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补道 >

第32部分

补道-第32部分

小说: 补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到这就试着说了声“小”。这九节苍天杖就缩小到了四寸大小,刘清云笑着看了看手里的九节苍天杖,然后一抬手把九节苍天杖别再了头顶。从外表看这就是一支造型奇特的玉竹簪。刘清云收完九节苍天杖,扭身又看向另一个汉白玉石台,不知那上面会有什么宝物?

第四十一章 喜得国器人王印 充饥餐后食红() 
刘清云把九节苍天杖变小,别在头顶。还别说,这九节苍天杖当发钗使还挺漂亮,晶莹剔透,从外观看就是一枚用玉石雕成的竹簪。刘清云用手摸了摸头顶的簪子,感觉很满意。他又扭身看向另一个石台,刘清云心里充满了好奇,他有预感这个石台上的东西一定也是好宝贝。

    怀着很大的期望,他走上这小一些的石台。到了上边一看,就见在石台的正中央有一个玉石雕的五尺见方,四尺高的桌子,雕工就不用说了,那是相当精美。在桌子上有一方用檀香木做的盒子,这盒子是四方的,一尺半宽,九寸多高。盒子的表面雕着五爪的金龙,上面金漆彩绘,金龙雕的栩栩如生。

    刘清云来到桌子的近前,先低头看了看盒子,刘清云不住的赞叹,这盒子做得太地道了。看完这盒子的雕工,刘清云伸手接下了盒盖子,往里面一看。里面是一个金盒子,和木盒子一样上面雕着金龙。刘清云把金盒子拿出来他托着金盒子看了看,这金盒子比木盒子要小一号。

    刘清云把金盒子放在玉桌上,打开金盒子,探头往里一看,刘清云嘴就一瘪。他用小指挠了挠自己的脑门,心说:这里面是什么呀?至于这样吗?原来在金盒子里是一个用珍珠串成的盒子,珍珠盒子上用各色宝石镶成五彩的龙形图案。手工十分精致。

    刘清云把珍珠盒子从里面拿出来,也放在了玉桌上。刘清云接着就打开了珍珠盒子,在往里一看,刘清云翻了下白眼,这墨家也不嫌贫,这都几层了?怎么里面又出现一个盒子?里面不会还有一层吧?而且这个盒子比前几个都要贵重,是一方黄玉雕成的盒子。黄玉可是玉石中的极品,一两黄玉值千金。

    这黄玉盒子九寸见方,六寸来高,雕这么大的一个盒子,那得用多大的一块玉料哇?刘清云拿出玉盒子放在桌儿上,这玉盒和前几个盒子不同上面没有雕任何东西,但看起来这玉盒却十分的雅致。

    刘清云打开玉盒这会里面没有盒子了,在里面出现一个黄绫子包裹,四四方方的。在上面打了一个蝴蝶结。刘清云打开蝴蝶结把黄凌子左右一分,从里面露出一方黄玉刻得大印,这印有四寸见方,高也有四寸。

    这玉印可不是黄玉盒子那样的石料雕的,整个玉印玲珑剔透。就像果冻似的。在玉印的把手上雕着九条五爪神龙,这五条神龙全向中间聚齐争夺一颗珠子。这九条神龙的雕工太棒了,看着这九条龙就好像随时都能从这印上飞出一般。印顶上的珠子是玉料上原有的一块血玉雕成的,这珠子映的它周围的九条神龙更是神武。

    刘清云伸手把这枚大印抓了起来。等他抓起大印,刘清云就是一哆嗦,手一抖差一点儿把大印摔在地上。他看着的时候还觉得不怎么样?可等他拿起的时候,他发现这大印上传来一股恐怖的念力,这股念力要是让仙人用法诀放出来,不说能镇压一切也差不多少?可要想放出这股念力也不容易,必须法力深厚才行。

    刘清云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把着这枚大印,把印翻过来看了看,印底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在框里边有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篆字。刘清云在台子上找了一个有尘土的地方,他轻轻地把大印按在这层尘土上。等他掀开大印往地上一瞧,刘清云愣在那了。在地上清晰的印着四个大字,受命于天。

    刘清云不明白了,这不是当今皇上的玉玺吗?怎么跑到这来了?他又一想,不对。他听说过,当今皇上的玉玺不是这样的。刘清云虽然没看见过那玉玺,可他知道,当今皇上的玉玺叫金镶玉玺。传说那玉玺在传世的过程中有一次掉在了地上,摔坏了一角,后来找能工巧匠用赤金补上了这一角。后来这枚玉玺就被称之为金镶玉玺。

