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

第174部分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第174部分

小说: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察司。眼下光化军最缺的就是人才,监察司其中的一个责任就是负责考核、提拔、任命和推荐人。除此之外,这个部门还兼备的一个纠察工作,直接对周博本人负责,其他人一概可以不理会。正是担心政府官员会贪赃枉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所以特设立这样的机构,不仅接受举报,还负责暗中监视官员的作风问题。

    贸易司。因为光化军处于两国交界,虽然现在宋朝和齐国是敌对关系,但是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只要有发财的机会,他们就会铤而走险。而周博当务之急最想要的就是提高光化军的经济,让光化军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所以开设这个部门,以官方的身份来给商人跨国贸易的保证。

    其实在宋朝和金国、西夏僵持的那段时间里,表面上是处于战争状态,但是私底下在国家交界的地方,依然会有一种被成为“牙人”的职业。“牙人”说白了就是中介商人,任何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不过在国家边界,这些牙人所从事的就是联络两国的商人进行私底下的交易,然后从中抽取利润。

    现在周博成立贸易司,就是把“牙人”官方化了,由制置使府来担当牙人。

    本来周博还打算设立治安司、文教署和水利司,但是想到眼下光化军一片荒芜,以上七个部门都还是空无官员来担任的,再多设立这些部门也没用。治安问题,完全可以让军队来暂时负责,文教和水利等恢复了一定程度之后再陆续开设。

    制置使府上拨出了七个小院子,将七个部门的门牌都挂了上去。

    可是整个制置使府上一片冷清,除了周博的亲卫之外,什么官员都没有。他不得不进行了一些临时的提拔,让担任前营准备将的李书评和总教头的李旭中,兼职募兵司的总长、次长,将募兵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去办。另外他还将从临安跟随来的十三个工匠,挑出了两个灵活的人,担任科学院临时院长和副院长,让这两个人负责带领工匠们继续发明创造。

    除了募兵司和科学院之外,其他部门只好先空着,虚位待贤了。

    这半个月,周博还在县城中找到了一个读过书的秀才。宋朝的秀才并不是因为通过了乡试而得到的称号,在宋朝科举中也没有乡试,只有州试、省试和殿试。秀才不过是对正在读书的人,或者有学问人的尊称而已。

    他让李旭中和李书苹两个读过书的人来帮忙自己打理内政,据李旭中自己所说,他本来五年前就想参加州试。结果因为战争的原因,朝廷礼部中断了一段时间的科举考试,因此让李旭中到现在都没机会应试。

    眼下李旭中的家在齐军撤退的时候被洗劫,父母也早在去年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不过周博聘请了李旭中担任自己的幕僚官,负责一些文书上的事宜。

    有了李旭中和李书苹这两个帮手,虽然省了不少忙,但是周博还是忙的很不得自己不会分身术。因为其他五个司的工作几乎全部一个人在兼职。

    这天正午,周博在府衙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望着面前桌案上的一大堆光化军损失的情况,简直一筹莫展。他这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适合打仗的料,竟然不会处理政事,这下可真是愁死了。

    半个月前,他便派人去找光化军以前的官员,结果这些官员要么是因为投降过齐军,担心被民众当作汉奸走狗打死,所以跟着齐军一起逃跑了;要么早在襄阳府失陷之前,就逃跑了,现在也不知道踪影。

    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创业难,守业更难!”

    这时,李旭中刚刚吃过午饭,匆匆的返了回来。

    周博抬头看了一眼,问道:“城中的粥场怎么了?可有发生拥挤哄抢的?”

    在周博正式入主光化军的第三天,为了缓解城中老百姓的饥荒,他便向岳家军从襄阳府借来了10000石粮草,在城中陆续办起了几个粥场。这半个月来,先后城内城外以及县区里都添设了粥场,算一算差不多已经有十三处了。

    李旭中回答了道:“一切都好,有杨将军亲自带士兵到各个粥场巡视,老百姓们也知道咱们是为他们好,所以都很安分。”

    周博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已经过了半个月了,城中的恢复太慢了,这些老百姓也应该自己动手,重建家园才是。”

    李旭中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说道:“其实,老百姓们并不是懒惰。其一是因为受到战争的惊吓,而且光化军被抢的一贫如洗,老百姓们都绝望了,这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的;其二,这个时候群龙无首,没有人带领他们重现家园,他们也是不知所谓的呀。”

    周博搁下了手里的馒头,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的不错。这样吧,反正我整天忙着想办法也无济于事,我下午就去走走,鼓动一下老百姓们努力振作起来,重新建设家园!!”

    李旭中说道:“其实,大人你去只怕没什么作用。倒不如让老百姓来鼓动老百姓为妙了。大人只需要找到一些有名望的乡绅,说服了他们,再让他们说服老百姓,这这样就更好了。”

    skbshge

第242章() 
“乡绅?他们以前就是比较富裕的,在这次劫难当中,只怕他们也是遭受损失最惨重的人了。我看他们自己都无法振作,如何去鼓动老百姓去振作呢?”周博摇了摇头说道。

    “其实,乡绅不行,也可以找其他人。只要这些人在老百姓当中有号召力就可以了。”李旭中又说道。

    “你说的对。不过,只怕难找呀。”周博缓缓的说道,“对了,你是本地人,倒不如下午就去看看,县城里面有哪些人比较有名气,而且心态也很积极的。你请他们来,我来跟他们说就好了。”

    李旭中连连点了点头,说道:“小的尽力去办。”说完,又匆匆的跑出去了。

    周博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如今正是盛夏,高温天气让人难受。他真不知道光化军什么时候才能治理的妥当,自己这个光棍司令还真难办。

    傍晚的时候,李旭中忽然回来,不过他这次回来并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七、八个衣衫稍微齐整的人,他先这些人在门口稍等了一会儿,匆匆的跑到府堂上,提前向含还清通报了一声。

    周博老远就看到外面这些人了,他在见到李旭中后,立刻问了道:“事情办妥了?他们是城里有号召力的人吗?”

