和瑞士的边境上安装强子对撞机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认为这次实验有着极度严重和不可预知的危险,这里方圆几十公里内早就被安保人员和警察封锁,除了受到邀请的科学家和记者外,其他人都禁止入内。

    他施展隐身术遁到了地下一百米处,这是一个直径三米长达二十七公里的的圆形隧道,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上面还有许多地面设施如冷却压缩机、通风设备、控制电机设备、冷冻槽等等建构于其上。

    数以千计的工程师正在作最后的检查,这是一次完全未知的实验,结果未知,风险也未知,现在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安全条例和安全设计尽可能地使它正常工作。

    在把整个隧道都逛了一圈过后,谢铭舟在质子束流探测器的压缩室旁边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明天的实验来临。

    九月十日,对撞机初次启动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将一个质子束流以顺时针方向注入到加速器中,让其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的超快速度,从而使质子束在全长二十七公里的环形隧道中以每秒一万多圈的速度狂飙。

    这一幕通过网络视频向世界进行了直播,还有三百多名记者来到控制中心实验室目睹整个测试过程。

    谢铭舟放出全部神念覆盖了整个对撞机,从这束质子束流进入加速束管开始就紧紧地盯上它们,在它强悍的神念之下,可以看到质子束流中的质子仿佛一粒粒白色的小光球,在加速束管内拼命狂奔,但这实际上已经是被限制了速度。

    这时的质子束流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每隔几公里就分为一段,这是科学家们为了检测所有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实验启动一小时后,这束质子束才绕隧道跑了一周。

    在第一束质子束流实现贯穿后,经过数个小时的调整,第二束质子束流被反方向注入了对撞机,再经过一段时间复杂精密的调试后,两束质子束流一瞬间就在隧道内密布粒子探测器的压缩室内猛然撞到了一起!

    这种碰撞简直难以用笔墨来形容,如果将这些质子放大到拳头大小,它们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足以将地球毁灭!这让谢铭舟的元神都感到颤栗!

    但接下来的发现让他欣喜若狂,他发现那些碰撞后的质子(或许已经不应该叫做质子)有的融为一体,有的直接就消散得无影无踪,而融为一体的那些质子,其威能竟然远远超过他体内的太阳真火。

    “若是能将这质子引入体内炼化融入太阳真火之中,威力绝对霸道绝伦,比原来起码要强上数十数百倍!这样的火种简直是千载难寻!”谢铭舟激动地想道,“自已的预感果然没错,要是能炼化这粒质子,好处可就大了去!”

    他迫不及待地催动神念,想要把他锁定的那枚碰撞后融为一体的质子拉到泥丸之中,然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那粒质子却动也不动分毫。

    以谢铭舟强悍的神念,居然拉不动大小只有氢原子六万四千分之一,空间位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粒质子,这让他瞪大眼睛,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眼看这些融为一体的质子也要溃散开来,谢铭舟急得“呼”一声就遁入加速束管内,然而不管他如何拼命调动全部神念,仍然是无济于事。

    所有融合过的质子都全部溃散,谢铭舟垂头丧气,心里别提有多有有郁闷。

    他散开神念,再次覆盖住整个强子对撞机,这次质子对撞实验铺这么大的摊子,肯定不会只来这么一发。

    几个小时过去,谢铭舟突然眼睛一亮,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新一轮注入质子束流,他连忙全神贯注,等待下一波质子对撞时刻的到来。

第两百五十四章火中取栗徒留憾() 
在等待新的质子束流注入的时间里,谢铭舟又把刚才用神念摄取质子的过程想了一遍,他发现如果没有新的办法,再来十波也是白搭。

    但现在他根本就想不出来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眼看这第二批的质子相互碰撞后又慢慢地消散,谢铭舟现在的心情只能用抓狂来形容。

    “不行,再这样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必须得先想个办法出来。”谢铭舟在压缩室里坐下来苦思冥想,暂时不去管在他前面一波波碰撞又消散的质子束流……

    “这些质子在没有碰撞前我完全可以用神念摄取,在碰撞后则不行,应该是碰撞后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次碰撞都是在固定的地方……”谢铭舟突然拍了下自已的脑袋,“呼”一声站了起来,这些质子束流每次碰撞的地方固定不变,自已又没办法移动它们,那为什么不让自已的身体移动过去将就他们呢?

    只要调整好角度,让碰撞后的质子刚好在自已泥丸的位置,那么就可以用神念直接炼化,根本就用不着站得远远地和它们较劲。

    “哈哈,这么简单的方法竟然想了几天才想出来!”谢铭舟回想了一下刚才质子束流碰撞的具体位置,然后慢慢调整自已的身体。

    质子碰撞的情形象电影一样在他脑中过了两遍,以他神念和记忆力的强悍,已经找到了最准确的位置。他一步跨了过去,再用神念看了下控制中心的那些大屏幕,发现上面并没有自已的身影。

    “这些监测设备果然不能捕捉到施展了隐身术的人体!”谢铭舟定下心来,一动不动地等待质子束流的到来。

    质子束流再次如期而至,这样的一束质子束流,只有头发丝般大小,但里面却包含了上万亿粒质子!每一粒质子的大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们轻而易举地穿过谢铭舟的印堂直入泥丸!

