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40部分

农女当家-第40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进门,就看见媳妇在柜台前跟伙计说了什么,谁知一眨眼之间,原本还热切的伙计就没了好脸色,说话也敷衍了许多。这时候,他才听出媳妇是要来接活计的。

赵二石见不得自家媳妇受委屈,见伙计给玉娘的话不好听,当下脸色就沉了,直接拉着媳妇就要走。亏得崔玉不是那种脸皮薄死要面子的人,只劝了几句,然后又问了清楚,发现自己真做不了打络子的活儿,这才跟了赵二石离开。

一路上赵二石一句话都不说,而崔玉心里有事儿,自然也就没上赶着说话。

虽说心里生着闷气,可赵二石也不至于不理自家媳妇,见媳妇心不在焉,他只得左右护着防着人碰撞着她。

好在俩人经过镇上大户人家夏家门前时候,正碰上人家招木匠,而且夏家管事儿的对赵二石还有些印象,所以直接给他记了个名。如此,他到算是寻到一门好活儿。

夏家春天要修缮镇东边的庄子,木匠的活计不少,算是短工,一个月三百文钱。若是做的好了,一个月便有四百文,加上东家的打赏,算不得少了。

对于这个赵二石是极其满足的,至于崔玉,虽然觉得有些苦,但她也不是好高骛远的人,知道这个价格请木匠算不得少。

回去的时候,崔玉也发觉自家男人心情不太好,细细想了半天才察觉出问题来。怕他多想,崔玉往前两步拉了他的手说起了心里话。

就好比老人常说的,日子是过出来的,一个家总不能只靠一个人去奋斗。只有俩人齐心协力,才能把苦日子过程甜的。再者,现在她们也是不愁吃不愁穿,不过是紧吧一些,但也好过许多人呢。这样的日子,她很是满足。

听着媳妇细言细语的在耳边说着,赵二石心里越发的柔软。等出了镇子,看到媳妇额头上冒出的细汗,他赶紧提议歇一会儿。牵着媳妇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赵二石从篓子里取出水壶递过去,“媳妇,喝点水。”

崔玉也习惯了每日里喝水,这会儿正走的口干舌燥,自然笑着应了话。等赵二石喝水的时候,她又取了帕子给他擦汗,虽然没说多余的话,但其中的默契跟温柔不言而喻。

俩人歇了一会儿,就起身继续赶路了。绕山路时候,赵二石又自发的背起了媳妇,也就是在人少的山路上他能帮媳妇省点力气,一会儿到了平坦的地方只怕人就多起来了,就算他想背媳妇也定然会不让的。

虽说走了一路了,可这汉子不仅没喊累,甚至脚步都没有歪斜一点,那双黑黝黝的眸子也满是柔情。听着媳妇在背上小声说话,他只觉得心里甜滋滋的,嘴角也忍不住咧开了许多。

“媳妇,等我发了工钱咱们再去镇上,到时候去绣坊买布料或者去成一坊买衣裳都随你。”赵二石稳稳当当的往回走着,心里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反正什么都好,只要媳妇在他身边,啥都是好的。

崔玉趴在自家男人宽厚的背上,搂着他的脖子,只感觉自己过的真幸福。至于买衣裳的事儿,她却并没放在心上,左右自家也不缺。若是要买布料,不若给小山跟朵儿添置一些。

第56章 买地置田

到了村口,赵二石才很是不舍的把媳妇放了下来,见有同村的婶子大叔过来,还憨厚的跟人打了招呼。倒是崔玉被人打趣的脸色一直通红着,不过知道大伙儿都是善意的,那心里也是暖暖的。

刚进了村子,就见正在跟别的孩子玩闹的小山跑了过来,“二叔,婶娘,老奶让你们赶紧回去,说是有事儿。”

