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29部分

农女当家-第29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正家到底是最富足的人家,虽说入了冬,可牛棚里的牛可还没有断草料呢。而且旁边那头驴子,似乎也是新添置的,瞧见有生人来还仰着脖子的叫唤了好几声。

这会儿天气真是清亮,家里也没什么活计了,所以吃了饭吃去溜达了一圈儿,里正陈有福就盘腿坐在炕上抽着旱烟。边上自然是自家婆娘,跟正吃糖玩闹的孙子。

一听崔玉在院子里叫人,他赶紧磕了磕眼袋锅让自家婆娘去把人迎进来。

“里正叔,婶子,都在呢。”说着赶紧把手上提着的点心递过去。

就算不拆开看,里正媳妇都知道这份礼小不了。瞧那包装,可不就是镇上独一家点心铺子的?就算是他们家,也是不常买着吃的。所以当下可就笑眯眯的让人坐到了炕沿上。

看着旁边小六子眼巴巴的瞧着她,崔玉笑着又掏了一个小纸包出来,“这是我买的一点芝麻糖,拿给小六尝个鲜。”

芝麻糖可比一般的麦芽糖贵的多,一般人家谁也不会为了哄孩子买那么贵的物件。可小六到底是个孩子,并不懂那些,只知道又有好吃的了,自然拍着手就要去吃。临了,还拉了虎子一块去门口玩去。

陈有福两口子见自家孙子高兴,也被人看重自然是欢喜的。尤其是里正媳妇,直接拉了崔玉的手说道:“都是一个村的,可不敢这么见外,来就来呗还总拿东西。以后有事儿,你知会一声就是了,可不许再破费了。”

这话说的漂亮,但崔玉却并没有往心里记。任谁都能听出来,这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婶子,今儿来还真有一件事儿跟叔商量呢。”崔玉柔声道,“虎子年纪不小了,加上我爹当初有心要供他去读书,所以就想来问问叔的意思。”

这话一出,陈有福忍不住瞧了一眼崔玉,心道这闺女当真是个实心的。就算是快到了婚期,还这般惦记这娘家人,崔家养出这样的孩子,还真是天大的福气呢。

“读书可不是小事儿呢,里面还有许多花费,咱们农户里几代人也数不出几个识文断字的来。”陈有福说道,“镇上倒是有私塾,可去的都是员外跟吃官饭人家的孩子,你可得想好了啊。”

供个孩子读书,可不是闹着玩过家家,连带着买物件捐束脩,算下来一年就得往里糟践十几两银子呢。这还不算下场考试。

“叔,实话说吧,我爹当初有心让虎子去读书,如今我爹虽然不在了,可我却不能让他记挂着这事儿。”崔玉觉得什么话都得往明处说,只有她现在铺设好了路子,以后李氏他们的日子才会更好过,“而且我也想着,送他去正经的私塾跟着先生读书,如果以后有了出息,是咱们村的喜事儿。就算没有成大事儿,也能回来免费教村里人识字儿,也好过一代一代的当睁眼瞎不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有福心里也有了主意。他之前听说崔虎子跟着村东的假秀才识字儿,好像还被夸过,这样说起来虎子真就指不定有成了临近几个村唯一的秀才老爷的命呢。

而且崔玉说的也对,不说别的,只说要是让自家孙子跟着崔虎子学几个字,那也是一件好事儿不是?

“那你可得提前准备好束脩,落霞镇私塾就有一个先生,每年要五两银子二十斤猪肉做束脩。”陈有福到底跟镇上的人打交道多了,消息自然也多。他也知道,崔玉今儿带虎子来这一遭,只怕也是李氏同意了的。

几个人又说了些客气话,陈有福就再次把话头扯到了水根跟田翠那件事儿上。

“说起来那事儿真是水根家做的不厚道,可叔这当里正也不好开口说啥。毕竟地儿是人家的,就算是撕破脸眛了心眼,咱也只能认倒霉。”里正把烟袋锅子别在腰带上,有些无奈道,“你也就当给叔个面子,别真把事儿闹僵了,咱们村的事儿可不敢传到外边去让人笑话。”

崔玉挑眉,这是要给水根家的说情?不说她心里乐不乐意,面上自然都要巧笑着,“叔您说的是,到底是乡里乡亲的不好真撕破了面皮,只要日后他家不再上门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这事儿我以后也就不提了。”

她心里也明白,陈有福是担心这没脸没皮的事儿传出去丢了他这当里正的面呢。话说回来了,想必他当初没出面,也并不是说为难那块地方,而是不愿意得罪了水根家,毕竟当初水根跟里正家小子是一块做过工的。

