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连氏有喜 >

第111部分

连氏有喜-第111部分

小说: 连氏有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让人不寒而栗。

    澹台英对刘启荣冷眼相看,辛瑶似乎也不领情,根本没给刘启荣任何回应,白了他一眼便转身走开了,不想与之攀谈。

    刘启荣如此不受待见,倒也识趣地退下,反正他的礼数到了,只要澹台英和瑶妃娘娘的交情在那,他可以从澹台英下手,借着自己与澹台英的交情来攀龙附凤,这份关系迟早可以利用得上。

    “辛瑶,你毕竟是瑶妃娘娘,真的不回宫了吗?”等到刘启荣离去了,孟青之这才试探地问道。

    辛瑶是瑶妃,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几年前看到皇上为辛瑶立的墓碑,孟青之就不得已接受了辛瑶的身份。

    而现在刘启荣的出现,直唤瑶妃娘娘,还给辛瑶请安,这让孟青之担忧不已,只好再次确认一遍辛瑶的心意。

    辛瑶蹒跚着走了几步,悠悠回头,答话的声音有些嘶哑。

    “我不是什么娘娘,我是青丝门弟子辛瑶,天下之大任我闯荡,为何要囚禁宫中。方才那人,他认错人了,宫中有位小瑶妃娘娘,我与她生得相似,莫辨楮叶。”

    “瑶妃就瑶妃嘛,只有唯一的一个,怎么又冒出一个小瑶妃了,真是不严谨。”孟青之赶紧附和着抱怨道,心中无比解气。

    如此说来,辛瑶头也不回离宫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毫无疑问,辛瑶是在意那个小瑶妃,才离宫并且永不回头的。皇上宠爱小瑶妃,虽然只是将小瑶妃当作替身,但是辛瑶不能容忍。

    辛瑶并非斤斤计较小心眼之人,但是唯独这件事情,她的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

    孟青之此时不知是喜是悲,喜的是,辛瑶是真的不会回宫了,孟青之将来有机会一直陪伴左右。

    悲的是,凡是过犹不及,不能太痴,应进退有度,适可而止。

    辛瑶却是进退无常,做法极端。

    倘若她继续留在宫中,不在意小瑶妃的存在,说明她对这段感情根本也算不上痴。

    而她越是决绝的退出,就说明她越是在意,心中的痴念,便是越深厚。

    只怕辛瑶心中的心结,孟青之此生都难以解开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都故人() 
夜晚最适合想心事,若是聪颖开明,想过整晚,便也该自我说服了。

    锽锽钟声,整夜辗转,本以为辛瑶和澹台英各怀心事,又将是抑郁愁容,岂料一大早,她俩的面容上再也找不到一丝阴霾,精神焕发,其乐融融。

    “两位姑娘,今个儿气色怎么这么好啊。”孟青之宽心不少,之前他还担心万一她俩想不开的话,还真不知如何安慰了呢。

    “孟兄弟,怎么,我俩一定要愁容满面才正常吗?”辛瑶轻浅的笑容,心中似乎已无负担。

    昨夜她思索不少,思来想去,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当初她从青萦山中走出来的时候,是抱着一个信念,为连家报仇的呀,后来怎么变成整日纠结于儿女情长,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呢。

    如今既然与车将军相认,而且车将军和瑾姑都劝辛瑶放下这段仇恨,初心对于辛瑶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了,索性再坚持一下,因为辛瑶似乎又找到一些头绪。

    现在的辛瑶,没有了仇恨的压力,也没有了感情的负担,身心轻松,自从离开青萦山,辛瑶在这喧嚣尘世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像好久好久都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二位当真是女中豪杰,心胸开阔,有见识,大气。”孟青之连声夸赞,心中不禁对两位女子充满了敬佩。

    “不过是些风月琐事,比起大好河山,这点琐事算什么。”澹台英也是出言豪爽,仿佛昨日与刘启荣那不愉快的相遇,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情绪。

    “没错,天高海阔,任我们翱翔。”辛瑶立马回应,天下之大,何必拘泥于京都。

    “还真是想得通啊,哈哈。”如此一来,孟青之倒是省事不少,否则,绞尽脑汁安慰受伤女子,也是很辛苦的呢。

    “我若是那种想不通的狭隘女子,只怕早就在擎天山庄投缳上吊了。”澹台英不屑地说道,其实刘启荣只是一个引子,澹台英整日待在天柱山上,蠢蠢欲动,她早就想离开山庄的庇护,去江湖上好好闯荡一番了。

