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岂有此鲤 >

第14部分

岂有此鲤-第14部分

小说: 岂有此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四面透着丝丝微风的小凉亭内。浅溪和易娴早早就来了,凉亭内的小圆桌上摆着好几种水果。

    人都说,夏天是个不爱吃饭的季节。看看浅溪和易娴每日的生活,那可得叹一声:可不是?

    每天早上吃过了早饭便早早的到凉亭,上午吃一肚子的水果,中午自然吃得就少。下午的时候或是在房间里吃水果,或是在小凉亭里吃水果,晚饭自然吃得也少。

    没几天的时间,两人的小下巴就尖了,让易母好一顿说。可是两人仍是不改,也改不了。

    这不,现在又在吃呢。

    “易娴,过两天,我打算和父亲母亲去辞行。”浅溪不急不躁的开口。

    “咳咳……什么?辞行?为什么?不是住得好好的吗?”易娴一听辞行二字便着了急,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出来。

    浅溪替她拍拍后背,“小心点,快嫁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

    易娴心里着急直接忽视了浅溪的调笑,“姐姐,你说重点,不要转移我的注意力。”

    “过几天我就离开。”浅溪心里叹了口气,再不离开自己就舍不得走了,现在提出来心里也有些不好受。

    “为什么?这才几天你就要走。”易娴生气的扭头不看她。

    浅溪将手搭在易娴的肩膀上让她看向自己,“别生气了,不是之前就说过不会在这里呆很久的吗?”

    “可是,可是……姐姐,我不想你走。”易娴眼眶里凝着泪珠,委屈的让浅溪心有不忍。

    “乖,我会回来看你的。我先去渭南,那里是师父学画的地方。我想重新走走师父走过的路,或许会让我感悟很多,也会明白师父为什么经历过时间的名利双收后可以安然的躲在山里隐居着。或许我的画工还会再进一层呢!”

    浅溪的声音不似往日的清雅,带着柔和,带着温暖。

    “等我再渭南待一段时间,你成亲的日子就回来看你出嫁好不好?”

    “不好不好不好”,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易娴有些不能自已。

    浅溪没有再说话,只是将搭在易娴肩膀的手移了下来握住了她的手。

    ……

    偏厅,晚饭后,大家还没有各回各房的时候,浅溪的一句话让大家的目光都移到了她的身上。

    “溪儿,你说什么?你要离开?”易母蹭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表现的和易娴差不多,不愧是母女。

    “是的母亲,在这里呆了不少的时日,也该离开了,毕竟还有一段路需要走,那是我必须要走的路。”浅溪坚定地神色落在大家的眼里。

    唉,大家的心里都是惋惜。说实在话,浅溪要比易娴乖多了,大概是从小就没有父母的缘故,懂事体贴,唯一不足的是很多人情世故和俗世的礼仪。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她的喜欢。

    如今一说要走,心里还都挺不是滋味的。

    “妹妹,大哥支持你。虽然大哥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但是你说的对,你的人生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旦走过去了,你会更加优秀,以后的阻碍也将无法阻挡你了。”

    易家大哥是个话不多,但一开口就是一语中的的人。浅溪来了易家有半月余,几乎也没怎么与这个大哥说过话,没想到,大哥这么懂她。

    “谢谢大哥。”浅溪心里确实很感激,易家大哥的话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

    “恩,溪丫头做得没错,年轻的时候就是该闯荡闯荡。”易父的话让浅溪没有想到,不待她开口,易母已经骂道:“闯荡是你们男人的事,可怜我溪儿只是个十七岁的丫头而已。自己孤身一人多危险,要不派几个人服侍保护吧!”

    “母亲,父亲说的是,女儿知道您的疼爱和怜惜。可是没遇到妹妹的时候,我就是自己一个人走了半路的。再说我男装打扮,小心一些不会有事,您就放心吧!”

    易母无力地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唉,既然你执意如此母亲也不强留你了。”

    “谢谢父亲、母亲这段时间的照顾,溪儿此生难忘,只求来世可投胎到父亲,母亲的膝下。”浅溪‘扑通’一声跪倒在易父易母的面前,这样的大礼是在将她认作义女的时候都不曾有的。

    易父易母连忙扶她,“你这孩子,怎的行这般大礼?”

