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次元教父 >

第2部分

次元教父-第2部分

小说: 次元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二之路() 
收起了书本,整理了一下很久都没有碰过的书包,江一念莫名的有些怀?13??的感觉,然后走出了房门,看了看挂钟,现在是下午五点钟,摸了摸肚子,感到了一阵饥饿,江一念决定自己做点东西吃。

    之前的自己作为一个小漫画家,长年累月的画室生活非常枯燥,激烈的竞争和不利的外部大环境摧残了不知多少心怀梦想的漫画家,而江一念还算是运气不错的,小有名气,勉强可以养活自己,可是年轻时的梦想,不是勉强可以养活自己这样的等级。

    职业生涯带来的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回到空旷的毫无生气的家,只有自己一个人,也习惯了,也无所谓了。

    更别说这个家那么漂亮,那些遗产就算自己坐吃山空也够吃几辈子,那还有什么不好的呢?比起勉勉强强才能养活自己的人生,或许这样会更好。

    江一念打开了厨房内的大冰箱门,看到了里面满满的食材,而且全部都是包装好,一看就是从超市里面买回来的,种类还挺齐全,江一念就自己淘了点米,煮了一锅饭,然后自己弄了几个简单的小菜,将就着吃了晚饭。

    其实江一念的做饭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常年自己独自的生活,想不学好做饭都不行,偶尔有个聚会,江一念都是朋友们钦点的第一大厨,不过平常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吃,搞的再华丽也没什么意义,所以也就随便弄几个下饭的小菜解决一下算了。

    吃完饭,洗完澡,江一念就把灯关了,上楼进入自己的房间,坐在床上,拿起了手机,昨天刚看到的时候,还挺惊讶,这居然是智能手机,记得原来的世界在西元2006年还是功能手机和诺基亚的天下,好几年以后才是智能手机和苹果的天下,而这个世界,大明在这个时候就有了很精巧的智能手机,点亮屏幕,幸好不是什么密码开机或者手势开机之类的,没有上任何锁,手机就打开了。

    这个智能手机和原先世界的智能手机相差也不大,估计也就是提早十年出现吧,现在这个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成熟,江一念点开了电话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然后……除了一个“杨叔”的联系人之外,再无其它人,估计这个杨叔就是那位律师。

    类似于企鹅还有威信这样的联络软件,江一念也找到了,社交软件这部手机上也有下载,不过打开之后,压根就没有注册过,没有联系人最好,有了才麻烦。

    放下了手机,江一念颇有些感慨的坐在了电脑桌前,打算看一部动漫来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以前觉得孤单寂寞的时候不是看喜剧片就是看动漫来缓解情绪,而且作为漫画家,研究那些被成功动画化的动漫和原著是很有必要的。

    江一念很熟门熟路的输入了火影忍者四个字,然后点击了搜索,然后就懵逼了,页面上显示出一大堆rb忍者的历史和具体资料,并没有火影两个字的出现,江一念不由得怀疑是不是大明和rb的关系紧张而导致动漫引入工作没有进行,便继续搜索下去,这一搜索,才发现了巨大的问题。

    情况和原先的世界不同了,大明和rb都有本国的动漫产业,但是大明的动漫产业的受众群主要是少年儿童,也就是单纯的低龄级动画片,与受众更加广泛的“动漫”是两种情况,倒是没有什么毁天灭地的喜羊羊出现,主角都是人,但都是低龄儿童,没有剧情,全是教育,就好象成语故事那样。

    硬要说的话,动漫的说法其实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体,动画片还是动画片,但是由于两者实质的不同,江一念更愿意把动漫和动画区分开来称呼。

    而rb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大概是国家状态的问题,原来世界熟悉的大热作品一部也没有出现,自己曾经顶礼膜拜的超级漫画作品一部也看不到,甚至连早期的代表性作品铁臂阿童木也没有出现,全都是些限制级的漫画和无聊的战斗热血漫画,看不到一点点有益处的地方,受众群则主要是成年人。

