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种田旧事 >

第14部分

种田旧事-第14部分

小说: 种田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灵慧把披散的碎头发往脑后捋了捋:“你看俺。长得还能看吧?俺四妹比俺俊多了。又勤快,又孝顺,还心灵手巧。”

    五爷在旁边儿忍不住就笑了:“三慧,没这么说媒的。跟自家妹子多不值钱似得。四妮儿才十三,不着急。有的是好后生等着娶她。”

    程灵慧道:“这不是嫁给别人俺不放心嘛。”

    五爷道:“嫁给这小子更不放心。这小子一副鬼头鬼脑的样子,滑溜的很。将来还不知道长成个什么德行呢。”

    孙兴隆不干了:“你这老人家怎么说话的?俺怎么就鬼头鬼脑了?”说着下意识整了整有些褶皱的衣襟。看见程灵慧在望着自己,脸上有些不自然道:“不跟你们闲扯了。一会儿被俺娘看见又一顿好骂。”说完匆匆跑开了。

    五爷望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

    程灵慧不解道:“有啥好笑的?”

    五爷眯着眼睛望着她:“三慧啊,你过了年就十六了。就没想过说婆家的事?”

    程灵慧脸上一烧:“老不正经。”起身回客房休息去了。

    这几年,程灵慧渐渐长大。虽然跟父亲出门还是住大通铺,可尽量找边边角角的地方。父亲睡在外面一挡,能少些不自在。这次照旧睡在墙边。五爷睡在外面。

    天不亮五爷就把她叫起来。爷孙俩乘着蒙蒙夜色,出了十里铺就转了小路。

    五爷也是好多年没有走过这条小路了。一路上走走停停。七八天才进了某西界。晚上宿在野地里的时候,五爷就捡个树枝教程灵慧回手枪。程灵慧当年练绳鞭时,基本功十分扎实。加上她天生聪慧。学的飞快。

    到了运城,爷孙俩也不进城。径直到了盐池附近。五爷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以前认识的盐把头。贩私盐有贩私盐的规矩。价钱都有定数。讲究银货两讫。爷孙俩连夜把盐从盐池附近扛到藏身的山上,装了车往回返。

21、吹散愁云() 
因为是贩私货,爷孙俩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回程就走得快。

    五爷到底是老江湖。这一推车的盐傍黑时运到沙溪县,不到三更天,五爷就领着俩人来提货。这俩人一个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但凡去过沙溪县的人很少不认识他的。就是进城门不远开包子铺的。姓严,都叫他严老头儿。很是不起眼的一个人。程灵慧怎么也没想到五爷找的人竟然是他。

    另一个是个壮年的汉子,三十多岁。长得人高马大。程灵慧却不认识。

    严老头儿看见留在原地看车的程灵慧,问五爷:“老哥,这是你孙子?”

    五爷点头,无不骄傲道:“不是俺老五的,还能是你的?”

    严老头儿眯着眼打量程灵慧:“老哥,不是俺说你。这买卖不该带个小孩子。”

    五爷就不高兴了:“咋?半辈子的交情你信不过俺?”

    严老头儿往自己脖子上比划一下:“咱这买卖那可是提着脑袋赚钱。你带个小孩子,万一有个万一,还不把咱们几个全搭进去?道上的事五爷也不是不知道。”语气已经冰冷起来。

    五爷听了,反而笑了:“你只管把心放肚子里。俺以人头担保。俺这个孙子保险比你那些儿孙稳妥。”

    严老头儿也‘呵呵’笑:“有老哥这句话,俺不放心也得放心呐。”看程灵慧的眼神仍旧冰冷。

    程灵慧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他话里有话。等严老头儿带着那一推车的盐走了。程灵慧完全没了赚到钱的高兴劲儿。问道:“五爷,那老头儿到底是什么人?”

    五爷叹口气,答非所问:“五爷后悔了,不该把你带到这条道儿上。”

    程灵慧道:“有啥后悔的?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个活。哪条路不是一样走?”

    五爷道:“妮儿啊,你还小。不知道啥叫身不由己。五爷还是那句话,虽然上了这条路,可咱只为求财。旁的事看见了也当没看见。啥也别问。”

    程灵慧点头道:“五爷,俺再也不问了。咱只管赚钱,过咱自己的日子。”

    五爷点头:“这才对。”

    爷孙俩回到西场屋。程灵慧把赚来的钱分成两份,多的推给五爷:“爷,这是你的。”

    五爷把钱推回去:“俺一个土埋脖子的老头子,要钱干什么?咋?五爷以后不能动了,你不管五爷?”