眼看小山急急呼呼的模样,赵二石跟崔玉一愣,生怕是周氏出了什么事儿,赶紧加快了脚步。倒是小山摸了摸脑袋,喊了一句再玩一会儿就转身跑了。

俩人急急忙忙的赶到家里,却见周氏正在院子里晒着日头搓麻绳,眉梢眼里可都是笑意呢,怎么瞧也像是欢喜的样子,并不像是腿疼或者身子不舒服。

一旁正在苞米皮拧的蒲团玩的朵儿见二叔婶娘回来了,眼睛滴溜溜的就瞪大了,圆圆的猫眼里可满是高兴。

“婶娘。。。。。。”亮亮的小眼神直盯着崔玉,朵儿可是喜欢这个婶娘了,软软的会给她喂饭还会哄她睡觉,一点都不想二叔那个硬邦邦的模样。

俩人问过周氏,知道不是她不舒坦,这才松了一口气。而崔玉往前一把抱起仰着头乐呵的朵儿,吧唧一声亲了她的小脸蛋一口,这才说起了去镇上的事儿。

听到赵二石说寻到了夏家的活儿,周氏当即就拍了拍手,直说今儿喜事儿可是不少呢。

原来刚才村里的里正来过了,说的是前山那片荒地的事儿。要是往年家,周氏也不会在意那些荒地是卖还是租的。可刚刚里正的话说的也在理,二石成了家,小山年纪也算不得小了,家里没田没地的总归不硬气。

再者土地是庄稼户的命根子,一般也很少有人卖良田或者是土地。这会儿好容易碰上了一户,而且价格还极其便宜的,她们真该好好商量商量。

“奶奶现在脑子转的不如你们年轻人快,就答复了里正说等你们回来再拿主意。”其实周氏虽然心动,但顾虑也是很多的。

一来家里一下子买一大片地有些吃力。二来历来荒地难以开垦料理,好坏良薄都不知道。尤其是前山那边,离着河沟跟浇水的垄沟虽近,可是因着地势高就算是修了垄沟也不好引水浇水,毕竟只听过水往低处走,没听过水往高处流的。所以日后种地,少不得比别人家花更多力气。

但若是不买,她又怕错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了,日后再后悔。

一听周氏说前山的荒地,赵二石第一反应是推了。倒不是他不稀罕种地,而是若是买下来,一时半会儿的休整不好不说,也没人能下地去开荒啊。他这一去做工,可是整月整月的回不来呢。

不过崔玉心思倒是转起来了,那块地她是知道的。挨着前山,地上枯草跟枯树叶子盖了一层,虽然有石头但也不妨碍那块地够肥沃。

前几日她跟赵二石去前山看陷阱的时候,还专门注意过,那附近有泉水,虽然稀稀拉拉在好几处分布,但也保证了地里头的湿度。虽然跟水田没法比,可种植桑树却是足够了。

再者对于地势高引水浇地不方便的问题,她也是考虑过的,前世选修课老师讲过中国古代伟大的农业器具革新。不仅有春秋时候的桔槔,三国时候的翻车,还有隋唐时候发明的取水灌田的筒车,这三样可都是灌溉神器。不仅可以提水,而且可以长久使用。只是对于桔槔,她并不熟悉。可对于翻车跟筒车,她却是能回忆的*不离十的。

最初只是专业需要,她才研究了翻车跟筒车。后来更是自己开了农庄,因为在北方地区河流不若南方那般宽阔急促,但农庄地分布并不全是平坦的,也是为了好看跟噱头,所以专门找人研究了三国时候的改进翻车。

改进后的翻车,不仅能连续取水灌溉,可以随意搬动,还能变换取水点。说白了,就是筒车跟翻车的结合。

这样说起来,灌溉也好,地质也好其实都已经不再是大问题了。退一步来说,就算不是种桑树,也能种粮食或者别的不是?

只是这种大事儿,她总不好直接一口定下来。毕竟就算周氏把家交给了自己,可农家人的思想里大事儿还得要男人拿主意。再者,她也要再去细细打问打问呢。

周氏也看出崔玉想要那块地,只是看二石的模样并不上心,还担心她冷不丁的开了口再闹了分歧。如今瞧着她并没有自作主张,还是一副商量的样子,心里自然又高看了她几分。这个孙媳妇,倒不是个乖张拿捏的厉害茬。

回了屋稍稍拾掇一下,崔玉就翻找了几块布尺头,然后又去灶房里摸出了一块兔肉条带上。怎么说这也是第一次去村里管事儿的里正家,不说是求人办事儿,便是为了打好关系也不能空着手。

就好似在陈河沟的时候,里正家后来那般维护她,方便她做买卖。除去是为了村里大伙儿的利益,最重要的可不就是因为她会做事儿?

