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残唐仙侠 >

第202部分

残唐仙侠-第202部分

小说: 残唐仙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知微也收了功,萧玄衣便和她说起金光的事情,孟知微淡淡说道:“这就是修道之人常说的‘金机飞电’,你的天眼要开了。”

    “开天眼?那不是很厉害?”萧玄衣大喜。

    “也没什么,只要修行的路子走得不错,天眼开是迟早的事儿。”

    萧玄衣满以为功力精进,孟知微会赞赏几句,听孟知微这么一说,不免发了一句牢骚:“走错路子,很了不得嘛。”

    “那当然,修道修成魔的大有人在。”

    “天眼一开,我就成魔了?”萧玄衣有心要杠。

    孟知微看萧玄衣要恼,连忙解释道:“开天眼属于神通一类,修行之人,以了道为唯一目的,不追求神通的。当然,一朝了道,神通具足。”

    “一会儿不追求神通,一会儿神通具足,这话我怎么听不懂?”

    “神通是很难驾驭的,比如你有一把利剑,拿杀人就不当一回事了,很可能就滥杀无辜,走上邪路。”

    “我的剑削铁如泥,我也没乱杀人吧。”

    “这个比方打的不好。”孟知微笑笑:“最简单的道理,你两眉之间射出金光,只是证明你天眼开了,这只是天眼通的最初阶段。金光转瞬即逝,你也不能用,要想天眼有用,最起码要修炼出慧光来。慧光照多远,就能看多远。要达到千里眼的境界,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还哪有功夫了道啊?”

    “我练的轻功也属于神通一类吧。”

    “也是,那是因为你对升仙不感兴趣。才建议你练轻功。”

    “都是神通,为什么天眼通不能练呢?”

    “见一个练一个,你三辈子都不够用,并且一个也练不成。”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木性腾上() 
孟知微的一番劝说没有使萧玄衣信服,反而激起了他对“慧光”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萧玄衣摆着练轻功的架势,却练起了天眼。

    六神通中,天眼通在第一位,也就是修真者最先遇到的神通就是天眼通,萧玄衣空转河车都一年了,开天眼等于水到渠成。一天萧玄衣入静之际,上丹田出现一弯月痕。

    修真者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就是懈怠: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也不知道走的路子对不对,时间一长,热情与意志消磨殆尽。

    那一弯月痕,对萧玄衣来说,无疑于暗黑苍茫的大海中突然出现的一座灯塔。虽然遥不可及,却燃起他的热情。

    又过了两天,水坑的鱼已经送完了。萧玄衣更是一门心思练功,这时倒有了勇猛精进的气象。

    那弯新月渐渐圆满,最后如同十五的月轮,并且放出光来。光芒愈来愈胜,照彻萧玄衣周围的方丈之地。萧玄衣看见了正在入定的孟知微。

    萧玄衣吃了一惊。由于怕练功时互相干扰,两人差不多是背对着的,别说看不到,有时候说话都要偏过头去。

    这下怎么看见了?萧玄衣收功后想了一回,旋即大悟:这就是慧光的妙处!

    初识神通,萧玄衣乐不可支,想给孟知微分享一下,孟知微正在入定。萧玄衣意有不足,遗憾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不知道这慧光还有何等用处?

    萧玄衣重新入定,慧光再现,照见了正在练功的孟知微。萧玄衣未免起意:微弟肯定想不出我正在看他,我且细看一回,等会说出来惊他一下。

    萧玄衣此时慧光初成,尚处在“温养”阶段,练功时讲究不能太着意,也不能无意,最好的状态是在有意无意之间。

    萧玄衣一经起意,慧光越来越胜,连孟知微的发丝都能看得清楚,这时候,萧玄衣发现,孟知微的头上有一丝袅袅的青气。

    这青气从哪里来,怎么在孟知微头顶萦绕不去?萧玄衣欲待看个分明,突然暗了下来,那一轮月光芒全敛。萧玄衣又试了几次,再也没能催动出光芒来。

    萧玄衣知道练功出了岔子,因为是背着孟知微练的,又不好意思问。这天收了功,萧玄瞎扯了半天,这才说道:“微弟,你练功时,头顶上有一丝青气。”

    “青气怎么了?”孟知微一愣。

    “小时候,有次我腿上黑青一片,我老娘说是鬼掐的。我觉得这青气挺邪门的,你别练功入魔了。”

    “没有啊,我倒觉得最近练功进境很快的,这个地方还真是比较适合练轻功。”

    “没有就好,不过,人家都说妖怪都是青面獠牙的,这青气你得注意。”

    “这个不消你说。”孟知微停了一下:“你是不是练天眼了?”