    程灵慧立刻就把所有的钱揣进怀里:“让让你,你还当真了?”

    五爷屈起食指和中指在程灵慧头上敲了一记,笑道:“你个鬼丫头。”

    程灵慧道:“你想吃啥?天亮了俺去转水城给俺娘拿药,顺便给你买。”

    五爷瞪眼道:“吃啥?啥也没有五谷杂粮养人。俺啥也不想吃,就喜欢糠菜饼子就凉水。”

    程灵慧知道这是五爷怕自己乱花钱,说道:“得了吧你,糠菜还留着喂猪呢。没有给你吃得。”

    爷孙俩说了一会儿话,程灵慧从某西回来一路吊着的心才掉进腔子里。看天也快亮了。她告别了五爷往转水城去了。到了转水城,天刚放亮。等了一会儿城门才开。

    程灵慧去馄饨担子上喝了一碗馄饨,吃了两根油条。这才去药房给母亲抓了药。经过布店,给俩妹子各扯了几尺花布。到熟肉铺子买了两份猪头肉,还到旁边买了两坛酒。爷爷一份儿,五爷一份儿。

    拿着大包小包往回赶,一夜没睡也不觉得渴睡。刚进村儿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儿,可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儿。等到了自家门前,天已经半晌午了,家里大门却还紧闭着。顿时心里就紧张起来。一步就上了台阶,用力拍门:“爷,俺回来了。”

    只听院里爷爷的声音:“来了。别拍了。”

    程灵慧的心这才放下些。爷爷给开了门,让她进来后又急忙把们关上。仿佛怕什么东西进来似得。程灵慧问道:“家里出事了?”

    爷爷说:“没有。”

    却明显心事重重的样子。

    程灵慧把手里东西往地上一扔首先就往上房跑。看见奶奶好好的坐在炕上合线(把纺出来的单股线合成两股或者几股),急忙又转向母亲和妹妹住得东屋。大姐死后,两个妹子就从西屋搬过来和父母同住。看见母亲和两个妹子都好,程灵慧的心这才算彻底放下。

    回院子里把买的东西拿进屋。把药和花布给了四妹,猪头肉和酒给了爷爷。一家人却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程灵慧忽然想到父亲:“俺爹……”

    奶奶啐了一口:“快别胡说。你爹没信儿就是好着呢。”

    程灵慧不解道:“那你们这是干啥?个个一肚子心事的样子?”

    爷爷欲言又止,看向奶奶。奶奶眼睛不好,根本不知道爷爷在看她。母亲低着头,把自己缩在角落。程灵慧望向四妹:“妹,你说。”

    四妹道:“姑苏书院的山长犯事了。被官兵抓走了。书院也被封了。山长家的和闺女连夜跑了。”

    程灵慧一听,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很是为山长一家担心。可转念一想:“那和咱家有什么关系?”

    五妹毕竟小,快人快语道:“奶奶把山长媳妇和闺女藏咱们家了。”母亲伸手去打她,可她已经说完了。

    “啊?”程灵慧有些反应不过来。

    奶奶道:“啊什么啊?你当初能上学还多亏了山长媳妇跟山长说情。老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山长是你师傅,她媳妇就是你师娘。师娘也是娘。哪能见死不救?”

    程灵慧道:“你们把她们藏哪儿了?”

    五妹不假思索道:“西屋。”

    程灵慧疾步到了西屋。开门声把屋里的母女二人吓得一下子蜷缩在了炕角。

    “师娘,秀雯,是我。”程灵慧心里一下子说不出的难过。当初那个气质优雅的妇人如今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缩在一角儿,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女儿。

    “默之。”秀雯看清是她,一下子扑过来,抱住她嚎啕大哭。

    程灵慧无意识的拍着她的后背:“没事了。有我呢。”

    秀雯哭过了。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唉声叹气。官兵正在到处搜捕母女二人。沙溪县几乎哪个村儿都有在姑苏书院上过学的学生。哪个学生家都有嫌疑。暂时还找不到程家庄来。可时间长了总能找到这里的。

    “那个……”师娘忽然抬起头,望向程灵慧。

    奶奶道:“有啥注意您快说。”

    师娘道:“默之在书院读书的时候,除了程家庄几个孩子,别人都不知道她是女孩儿。不如等官兵找来时,就让默之和秀雯扮成小夫妻。就算被认出来,可自古女子出嫁从夫。就算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也没有波及出嫁的女儿的。”

    奶奶犹豫道:“这样行吗?”

