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轻许天下 >

第205部分

轻许天下-第205部分

小说: 轻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大臣闻言不由点了点头。也难怪皇后娘娘要做这远航的生意,来挣这些银子了。

    想到这里,众人不免有些惭愧。

    大家都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读书习字所需要耗费的银两呢。他们这些大男人尚且不能做到此时,皇后娘娘一介弱女子,却想到了,也做到了。

    “娘娘,臣等佩服。”众臣不由躬身行礼,以表达自己等人的钦佩之情。

    “众位大人都坐下吧。”王姒轻笑着点了点头,“此事,我也不过是提出了个大概的方向。”

    “至于细节上,还要众位大人详细商讨一番了。”这细节上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这些专业的读书人去做了。

    众人闻言,不由再次躬身行礼。“娘娘放心,臣等必不负您的厚望。”

    若这免费的学堂能永久的开办下去,对天下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喜事。

    此事若是做成了,也必定会名留青史!

    而对于能参与到这样的大事之中,对他们这些读出人而言,自然也会尽力而为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闲话天下事() 
不多时,白芷和丁香二人已带着一众宫女太监呈上了午膳。

    “众位大人,”王姒轻冲着几位大人点了点头,“咱们先用膳吧。”

    说完,她和身旁的李元澈相视一笑,又顺手拿起了筷子,亲自给自己的夫君夹了一筷子菜。

    自然,作为昭阳宫的女主人,她也不会冷落了夫君的心腹重臣。

    “众位大人,”王姒轻端起了一杯水酒,站了起来。“这一杯,我就代天下的百姓们,谢谢各位了。”

    她知道,自己虽然有很多的构想,可具体的实施却仍是要有这些大臣们来做。她而能做的,也不过是提出并主导这些构想罢了。

    下首几人见皇后娘娘如此,也都立即起身举杯,一脸的认真。“娘娘言重了,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此时,李元澈放下了为妻子夹菜的筷子,无奈的拉着妻子的手,让她坐回了自己的身边。

    “大家都坐吧。”他冲着妻子无奈的一笑后,才回头冲着众大臣点了点头,“在这昭阳宫中,大家随意就好。有什么事情,大家边吃边聊吧。”

    下首几人都是他的心腹,也是朝廷的肱骨重臣,李元澈在后宫中当然不会对几人摆什么架子了。

    况且,几人在休息时间还来宫中商议国事,作为大唐的君主,有这样尽职尽责的臣子们,他自然是高兴而欣慰的。

    只是,对于几人来打扰他和妻子的独处时间,作为一个刚刚才新婚不久的男人,李元澈的内心却又有一点小小的不满。

    夫君的不满,王姒轻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于是,在众人看不见的矮桌下,她主动拉起了李元澈手,冲着他莞尔一笑。

    这个男人啊,如今是越来越粘着她了。

    而下首的几人见帝后感情和睦,不由相视一笑,纷纷点头。

    家和万事兴啊,帝后的感情好,他们大唐才会更好!

    “娘娘,”王宁之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颇为随意的说了起来,“既然这海上的生意如此能挣钱,那不如由朝廷统一来做,岂不是更好?”

    在辽东做了两年一方大员的他,可是深知商户们对地方的影响啊。

    如今,他见皇后娘娘提出和商户们合作去做这远海的生意,不由突然奇想提了很一句。

    王姒轻闻言,不由一愣。

    她原以为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应该是户部的杨致和,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这位礼部的王宁之了。

    “王大人,”王姒轻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位远方堂叔,“这与民争利可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情啊。”

    说完,她见王宁之有些微怔,又继续看着众位大臣说道,“诸位大人,民富则国强。只有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朝廷才会兴旺。”

    “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说着,王姒轻回头冲着身旁的李元澈相视一笑。

    她知道,如今是因为朝廷太缺银子了,下首的几位大人才会一时着急,想岔了。

    李元澈见妻子看了过来,不由温柔的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才转头看向了下首那几位正所有所思的大臣。