    这枚玉玺并没有损伤,所以刘清云可以肯定这不是当今皇帝的玉玺。难道这墨家也要逐鹿中原,所以他们才雕了这枚玉印,可想想还是不对,要是一枚新玉玺,这上面的众生念力哪里来了

    刘清云一边看玉印一边往桌子边儿走,等他到了桌子边儿,刘清云想把玉印放回玉盒的时候,他就发现在黄凌子的里面有一张羊皮纸上面还有墨迹。刘清云一手拿起羊皮纸,一手把玉印放进玉盒。放好玉印之后他打开了羊皮纸,这羊皮纸有一张八开纸大小,上面写满了字。

    刘清云仔细地看了一遍,他这才明白,原来这块玉印才是真正的玉玺。怎么回事呢?当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登基的时候,他命能工巧匠把从赵国得来的和氏璧雕成了传世之宝,镇国玉玺。

    由于这是凡间的第一枚皇帝的玉玺,而且又是传世的镇国之宝。所以这枚玉玺凝聚了天下间所有众生的念力。这枚玉玺是秦始皇死后,墨家的高手从皇宫里盗出来的了,墨家的族人死在秦始皇手里不少?所以就盗了传国玉玺报复大秦。墨家的族人把玉玺放进了墨家的藏宝之地。

    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天下,可作为皇帝没有传国玉玺怎么能行呢?私评文书官评印,皇上没玉玺可不成。刘邦就命人按照玉玺的样子又雕了一颗。从此这颗玉玺就成了传世的镇国之器。

    可再怎么说?这颗玉玺也不是第一颗镇国之器,所以墨家藏宝洞的这枚玉玺这么些年来一直收集天下众生的念力,要不刘清云怎么会一接触这玉玺就感觉到一股恐怖的念力呢?从秦朝到唐朝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了。这玉玺上的念力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刘清云看完羊皮纸心里十分激动,这要是把这玉玺祭炼成法宝,那得多大威力?刘清云摸着玉盒里的玉玺笑的眼睛毛都开了花了。这回可真是因祸得福了,不但有了兵器连法宝都有了。只要用初祭诀祭炼一下,玉玺就是一件威力极大的法宝。他能不高兴吗?

    刘清云把玉玺托在手中看了老半天,他低头想了想:“既然已经是自己的法宝了,那就不能再叫玉玺了,叫什么呢?干脆就叫人王印得了。”他给玉印起完名字之后,就把人王印收进了百宝囊。

    他又再藏宝洞里转了几圈儿,再也没有发现其他对他有用的宝物。石天心皱了皱眉,随后他苦笑一声:“唉!我还真是不知足。能得到这样地两件宝物,我还想求什么呢?”正赶这时候刘清云的肚子叫了,刘清云一愣,自己光顾着寻宝了,连肚子饿都没感觉到。这时他都觉得自己的肚子都快前腔贴后腔了。

    刘清云走出山洞,到了洞外看了看天,虽然看不见太阳。但看小谷的光线应该快到中午了。刘清云想起刚进谷的时候发现在小谷的前边有一个水潭,先到那里看看有没有鱼吧?至于小谷里这红彤彤的果子,他是没有勇气吃。想起以前在陆压洞府修炼,吃错水果拉肚子的事,他就有点头皮发麻。刘清云没有尝试一下这果子的意思,直接去了小谷的前边。

    到了水潭边一看,嗬—这小水潭有半亩地大,潭水十分的清澈,都能看见底儿。看样子是一段地下水从这里冒出的。因为里面有不少的地下河里的鱼,除了鱼还有不少淡水龙虾。这龙虾还不小,能有半尺多长。刘清云捉了五条鱼,他还打算今天给自己添点伙食,所以又抓了四只龙虾。他把鱼和龙虾收拾好了之后,从山崖上掐了一条细山藤,把鱼和龙虾用山藤穿好了,拎着就往回走。

    可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在矮树丛里有十几条黑影来回直窜,刘清云就停下了脚步。他仔细一看,原来是十几只猴子,这时候猴子也发现刘清云,这些猴子没见过人,它们吱吱一阵乱叫都爬上了山崖。

    刘清云仰着脖子往山崖上看,就见这是几只猴子一手拽着山藤另一只手拿着一个红彤彤的果子,胳肢窝还夹着两个。这些猴子看了看刘清云,随后有一阵乱叫就往山崖上面爬去,没一会儿功夫就消失在了山崖。刘清云看了看猴子,又看了看低矮灌木上的果子。刘清云走到灌木的跟前也摘了五个。既然这果子猴子摘着吃,就说明这果子没毒。

