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52部分

农女当家-第52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亏得之前就有不少人来赵家做过工,对于那些人的品性崔玉还是信得过的。签下长工的契约,倒也没有什么为难的。而里正这个见证人,自然也得了不少好处,赵二石还专门去镇上买了一坛子好酒送了过去。

等到土豆跟麦子都收完了,陈河沟的陈二叔也捎了信过来,说上次那个商队正打听她呢。

心里念着蚕种的事儿,崔玉就把家里的事儿托付给石嫂子一家,然后跟赵二石又去了镇上。

果然上次来的商队,这会儿可是带了许多蚕种来。崔玉仔细检查一番,倒都是好的,当下付钱也极为痛快。

等把蚕种交割完了,商队的商户又笑着让人搬了缫丝车出来。直笑着说,看小娘子是想养蚕,那少不得要缫丝织布的。索性,这次来他就多带了一样物件。

这倒是解决了崔玉手头上最难的问题。原本她还想着,该怎么形容了,让赵二石尝试着自己做。没想到居然有人想到了她前头。

果然是走南闯北做生意的人,但凡有挣钱的可能,可是不点都不放过啊。

崔玉自然笑着恭维了几句,然后跟自家男人把东西带走了。路上,她还忍不住得意的跟赵二石说,有了缫丝机,他就能自己做了,日后又会省下一笔开销。

对于媳妇的小心思,赵二石心里觉得好笑。想到一直稳重的媳妇,如今越发的孩子气了,他就觉得乐呵的紧。回到家进了屋,他先把自个刚刚收的寄卖犁车跟耙子的钱倒在桌子上,看着媳妇财迷的数清楚放进钱匣子里。这才凑上去稀罕的亲了一口。

有媳妇管束着的日子还真好,有时候他要出门,连自个都没觉得少带了东西呢。媳妇就会把零花钱跟荷包塞给他了,这种干啥都要媳妇参与的生活,真真是美妙的。

之后用不着媳妇多说,赵二石回到家摆弄了一会儿缫丝机,就开始自个寻了树枝在地上比划了。

就算是为了媳妇那点小心思,他也得把东西麻溜的做出来啊。

到了半后晌的时候,地里干活儿的人们可就背着刚刨出来的额土豆回来了。三亩地多的面积,加上崔玉自制的化肥跟按着科学方法追肥的行为,那效果可是明显的很。他们家的土豆产量,可是比往年别人地里的多许多。

土豆跟麦子大丰收,麦子还在院里晾晒着。可几千斤的土豆可就愁住了崔玉,怎么就忘了土豆放置的问题了?它们可禁不住晒啊,最后思来想去的还是暂放到了石家跟大菊家。

如今家里几门生意做起来,小四方院子明显是不够用了。所以赵二石就生了重新起房子的念头,尤其是看着媳妇的肚子越来越大,他的这个想法就更加坚定了。

夜里,赵二石一边给媳妇泡脚,一边说着自个的想法。知道他有心盖房子,崔玉眼前一亮也就跟着计划起来。

村里的土地并不少,村西还闲着大块呢。那边不适合种田开垦,不过若是盖房子却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打口水井,再种两棵果子树,房子外头种几棵梧桐,等夏天了有果子吃还能纳凉。到时候正房并排盖三间,奶奶住一间,咱们住一间,给小山准备一间娶媳妇的。厢房也要盖,回头咱娘跟虎子来的时候也有地方歇脚。”赵二石说道,“到时候再弄间洗澡的屋子,春夏秋冬里你也方便擦洗。前些日子见镇上有卖洗澡桶的,到时候咱家也添置俩。等孩子出来,也能玩水。。。。。。”

随着赵二石的讲述,崔玉心里也是软软的,好似看到带了朵儿跟小包子在院子里树下玩耍的情形。左右家里如今不缺钱,要盖房子的话自然是要盖好点。

“那赶明跟奶奶商量商量,然后你去一趟里正叔那,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要是能够四亩,那是最好的。”崔玉掰着指头算着,“到时候把院子盖成二进院,外院盖上牛棚什么的,还可以养蚕放粮食。里院就住人,屋子弄得宽敞些。”