    就因为它们太小,每一次质子束流碰撞,都只有极少数质子能够成功碰上。

    刹那间,谢铭舟眼前仿佛一齐爆发了数千颗太阳,灿若金花!但他现在根本没有想到要去炼化这些碰撞后融合的质子。

    他现在正在痛苦中挣扎!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是,质子在相碰撞的那一瞬间,释放出来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十万倍,并且携带了庞大的未知能量!

    太阳核心温度是一千五百万度,它的十万倍……这样的高温堪称银河系最热点,足以在刹那间融化已知的一切事物!

    万幸的是,体积几乎忽略不计的质子,碰撞后所释放的超高温和能量只是在极端小的空间内产生,哪怕是有数千粒一齐碰撞,也还不能摧毁他的泥丸。

    谢铭舟此时如同一匹受伤的母狼,“嗷”的叫了一声过后,便疯狂地向加速束管管壁撞去,只一下就撞破了束管,消失在了地下隧道中。

    他活了将近四百年所受的伤害和痛苦,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刚才那一刻多!

    他又狂吼了一声,遁入了地下深处,这只是剧痛之中下意识的行为,刚刚显出身形,便再已忍受不往这种痛苦,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谢铭舟幽幽醒转,脑中仍是剧痛无比,却已经降低到了能够忍受的程度,但还是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思考。

    他全身颤抖,早就是无漏之身的肉身此时也是毛孔大开,全身都被汗水湿透!

    呆呆地坐了几个时辰,强忍着头痛、恶心和呕吐,谢铭舟开始调动神念查看泥丸,果然不出所料,泥丸宫中已是千疮百孔!原来笼罩在泥丸边缘处的浓雾,似乎也扩展出去许多,其中还有不少那种未知能量,也不知是祸是福。

    这种伤势小到肉眼都看不出来,但是在他的神念之下看起来却无比恐怖!

    “还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么小的东西碰撞后竟然能够释放出如此恐怖的高温和能量!”谢铭舟暗自叹息了一声。

    他曾经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过一则故事,而正是这个真实的故事误导了他,让他毫无顾忌地钻进了压缩室里,想要捕捉碰撞融合后的质子。

    这起极有意义的事故发生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主角是名叫阿纳托利·布戈尔斯基的苏联科学家。当时,U…70同步加速器(苏联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出了故障,于是他把头伸进了加速器内,想要查找故障点。这时加速器的安全机制出错,一束质子以接近光速穿过了他的脑袋。

    但粒子束击穿他脑袋的时候,他却没有感到任何痛楚。

    事故发生后,他立即被送往医院,不是被抢救,而是被研究,因为能遇上这种事情不抓住机会科研一番,实在是天理难容,于是他的同事们都在他床边一刻不离地“看着他”,都觉得他已经离死不远。

    但布戈尔斯基最后竟然没有死去,而且活到现在。虽然部分脸部皮肤和后脑头骨被射线击毁,部分脑组织被烧死,可他的智力完好无损,在那次事故后成功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故事,谢铭舟才觉得进到压缩室里去摄取融合质子没有什么危险,连普通人都只是受点伤,难道自已那强悍的肉身还会不如平常人?

    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别人只是被质子束流穿过,而他所碰到的是质子束流碰撞!这样光速下的碰撞,势必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可在做这次实验之前,没有人知道质子碰撞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们只是想通过这次实验来获取一些数据,用以证明以前提出的一些猜想。

    好在没有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谢铭舟泥丸虽然受伤颇重,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完全能够治愈而且不会留下后患,高阶修士的手段可不是那些世俗医术能够比拟的。

    “这次疗伤肯定要花不少时日,还是回去交待一声,就在观中闭关较为稳妥!”谢铭舟打坐了三天,泥丸中疼痛感已经减轻了许多,便决定回钦真观去疗伤,这一次出师不利,非但没有收获,反而弄得泥丸受损,想想那融合后的质子威力,他也只能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第两百五十五章福兮祸兮两相依() 
泥丸一词,本是道教专用之名,意即脑神。《黄亭内景经·至道》有云:脑神精根字泥丸。

    有很多人认为,泥丸一词,是因脑色黄,近似于土,故称之为泥丸,是道家根据大脑的解剖而创出的一种形象化的名称。

    其实大谬也!

    宋白玉蟾所著《紫清指玄集》中写道:“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昆仑、天谷,其名颇多。”这已经说明泥丸并非单指实质上的大脑。

    宋代道门前辈张君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