    “诸位爱卿,”李元澈收起了脸色的笑容,一脸的正色,“大唐新立,朕知道大家都想让朝廷尽快的富裕起来。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见众人有些羞愧之色,李元澈才再次认真的说道,“皇后刚才说的对,这与民争利的事情,朕是不屑做的。”

    “陛下,娘娘,是臣一时想糊涂了。”王宁之很是羞愧的抱拳一叹。

    见殿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凝固,王姒轻不由笑着接过了话头。

    “众位大人,不必着急。”她看了自己的夫君一眼,才笑着说道,“本宫这里倒还有一事,需要大家帮着参详一二。”

    “娘娘请讲,臣等洗耳恭听。”显然,众人对王姒轻的奇思妙想很是大感兴趣。

    “众位大人,陛下和本宫代天牧民,这开启民智乃是头等的大事。”提起正事,王姒轻的脸色也郑重了起来。

    “因此,本宫和陛下,想在国子监的名下,再开办一些其他的专业书院。”

    见众人有些不解,王姒轻有详细的说了起来。

    “比如,可以开办一间专门学医的书院,这样就集众家之长而避免了因为敝帚自珍而导致了某些医术失传。当然了,出了医学院,咱们也要开办其他学院,比如军事,格物……”

    王姒轻的话还没有说完,众人便已经一脸欣喜的讨论了起来。

    而王姒轻见众位大臣讨论得热闹,不由回头冲着夫君莞尔一下,举杯相碰。

    大臣们讨论得人脑,帝后二人却一副悠闲用饭的模样。

    直到二人都用完了午饭,见几位大臣还在兴奋不已的讨论;王姒轻不由笑着起了身,悄悄的离开了大殿,将这一番天地留给了自己的夫君和他的心腹大臣们。

    几日之后,重新在京城开门不到半年的有家医馆的大门外,突然被众人团团围住了。

    “这是怎么了?”朱雀大街上,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指着远处的人群,拉住一旁的同伴一脸的疑惑不解。

    如今,世人皆知,这有家医馆的背后可是皇后娘娘啊,难道还有人敢来闹事不成?

    “不知道。”同行的几个年轻学子,显然也是一脸的不解。

    按理说,是没有人敢在有家医馆的门外闹事的。

    “走,我们也去瞧瞧。”几息之后,一个年轻人挽起了袖子率先抬脚,他身后的几个年轻人点了点头,也一起挤了过去。

    “大家伙别急了。”有家医馆的大门口,如今已经在户部有了官身的钱林,看着越来越多人群,不由搬来了一跟凳子,站了上去。

    “众位街坊邻居、父老乡亲们,都安静一下,听我说。”钱林见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才笑着大声说了起来。

    “诸位,这一次不是我们有家医馆收徒,而是朝廷要开办一个专门学医的书院……”

    钱林的话还没有说完,底下的一干百姓们便议论开来了。

    这皇后娘娘不但要举办免费的学堂,如今更是连高级的书院也要举办了吗?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只可惜,钱大夫说了,这第一次招收的学生啊,只从各个杏林医馆里招,为的乃是为了将来的书院培

    养先生。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今年不能进皇后娘娘的书院,明年就可以了。

    钱大夫不是说了吗?从明年开始,就要大规模的招生了呢。

    想到这里,众人的脸上不由激动了起来。

    这读书识字,谋一门营生,可是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祖祖辈辈的心愿啊。

    如今,这个心愿,就要被活菩萨一般的皇后娘娘替他们实现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千秋节() 
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也是王姒轻的生辰之季。