    “澹台姑娘不再与那刘启荣和刘夫人计较了?”孟青之重提伤疤,故意挑刺,能经得起挑拨的考验,才证明澹台英真的放下了。

    “本就不计较,我来京都是找师兄的,又不是来找刘启荣的,他与夫人两情欢洽,与我再不相干。”澹台英义薄云天,哪还有半点怨恨。

    “噢?这么说,你对那个刘启荣的恚恨已消,从此一笑泯恩仇了?”孟青之饶有兴致地问道,这姑娘家的心思真是猜不透,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她会永远记在心上,而有时面对一些大是大非,却又能够当机立断。

    “泯恩仇倒说不上,我与刘启荣永远没有涣然冰释的这一天。只不过我跟他已是陌路人,我再不会花费心思去恨他。”澹台英淡淡地说道,此时她更关心的,是接下来与孟青之结伴去往何方。

    辛瑶也同样在思索这个问题,她望向远方的天空,临风怀想,遐思悠悠。

    京都是肯定要离开的,离开之后去往何方,孟青之的心中却是没有一个定数,是否先陪辛瑶回青萦山看一看,然后自己回一趟黄土村?

    “离开这座建康城之前,我要先去拜访一位故人。”辛瑶灵光一闪,想起了久违的温太医。

    初日瞳瞳,温府却完全笼罩在阴影之中,毫无阳光之色,仿佛温府的上方天空刚好有一团乌云,挥之不去。

    走近温府,孟青之发现府邸的大门都没有合上,微微敞开着一条细小的缝隙,他敲了敲门,无人应答,便擅自推门而入。

    “打扰了,请问温太医在府上吗?”孟青之一边推门一边大声打着招呼。

    “你俩站住,别走进来。”孟青之刚踏入温府一步,连忙双臂一展,拦住了辛瑶和澹台英二人向前的脚步。

    辛瑶和澹台英正纳闷着,驻足留在了温府门外,好奇地朝着府内张望着。

    只见温府大院依旧是种满了药材,这些药材大多颜色鲜艳,琳琅满目,而一个少年背着一个箩筐,弓着身子正在拨土。

    “什么人啊,真没礼貌,报上姓名。”少年淡淡地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孟青之,真是不懂规矩,温府岂是随便乱闯的。

    “嘿,小孩,是你们自己不关门的,我只是敲了敲门就打开了。”孟青之争辩道,这少年年纪轻轻,目中无人,真是不讨喜。

    少年一愣,方才自己又忘记关门了吗?

    温府隔壁的丞相府已经尘封了快四年,温府这几年也总算是安静下来,温大人不问世事,他就喜欢这种避世般的安静,温府和丞相府虽然处在闹市之中,却总是一片阴暗,都快被百姓们遗忘了。

    只是偶尔有几位温大人的故交,会上门请诊,除此之外,温府再没其他客人了。

    左右无人烦扰,门童忘了关门,也是经常之事。

    不一会,少年的目光看向了孟青之的身后,他立马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笑颜。

    “那位大姐姐,我认识你,你是我家大人的故人。”

    此少年正是三年前替辛瑶和宣洺开门的门童,温府的客人极少,像辛瑶这么水灵靓丽的大姐姐更是史无前例,所以门童对辛瑶的印象特别深刻。

    温太医对辛瑶特别友善,门童都记在心里,更何况,当年辛瑶第一次拜访温府后,就将隔壁丞相府闹得鸡飞狗跳,趴在墙上偷看的小门童,当时还对辛瑶崇拜不已呢。

    “乖孩子,几年不见,你长得这么俊朗了。”辛瑶也认出了少年,无奈孟青之挡在门口,辛瑶只好站在门外盈盈笑着。

    “大姐姐,你自己飞过来吧,我这就去通报大人。”任何人不得随意踩踏温府大院,这是老规矩了,少年相信辛瑶是懂这个规矩的。

    少年微微一用力,熟练地拔出石蒜那带着剧毒的鳞茎,紧接着准确无误地抛入后背的箩筐之中,然后便卸下箩筐,直起身子,利索地跑去通报温大人。

    “辛瑶,敢情这温府的客人都是用飞的?”孟青之惊惑道。

    孟青之方才之所以阻拦着辛瑶和澹台英,不让她们踏入温府,是因为他一眼就认出了少年正在拨弄的东西,正是石蒜。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部元凶() 
石蒜,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剧毒,可是对于行医之人来说,却是上好的药材。