    萧玄衣只好承认,并说他已经练出慧光了。

    “你练就练吧,我也想通了。释家说,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你练天眼通未必不是成仙的法门之一。”

    见孟知微同意自己练天眼通,萧玄衣不再有什么顾虑,将怎么窥觑孟知微,怎么发现了青气,以及慧光怎么突然消失的事儿,一股脑说了出来。

    孟知微当然明白怎么一回事,将“有意无意”的心法告诉他,并安慰萧玄衣不要担心,这种反复情况练功中会经常出现,就跟小孩子的一样,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呆,等长大老成了,自然会稳定。

    孟知微说完,突然吃了一惊:“你还看到了什么?”

    “没有啊,我本来想看看那股青气在你头上干什么呢?结果就看不到了。”

    “你的慧光从哪里发出来的?”

    “泥丸宫吧。”泥丸宫在颅中。

    “你的慧光从泥丸宫发出来,怎么照到我了呢。”

    “要不怎么叫慧光。”萧玄衣不明白孟知微的意思。

    “我是说,还隔着你脑袋上骨头肉,慧光怎么就照出来了?”

    “这个”萧玄衣思考了一会:“我还真是没注意。”

    见萧玄衣不象在撒谎,孟知微笑道:“可能慧光和你是一家的。自然出入无碍,但碰到外物就不行了。”

    萧玄衣“嗯”了一声,若有所思:“要这么说,千里眼估计也就是夸张的说法。”

    “什么意思?”孟知微没听懂。

    “你想啊,哪有一千里平平展展的土地,保不定有些房子,树啊什么的,就象眼下,周围都是山,怎么能看一千里,除非升到天上去。”

    “这个我也不清楚,但慧光跟天眼通起码还差着一个境界:蟾光。”

    “蟾光”的“蟾”不是一般的蟾蜍,而是金蟾。据说金蟾是一种三条腿的蟾蜍,黄金埋在地下年深日久,变成精怪,所以金蟾通体放出金光。“蟾光”其实是金光的意思。

    孟知微猜测完毕,萧玄衣还是不明白:“变成蟾光又怎么样?”

    “金能透物,那就没有什么能挡住了。”

    看来离天眼通还差得远,萧玄衣不免泄气,就跟孟知微抬起杠来:“用金子砸石头,很可能是穿不过去。”

    “金是五行之一,我说的是它的性质。”

    萧玄衣正欲有言,孟知微突然将手一摆,凝神了好一阵,孟知微这才一字一句说道:“你看到的——那股青气——可能就是——木气。”

    石堡城周边的地形,东南是一条看不到头的大峡谷。从西面群山里蜿蜒而来的一条通道,过石堡城南面与大峡谷交汇。

    东南属于巽方,巽为风,五行属木,木色青。西面属于兑方,兑为泽,五行属金,其色白。

    石堡城处在这两个大风口,原以巽方之气最盛,其次是兑方之气。巽方之气为木气,所以呈青色,木性腾上而无所止,所以石堡城是练轻功的好地方,所以孟知微近几天来进境神速。

    孟知微解释了这么一套,萧玄衣听得云里雾里,孟知微略一停顿,萧玄衣便问道:“什么叫‘木性腾上’啊?”

    “你看那树木,根扎在地下,树身却努力往天上长,这就说明它的本性是一直向上的。”

    “那些瓜啊瓞的,不都在地上蔓秧秧吗?”

    “那是它们身子柔,遇到树木,它们不也往上爬吗?”

    “还别说,跟咱们练轻功的路子有点象。”萧玄衣点头。

    “等你再练天眼通的时候,看看我的涌泉穴处,是不是有一丝白气。”

    “怎么了?”