    浅溪笑笑,“义父义母也是父母,受得女儿的跪拜之礼。”

    离别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说到底还算是顺利,只除了易娴时不时的跟她闹过小矛盾。

    “两位小姐,宁家好像又来人了,应该是商议成亲的种种事宜的。”月初从外面进来禀告道。

    “易娴,听到了吗?看来宁家还挺着急将你娶回去的。”浅溪哄着易娴开玩笑道。

    “哼,不要嬉皮笑脸的,我还生着气呢!”易娴愤愤道。

    “好好好,那你在这里生气吧,我可要去偷偷听啦。”浅溪说着迈开脚步作出去状。

    “姐姐,等我。”易娴一看浅溪真的要走,连忙起身去追。

    两人笑闹了一番才安分的走向易父易母的主院。

    两人悄悄的从偏门进去躲在偏厅,易母和客人都在正厅,但也仅有几十步远,只被两扇门隔着。

    “话儿我可是带到了,成亲不是小事。你们两家也不是小门小户,该有的一应俱全。宁家那边虽不是娶长媳,但也不想小打小闹的支愣。所以才让我来说道说道。”说话的就是今天的客人,是一位四旬左右,穿着打扮正经华贵的妇人。

    “云夫人的意思我们都懂,只是又劳烦您走这一趟了!”易母热络的客套着。

    躲在不远处的浅溪望了望易娴,似在问这位云夫人是何方神圣。

    易娴想了想,趴在浅溪的耳旁说:“应该是越城的盐商妇人。据说夫家和娘家的生意都多亏她掌控着,是越城的一位传奇人物,论做生意,父亲拍马也及不上的。”

    浅溪眼里都是惊讶,“这么厉害?”

    易娴点点头,两人都不再说话仔细听着易母与云夫人的交谈。

第二十六章 举案齐眉() 
“这还有一件事嘛,就是宁家已经找人掐算好了日子。就是九月二十一,宜嫁娶,可是个好日子。虽说现在已经是六月了,稍稍有些个急促,但是两家都是大家,孩子成亲的事情想必一直都准备着呢!”云夫人开口道出了成亲的日子,易娴有些呆呆的。

    浅溪轻轻碰了碰她,低声问道:“是不是高兴坏了?”

    易娴瞪她,“胡说什么,我只是觉得太着急了。”

    浅溪刚要说话,就听到易母的声音忙闭嘴不言,“九月确实有些急促,不过云夫人说得没错,到时候肯定可以准备的妥妥的。”

    “好,我就知道易夫人是个爽快人。那我也不多留了,早早回去也好回了宁家。”云夫人说着已经起身。

    易母阻拦道:“云夫人一路劳顿,还是在此休息休息,食了午饭再回去不迟。”

    云夫人笑笑,“不了,我还是赶回去,去易夫人的亲家讨口饭吃吧!”

    听着云夫人的玩笑话,易母也不好再阻拦,只得笑笑应下送云夫人离开。

    躲起来的浅溪和易娴听着易母与云夫人的谈话声渐远,这才悄悄地又溜回她们的舒舒苑。

    易娴的婚事定下,婚期定下,浅溪总算是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没有离别时的泪水和依依不舍。

    浅溪在一个朦胧的早上,易家人多数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悄悄的离开了。

    没有再见,没有挥手,留下的不过是只字片语和简单的祝福。

    易府,暂时也被放在脑后了,浅溪开始了新的独自一人的旅程。

    浅溪与易娴相遇在虞城,在到达渭南城的时候被易府的人追寻到,几天的时间回到了易府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运城。

    绕了些远路,但路线变化并不是很大。

    帝都安城往南走过陵城,到达虞城后,继续往南经过户县和陈家村,再往南就是渭南城,也是浅溪往南行的终止点。

    运城在渭南城的西南方,距渭南城比虞城还要近一些的。

    现在,兜兜转转,浅溪又来到了半月前来过的渭南城下。

    城门口依旧有几个士兵守卫,浅溪目不斜视从城门走过。城门好像是静谧与喧嚣的隔绝板,入城后,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渭南城的繁华热闹与之前走过的几城不同,之前几城除帝都安城外,繁华干燥浮于表面。而渭南城带着丝丝的潮意,繁华富于形式,一眼可见。

