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空间之贵女谋略 >

第201部分

空间之贵女谋略-第201部分

小说: 空间之贵女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太后哪是真的怕赵垚跟自己犯冲啊,她纯粹是担心赵垚对自己不好啊,于是当下看皇帝不能被自己说服,相反,还要找高僧或天师来开导自己,不由急了,毕竟她知道,要按传统的说法,赵垚跟自己的确没有相冲的地方,所以到时大师们一来,肯定会说这些话,要是这样说了后,皇帝就觉得行了,然后跑去立赵垚为太子了怎么办?

    想到这儿,她也不由深恨赵垚的八字实在是太好了,怎么就跟自己或皇帝完全相合,没半点不合的地方呢?让她想借着这个生事都不行。

    所以这时听永和帝这样说,便道:“哀家都算过了,的确有些相冲,皇帝怎么不信呢!”

    永和帝自然不会将她无理的话听进去,还是找来了大师们。

    无论是永和帝还是郑太后,找大师过来合八字时,都是没说是谁的,更不知道这是为了立储用,毕竟立储这事,眼下还处于保密状态,永和帝自然不能随随便便说出去,所以大师们并不知道这个八字是谁的,但这不妨碍他们向郑太后开解,让她安心,有这八字的人并不冲她。

    郑太后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眼见得自己这一招并无作用,她也不好继续拿着这个话题逼永和帝放弃立赵垚为太子,毕竟那样一来,就显的有些无理取闹了,于是当下便安静了下来。

    永和帝看开解过了,太后消停了,以为事情摆平了,就说过两天就会在朝堂上提立储的事。

    而事实上郑太后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消停的。

    当下郑太后看迷信一说没能打消永和帝的主意,便叫来了承恩公夫人,道:“算命的方法失效了,就启动先前说的,你找些人帮忙,在朝上帮忙拦一下吧。”

    承恩公夫人自是答应下了,毕竟立储之事,对太后影响还小些,毕竟只要皇帝在,立谁为太子,谁也不能拿太后怎么样,等皇帝过世了,太后只怕也过世了,到时也没关系了,但对他们府上就不一样了,他们府上就算她丈夫过世了,那也是她儿子承爵,还在这儿的,她自然不想到时因赵垚不喜承恩公府,找她儿子的麻烦,所以她比太后还焦急于立储之事,一门心思想阻止赵垚做皇帝。

    “要快点,哀家看皇帝的意思,是过两天就要提这事了。”郑太后怕承恩公夫人磨磨唧唧的,一时没把事情办好,所以这样催道。

    承恩公夫人本来就没想过慢慢来的,毕竟夜长梦多,而这会儿郑太后的催促,无疑让她越发行动加速了,所以当下承恩公夫人回去,便广发请帖,邀请平常巴结自己家、然后夫君又在朝中为官的诸位夫人,来自己家作客。

    接到了她请帖的各家夫人,既然是一向来奉承承恩公府的,自然是都来了,毕竟平常还要她们自己过来走动走动联系感情,现在承恩公夫人主动找她们,她们哪有不来之理。

    其实在这个男女大防非常严格的时代,夫人外交是非常有必要的,好比承恩公夫人这会儿要鼓动巴结自己家的大臣们搞事,但她是个女人,不好跟那些大臣们直接见面,提这事,于是,将他们的夫人找来,跟他们的夫人们说,让他们的夫人们回去跟他们说,就比较方便了。

    虽然承恩公夫人也可以跟自己的丈夫说,让承恩公找那些大臣们谈,但万一这其中有不愿意参与这事的呢?这时候,要是承恩公夫人能说动他们的夫人,让他们的夫人回去吹枕头风,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说不定就能被老婆们说服了,所以无论怎样,哪怕有些事承恩公能出面的,有时候也需要承恩公夫人完善一番,所以夫人外交都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像平民们看到的,觉得那些贵妇们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其实她们也都是有目的地吃喝玩乐的,平常就算没大事,就是简单的聚会,也有巩固旧人脉和认识新人脉的用途,远不是普通人看到的那么简单。

    寒暄过后,承恩公夫人便开始了今天的话题,道:“我知道你们一向视敝府为依靠,敝府也愿意与你们共富贵,但你们知道,眼下正有一股危机,会影响到我们的荣华富贵吗?”