    孟青之害怕她俩认不出毒,稍有差池,沾上一点,那便是剧毒入体,痛苦不堪。

    所以门童即使忘了关门,也不会担心歹人侵入吧,这满院的毒草,就是天然的防护,有恃无恐。

    孟青之驾着辛瑶飞至内院,其实辛瑶已经可以施展轻功了,但是孟青之担心保不齐有个万一,失足跌落的话,还不知会中什么毒。

    澹台英看着孟青之足尖光辉,衣袂飘逸潇洒,原来他的轻功如此了得,他内功这般深厚的话,那日酒楼里那些打手完全不是孟青之的对手,孟青之却不动一招一式,光是动动嘴皮子就全身而退,当真厉害,可谓智勇双全。

    时隔多年,再次见到温太医,他老人家仍旧是气色红润,老当益壮。然而温太医再次见到辛瑶,却是心疼不已。

    “辛瑶姑娘,你是经历了什么大灾大难,为何气息如此之虚。来,我替你把把脉。”温太医不由分说,让辛瑶坐下,然后仔细地开始替她诊断。

    温太医足足把了一炷香的脉,他的表情可谓是变幻莫测,时而讶异,时而震惊,时而难过,时而宽慰。

    “辛瑶姑娘,你怎么中了这么狠的毒。”终于,温太医把完了脉,累得他长吁一口气。

    “温太医,您能探出辛瑶所中之毒?”孟青之顿时心生佩服,就连君炎都摸不准辛瑶的毒,而且现在辛瑶体内已经只剩一些残毒了,不会再发作了,温太医居然光靠把脉就能探出一二,看来北宗门只是擅长炼药,真正行医还是比不过济世名医。

    温太医老成地点点头,娓娓道来。

    “辛瑶姑娘体内至少有两种剧毒,这两种剧毒相互克制,不会立即毒发身亡,但是任由这两种剧毒留存体内的话,辛瑶姑娘定会不堪重负,性命垂危。”

    孟青之练练点头赞同,辛瑶确实中了两种剧毒,一种是遭人暗算的暗器之毒;

    而另一种剧毒,是因为被白糜狐咬了一口,当年正因为白糜狐咬的这一下,才让辛瑶以毒攻毒,暂时保住了性命。

    “然而辛瑶姑娘体内还有力量,那便是一种奇药,这种奇药已经超出我的认知了。它刚好缓解了两种相互克制的剧毒,但是又没有彻底解开,三种力量同时存在于辛瑶姑娘体内,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三角平衡。”

    温太医不知辛瑶究竟是受了什么暗算,又究竟是受了什么奇遇,奇毒奇药全都被她碰上了,温太医思索片刻,他接着说道。

    “若是我猜得没错,这其中一种剧毒,与那解药,是同源的。”温太医突然话锋一转,“辛瑶姑娘,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温太医,此事说来话长了。”辛瑶回忆过往,都不知如何说起,其实这三年多的时间,她真正醒着的,只有寥寥数十日,然而就是这几十个日夜,比寻常人三四年间经历的事情还要多。

    孟青之则在一旁默默点头赞同温太医的推断,辛瑶体内确实有一对同源的毒药和解药,她先是被白糜狐咬伤,后又有幸喝下白糜狐的血制成的解药,这才得以慢慢康复。

    “辛瑶姑娘,你与暗部结仇了吗?”温太医好奇相问,据他所知,那江湖暗部远在夷州,辛瑶怎么就偏偏得罪了他们。

    “温太医,此话怎讲?”辛瑶不免疑惑,她从来没接触过暗部,为何温太医会突然有此发问。

    “你竟不知?”温太医惊惑道,“也难怪,既是一些暗算伎俩,又怎会让你识破。”

    “你体内除了与解药同源的那种剧毒以外,另一种毒,赫然来自夷州,出自江湖暗部、夷州毒王之手。”温太医为众人解惑,将辛瑶体内的铁三角,分析得透彻分明。

    “温太医,其实暗算我的人,并不是什么夷州毒王,而是罗文侯。”辛瑶回忆着,当年她正是替皇上挡了罗文侯的毒镖,才差点丧命的。

    “那个罗文侯什么的,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人,这么说来,他极有可能是暗部的人?”孟青之脱口而出,随意推测道。

    从来没有接触过罗文侯的孟青之这么随口一说,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经孟青之已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