其实她本来也没指着跟村里的谁为敌,最多是见了面扭脸不说话罢了。只是如今陈有福提起来,她自然也要买个乖。

陈有福干咳了一声,脸色有些不好看,倒不是说对崔玉有怨言。而是觉得水根家两口子当真不会做人,里里外外的理儿可都被别人占了。说起来崔家虽然是外来户,可在村里却没跟多少人真的结过梁子,如今水根媳妇瞧着人家家里没了顶梁柱就上去抢着占便宜欺负人,也不想想日后怎么办。

不说崔玉本身就是个有本事有心思的,以后指不定就成了大事儿呢。只说崔虎子,日后识文断字了,还愁没有造化?这人情的事儿要是做绝了,以后可得吃大亏。

说完了正事儿,崔玉又跟里正媳妇说了几句客气话,这才起身出了院门。

第42章

虎子去读书的事儿这么着就算是定下来了,崔玉跟李氏的心忽悠一下子也算是松闲下来了。虽说日后还有的熬,可到底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腊月最后几日,无非是做些吃食。崔玉得了工夫,炸土豆片炸鸡块自然都不会落下。就这么着,眨眼之间可就到了年三十儿。

对于过年,崔玉的感触还是蛮大的,记忆里全是小时候跟姥姥姥爷在山里过年时候,一家人做一大桌子饭菜,甚至能连着吃到初四呢。

腊月二十九,也是旧年最后一日的时候,李氏早早就跟崔玉准备起了上坟的事儿。陈河沟儿的习俗,旧年最后一日带了物件去拜祭先人,也是为的不让那边的人回家折腾。

不管话是怎么说的,反正这会儿崔玉是拿了火折子点了蜡烛,除了李氏之外的三个孩子实实在在的跪在了黄泥土地上。

“爹,今儿我们来看看您,给您送点吃的用的,您可记得来拿。”崔玉从篮子里拿了之前炒好的肉菜,又取了酒壶倒了四杯酒,等摆好了以后才恭敬规矩的叩了头。

李氏红着眼蹲坐在边上,哽咽道:“你在那边好好照顾自个,家里的事儿别挂念着,如今玉娘不仅寻摸出了挣钱的法子,还要送咱们虎子去读书呢。指不定以后,咱家儿子就骑着大马带着红花来给你报喜了。”

她细细的说着这大半年家里的家务事,说闺女有能耐,儿子懂事孝顺,三妮儿说话也越来越利索了。就好像那个男人,就在她对面似得。

到底是走了许多年了,她就算再伤心也挺过来了。

崔玉把手里的黄纸递给虎子几张,然后用手指在坟头前画了个半圆。小心的点着后,才小声念起了让原身也能拿到黄纸,好在那边过个好年。

絮絮叨叨一阵子,最后撒了酒水,把碗里盘子里的饭菜都往烧着的黄纸里撒了一些,一家人才收了东西往家里走了。路上虎子只抱着三妮,也不敢随意的说话,三妮儿也乖乖趴在哥哥肩膀上不闹腾。

气氛似乎还延续着莫名的沉重跟悲伤,直到进了自家的院门,李氏才抬起胳膊揉了揉自个发干的眼眶,笑着让大伙儿进屋去吃点东西。

“那就把今早做的菜热一下,咱们就着昨晚剩下的粥吃点吧。怎么着,等半前晌就该准备年夜饭了。”崔玉把篮子里剩下的菜拿出来,折了折放进一个盘子里。

村里过年的年夜饭可是得提前准备的,到了半后晌天儿刚有点暗的时候就得开饭了。到底就算点了油灯,也不见得能多亮堂,所以所谓的年夜饭其实并不会摸黑吃的。

李氏点点头,看着盘子里的肉菜,觉得也不能浪费了。再者她其实也不在意早起吃什么的,如今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像前两年那样过年了别说吃饺子,就算一碗疙瘩面片汤都要紧着小的先吃。

赶着崔玉去生火做饭的空当,李氏挖了一小勺白面冲了写水放到屋里的火盆上,搅合了几下面汤就稠糊稠糊的成了面浆了。他们农家人也不识字儿,自然也舍不得去买窗花对联的,所以一般就只煎几个红纸片贴门上,也算是过年喜庆这么一遭。