    诸家夫人有些不明白,暗道大家这不都是好好的吗?怎么就有危机了?于是当下就有人问道:“不知道夫人指的是什么。”

    承恩公夫人道:“诸位可能不知道,现在陛下想立储,想立谁呢,想立临江郡王为太子,这还是机密,我希望诸位夫人听到后,千万不要外传,免得传出去了,被陛下知道了,查起来,只怕对你我都是不利的。”

    这些夫人家的丈夫官位都不是太高,至少不是永和帝会拉去商量立储事宜的地位,要是到了永和帝倚重的地步,她们也不用过来巴结一个新起的暴发户了,所以这些夫人自然不知道立储的事,这会儿诸家夫人听说要立临江郡王为太子,都不由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也有人疑惑地道:“立临江郡王,怎么对我们的荣华富贵有危机呢?”

    承恩公夫人正需要这个疑问,当下承恩公夫人便道:“你们知道临江王妃是昌平王爷外孙女吧?”

    “这我们知道,怎么?……”虽然还有人有疑问,但有一部分人想到当日承恩公府与昌平王府闹的沸沸扬扬的流言事件,心中已有了些明白。

    当下果然听承恩公夫人道:“那你们就该明白,我们府上,跟临江王妃是有点矛盾的,而临江王爷又十分喜爱他这个王妃,这要是让陛下立临江郡王为太子,将来太子即了位,会有咱们承恩公府好果子吃吗?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我们承恩公府会倒霉,你们没什么事,但别忘了,据我所知,这临江王爷可是很记仇的人,敝府当年跟王妃有点矛盾,他将来只怕肯定会收拾敝府,而你们跟敝府相交甚密,就算你们到时跟我们划清界限,但他一想到你们当日曾跟敝府交往密切,只怕对你们也没什么好感,想升官发财,那是肯定没戏了,相反,要是你们反对立他为太子,而同意敝府选出的储君人选,到时新帝即位,你们就都有从龙之功,这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一边是极有可能的打击,一边是有可能得到的荣华富贵,你们想想,该怎么选择呢?”

    刚才这些夫人中,有不少听说承恩公府会因为跟临江王妃有矛盾,将来临江郡王即了位,承恩公府会倒霉的人,已想过了是不是要见风使舵了,就算没见风使舵的人,也抱着他们家没得罪临江王爷,应该没事的想法,觉得陛下立临江郡王为太子立就是了,她们没什么意见,再说了,她们就是有意见,也没用啊,毕竟她们的丈夫虽然也是朝臣,但官位还没到位极人臣的地位,都是中层官员,能影响的事情有限,到时一旦没影响到永和帝的决定,赵垚将来仍然当了皇帝,那他们可就要从本来的无功无过,变成阻挠对方登基的大罪了,那到时下场可就要惨了。

    但这会儿听了承恩公夫人后半截的话,又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当下有位夫人就道:“就算这样,那我们人微言轻,也左右不了陛下的决定啊!”

第二六二章 成为太子() 
承恩公夫人道:“怎么会左右不了!只要诸位家大人在陛下提出了立赵垚为太子的时候,提出反对意见,人多了,陛下总要顾虑的,总不能一意孤行!”

    看诸位夫人还是有些迟疑,承恩公夫人又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反正不试的话,临江郡王上台了,没咱们的好果子吃;试了的话,还有一线生机呢,如果陛下真的听了诸位家大人的话,另立其他人为储君的话,那就是诸位家的荣华富贵到了。”

    承恩公夫人的话,就算没打动所有人,也显然打动了一部分人,至少有一部分人明显激动了起来。

    从龙之功,很是诱惑,谁不想要呢?

    看现场众人有不少人已经意动了,承恩公夫人觉得话说的差不多了,便道:“那好,诸位夫人今天回去问问各位大人的意见,我明天想听听结果,别怪我催的急,实是这事等不了。我希望能听到我想要的答案,当然了,要是不愿意那也没关系,就是不能将今天的谈话泄露出去,要不然,别怪将来我承恩公府找她的麻烦!”

