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冷雨霖霖 >

第104部分

冷雨霖霖-第104部分

小说: 冷雨霖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顺势套上,一脸冷峻消失在门边。

    北面传来阵阵叫骂声,五十来岁妇女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刻意听也听得到“没用”“半点无用”类似的语句,应该是大太太在训斥唐小姐,这是她娘家的晚辈,平日里亲切地唤她姑妈,现在翻脸却能这样地咒骂,可以想象,当时守在一边的程虹雨为何如此忍气吞声。

    “大太太睡醒了,又在发脾气了。”文竹把饭菜端好,“听说她从前只是威严了些,这回病倒之后性情都变得很古怪了。”她到哪儿都很机灵的,不消一会儿就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冷伊先还觉得惊讶,因为再怎么说她都是个不速之客,其他的佣人应该对她们唯恐避之不及才对,现在想来,大概唐小姐从一开始也没打算使什么坏心眼,倒是看错了她。

    “唐少爷在新郑被炸的,啧啧。”她咬牙吸了鼻子两下,“那叫一个惨烈,听说——”她凑在冷伊耳边,“全尸都没有,还是程将军帮他把剩下的尸骸收殓起来的,大太太一听说就昏厥过去了,直念着,最终自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

    果然她是一心想要唐尔跃取代程昊霖的,虽然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但看着这个情形,这样的风凉话却万万说不出口。

    “从前她都是对大少爷小姐一味苛责,生病的时候反倒是一直怨恨程家老爷。老爷去了几年了,以前她从来没半点怨言。跟着她久了的人说,哪怕是年轻的时候老爷纳妾,她连滴眼泪都没落过,从来不和他争执,现在突然如梦初醒似的,忽然恨毒了他,也不再说大少爷小姐的不是,只说这是自己的劫难,宅子里的老人都觉得摸不着头脑呢。”文竹神神秘秘地说。

    从前只听过程昊霖的描述,觉得他的亲生母亲过完了自己凄凉的一生,以为大太太也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现在看看在偏楼里睡思昏沉、不辨日夜、喜怒无常的大太太,才觉得她这个正房夫人,又何尝不是辛酸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也许这都不是她们能够左右的,也许这是大宅子所具有的的威力,必定要一点一点吞噬其中女人的青春、快乐和生命。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冷雨霖霖'民国',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聊人生,寻知己

第144章 通情达理(二)() 
洋洋洒洒的小雪;隔了一夜,变成了鹅毛大雪。这是冷伊记忆里,金陵城最大的一场雪。林荫道只看得到两行雪白,中间是扫出来供出入的西门汀大道,时不时有掉落的雪发出“啪啪”的声响。

    直到她穿上大衣;走到一楼大厅;都没能见到程昊霖。终于忍不住了,低声问文竹。

    她一脸茫然;“好像没有回来。”

    一旁一个佣人皱着眉直摇头。

    整个早晨;这个宅子都沉沉的。

    他说他今早一定在的,她手中的手套落在了地上;被从大门里灌进来的寒风吹得老远。

    “嘟嘟嘟”几声高跟鞋敲击着地板的声音,手套又递到了她跟前,“昊霖不在,我来送送你。”是唐茹梦小姐,她红肿着眼,又有重重的黑眼圈;不施粉黛;眼角有淡淡的细纹,她虽然比冷伊年长;可也终究是二十来岁的女子;这一场冷伊不明就里的恨;一下子恨去她八年的光阴;这种高大威严的宅子;果真是吞噬女子的。

    门外,开阔的大道,不见黑色轿车的身影,唐茹梦跺了跺脚,“不在门口候着,白白叫大家在这儿吹冷风,还不快出去叫。”泼辣的性格确实是她的本色。

    她转过身来,拿过文竹挂在臂上的围巾,替冷伊围了两道,仔细打了个结放在胸前,突然伸手抚了抚她的头发。

    冷伊没有躲开,因为唐茹梦细致的动作,让她恍惚间觉得,应该是个时常照顾她的姐姐,然而其实她并没有和姐姐在一起的记忆。

    “大太太还好吗?”冷伊怯怯地问了句,在这家里住了几天,“我是不是早就该去问候她?”

    “你可别去,要能去昊霖早带你去了,她逮谁骂谁,一点人话都不讲,我是倒霉。送走了你,我也要走了。”唐茹梦转过身,只看着外面白雪覆盖的林荫。

    她出生开始就被大太太算计着,要亲上加亲,时不时被带在大太太边上,大家族团聚一堂时时常取笑这对没有血缘的表兄妹。小时候昊霖尚且还乐意带着她玩儿;十来岁正是最不爱听大人话的时候,因为总被取笑,更因为大太太对他的苛责,就愈发厌烦这个小几岁的表妹;再大些,大家都懂事了,却似乎看不出有做夫妇的默契。如果只是这样彬彬有礼的表兄妹倒也还好,后来就被记恨了八年。

    唐茹梦到底没有告诉冷伊,究竟犯了怎样十恶不赦的罪过,只是望着远方摇头,“我和昊霖拴在一起栓了这么些年,我看着我的韶光白白流走。这日子到头了,以后姑妈自己过吧。”