    刘清云放心大胆的摘了几个,打算吃完鱼和龙虾再吃些水果。他找了块干净得地儿,又拾了些干透的山藤和树枝,然后用火遁点找了。他这会不想用火遁做吃的,因为火遁弄不好就会把鱼烤焦,还是生的火好掌握火候一些。刘清云找来几个拇指粗的青木棒把鱼和龙虾串好,就开始做饭,经过这些天的经验,烤东西的手艺大有长进。没费多大功夫就把鱼和龙虾烤好了

    刘清云找了一块扁平的石头当盘子摆好鱼和龙虾,然后托着石盘飞身回了小山洞,他把石盘往青玉的长案上一放,就开始大快朵颐。等鱼和龙虾下肚了,他觉得好多了。又把摘来的红果子拿了出来,一口气就把五个果子全吃了。等吃完之后,刘清云打算再去藏书洞再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武功秘籍。

    可在他走到洞门口的时候,他就觉得这脑袋嗡的一声,接着天地转开圈儿了。刘清云大吃一惊,难道自己吃的东西有毒,鱼和龙虾不可能有毒,那就只剩下那红果子了,为什么猴子可以摘着吃,自己就不行呢?他这时才想起自己好像没看见猴子吃,只是看见猴子摘了。

    还没等他想完呢!刘清云身子一软趴在了洞口。没一会儿功夫他是鼻息如雷,在地上睡着了。有人就要问了,刘清云不是中毒吗?怎么睡着了?其实刘清云吃的不是有毒的果子,这红果子可是一种人间奇珍

第四十二章 枉费心机做嫁衣 如愿以偿得秘() 
刘清云吃完了鱼和龙虾又把摘来的五枚红果子吃了。刘清云不知道这红果子可不是一般的水果。这种红果叫酒膏,可以说是人间的一种奇果。练武之人要是吃了可以扩充经脉,增加功力。另外这果子还能解百毒。

    只是有一点,这果子不能多吃,普通人吃两颗就会醉倒,人事不省,吃多了还会把人醉死的。刘清云不知道,他一口气吃了五个,仗着他体质特殊,当时没怎么样还走了几步。可终究不能抵抗酒膏药力还是在洞门口醉倒了。结果刘清云才以为自己吃了有毒的果子。

    刘清云趴在洞口,也不知多长时间才慢慢的醒了过来。刘清云从地上坐起来晃了晃头,他就觉得着脑袋里像敲鼓一样难受。还得说刘清云身体不错,体质特殊再加上不是空腹吃下的酒膏,不然还真有可能醉死。

    他慢慢地从地上站起来,可他一站起来就觉得晕头转向,这身子一个没站稳往左边抢了几步,他赶紧一把扶住左手边的石门这才没再得跌倒。刘清云在扶门的时候,无意间左手正好按到石门第三排的第二颗石钉上。这石钉一下就被按到石门里面去了,就听见嘎巴一声。

    刘清云被这一下,吓得不轻。他激灵灵打个冷战,身上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出汗,酒劲一下就没了。这时候那张青玉的长案发生了变化,长案一转个儿,从长案的地下露出一个洞口,这洞口有四尺多宽。

    刘清云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他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埋伏呢?这时刘清云走到洞口探身子往洞里看了看,就见这洞是斜着下去的,有一条用青石板铺的甬道,甬道里光华一片,也是用水晶和夜明珠照亮。

    刘清云顺着这台阶走了下去,这甬路不长也就十几丈长,甬路的尽头是一间密室,这密室有四间房打通了那么大,里面放着十几个书柜,书柜上放的全是由绢帛或羊皮纸装订的书籍。在密室的最里边有一张供桌,在供桌的前面的墙上挂着一张人物的画像。

    刘清云走近一看,就见供的这人从表面一看是一位教书的老先生,长得慈眉善目。可仔细一看这位老线上的眼睛里透着无比的智慧,身上的书卷之气溢身而出。在画像的左上角写这两个字‘墨子’。

    刘清云点了点头,原来这就是墨子。再往供桌上看,在供桌上摆着香蜡和香炉,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上过香了。刘清云本想给墨子上柱香,不想这香刚一拿就化成了粉末。看来是放的时间太长了,再受潮过几次,这香已经散帘子了。既然香已经坏掉了,也就算了。

    他就打算去看看书柜上的书籍。可还没等他转身呢?供桌上的一件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引起他注意的是一把戒尺,这戒尺有两寸宽,半寸后。长了下有二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