    承恩公夫人这话,那是软硬兼施,众人自然齐齐应声,说不会泄露。

    于是当第二天众人来回话时,倒是大部分人都来了,没来的只有寥寥几个,之所以竟有这么多人听从承恩公府的号令,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为了从龙之功,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怕自己不听从承恩公夫人的安排,怕被承恩公府收拾,所以当下也同意一起行动,毕竟要是反对立临江郡王为储君,就算没反对成功,仍然是临江郡王成了太子,但人家要当皇帝,起码还要十年吧?毕竟当今陛下还不算太老,总能再撑十来年的,也就是说,到时因反对立临江郡王为储君,引来他的报复,起码是十年后的事了,倒是要不听从承恩公夫人的安排,眼下就要被承恩公府收拾了,一个晚死一个现在死,所以又有一部分人权衡了这个道理,就算不愿意搞什么从龙之功,也跟着过来了,这便是昨天被承恩公夫人邀请来的人,竟有大部分人都来了的缘故。

    承恩公夫人看来了这么多人,自然心中高兴,当下便举起杯子,道:“有这么多位大人愿意帮忙,看来这事有希望,我以茶代酒,谢谢诸位夫人传话了,也提前为我们即将得到的从龙之功庆贺一下。”

    诸位夫人笑道:“同喜同喜。”

    她一边跟众人喝庆功茶,一边吩咐心腹嬷嬷,将今天没来的那几家记下来,然后冷哼了声,暗道不识抬举,自己亲自出面相邀,竟敢不帮忙,看将来怎么收拾他们!

    然后又想着,可惜时间太紧了,要不然,她还会联络平王府,让平王府利用他们的人脉,阻止永和帝立赵垚为太子,毕竟,平王夫妇当初对赵垚那样差,他们肯定比他们府上,更不期望赵垚当太子,免得将来被报复,可惜他们府上知道这个消息,还是郑太后跟他们说的,要不然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么机密的消息,所以这会儿平王府可不知道这个消息,想通知他们,让他们一起行动也来不及了——等他们从惊慌中回过神来商量怎么邀请王府的人脉帮忙,起码也要一两天时间吧,听太后的口气,似乎来不及了,所以承恩公夫人只得遗憾地作罢了。

    既然众人已经打定主意帮忙了,于是两天后永和帝在大朝会上提出立储之事,然后说立临江郡王为储君时,朝上便有好大一群中层官员,甚至有几个高层官员站出来反对——这几个高层官员是中层官员活动的结果,既然要干,自然就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干,毕竟这事很凶险,事关前程,不使出浑身解数怎么行?所以他们想着光他们这群中层官员能量太小,所以有些有门路的,便拉到了几个高层官员,一起反对,免得光他们一群中层官员反对,事情没干成,那就不好了。

    永和帝看朝上竟然有这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明显是有人煽动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但当场没说什么,只说会考虑考虑,但一下了朝,就去御书房,找来了暗卫统领,让他查查,这些人是被谁煽动,来跟他做对的。

    承恩公夫人找了那么多人煽动,她虽然要求这些人守密,但所谓三人不密,这么多人知道,这秘密怎么可能守的住,所以暗卫统领都没用一天,当天不多久就打听到了这事的源头是谁了。

    “是承恩公夫人组织起来的,但承恩公夫人之前进过宫,找过太后,从太后那儿打听到的消息看,是太后吩咐承恩公夫人这样干的。”暗卫统领只对皇帝负责,所以可不会为郑太后掩饰,查到了什么就说了什么。

    而这个消息,自是让永和帝脸色难看极了,本就因种种事体,对郑太后和承恩公府的不满,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当下便去了郑太后那儿,道:“今天早上上朝,儿子提了立临江郡王为储的事,结果好几个大臣都反对,事后一查,这些大臣竟然是承恩公夫人和母后煽动的,儿子想问问母后,这是为什么。母后,难道您不明白,后宫不能干政的道理吗?您竟然指使承恩公府,煽动朝中大臣反对朕立赵垚为太子,实在是有点过了。儿子如今没有子嗣,已经很可怜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过继,母后还这样百般阻挠,就这么见不得儿子好,想让儿子可怜么?”

    永和帝是真不知道他娘怎么变成了这样,不由有些难过地看着郑太后。

    郑太后还真没想过才鼓动人反对,皇帝就立马查出来了,她本来还想着皇帝查不出来,她要一直煽动那些人,反对到皇帝改变主意为止呢,结果这么快,当天反对,当天就找到了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