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鬼帝请吃饭 >

第75部分

鬼帝请吃饭-第75部分

小说: 鬼帝请吃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羡慕你,都不用向我们这样,还要参加统一官员国考。”

    “竞争压力何其之大!”

    ……

    对于各位同窗的赞叹,韩东翊仅是淡然一笑,延续一贯以来不骄不躁的态度。在客套地说了几句鼓励之言后,便跟着那位同学向学院接待外宾的大厅疾步走去。

    远远地,还未进门,韩东翊就瞧见明亮大厅里站着一队官府人员。为首那身穿黑袍流云金纹官服的人,正与院长攀谈着。再往旁边瞧去,四年来曾教授过韩东翊的老师也都在场。

    这竟有种送别之意。

    韩东翊当下心一紧,不知是何感受。

    “韩东翊,你来了,快进来!”院长望到庭前傻傻站着的人,赶紧朝他挥了挥手,而后又向官员介绍,“薛大人,这便是韩东翊。”

    薛大人顺着院长视线望去,见那屋檐下正走来一俊秀男子,其步履沉稳,仪态端正,眉眼间如覆寒霜,却也无不体现出谦逊礼貌。

    薛大人身为国考主考官,多年来一直负责为鬼帝招揽贤士,自是识人无数,如今连他也两眼放光:“不错,一表人才。”

    称赞之言虽是极为简洁,旁人却是不知道,这位薛大人是出了名的公正不阿,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赞许不知是何等艰难的事,可如今仅是单单看了一眼,就对韩东翊作出如此结论,实属稀罕至极了。

    在见过朝廷派来的各官员以及先生们后,薛大人并未过多客套话,当下便效率极高地宣了旨,在听见“督察台邢狱司左御史”时,众人皆是讶异非常。

    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连韩东翊自己都愣住了,迟迟未能接旨。

    要想,这可是正品,从古至今还没有谁能够一来就坐上如此高位的。

    “是吓住了?为何还不领旨谢恩?”薛大人笑道。

    韩东翊这才赶紧双手接过,难掩欢喜,道了句:“谢主隆恩。”

    “老夫做这个太元学府主官这么久,可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年轻的正品官员,你可不要辜负陛下对你的期望啊。”薛大人满意地捏捏胡子,他与众人一样,皆是无比惊叹。

    要知道,就算各书院顶优秀的免考学子,最多也就是被封个下品,然后在地方熬个五六年再升个中品,一般人的仕途在此处也就戛然而止。但有一小部分运气好一些、情商高一些的,说不定还能一脚跨入正品的门槛,到鬼都任职。只不过到这时,黑发也差不多熬成白发了。

    可韩东翊却是年纪轻轻,直接就省去了中间这一大段过程,进入中央官僚机构中最为核心的三院督查台任职。别人的终点却是他仕途的起点,实乃羡煞旁人!

    关键是人现在发量足、颜色黑,正是大好风华正茂之时。

    “事不宜迟,韩大人赶紧随我赴鬼都入职吧。”

    “这么急么?”韩东翊惊了惊,攥紧了手中的金色绸缎。

    “不然韩御史想何时入职?”薛大人似是有些不悦。

    “那……薛大人可否等我片刻,我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一下。”

    “行李的话,到了鬼都还怕会少了你吃穿么?”

    “并非行李,而是学生一直放在心尖儿上的珍宝,必须佩带在身方可安心。”

    “那你快去吧。”薛国考官大袖一挥,催促他快去快回。

    韩东翊眉眼舒展,连连道谢,转身赶紧往青莲苑奔去。

    他气喘吁吁地跑上二楼,敲了几声,开门的却是小兰。

    “韩学长,您怎么来了?”

    “请问……”

    “小姐,是韩学长!”小兰兴奋地朝里大声喊道,激动得像只麻雀。

    “那个……”

    “不知韩公子来此地有何要事?”青漪款款走来,面若桃花,含羞垂首,嘴角荡着甜甜的笑意。

第143章 会带你走() 
“不知韩公子来此地有何要事?”青漪款款走来,面若桃花,含羞垂首,嘴角荡着甜甜的笑意。

    “请问焦棠在么?我有话对她说。”韩东翊一路跑来如百米冲刺,一口气儿未歇,气息到现在还未平缓,如今是口干舌燥得很,说句话都费力。

    “焦棠不在,她去食堂了。”