这是晌午之前,各家都还没开饭,真是走动的好时候。

见赵二石跟崔玉来了,里正赵德发倒是没有半点诧异。只管招呼了自家婆娘倒了水过来。

都是庄稼人,虽说是里正家的,可也底子里也是朴实的人。赵德发媳妇赶紧端了水,还从里屋挖了一小碰的花生出来。

赵二石作为男人,自然是不接的。倒是崔玉笑着把东西放下后,连连说着让婶子别忙活了。

“婶子,总听我奶奶跟二石说,往常受你们照顾受的多了,不知该怎么感谢呢。这不前日里二石打了些兔子,我腌了一下,就给你们拿了点尝鲜。”说着,她又从篮子里拿出布尺头来,“这是成亲之前我娘给裁的,瞧着颜色有些艳,咱们家天天锅台地里转的也不适合穿。不过给小孩子做几件贴身的小衣裳,倒是不难看,等不忙的时候婶子可以给家里的孩子做件衣裳。”

赵德发的婆娘一愣,虽然平日里得的东西也不少,吃的用的村里人少不得恭维的时候送来。但像崔玉这般会说话又讲究的,可是没俩呢。

其实到他们这个年纪,家里男人当了大半辈子里正,自然是不缺那些吃食的,更何况农家人就算送也不过是个白面馒头或者是些玉米渣跟山药土豆的。

本来也知道崔玉两口子来是带了东西的,但也没想过是啥好物件,毕竟家里的光景摆着呢。伸手接过来一瞧,还真不是老粗布。

这种不她在绣坊是见过的,比粗布细,也贵上不少。这若是给自家孙子做成衣裳,定然会羡慕坏不少人嘞。

这么想着赵德发婆娘倒是越发欢喜起来,只是碍着脸面,自然也假意推辞了一番。接下来,可是拉着崔玉说了好一会儿闲话。直言以后来就来,可别再客气了,太破费了也上情分呢。

话是场面话,崔玉自然也不会当真,只顺着她说道起来。

赵二石瞧了自家媳妇一眼,心里乐的不行,自家媳妇当真是会说话呢。看看把里正家婶子说的眉开眼笑的,连带着招待他们都高抬了一眼呢。

虽说他并不常在村里走人情往来,可也知道里正家因着手里那点权利,在村里可是处处比别人高一截的。

也不等赵二石开口,里正赵德发就点了烟袋锅吧唧吧唧抽了两口,“你们两口子来,是为着前山那块荒地吧。”

说起来那荒地还是外头一个员外郎家的,只是因为觉得拾掇起来不上算,所以一直没人打理。前两年员外郎去世了,留下一个败家子儿子,生生把家业败了七八成,如今又急着用钱,所以才想着把手里的地产都卖了。

也就是这样,那败家子儿才发现家里还有这么一块没用的地。他并不种地,只是觉得一直荒着没开,定然是不值钱的,所以价格便宜的不是一点半点的。

只一点,那一整块要全卖。也就是将近四亩地,一口价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对于农家人来说,可算不得少,加上开荒投的人力物力,算下来还真不一定是赵二石能负担的起的。不过若是能咬牙开了荒,那日后长长久久的可是比租地划算的多。

也是因为里正心善,觉得村里如今就赵二石家没地,这才提前先透了信儿。

“你们得赶紧的拿主意,这消息也就一两日就能传到村子里。”

到时候村里稍稍富足的人家,并不急着种地收粮食,而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家业的人家,只怕就该来打问了。

“叔,您看这样行不,我们赶明给您个准信。您回头也帮着问问,那银子能不能宽限几日。毕竟咱家的情况您也清楚。。。。。。”

崔玉的话没说尽,但意思却到了。

里正也有心帮衬他们,想着只是带个话也不是啥大事儿,左右卖地这种大事儿也不是凭着一股子劲就能成的。所以自然无不答应。

回了家,崔玉简单的做了点疙瘩汤,然后就换了赵二石到正屋同周氏一起商量起事儿来。

一听要五两银子,周氏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虽说二石寻到了活儿,可一个月也不过三四百文钱,这要攒到什么年月才能攒出来啊。而且开垦荒地,可真不是说说就能成的事儿,就更别提孙媳妇是准备种什么桑树养什么桑蚕了。

她活了快一辈子了,可都没听说过哪家庄稼主能养的住桑蚕,听说镇上拿些大绣坊卖的蚕丝布,可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那是金贵的不行不行的。只一块帕子,都能够她们农家院吃好几个月的呢。

难不成孙媳妇是想挣钱想魔怔了?

不说赵二石是个什么态度,当下周氏就连连摇头,觉得不能买地了。五两银子别说他们没有,便是有也不能买,省的玉娘真因着这块地中了邪。

对于周氏的话,崔玉是觉得哭笑不得。不过她倒是也理解,想着眼下当务之急是买地,所以她也就没再解释桑树的事儿。

最后崔玉自然是说动了赵二石跟周氏,她说小山跟朵儿长大了,少不得要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