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55部分

农女当家-第55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入秋后崔玉的第二批就蚕丝出来了,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用了专门的缫丝车,这一次的产量可是大了不少。这次出蚕丝就挣了十八两银子,除去人工饲养跟採桑叶洗桑叶的费用,家里也纯挣十五两之多。

还有给县衙跟卫所提供的每斤三文钱的七千多斤土豆,又是二十四两银子的收入。

这般算下来,家里的余钱可是绰绰有余了。别说是过冬了,就算是年后小山的束脩跟去县城考试的盘缠都不用发愁了。

寻了个不忙的日子,赵二石就借了村里的牛车拉了翻车跟扇车去了镇上衙门里。早些时候家里忙,也没顾得上上次那位县太爷说的事儿,如今得了空怎么也得去一趟。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想过买车的事儿,而是新房还没盖好,如今的院子又小并没有地方再搭建牲口棚子,一来二去的也就耽搁下来了。所以这次去镇上,他还准备去寻摸一下牲口贩子,套个骡子车回来。

至于为什么不是牛车,自然是因为自家媳妇说的,他们买车主要是为了拉东西,或者是去赶集,骡子车轻便上路也快,就算日后出远门也不担心路上耽搁时间。再者说,骡子车还平稳,坐着上路也舒坦一些。

崔玉之所以这么考虑,除了骡子车的实用之外,还想了赵小山跟崔小虎去县里考试的事儿。童生试历来是大事,家里总要有人送去陪着的。若是坐牛车路上颠簸又费时,单是行程里的疲倦,就能让他们落人一步,那倒是不美的很。

她是参加过小升初跟中高考的人,自然知道考生的精力跟身心素质有多么重要。如今来了这里这么久,更加知道科考对于读书人对于一个家有多么重要。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参加科举是唯一的登天之路。就哪怕你已经家财万贯,都不如一门里出个秀才举人能让人尊敬看重。

就好比有了功名在身的人,哪怕犯了罪,到公堂上都可以不跪拜不用刑一般。

送赵二石出了门,崔玉跟周氏才都坐在炕上聊起闲话来。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年迈的周氏可不就因为家里盖了新房,又知道孙子孙媳妇挣了钱,每日都喜笑颜开的?

早些时候她也觉得日子好的不踏实,可日子久了,看出自家玉娘是有本事的,而且没有一点外心,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最初不过是想着给自家孙子找个知冷知热的屋里人,日后自个走了,也好有人能操持起家里事儿来。加之自家孙子喜欢这闺女,而对方也不嫌弃自家的条件,所以才定了这桩亲事。甚至她还下了血本出了聘礼聘金,当时有多少人是准备看她家笑话的?

第73章 炸酱面

可谁能想到,自家娶进来的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福星啊。

周氏想着自打玉娘进门以后的种种,又瞧瞧她发尖的肚子,心里越发的庆幸满意。

晌午时候,周氏简单做了饭吃了点,然后催着崔玉去睡会。随着月份增大,崔玉现在每日睡眠都是很差的,看着白日里的精神也有些萎靡,所以每次用了饭周氏都会让她躺一会。

朵儿巴巴的瞅着自家婶娘,照常跟个小尾巴一样钻到崔玉身边。

“婶娘,朵儿陪你一起哄弟弟睡觉。”小姑娘眼神透亮,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满是开心。婶娘可是说了,日后小弟弟小妹妹都由她哄呢。现在她一个人都能讲好几个故事了,还跟着婶娘一起学了好多大字儿。

崔玉轻笑一声,揉了揉她的发尖。现在家里吃的好了,曾经那个头发枯黄的小闺女,现在已经白白嫩/嫩的跟个福娃娃一样娇俏可爱了。

后晌睡醒以后,崔玉瞧着天儿不错就扶了周氏到院子里晒太阳,顺便看着朵儿在院子里玩儿。

周氏看着崔玉跟朵儿在边上用根树枝在地上的泥土里写写画画的,知道这是自家孙媳妇在教朵儿写字儿。所以也没有打扰,只是不时的问一下玉娘是不是累了。

院子里一片安然和谐,老人在靠椅上搓着麻绳,偶尔抬头跟孙媳妇唠叨两句话。小小的孩子在地上比划着认字。

过了一会儿一阵吆喝从老远处传来,开了门,才看见是赵二石赶着骡子车回来了。

“奶奶,媳妇,我回来了。”赵二石抹了一把汗,笑呵呵的冲着院子里的周氏跟崔玉挥了挥手。然后回身,拍了拍之前进村的时候,爬上骡子车玩的正稀罕的孩子们。

几个小屁孩瞧着到了赵家门口了,也都嘿嘿一笑,冲着周氏跟崔玉叫了几声奶奶婶子,然后一溜烟儿就跑着去别处玩儿了。

周氏也稀罕自家新来的牲口,就让赵二石扶着,围着骡子车左右看起来。这骡子是农家人常用的驴骡,看得个不高,可耐力十足,力气也大,吃的还不多。性情温顺,能拉货还能拉人。如今赵二石买回来的这口,瞧牙口还不大,也不过两三岁的样子,要是饲养得好,还能干上十来年的时间。