    “又去食堂!?”韩东翊抿紧了唇,想着如今若再跑去食堂定然来不及了。

    正慌张之际,青漪善解人意地发话了:“不知韩学长可否信得过我,我可以为您转告。”

    “也好……”韩东翊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我方才接到了旨意,如今就要远赴鬼都了,请告诉她,一定要等我,我会回来接她走的。”

    实则,他想说的不止如此,只是托人转告难免不便,但能说一点是一点,总比不辞而别要好。

    青漪表情却是千回百转。

    起先,她惊喜韩东翊这么快就被授予官职了,而且还是去鬼都任职,她不仅为他高兴,也为自己高兴,因为如此一来,等他日自己回到鬼都,两人相处的时间便也就多了。

    可听到后半句之时,她却是瞬间有种万箭穿心般的强烈酸楚。

    爱慕的人终于如愿以偿远赴鬼都入职高位,这样天大的好事,他第一时间想到要分享的人却并不是她,想要带走的人也不是她。

    “好啊,请学长放心,青漪一定将话带到。”青漪抬头迎面温婉一笑。

    盯着韩东翊额头上那层薄汗,以及在听到她承诺的话后,那如释重负、笑逐颜开的表情,实在是令她如坠冰窖,偏偏却还要强迫自己笑着。

    “多谢姑娘了。”韩东翊道了声谢,又转身匆匆离去。

    连那背影,也是如此充满幸福与快乐。

    青漪的目光蓦然暗淡了,她多么希望韩东翊想要带走的人,是她啊。

    可是,他却是连她的名字也不记得,方才只是唤了声“姑娘”。

    他还是如此礼貌不失风度,却也是如此淡漠生疏。

    仿佛在他清冷的世界里,除了焦棠就再容不下别人似的。

    焦棠并非是有事无事就往食堂跑,而是中午吃饭时间太过于拥挤,她才想着过了饭点再去。

    只是没想到就今日这突发奇想的决定,便让她错过了与韩东翊道别的机会。

    焦棠挺着圆滚滚的肚皮往回走时,正巧韩东翊从另一个岔道朝大门而去,两人第二次错过。

    “我真好奇,让你不惜冒着延误入职被陛下怪罪的风险,坚持跑回去拿的东西究竟为何物。”路途遥远,行程紧迫。无聊之际,加之同行一辆车,大半日无言,气氛难免尴尬,薛大人这才不经意地问起。

    韩东翊笑了笑,“回去找了一番却没找着,只有以后找机会再寻。”

    “既然你都已经将它留在了书院,还谈什么今后再寻?”薛大人望着依旧跟去之前两手空空的韩东翊,有些惑然。

    但韩东翊闻声,却是一愣,心中有种空荡荡的失落感,其中还伴随着隐隐不安。

    薛大人无心的一句话,却无形中在遥远的将来,得到了印证。

    傍晚吃饭时,焦棠才听见暮之说韩东翊走了。

    恹恹回到青莲苑,焦棠闷闷不乐了好久。

    “青漪啊——”焦棠无精打采地走向厅内古琴前思索乐谱的青漪。

    “又怎么了?”她未抬头,视线依然锁定于琴谱上。

    焦棠身子一歪,软塌塌地趴在青漪肩上,“你说,这韩东翊是不是不够意思!连说都不说一声就走了。”

    青漪一惊,放下琴谱,别过了身子,隐隐有对与焦棠接触的回避之意:“为何人家走之前非得知会你一声?”

    她蹙着眉,眼神颇有些犀利,怎么看都有种浓浓的鄙夷之色,背后的潜台词显而易见——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不是所有人都要围着你转。

    焦棠见这神态微微发愣,觉着自己也就是排解排解朋友突然不告而别的失落情绪而已,为何青漪会有如此大反应?还曲解到这个份上?

    “那好吧,当我没说。”焦棠无奈扯出一抹笑,“你继续练琴吧。”

    她没再厚脸皮地去看青漪的表情,怀着满腹疑窦和郁闷回到了隔间里,不一会,便听见身后传来徐徐的琴音。

    在袅袅乐音下,她顿足片刻,叹了口气。

    这就样又过了两日,薛大人带着韩东翊抵达了繁华的鬼都。

    依旧是一个静谧的清晨,沉睡的鬼都被袅袅云烟包裹着,流动的雾气在冷风的吹拂下,穿梭回旋于大街小巷,天边柔和岚光将其照亮,如此,衬得都城宛若一片云中仙境。

    “如今还早,韩御史不如到我府上稍作休整,待早朝结束,再随我进宫面圣,如何?”前面拐弯便是薛大人府邸了。

    “那就叨扰薛大人了。”

    下朝时刻,车马停于侧门,朝中官员从正门而出,视线不自觉地被一旁的青年所吸引。

    “这便是陛下亲封的督查台邢狱司左御史么?”