    铁臂阿童木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动漫正名的大事件,讲述人类和机器人相处的故事,追寻善良、爱与和平的真谛,饶是把动漫视为幼儿产品的天朝也不得不承认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中日建交之后将其引进,是六零后和七零后的美好童年,甚至于八零后和九零后也有不少看过这部作品,让思想僵化的人们不得不承认漫画和动画也是可以拥有教育孩子的正面意义的艺术品。

    然而这里并没有。

    龙珠,火影忍者,海贼王,号称三大民工漫的现象级作品无处追寻,优秀的动漫作品和动漫电影无处追寻,手冢治虫大师和宫崎骏大师等人的那些真正开创了二次元时代的降临和引导御宅族最初诞生的美好作品,一部也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里。

    甚至于那些人,那些大师,那些真正的二次元的领导者们,一个也没有出现。

    果然,时势造英雄啊,没有时势,英雄如何出场?这个世界的霓虹国已经没有适合二次元诞生和生长的土壤了。

    而在大明,大家也认为图画和动画可以使少年儿童更加易于接受知识和道理,出于这样的目的,大家更加习惯于把动画片看作孩子的教育用品。

    换言之,这个世界的动漫,哦,动画片,仅仅只是动画片,起到教育孩子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大明被视作教育用品而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作品,在rb是商业品,不过只是较为低俗的商业品,在美利坚倒是出现了一批有点模样的动画片,但也只是动画式的喜剧片,搏人一笑罢了。

    那些真正通过画家的画笔所传达的触动心灵最深处的意义,集合了一代又一代漫画家们的心血和心意的产物,缔造了一种产业的作品,没有。

    找不到铁臂阿童木,找不到千与千寻,找不到天空之城,找不到新世纪福音战士,找不到机动战士高达,找不到哆啦a梦,找不到灌篮高手。

    找不到秦时明月,找不到精灵世纪,找不到宝莲灯,找不到大闹天宫。

    江一念离开了电脑桌,趴在了床上,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看着自己的手,回想起了当初促使自己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原因,就是心灵的感动,那种可以震撼心灵的力量,通过真人以外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震撼心灵的力量,促使自己走上了这条艰难无比的不归路,然而,即使到了最后一刻,江一念也没有后悔过。

    为什么要在不适合生长的土壤内努力地向上生长呢?为什么不去找更加轻松快意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呢?

    因为那些把漫画和动漫发展成产业的前辈们,一开始,也是在不适合的土壤内努力的生长着,他们经历了不理解、反对、抗议和打压等种种磨难,最终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迎来了产业的春天,把曾经被视作玩具和不良产品的漫画以及动漫成功的塑造成了今天风靡全世界的艺术作品,没有他们,也就没有那些色彩斑斓的梦,那些真人无法演绎的梦想!

    如果不能心安乐,又怎么才能身安乐,去享受那所谓的生活?!

    手慢慢的握成拳,江一念暗暗的发下一个或许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无法达成的誓言——如果没有别人来做,那就让我来做。

    从这一晚开始,江一念的二次元教父之路,也正式启程了。

三 开学() 
第二天一早,江一念早早地起身,在大厅里的跑步机上跑了半个小时,?13??身大汗之后去洗了个澡,之前那种痛苦的经历使他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之前为了生计和梦想不注意身体,每天都在不停的画画画,结果导致后最后的悲剧,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梦想都是梦,连想都想不了。

    他决定以后每天六点钟起床,在跑步机上跑步半小时,然后再去吃早饭和上学,坚持锻炼,锻出一副坚强的体魄,然后才能去做别的,不过这一锻炼,还真是发现了问题,这少年这几个月大概是伤心过度了,身体虚得很,半个小时浑身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全是汗,这身体的程度也可想而知。