    王姒轻和李元澈二人虽然相识几年,可因为各种原因,二人却未曾真正的庆祝过彼此的生辰。

    因此,今年王姒轻的这个生辰,在李元澈的眼中自然是特别的。

    早在去年冬进宫之时,他便命宫人暗中准备,想在妻子生辰的这一日,给她一个惊喜。

    只不过,李元澈原本过二人世界的打算,却是妻子生辰之前的几日,就被那些源源不断送入宫的请贺折子给打断了。

    如今,京城的外命妇竟然都往宫中递上了了恭贺的折子,请求在皇后娘娘生辰之际,进宫恭贺娘娘的生辰。

    对此,李元澈只能无奈一叹。众人要为妻子庆贺芳辰,他这个做丈夫的,总不能不允许吧。况且,还有自己兄弟的苦苦哀求……

    于是,宫里很快就传出了圣旨。三日后将在御花园大开宫宴,宴请各位夫人小姐,以为皇后娘娘恭贺千秋。

    随着这道圣旨的传出,整个京城,甚至是天下万民,瞬间就沸腾了起来。

    以王姒轻此时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她的生辰之喜,老百姓们当然不会忘记。

    于是,百姓们大多都在家中为他们心目中活菩萨一般的皇后娘娘立了长生牌位,祈求上天的保佑。

    而京中的那些权贵人家,接到圣旨之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英国公柳侯爷等前朝贵勋人家,自然是人人欣喜,为自家族中尚未婚配的适龄少女,精心的准备了起来。

    而杨致和王宁之等新朝众臣,却不由心中狐疑了起来。

    帝后之间的感情,这些一直跟在李元澈身边的心腹大臣们,自然是知之甚深的。

    此时,众人见皇后王姒轻竟然在自己的生辰之际,邀请了各家的未婚小姐入宫,不由都暗自猜测了起来。

    这里面恐怕有些问题啊。

    …………………………………………………

    镇国公府,书房内。

    齐正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不由一叹。

    “阿律,你可想好了?”作为父亲,他无疑是不合格的。

    否则,儿子又怎么会在此时,才向他坦白呢。

    只是,儿子看上哪家的小姐不好,怎么却偏偏看上了那柳家的姑娘呢!

    他和那建安侯柳树海在前朝时,便是死对头。

    更何况如今,他镇国公府是大唐新贵,前途不可限量;而那柳家却是前朝贵勋,已是日暮西山之态。

    家族门户之见,他齐正也不是那么看在眼里,可自家不看重,那柳家呢?

    恐怕是不能吧。齐正知道,因为自己提前就暗中投靠了李元澈。如今的前朝贵勋一党,早就把自己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此时,他齐家与那些前朝贵勋之家,表面相安无事,暗地里却已是水火不容之势。

    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却偏偏看上了那柳家的姑娘,这让自己怎么去提亲呢?

    齐律也知道,自己的亲事让父亲为难了。所以,他才会去找自己的好兄弟帮忙。

    “父亲,”他再次磕了一个头,起身时,已是身体绷得直直的,一脸的认真。“儿子想好了。”

    只要陛下肯帮他,他和柳小姐就一定能成。等将来成了亲之后,他就带着妻子去塞北镇守边关,不再参与进京城的这一摊浑水。

    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自私,可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带兵作战,他行;可朝廷上的事儿,他真的不擅长。

    “哎!”齐正见儿子如此模样,只能一叹。“你起来吧。”

    宫里既然都传出了那样的一道圣旨。看来,陛下和娘娘已经是点头了。

    事已如此,只能是无可奈何了。

    “律儿,”齐正想到如今京城的局势,不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知道,你这么一闹,将给陛下和娘娘惹出多大的麻烦?”

    这一次皇后娘娘的千秋宴会上,那些前朝贵勋一党,恐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后宫空虚,那些人会放过这个机会才怪!到时候,京城恐怕又要掀起一番风雨了。

    父亲的顾虑,齐律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又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自己的好兄弟大唐的开国之君呢?

    况且,还有那个如今已经是皇后的女子呢!齐律虽然还没有见过王姒轻,可他在北地却是待了几年。

    在北疆边塞,关于那个女子留下的传说,和一系统的军队医疗改革举动,却是深入人心的。

    齐律相信,在那一对帝后夫妻的面前,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住他们的!

    齐正见儿子的样子,也好笑着摇了摇头。

    他这个儿子啊,的确不适合待在京城。也许,那辽阔的北疆,才更合自己的儿子吧。

    在齐家父子书房夜谈的同时,东大街的建安侯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