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14部分

农女当家-第14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见着赵二石回来都笑着打个招呼。

“二石,这么早去干嘛了?每日里光想着干活可不行,年轻时候累坏了,老了可就受罪咯。”一个身形瘦小,后背佝偻的老汉扬了扬手里的筷子说道。这人是村里石铁柱媳妇的爹,也是个老鳏夫,为人本分老实,只可惜只有石铁柱媳妇这一个闺女。

他是个有骨气的,又怕闺女在婆家受苦,所以这么大年纪能不沾亲家的光就绝不沾。哪怕是过年闺女跟女婿来拜年那年礼,他也会回送差不多的。

一个人的光景,身子骨又不好,只凭着摆弄那几亩地过活,日子自然清贫的很。

旁边一个婶子也接了腔,“可不是,要我说,二石也该赶紧娶房媳妇回来了。好歹家里有个能撑住家的女人,你也能出去做个工,靠着手艺拿工钱不是?往年里,夏员外家冬日里招的木匠,哪个不挣三四百文?”话说到这,她突然想起了徐媒婆。

巴掌大的村子,谁家的鸡下蛋谁家的鸭子吃了麦苗,可都是藏不住的事儿。更别说,徐媒婆是被周氏请到赵家的。当下,那婶子就笑着道:“也是我说错话了,周奶奶可不就记着你的大事儿呢,等回头说定了我去给你们扛灶台去,可别见外啊。”

说话的是村里的杨大娘,为人活络,因着跟赵二石的奶奶周氏有点亲戚关系,所以两家走的也是极近的。村里的后生,就算是苦日子总归也有个盼头,可偏偏赵二石家那是苦日子里打滚活命的。

连着办了两场白事儿,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老的老小的小。要么是有病不能干活的,要不就是年幼正不懂事儿的时候。他一个大老爷们,整日里又当爹又当妈的伺候一家子,哪个说起来不心疼?

之前夏家管家来村里收粮食,看中了他的手艺,又觉得他是个实诚汉子有心招去当长工。加上在庄子上当护院,一个月可是给他开了四百文钱呢。

那在整个赵家村,可以说是天上掉肉饼的事儿。可偏偏奶奶周氏腿脚不好,顶多也是勉强的下地熬个粥,根本带不了俩孩子吃喝拉撒。没法子,他只能推了夏家。

当时村里多少人觉得可惜呢。

这边搭了话,就有年老的婆婆开口问周氏的身子骨好些了没,或者催着自家媳妇赶紧去家里挖一碗豆子出来让赵二石拿回去。

赵二石哪里肯要,只憨厚的笑着说自家奶奶的腿脚好多了,之前看了大夫换了药方子,这会儿觉得灵便了不少。

看着大伙儿越说越远,他只笑了一下,抹了把脸就没再吭声了。只推辞了大伙儿好意,沉默的迈步往自家院子里走去。

今儿天好,加上周氏觉得腿脚舒坦许多,就领着孙子孙女在门前玩闹。瞧见赵二石回来,先不说周氏,只说调皮猴赵小山可就飞奔着窜了过去。后面的赵朵儿不过三岁,自然跑的踉踉跄跄落了后。

“二叔,太奶奶说你是去给小山跟小朵找二婶了,是吗?”赵小山被赵二石抱起来溜了个圈,然后跟猴子一样抱住他的腿仰头问道。小眼神,亮晶晶的还带着期盼呢。

没等他开口,另一条腿也被小不点赵朵儿抱住了,小丫头还小口齿不清,“要二婶二婶。。。。。。”

两个孩子对父母的记忆很是模糊,尤其是朵儿几乎可以说是没见过自己的爹娘。自打他们说得清话起,就是跟着太奶奶和二叔生活的,在他们眼里二叔跟爹爹是一个意思。要是二叔给他们找了二婶,也就是他们就有了娘亲。

孩子们都还小,也因为家里环境单纯,并没有别的心思。尤其是小山,总希望以后有了二婶,二婶也会跟别人家的娘一样领了他跟小朵出去串门。就算是跟人打架,二婶也会护着他们的。

赵二石乐呵呵的应着话,惹的旁边的周氏也笑眯了眼。她不是老古板,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不能少,但心里也清楚强扭的瓜不甜。

所以,这几日自家孙子总往陈河沟村跑,她也没阻止过。老人家心里想着要是自家这个没开过窍的孙子,要是待见上了人家闺女,人家闺女也相中了他,那可不就是好事一桩吗?

如今看来,可不就是两厢都满意了?