说起牛棚来,俩人又琢磨了琢磨买牛车的事儿。以后他们也要去镇上送货的,总不能每次都借别人的牛车用。

夜越来越深,伴着细细的呢喃,崔玉抵不住困慢慢睡熟了。

其实自个没有媳妇能干,不如媳妇挣银子挣的多,他的心里也着实别扭了很多时候。可随着跟媳妇越来越亲密,看着日子越来越红火有盼头,他心底里倒也没那么扭捏了。左右自己努力些,好好跟着媳妇学习怎么做生意怎么干活,日后让媳妇跟奶奶她们都过上好生活。

想到这里,赵二石就环着媳妇的胳膊就稍稍紧了两分,看着她的目光更加温柔。媳妇真好,不嫌弃他是蛮人还一心一意的帮着他操持着家,对小山跟朵儿更是真心实意。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不喜欢。

别说外面那些说他怕媳妇的言语,便是那些说道媳妇泼辣或是胡闹着糟蹋日子的话,他都从来不相信的。有时候听到那些风言风语,他甚至恨不得告诉对方自家媳妇到底有多好。

前一/夜俩人商量了盖房子的事儿,第二天跟周氏一合计,干脆就按着崔玉的想法来。

如今家里大事儿小情的,哪个不得靠着玉娘呢?任谁也看得出,家里拿大主意的还是新进门半年的媳妇呢。不过这些对于赵家来说,就好似是理所应当的一般。

左右周氏不会跟崔玉争夺钱财,赵二石也不会生了小心思违了自家媳妇。赵小山跟朵儿更是把崔玉当娘亲一样看待,事事听她的,更不会被人挑拨了去。

这么一合计,赵二石就准备去找里正打听宅基地的事儿。因为村里许多人家对孕妇上门还是有忌讳的,所以崔玉也就没跟着过去。只是把该拿的东西都备了一份,又额外塞给了赵二石一两碎银子让他记得孝敬给里正。

动土起房子在农家是仅次于添人口的大事儿,可是出不得一点差错的。回头买定了宅基地,开工时候泥瓦匠也好,买青砖黄土也罢,可都少不得里正帮着忙活的。

现在先跟里正打好联络,等动工时候万一遇上眼红的,自家去寻了里正主持公道,也好说话一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赵二石不是第一次来里正家里了,青砖灰瓦气派规整的大瓦房,还有干净整洁的一排两间的厢房,怎么看怎么大气霍亮。

原本他也是不上心的,毕竟人家别人的房子再好,他也只有看看的份儿。可现在想着自家要起新房子了,赵二石心里就不免比较起来了。甚至脑子里开始琢磨,自家的房子能不能全用青砖垒院墙,这样就不怕有人能轻易翻墙或者是有爱嘀咕人的妇人扒着篱笆偷听院子里说话了。

更重要的是,日后若是在前院养蚕缫丝,也不会担心别有用心的人偷偷学了去或者是使什么坏心眼。

到底是在镇上跑的多了,他虽然面上还一副憨厚实诚样子,可心眼也长了不少。但凡说话做事儿,也知道不能全都往外秃噜,该含糊的还是要对外含糊一下的。

所以在媳妇说归置院子大规模养蚕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被人偷学跟使坏的问题。老话所谓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里正赵德发这会儿正坐着椅子在院子里的阴凉里纳凉呢,嘴上叼着烟袋锅子,时不时的吐几口烟气。见赵二石来了,赶紧笑着让自家婆娘兑了一碗白糖水过来。

“今儿是有啥事儿啊?”赵德发也是老人精了,知道崔玉种桑树种土豆收了不少,而且他可是眼瞧着赵家今年一亩地麦子的收成比别人家一亩地的要多。

第70章

听说她是有什么法子的,还能免了麦子烂根,这可是庄稼户里老把式都不一定能做到的呢。所以他正想着这两日去赵家问问,看看崔玉能不能把自个种地的方法交给大伙儿。

这年头粮食就是庄稼户的命/根子,要是家家户户都能丰收,那可是一桩好事儿。日后就算他做不了里正了,定然也能被人高抬。再说了,指不定回头到镇上,乡老跟官爷们为着粮食的事儿都得看重他的。

赵德发心里盘算着事儿,嘴上倒不废话的直接问了正事儿。知道赵家是准备要买宅基地,就琢磨了一下。

其实赵家的日子他也是眼瞧着的,老的老小的小,一家子老弱幼小的没地没粮,也就靠着赵二石当木匠做工打猎的换些柴米油盐的支撑着。但除了同情,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那是人家的日子。

但现在才过了多久啊,赵二石跟崔玉小两口可就置办了田地,还要买宅基地起新房子。倒不是说他会羡慕嫉妒,而是感叹这日子当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过打心底里他也是觉得欣慰的。