    “木性是腾上的,就算是吸到丹田内,也留不住。五行之中,金克木,要留住木,用金最为便当。当然,我这都是猜测。”

    “我最近慧光发不出来。”

第三百七十章 不招不架() 
听孟知微说“石堡城是练轻功的好地方”,萧玄衣不免懊悔用错了功夫,他的人生大义里面有那么一条: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马上去占便宜,萧玄衣又觉得自己是一个反复小人,思虑再三,萧玄衣又练了几回天眼通,见泥丸宫中的慧光没什么起色,这才改弦易辙,又练起了轻功。

    这天练功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萧玄衣便收了功去看:一行人已经来到石堡城下,有两个正在山下系马,还有两个正往山上攀登。

    孟知微眼下温养用神的阶段叫“沐浴”,就象给刚出生的幼儿洗澡,最容易出现差错。见孟知微还没出定,萧玄衣倒是不敢惊动。再看那两个人已经爬上山梁,往石堡城走来,

    萧玄衣便起身迎了过去。

    石堡城在没有筑城之前叫“大方台”,指的是断崖顶端的那片开阔地。筑城之后,“大方台”的名字就变成了“石堡城”。

    有大方台就有小方台:通往大方台的山脊仅能容人,在离大方台两丈远处,突然变宽成一个一丈见方的平台,当地人称之为“小方台”。

    过了小方台,山脊又突然变窄,并且陡起来,这段又窄又陡的险径,相当于原石堡城门外的吊桥。

    萧玄衣堵在石堡城门的旧址,来石堡城的两个人,从衣着看,应该是河西军的官兵。那两人走到小方台上,抬头看见抱剑的萧玄衣,不禁吓了一跳,当即屈膝按刀问道:“你在这干什么?”

    “你们来这干什么?”这里是河西军的地盘,萧玄衣只能充楞装傻。

    “这里是军事重地,赶紧走,不然的话,别怪我们不客气。”

    “怎么个不客气法?”萧玄衣笑眯眯地。

    一名官兵“唰”地拔出腰刀:“你小子活腻歪了!”

    “有本事你上来。”

    石堡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别说两名官兵,再来二十个也不济事。萧玄衣一句话噎得那名官兵进退两难,另一名官兵看出来萧玄衣不是真傻:“我们来此公干,你最好识相一点。”

    “你公干母干,关我鸟事。”

    “你想清楚了,你手持利刃在石堡城上,拦的不是我们两个,而是河西军。”

    要是得罪了河西军,这河西是没法呆了。要放他们上去,孟知微还没有出定。萧玄衣一时两难。抬眼瞥见另外两名官兵正往上爬,萧玄衣心里一动:这是要逼我灭口!

    等另外两名官兵赶过来,小方台上势必碍手碍脚,想至此,萧玄衣便笑道:“这么着,我下去咱们比划比划,你们把我砍下山去,算是白砍。”

    萧玄衣放弃地利,两个官兵当然求之不得,当下退到小方台的一边,萧玄衣拔出疾剑,飘然走下大方台。

    萧玄衣在小方台上立足未稳,一个官兵猛地往前上步,一刀直劈萧玄衣面门。

    萧玄衣看那刀轻飘飘地砍来,官兵的门户大开,多个要害部位如同案上瓜果一般,伸手可及。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小方台地势险恶,萧玄衣不愿多缠,有心等他将招数用老,便将右腿一屈,身往右斜。

    那刀从萧玄衣眼前落下,擦着鼻尖,竟然削断了萧玄衣的几根头发。萧玄衣未免吃了一惊,挥剑抹向那官兵的脖颈。

    眼看那官兵就要血溅当场,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喊道:“停手!萧大侠!”萧玄衣的本不想杀人,闻声便将疾剑上翻,将那官兵的鬓毛削掉一片儿,随风飘扬。

    另外两名官兵刚爬上山脊,喊话的就是中的一个,从衣着上看,应该是几个人的队长。

    萧玄衣冷眼看了半天,想不起哪里见过。那队长气喘吁吁地上来拱手:“多谢萧大侠手下留情。”

    “你认识我?”

    “大半个月前,您和曹大人在大街上立谈了好大一会儿。”

    “有这么回事。”萧玄衣想起来,只是和曹义金没谈多长时间。

    “我当时跟着曹大人,就在旁边。”那官兵满脸堆欢。

    “原来是老曹的兄弟,刚才得罪哈。”

    一番言谈,萧玄衣方才知道几个官兵来此的目的:三天以后,回鹘人要来石堡城驻兵,只是石堡城地势险要,事先便跟河西军照会一下,免得引起误会。几名官兵就是奉了曹义金的命令,先到城上收拾一番,等着回鹘人来交接。

    上次在凉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