第23章 攒钱娶媳妇

崔家的闺女品性她倒是不怀疑的,先不说庄稼户里没几个油头滑脑生着几幅心肠的。便是崔大郎跟李氏,那可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教导出来的闺女,想必也是好的。

况且,她别的不信也是新自家孙子的,能让孙子那么稀罕宝贝的,定然不是那些只会嚼舌根闹霍事儿的主。

以后孙子成了家,出去找个工干。自己这老婆子也争气点不闹病,加上孙媳妇照看家里,怎么着也能把日子过出去的。想到日后的日子,她心里也就乐呵开了。一边领了几个小的往院子里走,一边琢磨着下聘礼要准备些什么。

虽说家里清贫,拿不住值钱的物件,可到底也不能让人家好好的闺女寒寒碜碜的进家门啊。就算没有花轿吹打,也得租了牛车买了红绸把人接进门。

至于酒席的事儿,如今他们请不请班子来做菜,想来要辛苦一下村里年轻的媳妇们了。

越琢磨,周氏越觉得的好好准备,毕竟这也是给孙媳妇长脸的事儿。不会让人觉得,自家因着日子不好过,就看轻了新进门的人。

进了屋,小山就开始带着小朵在炕上爬着玩,而周氏则叫了赵二石到炕边上。

她只从身上掏出一个掉了色都看不出是蓝还是黑的小布包来,然后取了里面的钥匙扭身打开炕柜上的锁子。把手往里一探,摸了许久才掏出一个小匣子来,笑道:“家里没什么值钱物件了,就这个还是你爹活着时候攒了两月的工钱给买的呢。”

赵二石见自家奶奶把宝贝了多少年的钗子都拿出来,就不由皱巴起了眉头。那簪子他是知道的,当初奶奶腿受凉疼的白天黑夜睡不着时候,她都没舍得拿出来换要钱。。。。。。

“别的咱给不起,也比不得宽裕人家能给崔家闺女买好东西。可有一点,咱心诚。这簪子成色不好,就算买了估计也值不了二百文,不过也算是能救急了。”周氏那会儿走动了一阵子,刚刚又探着身翻找,这会儿也有些累了,“奶奶不求别的,只要你跟你媳妇好好的操持起这个家,就算是闭了眼奶奶心里也是乐的。”

赵二石抿着唇,半晌才闷声道:“奶奶,这簪子我不能要,我那还有些钱,过几日再套几个野物也能换钱。再有,趁着您这几日腿脚利索,我白日里也能去镇上干点活计。”

也不是他强撑着,而是奶奶操劳了一辈子,如今自己正是壮年却不能给她老人家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他哪里有脸再要那簪子啊。

左右他有着一把的力气,就算是去扛大包,一天也能比别人多挣百十来文钱。加上再卖些野味,总归能够得着娶了玉娘进门的。

说完他就拍了拍赵小山的脑门,吩咐道:“二叔去给你打山鸡吃,你在家照顾好太奶奶跟妹妹。”

一听有肉吃,两个小家伙都眉开眼笑的,尤其是赵朵儿也不知听懂没听懂可劲儿的拍手点头。

“奶奶,您别想别的,瞧着现在天还早,我去山上溜达一圈。等后晌回来,我再做饭。”

庄稼户里没过多的讲究,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也没人提。尤其是赵家这样的,除了个腿拐的奶奶,家里就只有他这么一个能干活的了。

等回了自己屋里,他先换了一身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然后把之前穿的那身抖了抖土叠整齐。这才拿了弓箭跟绳子,顺着小路往山里走去。

聘礼自然是是要有的,然后就是牛车绸缎,鞭炮吹打,还有村里的流水酒席。虽说一般人家,一头毛驴一辆牛车都能把媳妇驮回家。可他心底里却觉得,若真那么简陋,定然是委屈了玉娘的。

记得之前大哥娶大嫂时候,家里日子过得还好,所以是给了两斤白糖两斤茶叶八斤猪肉,大哥也送了大嫂一个镯子。

他虽然不懂女人的心思,却也记得,当时嫂子接到镯子时候,高兴的都红了眼眶。想来,玉娘也该是喜欢那些首饰的。就好比,爷爷会送奶奶簪子,爹当年也送过娘亲耳铛,大哥会送嫂子镯子一样。

心里有了要置办东西的眉目,他也轻快起来。只想着赶紧挣些钱,好早些娶了人回家。

等到日头都要落了西,赵二石才提着两只野鸡,一只兔子回来,绳子头上还倒挂着一个皮毛算不得水光的狐狸。瞧样子,口袋里还鼓鼓囊囊藏了些野果子呢。

周氏听见动静,赶紧出来帮忙。瞧着孙子满是补丁的衣裳又被树枝子划拉了一块,心里越是酸涩了。就孙子打猎时穿的这件衣裳,那还是老大活着时候穿了的。如今,可不就三年多了。

