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73部分

农女当家-第73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人又商量了会别的,说起鱼塘的鱼来,自然就想起了酒楼采买说的话。原来本地做鱼的法子很是单调,大多就是清炖或者烧炸,加上鱼身上那股子男祛除的鱼腥味,所以在食客们眼里并不讨喜。销量小的吃食物,酒楼饭庄自然不愿意多进。

为此赵二石就算有着门路,也没谈成卖鱼的卖买。也只不过是零散的几家,为着入冬熬鱼汤定了一些。

这件事暂且就这样了,许是跑腾了两日,赵二石累的有些狠了。跟媳妇说完了话,亲了几口就睡熟过去。

倒是崔玉睡不着,开始琢磨起如何打开鱼的销路来。也好在鱼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即使一时半会儿的卖不出去也不打紧,只管再养的肥美一些。

过了几日,河滩地那边的麻鸭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回窝了。到底是天冷了,到处跑的也少了许多。而崔玉特地喂养的两头猪崽,可也已经…肥甸甸的一身肉膘子了,只等哪日寻了屠夫来拾掇了。

说起来,这几日村里倒有几个喜欢背后叨咕人的来串门,虽然崔玉跟周氏都好吃好喝的待着。瓜子糖果的没少往外摆设,但人家可都是愿意背地里看人倒霉的,这不就又就着崔玉养的那一河塘的鱼说起了闲话。

无非是说崔玉糟践了钱,养了个够这会儿可砸手里了吧。虽然人说是替赵二石跟崔玉着急,但话里话外的,可没有半点心疼那两口子的意思。周氏听多了,也就明白过来了,只怕这是自家日子过的好了,碍了人家的眼。不过她可不糊涂,早些时候没人能挑拨的动她,现在更是不可能为着那些有的没有去指责自家人了。

她哪能不明白,不是孙媳妇这么折腾,家里的光景哪能像现在这般好?指不定她还过了今天等明天的凑合呢。

听多了那些闲话,周氏直接就笑眯眯的说了,家里的事儿都是二石两口子当家,她只管享清福就是了。说着,还拉着对方的手数起孙子孙媳又给她置办了什么,或者说她们又给她定了什么花样的衣裳买了什么样稀罕的点心。总之,那是可着劲儿的炫耀着。末了周氏还会拍着人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那些物件是好的,该让人家给家里的公婆准备一些。最后便是那几个脸皮厚的长舌妇,也被说的…羞臊起来,不再常来了。

至于其他一些想来蹭便宜或者因为眼红而来给赵家添堵的人,也会在被招待一番后不好意思起来。毕竟赵家现在是有钱了,可那也是人家有本事有能耐,并不是偷了抢了她们的东西。说到底,她们没挣到钱也不是被人害的,而是她们自个心疼那点买蚕种的银钱。

又过了几日,趁着一日天儿晴,加上不用送货家里也没啥活儿干,崔玉就张罗着做一桌全鱼宴。说是全鱼宴,其实也就是弄几条鱼给大家尝尝。捞鱼杀鱼的事儿用不着她们妇人插手,只最后做的时候崔玉掌勺,王秀和在边上搭手就是。

清炖红烧的鱼并不稀奇,崔玉做下的可还有糖醋鱼、烤鱼跟水煮鱼六七种呢。其实要不是时间不够,她真正想做的是松鼠桂鱼。

看着一桌子吃食,还有一盘子鱼皮饺子,崔玉觉得很是满意。等朵儿跟如燕带着小板凳过来巴望的时候,崔玉随手拿了一双新筷子,夹了一点塞进三个孩子嘴里。

朵儿跟如燕已经被崔玉投喂熟了,这会儿只管眯着眼吧唧嘴。倒是小板凳还有些害羞,不过看到玉姨带着笑喂自个,还是反射性的乖乖张了嘴巴。

真好吃,那一小块去了刺耳的鱼肉香喷喷的,一点都没有他娘以前炖的那种鱼腥味跟血腥味。他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反正就是比他吃过的鱼都要好吃。

看到大家的反应,崔玉心里有些跃跃欲试了,被人认可了厨艺还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呢。当下她就让人张罗了家里其他几口人摆桌子,准备吃饭了。

饭桌上周氏自然依旧要动第一筷子,和了面跟鸡蛋清的鱼肉跟香菇炖在一起,清香鲜嫩,进了嘴里都不用费牙口。吃的周氏又是一顿夸赞。

赵二石更是没话说,呼噜噜的喝着鱼汤,连连点头附和。总之一家人,可是把崔玉夸了个脸红。

林大海跟朱方六还特意少喝了几杯温酒,只留着肚子一会儿吃鱼汤面呢。

“弟妹,往日里相公吃饭可是宁可省了饭菜,也舍不得放下酒杯子呢。”朱六嫂在旁边帮着朵儿跟小板凳夹菜,见着自家男人吃的兴起,不由笑道,“我瞧着他的饭量都练出来了。”