    李旭中点了点头,顾不得擦一擦满头的大汗,连忙说道:“这些以前是保长、族长还有城里面的名士,小的已经跟他们说过了,希望他们能号召城里面的乡亲们振作起来。不过这些人还有一些疑问要向周大人询问,所以小的还是把他们带过来了。”

    周博说道:“哦,这就好。请他们进来吧。”

    李旭中匆匆的跑了过去,将这些人带进了堂上。因为人手问题,李旭中只能自己亲自搬来座位,让这些乡亲们坐下来,然后又忙不迭的去端来水。只可惜饮水的茶具也太少,只能用水瓢,让这些人一一传递的饮过。

    周博不急着说话,等这些人喝完水,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才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说道:“诸位乡亲,让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想必诸位是知道周某的意思了,这也是为了所有乡亲们着想,希望诸位能尽力协助。”

    这时,一位年过半百、鹤发银须,并且颇有几分读书人气派的老人上前一步,说了道:“周相公,我们这些星斗小民,本来不敢多求什么要求,只是……唉……”

    说到这里,他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后半句话莫名其妙就腰斩在肚子里面了。

    周博疑惑的看着老人,说道:“老先生,若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虽然不是岳家军,但一直都遵守岳家军的规矩,但凡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去帮忙解决问题的。”

    老人看了周博一眼,只见这个年轻的制置使没有任何官老爷的架子,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沉默了一阵,缓缓的又开口了,道:“老朽知道周使君是好人,要不然也不会刚入城,就忙不迭的置办了粥场,安抚城内城外的乡亲们。可是,当初若不是因为岳家军来而又去,让齐狗接二连三的从光化军逃走,我光化军也万万不会是今天这样的荒凉呀。”

    原来,光化军现在的老百姓依然在心理面都有一个阴影。因为岳家军本来已经拿下了光化军,将城内的齐军赶走了。那个时候,城内城外的情况要远远比现在好得多,最起码每家每户还有得保留的东西,不至于到现在连一把完整无损的小板凳都没了。

    可是好景不长了,后来因为要进攻均州,岳家军再次撤离了光化军。这下子让光化军彻底成了孤立无援的地方。齐军没来之前,盗贼蜂拥而起。这个时候城里面没有人管理,连盗贼都是一个大困扰。

    没过半个月,盗贼刚刚消停了一下,齐军败军一队接着一队撤退逃跑。他们路过这里的时候,便见什么抢什么,看不顺眼的就砸毁,带不走的也烧毁,反正是什么都不打算留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光化军的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他们千呼万唤,等待能从齐军那里解放,可是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如果岳家军不能保护光化军,那当初就不应该进攻光化军,虽然齐军不是什么好货色,但起码也不会发生狗急跳墙那样的惨无人道的抢劫破坏了。

    只是这些老百姓们不明白,岳家军也是无可奈何。

    首先战争总是会有牺牲的,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的士兵,还有老百姓们的损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牺牲。其次,之所以攻克光化军又撤退,也是出于大局战略的考虑,必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襄阳府的解放。

    周博很明白老人的意思,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不想找什么借口来推辞这个责任。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大家也应该知道,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如今好歹襄阳府已经光复了,岳家军掌管襄阳府,这对老百姓们来说长远的利益。我相信,这几年岳家军不会征税,相反还会发粮草来赈济你们。”

    老人说道:“我自是知道岳家军的好,也知道周使君你的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们困苦不已,不知道该怪责谁。”

    周博叹了一口气,说道:“这该怪责谁呢?战争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我们现在只是在保家卫国,一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老态龙钟的脸上有几分伤感,说道:“其实,这次我们来找周使君,并不是要来要挟周使君。只是我们不知道,岳家军究竟会在襄阳府待多久?我们都听说陕西和四川有危急,会不会岳家军马上就要开拔前往四川呢?”

    周博怔了怔,在他的记忆里,历史上岳飞会在襄阳驻扎好几年,一直等到挥军北伐才离开襄阳。他看出了这些老人们担心的是什么了,这些人还是在担心岳家军会又离开,到时候齐军再次杀回来,重建的家园又白白浪费了。

    他郑重的说道:“我明白诸位的想法。其实你们多心了,岳家军是断然不会离开襄阳府的,最起码他们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都会驻守在襄阳府。”

    这时,另外一个较为年轻的人问道:“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眼下汉中那边情况那么危急,岳家军怎么可能不会去支援?”

    周博笑着说道:“这几****已经接到消息,似乎是传闻金军已经从汉中撤退了。虽然这个消息到现在还没确定,不过无风不起浪,说不定过几天正式的战报就会下来了。”

    听了这番话,那些老人们依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周博只好又说了道:“更何况,纵然金军没有撤退,岳家军不可能放着襄阳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不顾,而去驰援汉中。一旦岳家军去了汉中,齐军又占领了襄阳府,那岂不是把岳家军的后路也阻绝了吗?”

    所有人这才稍微安心了下来。

    周博说道:“你们放心吧,我周博保证,必定将在光化军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你们的安全。但是眼下,如果老百姓们不能振作起来,积极恢复家园,那这座城早晚就只能变成死城了。”

    先前那文士似的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今天正是想听到周使君的承诺,希望周使君不要欺骗我们。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哪里会有人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呢?我们会遵照周使君的意思,鼓励大伙都积极起来了,重建家园的。”

    周博感谢的道:“多谢诸位相助了。”

    接着,李旭中便送这些人出去了。

    可是这些老人刚刚走到制置使府的门外,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