    爷爷想了想:“也只能试试了。总不能把娘儿俩推出去等死。可村里都知道三慧是闺女,那么多人的嘴怎么堵?”

    师母道:“我倒有个大胆的主意。我们家乡有人丁单薄的人家,生了男孩儿怕养不活。故意当成女孩儿养着。不如……”

    奶奶立刻了然:“咱们这儿也有这样的,不稀奇。可……”她看向程灵慧:“三慧过了年就十六了,要不是家里拖累,早该说人家了。”

    程灵慧不以为然:“那怕什么。反正俺也没打算嫁人,就在家里孝顺你和爷爷还有俺娘。只是要耽误秀雯了。”

    秀雯忽然红了脸,低头道:“我有什么好耽误的?”

    奶奶问母亲:“媳妇,你是三慧的娘。你拿主意吧。”

    母亲的眼泪就流了出来:“俺恨不得三慧下生就是个男孩儿呢。俺死了也有脸去见程家的祖宗。”

    奶奶看不见母亲的眼泪,可也知道没有儿子是她的心病。斥道:“说话就说话,拉扯那些干什么?俺三慧不比那些男孩儿差。”

    秀雯忽然想起来:“娘,那你咋办?”

    师娘叹道:“自然是跟着你。你爹知道要出事,一早就把我休了。”

    秀雯眼圈一红,又要哭。师娘强笑道:“哭啥,又不是真的。等你爹的事完结了。他要是还能回来,我们还是和原来一样。”

    秀雯红着眼圈道:“到时候,非得让爹重新娶娘一次不可。”

    师娘闻言,白净的脸庞飞上一片红云。五妹叫道:“秀雯娘脸红了。”

    四妹忍不住就笑了。这一笑仿佛一阵清风拂去了笼罩在全家人头上的惨淡愁云。

22、‘热闹’的婚礼() 
程灵慧和秀雯的婚事虽然是假的,可也办得郑重其事。村儿里人竟然一点儿也不意外程灵慧咋忽然变成了男孩儿。不少婶子大娘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脸上明晃晃写着四个大字“俺就说吧。”

    回看程灵慧将近十六年的人生。从会走路就坐在爷爷担子一头儿,跟着爷爷和父亲下地。能跑就跟着一大帮村里的男孩子到处疯玩儿。和泥、逮兔子,上树爬墙没一样儿少过她。再大点儿放牲口、割草,抽陀螺、做炮仗。伙着一大帮小子去背锅、去挑煤。最主要的是,她去姑苏书院上了四、五年的学。

    上学在村里是很奢侈的。只有家里条件在那儿的人家才会送孩子去。大多也是上个一两年,不做睁眼瞎就算了。像程灵慧这样不图功名还上了四五年的,四里八乡绝无仅有。谁家肯让一个闺女这样不干活儿还费钱?何况书院从没听说过收女学生。

    这样一想,村儿里人的反应还真不奇怪。程灵慧还真没干多少像女孩子的事。

    母亲也格外开心。就仿佛她真养了个儿子似得。母亲的病本来就是心病。心情好了病自然不药而愈。出来进去在街坊邻居面前腰也挺直了,说话声音也大了。脸上一天到晚挂着笑。连眼睛似乎都好了不少。都看得见剪窗花了。

    沙溪县娶媳妇。要提前几天选个好日子,请街坊邻居里的全乎人儿来给新人缝被子。这事儿是大伙儿最愿意干得。一大帮妇女高高兴兴,说说笑笑就把活儿干了。中午管饭,临走还有喜糖拿。

    母亲从箱子底翻出不知什么时候就绣好的被面儿,差点儿没把来帮忙的妇女们眼睛闪花。百子图上一百个小人儿,个个鼻子是鼻子眼是眼,活灵活现。鸳鸯戏水、并蒂花开各个栩栩如生。那四匹缯(传统手工织机配置。有两匹缯和四匹缯之分。)被面儿更是平滑板顺,连个线头儿都没有。

    程灵慧也是到了这时才知道,母亲的心灵手巧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房子现成的。就是以前大姐她们住的西屋。爷爷找了几个本家叔叔大爷和侥幸没有被征兵的兄弟帮忙。用压扁的芦苇杆装裱了顶棚。用染了色的麻皮纸糊上去做酿衬(相当于现在的天花板。)。内墙用石灰重新粉刷。外墙用洗煤水掺上煤渣混合的液体,涂成灰蓝色。窗棂刷成墨绿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