崔玉抱着正咿咿呀呀挥舞小手的天天也跟着笑了,“嫂子可别打趣我了,小心以后不给你们做了。”

现在天天已经开始吃辅食了,他也是个好尝味道的,这会儿见自家娘亲拿着勺子只管跟别人说话去了,自然有些着急。嗷嗷嗷的就伸着藕节一样胖嘟嘟的胳膊去扒拉,那只出了八颗小牙的嘴巴嘟的跟小鸡嘴一样,当真是可乐的不行。

偏偏崔玉那当娘的有心逗弄,就是故意不配合,还得天天又是挺身子又是往前够的,好不热闹。

一顿饭吃得是肚饱溜圆,而小天天一番折腾,虽然吃饱了,但小围嘴上可都是星星点点的饭食呢。明明瞧起来狼狈的很,偏生配上那张笑的咧着牙床的嘴时,显得异常呆萌傻气。

“噗。。。。。。”刚打算给自家儿子换围嘴的崔玉,一抬头就看见儿子脸蛋上不知啥时候蹭了个鱼皮儿,这会儿许是觉得不舒服,小家伙可是撇着眼想看看自个的脸蛋。于是,圆鼓鼓的眼睛这会儿更像小金鱼了。

接着大伙儿接二连三的也都笑起来。

小家伙不晓得怎么了,但见身边的爹爹娘亲都冲着自个高兴,他也顾不得脸蛋上的东西了,一个劲的拍着小巴掌嘿嘿笑起来。

一大桌子鱼带着一盆子鱼汤,就这样被大伙儿一扫而空了。

“玉娘,你就该去镇上开个酒楼,那生意绝对好。”吃完饭,钱氏咂咂嘴伸手开始收拾桌上的家伙,“这比我们老家那个黄老爷家特地请的大厨手艺都好呢。”

对于开酒楼的事儿,崔玉没想过,而且赵二石也舍不得让自家媳妇去给外人做饭拾掇的。不说别的,光李氏那个小小的小食铺子都要每日里五更起床进货起火,晚上天儿黑透了还要刷洗锅碗瓢盆的,煞是辛苦。

而崔玉倒不是觉得自个受不得那个累,只是觉得现在真心没那个必要。她已经从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炒个土豆都要思虑半天的日子里解放出来了,实在没必要放弃如今自家的产业,再去额外折腾酒楼饭庄。

几个人拉扯着闲话,就把活儿拾掇了。赵二石也带着朱方六跟林大海一块去了河滩地那边,毕竟那边的鸡鸭如今还会产蛋,每日后晌他们都要上山寻摸一番。

等哄着天天睡着了,崔玉才去灶房瞅了瞅,见没啥要搭手的活儿,就出去叫了朵儿如燕跟小板凳过来讲故事。

其实她也是有心教几个孩子识字儿练胆子,所以每次讲了故事都会让人重复一下,然后再把故事的名字教着孩子们在地上写一遍。

原本效果也并不明显,但后来她发现,随着她夸奖的次数增多,几个孩子的积极性高了不少。她甚至还见朵儿带着小板凳给村里的孩子们叙述那些小故事呢。

晚上吃过晚饭,钱氏跟王秀和洗好碗别上灶房的门以后,各家就回了自家房间。

崔玉有些睡不着,加上想着入冬该拢账了,所以就点了灯拿出放银子的匣子念叨起来。

“媳妇,干啥呢。”赵二石抱着儿子稀罕完了,然后笑眯眯的准备凑到自家媳妇旁边偷个香。

崔玉对那憨子的动作可以说是熟练于心了,这都多久了,还改不了那不老实的毛病。于是胳膊一抬,就连声催着人去洗漱。

其实这会儿的天算不得热,赵二石身上也并没有什么汗味,加上外头有些冷他也懒得动弹。于是就打了一盆热水端进屋子,先帮着媳妇投了热布斤擦脸,自个才擦洗起来。

衣裳一脱,高大壮硕的身子可就露出来了。他倒是没觉得啥,只管说着话用湿透了水的布斤往身上打,只是那水滴顺着他光着的膀子留下来,过了厚实的肩膀,硬邦邦的肌肉到了腰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崔玉的臆想,总觉得那黑黝黝的皮肤泛着光,看的她脸又热又烫的。就算是不碰,她也知道,那憨子的一身肌肉多结实。

赵二石收拾好了,换上干净的衣裳就窜到了炕上。见自家媳妇红着脸的模样,立刻就心猿意马起来。

“媳妇,”赵二石粗哑的声音响起,听的崔玉心头一颤,她哪能不明白里面的意思?