自打家里日子好起来,虎子的个头也开始往上窜了,这会儿就算不蹬着板凳,也能够着门框边了。

拾掇好了大门,一家人围在一块随便的吃了几口,崔玉就让虎子看着三妮玩了。而她跟李氏则去了灶房忙活。

李氏就算再疼孩子,到底不舍得用东西,所以最多也就是和面或者弄几个家常的菜。而崔玉可是想着,辛苦了一年了,如今就该好好奢侈一番。

把之前留好的后腿肉细细的切成小丁,用花椒水跟盐巴腌上,等她转身剁完肥肉时候,才寻了些面粉放进去搅拌好。想到前世吃的香酥肉块,她还真就要忍不住掉口水了呢。

锅里的油是现成的,还是自家烧的猪油,这会儿把肉块往里一下,撕拉撕拉就起了白花儿。

肉香味伴随着花椒水跟面粉被炸的香气儿散出来,可是引的李氏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种吃饭,她哪见过啊,本来就是稀罕的肉块子,还往油锅里下不香才怪呢。

“娘,你尝尝呗。”瞧着锅里的肉块发了金黄,崔玉赶紧灭了大火细细煨上,直到手里的筷子扎透了肉块,她才捞出来淋上自己磨的辣椒面跟花椒面。

香喷喷的东西突然被塞到嘴边,李氏下意识的就张嘴吞了一口,“还真好吃呢,比自家灌得灌肠还香呢。”

外面金黄的面皮儿酥香酥香的,混着调料味儿真是滋味足足的。而里面的肉因为带了油,所以并不干巴,吃着又香又嫩的。

被李氏的话夸了的崔玉忍不住笑了,哪是她做的真的好吃啊,分明就是李氏肚子里还缺油水呢。再者用纯肉的炸肉块,跟光是淀粉跟肉汤灌成的灌肠比,这哪有什么可比性啊。自然是肉块更好吃了。。。。。。

炸完肉后,崔玉又用刚刚剁的肥肉沫混着鸡蛋清跟面粉和了丸子面,想着白撕拉拉的也不好看,索性她又切了点青菜丝儿丢进去。

这厢忙活完了,李氏那边拾掇的鸡块跟鸭子块也洗干净了,这会儿正用盐腌着呢。就等一会儿崔玉腾出手来,用自家种出来的小蘑菇跟青菜炖上。

说起来倒不是李氏不上手做菜,而是那蘑菇本来就是金贵的物件,她一是不会做二也是有点怕做坏了糟蹋了东西。要知道,那蘑菇崔玉往八宝楼卖一斤就要一百五十文钱呢。就这样,还供不应求。

看着时候不早了,崔玉把炸菜捞出来后,就掏了油锅里的猪油冷上。然后寻了白菜蘑菇,把鸡鸭分开炖上。左右那些物件,在铁锅里埋上小火儿就能炖一后晌。

过了一会儿,崔玉把挑好的肉馅端进屋子,然后把案板放在炕头的炕桌上,准备要包饺子了。

虽说虎子也会搭手揉面蛋蛋,可到底干活儿的主力军还是李氏跟崔玉。俩人一个擀面一个包,加上三妮在边上给按面团,没多久一小盆的肉馅就被包完了。

“娘,咱留下两顿要吃的,剩下的就冻到西墙根那得了。回头啥时候吃啥时候煮,也不怕放坏了。”

李氏也知道一家人吃不完这么多,只怕这都够吃到初几以后了。所以她赶紧去帮着寻了俩大筐子,等崔玉放下饺子后盖好又拿石头压住。过年时候,村里的猫狗都是在各家乱窜的,摸到啥都能给你叼跑了,用石头压住还能防了那些牲口来糟害。

三妮乐呵呵的从身后摸出一块自个藏了的面团玩,加上大姐跟哥哥的打趣,可不就惹了一屋子人的笑?

等把屋里的案板收了,然虎子把炕桌上的面扫干净,崔玉可就开始张罗着端菜了。

“娘,大姐,你们多吃点。”虎子看着一桌子饭菜,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受。感动大姐给他们做了那么多,难受自个帮不上忙,还要大姐挣钱养活他们。

崔玉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鸡腿,心里很是妥帖。这个孩子,从最初被生活压迫的雾霭沉沉跟个小老头一样,到后来恢复了少年的活力,再到如今打骨子里的成长,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眼看着的。就好像有股子,自家孩子长大了般的成就感跟酸涩感。

“行,虎子可是越来越知道心疼人了。你也多吃点,等吃饱了牟足了劲给大姐挣个状元郎回来。”给虎子跟三妮碗里添了些鸡汤,崔玉笑着闹到。其实状元什么的,她还真不在意,当官或者经商在她看来其实没什么差别,能过得好才是真的。

虎子扒了一口饭,听了大姐的话赶紧放下碗保证到:“我一定好好读书,考状元。”

村里各家这会儿也都热闹起来了,有在外头做工回来买了炮仗的,这会儿也开始时不时的点俩根了。大伙儿都是就着桌上丰盛的饭菜,守着自己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