自己管理的村子,少一户穷的过不下去的人家,就能多一户温饱不愁的。要是以后村里的人都像赵二石家这般争气,那他这里正可就轻松多了。

在椅子把手上磕了磕烟袋锅子,里正就开口说道:“村西那边地儿是宽敞,不过人家住的也少,价格上倒便宜许多。你说说你打算要多少吧。”

一般来说,村里人盖房除去屋子之外,还会盖猪圈搭牲口棚子,最多再弄两块菜地。满打满算下来,有两亩地也就足够了。有的为了省钱,把屋子盖小点,算下来也不过一亩七八分。

所以当赵二石开口说要四亩半的时候,可是把赵德发呛了一口。虽说村西不适合种地,没人卖,但也价格也不至于便宜到谁都能开口就买四五亩地的份儿上。

“二石啊,不是叔劝你,那边的地也就是盖盖房子行。要是想种庄稼种树,还是得买别处的。”里正眯眯眼,说话也有些严肃了,“虽说你们两口子是能干的,把日子过到现在这地步也不容易,可要是想一出一出的霍霍,那可不是好事儿。”

赵德发也是好心,四亩五分地可是不小呢。除了盖房子用两亩,余下的他除了猜想是俩人准备种粮食用,还真想不出其他用途来。

赵二石感激的笑了笑,解释道:“也不是想种什么,只是想着以后小山也要说媳妇,现在趁着手里还有余钱,赶紧先定下些地方。免得以后了着急遭难的。。。。。。”

这个说法是他跟崔玉商量好了的,当时周氏还有些不解。可崔玉那句乡里乡亲的自家突然做生意冒头,总归会太惹人了,若是回头家家户户的人都来求着上门做工或是学种树养蚕,若是成了还好,若是成不了人家又耽搁了工夫少收了粮食,自家可就成了罪人了。

众矢之的这种事儿,崔玉可不想做。老好人,更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没有保证的时候,谁能说那些没学会又糟蹋了东西的人家不会迁怒她?

更何况,她暂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想着,靠一个人的力量让全村人过上富裕的日子。现在她的目标很小,好好生宝宝,让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生活。

听说是要给小山也准备房子,里正这才点点头。若是这样,倒也说得过去。想到赵小山是赵大石留下的孩子,可赵二石跟崔玉这当叔叔婶子的能这般照看着,不仅送去读书识字,还准备起他成亲用的房子地皮了,里正愈发觉得这两口子是个念情的人。

自己卖他们人情,日后定然会有用的。

当下,他也就没有再追问,只说村西的宅基地一亩二两银子。四亩五分,是要九两。

收了银子,里正就让赵二石回家等地契。说是赶后晌了,他去官府立契,再给他们送过去。

赵二石也不是个傻耿直的,临付银子的时候,直接取了十两塞过去。说是让里正叔忙和了,回头帮着请衙门里的办差的兄弟们喝个酒。最后又把带来的肉给了里正婆娘,这才离开。

里正推辞了几下,见他神色坚决,又想着去办地契也少不得花百文银钱。所以也就半推半就的收下了。

回到家,跟崔玉和周氏说了买好地方的事儿,几个人的心才彻底踏实下来。人一有了念头,心里的动力就会更足的。

现在宅基地有了,银子也算是宽裕,剩下的就只等着手盖了。如今麦子已经装袋了,除了留下了百十来斤备用,余下的崔玉全部让赵二石卖给了镇上的粮店。而种植土豆跟麦子的科学方法,包括怎么追肥,什么样的粮食要多追肥,还有怎么样选择什么地种什么粮,崔玉并无保留的一一告诉给了里正。

那些细节倒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最后里正也只是觉得赵家媳妇是个有心的,能把种田的经验总结的这般细致。于是也就没人觉得崔玉这能耐有多逆天了。

只是土豆还的销路还没着落。趁着现在还有工夫,她自然就开始考虑那么多土豆该怎么处理了。

她倒是知道土豆深加工能加工成土豆淀粉,能做粉条,还能做各种小吃。但关键是,她也不是万能的,前世吃的不少,可学会的却不多。

最多就是会个烤土豆,炸土豆条跟蒸土豆泥饼子。

叹口气她就干脆让赵二石再去各家饭庄酒楼看看,虽说对方不一定要多少,但能卖一些是一些的。若是再不行,就只能去县城看看,若是能买了是最好的,若是卖不了只能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