“媳妇,别算了,赶明儿再忙活。”说完,赵二石一伸胳膊就把银子银票扫进了匣子里,然后欺身而上。

虎背熊腰的汉子抱着生过天天以后越发圆润丰满的媳妇,只一个用力俩人就进了被窝。媳妇的身子真暖和,摸着真滑,比今儿吃的鱼肉还要嫩。。。。。。

夜色正浓,炕边上被帐纱遮住的天天也睡的正香甜。。。。。。

作者有话要说:  老司机是什么,不晓得不晓得,hiehei

第97章

第二日一早,崔玉起来的时候,赵二石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连小天天都被抱走了,应该是怕打扰她休息。

想到前一/夜那个蛮牛的折腾劲儿,崔玉就有些没好气。就知道,那人不能惯着,自个就是一时心软让他得了手,却不想他倒好来来回回的就不知道停歇了。

正想着起来呢,就见赵二石从外头进来,瞧见她醒了,脸上还挂上了欣喜。看的崔玉嘴角只抽,根本不想搭理那傻样。

“媳妇,你醒了啊,还累不累啊?”赵二石殷勤的去打了洗脸水,笑呵呵的凑到媳妇身边问道。见媳妇不愿意说话,他也猜到是昨儿晚上自个太过孟浪,把媳妇累狠了。想了想,就讨好的笑着说:“别恼了,一会儿吃过饭,咱们带几条鱼去镇上看看娘去,这些日子不见了,媳妇肯定想了吧。”

说了这话,崔玉才斜了赵二石一眼,但样子还是没好气的很。

赵二石挠了挠后脑勺,在边上又哄又逗的,就跟都天天似的絮叨了半天,崔玉才嘟嘟嘴说到:“行了,我又不是你儿子。”

看着那男人着急在乎自己的样子,崔玉心里其实早就消气了。

“媳妇可比那臭小子好多了,我最喜欢媳妇了。”见自家媳妇开口了,赵二石赶紧的保证。情话什么的他不太会说,但这么些日子,要是一点好听话都不会说,那他也就白往外跑了那么些遭了。

俩人腻腻呼呼的说了一会儿话,赵二石就去端了灶火上温着的早饭给媳妇吃。然后由着崔玉拉着他开始算今年的账目来。

抱着匣子放在炕桌上,又掏了账本出来,崔玉对赵二石说道:“今年三批蚕丝,加上缫丝车跟咱们倒手卖桑树苗跟蚕种的钱,一共挣了二百六十七两银子。后半年有了肉鸭跟蛋,也挣了二十七两,加上去年咱们攒下的九十六两,一共是四百五十两银子。买山用了二百两,修河滩地跟建木屋拾掇蘑菇房用了四十两。买鱼苗鸡鸭崽子,用了三十二两,还有买猪崽是二两银子。。。。。。加上工钱跟买人手的钱,家里的杂花,应该还剩一百五十多两。。。。。。不过咱们从娘那拿的五十两还没还,所以现在还有二百多两。”

崔玉看着账本念叨着,然后还数了数匣子里现有的银子,至于铜板跟碎银子并没有多少。

“虎子跟小山年后都有大花项,也是趁着咱们手里还有余钱,我寻思着赶去看娘的时候就把钱还了。”

赵二石是没有意见的,家里现在有了钱,就该先还了外债。而且李氏也不容易,加上她跟师傅办喜事,还有虎子去县学的束脩跟纸笔,多半也是要再添花销的,所以当下拍板就今儿去还钱。

“媳妇,你只管管着钱匣子,以后挣回来的钱还都交你。”这个话,赵二石可不是表态一次了,反正他乐意的很。

崔玉嗔怪的瞪了他一眼,也不理这个来回那么几句话哄了自己高兴的人,就找了小布包把五十两银子的银票包好,然后把余下的放进匣子里收好。

想着一会儿要去镇上,少不得要买东西,崔玉又扯了赵二石的荷包过来,往里装了一些碎银子跟铜板。忙活完了,这才锁上炕柜下了地。

问过以后知道早起钱氏喂了天天些白面粥,这会儿几个人正带着小家伙玩呢。知道孩子没事儿,崔玉也就不担心了,左右钱氏几个带天天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收拾好以后,俩人先去正屋跟周氏知会了一声,然后又跟天天玩了一会儿,这才套了骡子车准备出门。

这次去镇上,不用周氏提点,赵二石就准备了不少东西。两只宰杀好的鸡,一只麻鸭,还有一篮子鸭蛋不算,他还专门捞了两条肥的得有四五斤的鱼上来。

路上遇到了几个相熟的婶子,崔玉也不拔尖,只管热切的让人搭个车。也是因为天儿冷了,赵二石专门去镇上找人定做了新的车篷,看起来还真有点大户人家的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