赵二石看大伙都围着骡子车打量,心里更是高兴了。又瞧见朵儿扯着自家媳妇儿的手,一个劲儿地想要上车,索性就一把把她放到了车辕上。惊得崔玉赶紧上前一步,生怕赵二石这憨子没谱的把朵儿摔着了。

说了会儿话,崔才知道,这骡子车是县城里一个铺子平时运送粮食货物用的。如今铺子的东家买了一批瘦马,就想着一次性的把骡子车跟驴车都卖了。

今儿也是贩卖牲口的贩子头一天赶着骡子跟驴来镇上,他过去时候人家还没开张呢。

也就是去的早,所以就算挑了了一头皮毛好,蹄髈子有劲儿的。带上露天的车厢跟车架子,也不过用了九两银子。

“这倒是不贵,也算是在家捡到便宜了。”周氏有些恍惚的摸了摸螺子,总感觉有些不真实,就这么简单,自家就有了车?

等她缓过神儿的时候,就看见,赵二石正大包小包的从车板子上往下卸东西。

“这是给奶奶拿的补药,还有媳妇要的新棉花跟布。”赵二石一边絮叨一边把东西放进屋子里,然后又把车上的白面跟猪肉搬进灶房安置了,末了才又从车上搬下一个黑乎乎的坛子来。瞧着有点儿像家里用了一些咸菜的咸菜坛子。

周氏听说小两口又给她买了补药,忍不住就开始心疼了。她的身子已经不中用了,天天调理也不过是白花钱。又听崔玉说要给她做新棉袄,更是觉得浪费了。

可看着孙子孙媳兴致勃勃的样子,她又觉得花些钱就花些吧,只要一家人好好的,那比啥都强。再者,孙媳妇孝顺又不嫌弃她人老了,不讲究不干净了,那也是她的福气不是?

想到自己如今享福的日子,周氏又开始感叹了。

“媳妇儿。”赵二石把东西摆放好,看见自家媳妇跟了进来,就笑道,“恰好碰上这次上有人卖酱疙瘩,我寻思着你上次说想吃酱菜,所以就买回来一些。”

“这哪里是一些呀!都够咱们家吃一个冬天了。”崔玉等赵二石手里的活都停下来,才把手里的布巾递过去给他擦脸。嘴上的话虽然带了嗔怪,可话里有话可都是甜滋滋的幸福。

俩人又说了几句话,赵二石就出了门,准备把骡子车先赶到新盖房子的院子里拴起来。

而崔玉跟周氏说了一声,就挖了三碗面,准备和面。原本她也不是总想着吃的,只是这会儿看见家里有了酱疙瘩,倒是突然想吃炸酱面了。

曾经在农庄上有一位厨师,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做炸酱面的手艺简直堪称一绝。如今想起来,都让她口水直流的。也亏得她当时为了饱口福,特地学了学,不然这会儿看着材料只怕也得干瞪眼了。

和好面,又利落的切成细条的手擀面。这就要开火准备炸酱了。

说起来,跟一般人在家里做的炸酱不同的是,老师傅教的法子是要先把脚放进一个容器里,上锅热蒸一刻钟,以彻底释放酱香。

看着刚刚切下的酱疙瘩化成了稀糊糊的黄酱,崔玉才把盆子启出了锅。

然后先把刚买的肥肉切成细丁,趁着火大,下锅放油炸了一下。看着肥肉有些发白泛黄了,这才把又取了切好的瘦肉丁倒了进去一起煸炒。

一瞬间肉香四溢,这会儿朵儿都爬这灶房的门,探着头问崔玉,今天是不是要做好吃的。

崔玉眉开眼笑的应了话,顺手把肉丁都从油里捞了出来,转头看见多儿眼巴巴张望的模样,心里格外柔软。

“等会就有吃炸酱面咯,香喷喷的一定能让朵儿再咬了舌头。”崔玉笑着侧身看了看锅里滚烫的猪油,下了些姜末进去。

朵儿一听这个,眼神晶亮,跑到崔玉身边不好意思的抱住她的腿。说起来也不是没有缘由,孩子贪嘴也是天性,尤其是朵儿碰上了个喜欢惯着她疼着她宝贝她,又会做许多零嘴吃食的婶娘时候,更是常常追着崔玉要吃的。有几次崔玉弄出小吃食,因为好吃,朵儿直接咬了舌头。可就算已经痛的泪汪汪了,她还不忘了让婶娘给自己留一些。