    “看模样与传闻相近。”

    “年纪轻轻就官拜督查台分司御史,真是后生可畏。”

    “不过,他叫什么来着?”

    “姓韩,名东翊。真搞不清楚陛下如此提拔一个后生,有何用意。”

    “还能有何用意,你自己多想想不就清楚了?”

    ……

    一旁的欧阳相沉默不语,眼珠子微微一斜,余光瞥向侧门静候的青年,眉宇间似是有些旁人揣测不出的深意。

    “韩大人、薛大人,请随老奴前往烈幽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前来相迎,领着二位弯弯绕绕地便来到了巍峨大气的烈幽宫门前。

    门前两位黑衣少年拦了拦,“且慢,薛主官请先随我入殿,还请韩御史稍等片刻。”

    这两位一名云里,一名雾里,约莫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看起来竟是比韩东翊还小,可却如此年纪,就当上了御前侍卫,看来鬼帝极善用良才,并非只看资历经验。如此,韩东翊才觉着这块从天而降的“左御史”馅饼没这么烫手。

第144章 一场局() 
“这个欧阳相,今日也真是得寸进尺。”公孙策在一旁义愤填膺,捏紧了手中的佩剑,双眼冒着熊熊怒火。

    龙座上的玄琇却淡然从容地掀茶盖,品香茗。实乃印证了那句“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千古名言。

    “新政初期,他借口说需要维护国家安稳而扩大军队,实则屯兵劳民伤财,如今正需要安定固本,却又要裁军,真不知道他动的是什么歪心思。”作为将军的公孙策在此事上最有发言权,“关键是,为什么玄琇你还要依着他?就算他是前朝功臣,也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呀!”

    “那你也知道他是前朝功臣了。”宣于祁倚靠于精致根雕前,嗤之以鼻,“能动不早就动了?这不一直没揪住他狐狸尾巴嘛。”

    欧阳从太上皇时期便官拜三院总掌司,朝中官员大多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欧阳并非对皇室忠心耿耿,但他在朝中势力何其坚固,岂是说扳倒就能扳倒的?如若不是定远侯与司徒国公合力牵制,以此奸相之勃勃野心,定会借机控制冥界政治,静待羽翼丰满之时,趁势而上。到时候必然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偏偏此人却还表现得谦逊礼让、无欲无求,在众人心中极成功地树立起一为国为民、勤勤恳恳的仁德形象,加之还有“前朝功臣”这一响亮的牌子,玄琇便是更动不得他了。只怕一意孤行,会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伤了大臣们的心。

    “屁!明明就是看妖后失势,转投阵营而已,算什么功臣?捡漏差不多。”公孙策啐了一口。

    玄琇却是轻笑:“阿策你且瞧瞧,他欧阳相究竟还可以潇洒到几日。”

    公孙策怔了怔,见玄琇那风轻云淡的眼眸像是浸了寒霜一般,望着某个远方浅浅牵起嘴角。他却是不禁背后一凉,暗暗哆嗦。

    “陛下,薛大人到了。”

    听见屋外的传话声,公孙策和宣于祁互相使了使眼神,自觉地退到屏障幕后。

    此时,守在殿外的婢女颔首低眉地拉开雕花木门,薛大人从容踏入殿中,在高位前恭敬地行了礼。

    “微臣参见陛下。”

    “薛爱卿不必多礼。”玄琇攘袖将手上奏折叠于一旁。

    薛大人起身稍作整理,又道:“奉陛下之命,臣已将韩东翊带来鬼都,此时他正在殿外等候。”

    玄琇笑了笑:“不急于一时,孤先召见薛爱卿,是想听听你对此人的看法。”届时,见薛大人神色微慌,便又垂眸将笔置于架上,“从书院至鬼都的路上,足足相处了近两日的时间,想必大致印象总是有的吧。”

    古往今来伴君如伴虎,薛大人骨子里也不例外地带着古代文人的敏感因子,皇帝稍微问点开放式问题,便开始东想西想。

    这韩东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