    洗了个澡,早饭吃的饱饱的,精力十足的前往学校,院子里有辆不错的自行车,江一念决定骑自行车前往学校,这房子买的地段很好,大概就是为了上学做准备,距离学校只有十分钟车程,也可以拿来稍微锻炼一下腿部肌肉。

    江n县国立第一高等中学,位于陪都南京城城西南的大学城右侧,在一中的高层楼教室内就可以远眺到南京大学城的壮观景象,那里有大明朝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优秀的大学之一的应天国立大学,开办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硕果累累,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名誉,而一中的学子们之所以考取一中,大部分的人目标也都是应天大学,据说一中每年都有三个免试推荐入应天大学的名额。

    大明的教育系统一直都很发达,古老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等称谓依然没有改变,而科举考试时期的一些专业名词到现如今仍然在沿用,br县试府试和乡试三级考试,所谓县试其实就是每学期一次一个县范围内的统一的期末考试,府试就是一个府范围内的中考,而乡试显然就是各省范围内的高考。

    其实中考和高考这样的称谓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已经普及开来,但是民间还是习惯用科举时期的这些名词来代表大明朝辉煌的考试历史,所以一些可以使用的名词依然被民间广泛使用,县试第一被称作当年度的秀才,府试第一就被称为解元,各省乡试第一则被称为状元。

    时代在变,称呼的意义也在变,但是实际的内涵依然没变,依然代表着人们尚学的传统,对于知识的尊敬一点也没有改变,庄严的一中校门,据说全南京城里只有应天大学的正校门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所以有些学者就说,进一中宛如进了应大,一中也就有了“小应大”的别称。

    三三两两结成伴的学生们穿着一中的制式校服进入校门,而传统的士子服则是待会儿祭祀的时候才会穿上,江一念在校门口下了车,推着自行车进入了一中校园之内,走着,看着,怎么说呢,一个字,大,两个字,高大,三个字,高大上。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和古色古香的书斋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江一念以前不知道,现在则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完全是另外一种韵味,乍一看很奇怪,其实越看越有味道,还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把自行车停到了车棚之后,江一念就顺着学生大流去公告栏处寻找自己的班级分配,到了公告栏前,在大红色的告示上,江一念找到了自己的班级,高一十四班。

    一中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固定在一千人,二十个班,每个班五十人,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别在不同的教学大楼,高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大楼就在校门不远处,一栋八层大楼,之所以是八层大楼,那是因为高层楼是专门的音律教室、美术教室还有电脑教室,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这些特殊教室,而且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的这些教室,足以体现出一中的高大上。

    而江一念也忽视了大明没有忽视的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也就是电脑技术,这三门学科虽然不是主修学科,但是在任意一门学科取得特别优秀成绩的学生却可以在考取某大学的相关学院的时候取得优势,甚至这些艺术学科每年都有一个免试推荐入应大的名额,可能是音律,可能是美术,也可能是信息技术。

    在这样的刺激之下,一中是真的人才济济。

    能进一中,都不是一般人,这一点,在江一念看到了身边那些来来往往的新生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激动和骄傲的光芒,有的是两只眼,有的是四只眼一起闪烁,端的是信心满满,而这样的人不是有自我认知障碍的二愣子就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能通过一中入学考试的人,显然不是二愣子。

    一中的入学有两种方式,本地学子的府试和外地学子的入学考试,江一念属于后者,因为他当时居住在扬州,学籍也在扬州,而后者的难度要明显超过前者。

    十四班,在高一教学大楼的四楼,不算高,但是每天爬上爬下的也挺难受的,一中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在八层的教学楼上没有安装电梯,不仅学生难受,那些每天都需要爬楼上课的艺术学科老师也是挺累的。

    每个班级的面积都不小,而且教学设施十分齐全,班级看起来都很干净,窗户明亮,每个班级都有一台空调,一中的大手笔也体现在这里。

    走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江一念有些恍惚,十几年未曾感受过的场面,再一次感受到,总是令人感叹的,而江一念还有一点点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