“小丫头也知道羞羞了啊。”崔玉腾出手刮了刮朵儿光嫩的脸蛋,调笑着说道,“去跟老奶玩会儿,等煮了面咱们就能吃了。”

听婶娘的话,朵儿松开手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灶台。然后搬了小板凳坐在周氏身边,没一会就开始玩起来。

当把黄酱倒进油里搅拌的时候,赵二石也回来了。没等他开口说话,就直接被崔玉叫进了灶房。

说起来,炸酱最重要的就是,炸酱的时候要在热油里不停的搅拌。前世跟师傅学做炸酱的时候,师傅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老北京做炸酱,半盆子酱在热油里要搅拌不下三百下才过关。她那时候倒也偷过了懒,可做出来的味道到底不如勤搅拌的好。

赵二石巴不得帮着媳妇多干点活,所以在炸酱的时候也格外卖力。拿着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着,眼神还时不时看向自家媳妇儿,别看这个动作瞧起来简单,可时间久了,手腕子还真有些发酸。也亏得自己回来的及时,不然自家媳妇儿不得受这份苦啊!

眼见锅里的,油跟酱都交融了,崔玉才说可以了。往前凑着身子嗅了嗅,扑面而来的都是炸酱的香气,这让崔玉心满意足的笑出来。

当时看着自家媳妇儿明媚的笑,心里也是痒痒的很,恨不得一口亲上去。

“憨子!”崔玉被瞅的不好意思了,略带羞赧的掐了赵二石一把,把还散着热气的肉丁端了过来。“把肉丁倒进去,接着炒。”

赵二石手上动作不缓,只看着脸蛋发红的媳妇高兴,对于媳妇的各个指令更是条件反射似的完成的极好。

第一次炸酱,没有糊锅没有变苦了,这让崔玉很满意。也许是被赵二石赤/裸裸的目光瞄的,也许是心底里觉得嫁给这个能上厅堂能入灶房的汉子很知足,崔玉这会的心舒坦的跟泡了蜜似的。

看着周氏还在院子里带着朵儿玩,并没注意他们,她干脆往前挪了两步扯了扯赵二石示意他弯腰。

赵二石多听话啊,自然照做了,结果下一刻被媳妇吧唧一口弄的耳朵都红了。

“媳妇……”赵二石语气幽幽,嘿呦的脸色带着些不自然的热。

“嗯?”崔玉盯着锅里的酱,没等他再开口就接了勺子,准备往外舀了。

于是只留隐约还浑身燥热的汉子可怜巴巴的看着崔玉,眼里还带了懊恼。他其实想说,他刚刚都没准备好……至于准备什么,谁知道呢。

第74章 搬新家

晚上一家人都吃了个撑肠拄腹,朵儿甚至还让自家婶娘摸了摸自个的小肚皮呢。

说起来也不是他们贪吃,而是这炸酱面真的好吃。别看周氏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可崔玉做的这种卤汁,她还是第一次吃到。赵二石也是,就算在外那么些时候,也是头一次知道原来酱可以这么炸着吃。

本朝的酱大多是腌咸菜或者当配料上色用的,偶尔用来调味也不过放一点点免得让饭菜颜色太深卖相不好。就算有的面摊会用酱当盐水使,也是放一点儿,哪个也不敢把一碗面弄的黑不拉几的,就怕失了白面的模样人们不买账了。

这么提起来,崔玉才发现,自个这是又开了个小小的金手指?原本她是想弄些麻辣鸭脖或者火锅给李氏店里当招牌,可前些时候发现这边人并没有吃辣的习惯,而且鸭脖跟火锅成本都不低。尤其是鸭脖,本身并没有多少肉,所以李氏试了几天不好卖,才停了没再继续做。

崔玉心里有了成算,在周氏夸奖她手艺好的时候,她就笑道自个做饭的手艺都是从娘家学的。这话并没有多少不明,想想李氏一个人能在镇子上开起小食铺子,虽说只是烙饼做汤弄些农家人常吃的东西,可也说明人家灶台上的能耐。

自家孙媳妇跟着李氏照看了十几年家里人,能学会那些做饭的法子,并不稀奇。

几个人说了一会儿搬新房的话,算着日子,过了正月十五,也就快到崔玉生产的日子了。到时候家里肯定腾不出精力来搬家,好在新房已经盖起来了,二进院的住人的内院也都修整稳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