    都说江南富庶,果不其然。这渭南城大概就是代表之一了。

    沿街的小吃精致小巧,可爱的,逗趣儿的,有寓意的,鲜活的,难以一一赘述,浅溪看的眼花缭乱。

    街边的房屋建筑也都在稳固的前提下偏向精致,很多房子都带有小阁楼,不但精巧而且雅致。

    浅溪匆匆找了一家客栈安顿,赶了几天的路,周身疲惫。一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外出,只在晚饭时叫了些饭菜上去。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一夜也无话。

    到达渭南城的第二日,浅溪前一日休息的足,早上早早的醒来收拾完后便背上画包出门去了。

    今天她是没什么打算的,就想出去随便转转,遇到什么就从中感悟什么,也就随意画些什么。

    清晨还带着丝丝的凉意和潮潮的水气。浅溪从客栈出来走向最繁华的大街,路宽有一丈余,不足两丈,在泽国境内就算是比较宽的大街了。

    因为还早,街上摆着许多卖早点的小摊子。

    虽说不过几张桌子,几只凳子,也没有那些大店铺宽敞舒适,可也干净整洁,价廉物美。

    浅溪选择了一个干净的馄饨摊儿,摊主是对三十许的夫妇,手脚麻利,很是勤勉的样子,浅溪叫了后,很快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就端了上来。

    清亮的热汤里浮着许多的蛋花,大小均匀的馄饨静静地躺着碗里,让人看着很有胃口。

    浅溪右手执起筷子,夹了一个馄饨吹了吹放到嘴里,银牙一咬,还是有些烫。些微的汤汁溢在口中,再加上薄皮里的肉馅的味道回味无穷。

    好吃,浅溪觉得这大概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馄饨了,难怪这么早摊前就很多人过来吃。

    浅溪不紧不慢的一个接一个的吃着,不一会儿她就发现馄饨已经被她吃完,而她竟然还意犹未尽的。

    端起碗,喝了几口汤,清香但有滋有味,蛋花的味道和肉汁的味道混合在里面。

    吃完才发现,摊前的生日火爆到了极点,很多人因为没有座位或站着或蹲着,各都捧了一碗馄饨在吃着。而煮馄饨的夫妇俩忙得热火朝天,汗水直流。

    浅溪连忙站起来让座,马上就有端着碗的人坐在她的位置上。浅溪付账之后没有着急离开,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

    男人负责烧火,端碗上馄饨和收钱和刷碗,妇人则只是负责包馄饨。浅溪来时那一盆的馅料才稍稍去顶,现在已经下去一大半。

    那男人常常上完馄饨后或者收完钱后就拿起一块汗巾给妇人擦擦汗,妇人则对他笑笑。

    好一会儿,浅溪觉得至少过了小半个时辰。摊前吃馄饨的人来了走,走了来。好容易夫妇二人闲了下来。

    男人烧罢了火,伸了伸腰坐在了凳子上。妇人将锅里的馄饨捞出来盛在两个碗里端在了桌子上,这才坐下与男人一起吃饭。

    不知怎么的,浅溪忽然就想起了举案齐眉这个词。

    虽然妇人没有用低头顺从的姿态,虽然她没有把盘子端到了和眉毛一样的高度。浅溪还是想到了,刚刚所有呈现在她眼前的画面只能让她想到这个词。

    浅溪将画包打开,取出了平日作画的画架和纸笔等。站在那对夫妇的不远处开始画画。

    面前的画纸上,是一位妇人低眉顺从,恭敬和气的捧着一碗馄饨,举到眉毛高低,俸给自己的丈夫。

    妇人的丈夫面带微笑,眼带深情的望着自己的妻子,双手欲接妻子手中的碗。

    好一幅举案齐眉图!

    待画画完,男人与妇人已经在收拾摊子了。浅溪简单一收拾便快步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大哥大嫂,小生一事不解,还请解惑。”

    那男人与妇人停下手里的动作看向浅溪。“小哥儿说的什么话?我们夫妇二人知道的,肯定说。”那男人憨笑着说道。

    “小生看着摊位的生意火爆的很,为何不租个店面,这样也方便许多,钱总是越挣越多的吧!”浅溪不解的开口问道。

    男人看看自己的妻子,没有说话,那妇人开口道:“是这样的,我们也一直想租个店面,一直攒着钱呢!只是我们的生意虽不错,但是奈何只做早上这一摊生意,所以现在还不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