其实若只是二石一个人,哪会过的这么紧巴?无非就是怕她跟两个小的吃苦受累亏了身子,所以他才抠唆着自己呢。

“今儿在山里碰见了这么狡猾的物件,可是让我追了好一阵子呢。”因为收获颇丰,赵二石也高兴的不行。狐狸虽然油头不怎么样,可胜在个大,回头处理一下连带着兔子皮毛,估计能卖二两银子。赶明儿开始,再去扛几天大包,加上零碎的接点打木器的活儿,不过三五日,他就又能攒下六七百文钱了。

想着以后的日子,赵二石手上处理山鸡的动作都利落了许多。倒是周氏,在边上忍不住落了泪,但想到孩子们,最后还是瞧瞧用袖口擦干了。

“奶奶给你温点水,你先洗洗吧。跑腾了一天,这会儿又是土又是泥的,不得劲吧。”说着周氏就打算去抱柴禾,家里柴房早就被二石塞了个满满当当,过冬肯定不成问题。

赵二石把家里最后一天开水灌到盆子里,把山鸡毛拔了个干净,这才赶忙道:“没事儿,等会儿我打点水冲一下就行。”

赵家的房子虽然不是方正宽敞的大瓦房,但也是有院墙有水井,五脏俱全的宅子。平常时候,赵二石都是直接打了凉水在院子角上那个棚子里,随便冲洗一下就好的。

“那你可记着快些洗,一会儿日头没了,可就冷了。可别再冻着了。”

周氏也习惯了他那么省事儿,加上这会儿俩小的都揉着眼喊饿了,所以她就进了厨房起了火,准备先熬点苞米粥给孩子们垫补一下。左右等着炖肉,也要大半个时辰呢。

等手上的物件收拾完了,他才把余下的两只兔子跟狐狸提进了屋子,随后端了一盆子凉水去了小棚子里。

这厢赵家一派安然,而崔家那边,玉娘种下菜种子后可是忙了个半死才盖好地膜支起茅草顶来。如今,倒只等着菜地里的辣椒茄子跟小白菜出菜苗了。

因为天儿晚了,崔玉只随便熬了点饭,然后炒了半颗白菜吃。匆匆吃了几口,虎子就听话的带了三妮去泡脚。而李氏则跟崔玉在油灯底下算起了柴胡的账目。

眼看明儿就到初六了,又是落霞镇集市的日子,所以现在她们要先算好大概的账目,也好过赶明去了没头没脑的。

这五日里,来交柴胡的人不少,也因为崔玉要求大伙儿必须送了新鲜的过来,凡是过夜的可都就不收了。所以,质量也都不错并没有风干破碎跟捂烂了的情况。

“十斤六两啊,不过一个集就攒了这么多?”李氏不可置信的听着自家闺女算出来的斤称,感觉自己的舌头都要打结了。这可是八百多文钱呢,就算还要给别人货款,但对于她们家来说可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对啊,明日要是再有人来送,只怕能过了十一斤。”崔玉粗粗算着,“咱们收的新鲜药材是一斤二十文钱,炮制好后一斤大概要付人家三十文。”

因着炮制的过程,是去除水分的,所以重量自然会减少一些。这样,成本自然不能按着干的也要一两二文的付了。

不过就算这样下来,她稳打稳的也能挣上五百文左右,那可是半两银子呢。就算是种地,一年到头也就三四百斤粮食的产量,就算全部粜出去,也不过七百多文钱。

不管怎么说,第二日,崔玉跟李氏可都起了个大早。把柴胡片分两个篮子包好,俩人随便吃了点干粮,又嘱咐虎子好好带着妹子,这才去村口等着搭牛车了。

说起坐牛车来,这还是崔玉提议的,一来前几日她连轴忙活着,如今再走十几里山路只怕吃不消。二来李氏的身子也得好生养一养了。所谓积劳成疾,最是难好。

牛车板上倒是坐了好些个婶子媳妇了,大部分都是崔玉见过的,所以打了招呼,付了钱,她就拉了李氏上车。如今的她,愈发的觉得自己融入了这里的生活,除了午夜梦回也会做噩梦惊醒之外,她就跟其他农家闺女没有两样。衣着朴实,出门挎着篮子,见了谁都会笑着打招呼。

第24章 集上再挣钱

其实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没有勾心斗角,不用跟人玩心眼,就算遇上不顺心的也就是被人背地里说道说道,或者被那些爱占便宜的堵堵心。转个脸,谁跟谁也就没有什么仇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