    汽车稳稳地停在了大门外的台阶下。

    “快上车,希望你能有个好结果。”唐茹梦帮冷伊关上车门,“栖霞山很安静,你好好养养。”

    冷伊冲她挥着的手有点僵,汽车缓缓驶出去,看着她披着件长及脚踝的大衣,立在台阶上,身子颀长,远得看不见才回过头,原来他说静养的地方就是栖霞山的小公馆,王依临终前养病的地方。

    靠在椅背上,看两侧素裹的街景快速地倒退,冷伊都记得清清楚楚,王依蒙着黑纱的最后的光景,被他藏在栖霞山上静养,而另一边,金陵城里,他仍是和英国使臣千金打得火热的那个年轻将军。

    “二小姐,程少爷不会有事的。”文竹拿着绢子替冷伊擦了擦脸颊,“别哭,风吹了,一会儿要踆的。”

    左手边,座椅和车门间有块黑色的纱,冷伊用手指拈起仔细查看,是块帽纱,细细的网眼,隔一些间距是一只翩跹的蝴蝶,展翅的形状各不相同。香味却是熟悉的,难怪说味道和记忆是联系最为紧密的,因为这块纱上淡淡的幽香,让她瞬间想到的就是金黄的梧桐,漫天遍地的落叶,鼓楼公园秋草沙沙的声响以及窗明几净的咖啡厅。这个淡香水的味道,是那天拜托莎莉小姐递报告给她父亲时闻到的。这香水这样的清淡,一定不是许久之前留下的。她对着窗勉强微微一笑,自投罗网,又怨得了谁。

    出了正阳门,眼前两侧银色的山脉起伏,只有顶端灰黑的轮廓勾勒出波浪向着东面涌动。还不断有雪往下落,如同山上的松柏在自己抖落沉沉的积雪一般。上一次走这条路还是和冷琮,一路坎坎坷坷,心里是焦急却又充满希望的。

    冷琮,一直也没有他的音讯,眼看年关将至,不知他在哪里东躲西藏。家里一贯冷清,可去年的冬天好歹还能四个人聚齐了,给舅妈上了柱香,吃一顿年夜饭,围在姑苏城那小楼的八仙桌边上守岁。听着窗外噼里啪啦的炮竹声,眼前的日子依旧是有滋有味的,谁能料到,短短一年就天人永隔,这个家是永远圆不了了,剩下的二人也相距甚远,只能在心里挂念着。

    远远看到山里有条漆黑的道,近了才发现是被汽车压融雪了的西门汀大道,速度缓了下来,稳稳当当地转上那条道,原来这才是上栖霞山的方式。那个傍晚,他们兄妹二人沿着台阶爬得好不辛苦。

    汽车每转过一个弯道,冷伊都觉得如同禽鸟被拔去羽翼般疼痛,心疼到那个古色小宅的门露出来时,觉得连尊严都丢干净了,博容纵然待她很不好,但说起话来鞭辟入里。

    屋檐下,两个灯笼虽然盖了雪,却还是鲜红彤彤的,看来已不是去年那两盏,物不是去年的,人也不是去年的,然而迎出来的两个看宅子的佣人抬头时却面面相觑,那震惊的神情深深印在冷伊的脑海中,大概那就是白日里见了逝去人时的惊恐。

    两人打完招呼低着头在她后面远远跟着,前面一个据说是昨夜赶来的女佣领着路,过了两道门,到了第三进院落,引着她们进了东侧的小院。那两个老妈妈和旁边一个同是昨天从金陵城里赶来的丫头窃窃私语,脸上的神情才缓和了,却忍不住狐疑。

    远远的,冷伊听到一个人意味深长地砸了砸嘴,“这么说我还想起来了,去年吴妈说见到鬼了,二少爷刚走,就在花园子里看到一个王小姐,屋子里头又一个一个王小姐,大少爷还非得说眼花,吴妈病了几天,死活也不干,吵着闹着回盛锦城守老宅子去了,原来那天是这位啊”

    这小院子倒是很有趣味的。

    门口一截矮矮的楠木门槛,里头三块石板的窄窄廊檐,廊檐中的天井是大片的白砂石,用竹耙刷出道道细微的波纹,如一池春水中的涟漪,白砂石中隔三五步就是几丛竹、一棵海棠、又或是几株月季,都用仅一指高的矮竹篱围住。天井中的位置,一块块圆如磨盘的厚青石,带着恰到好处的弯曲,架在砂石上,进院门约摸三分之一的地方,两块石板的位置被换成了一座笋黄的小桥,而后又是青石板,从花竹之中穿过去到了厅门口。

    文竹在冷伊耳边轻轻赞叹“哇”,这会儿屋檐下还有串串冰凌,砂石中却是说不出的洁净。

    领着她们的是原先宅子里就一直笑呵呵的一个女佣,唤作闻莺,眼见着和冷伊差不多大,见人就眯着眼笑,看着心情就好那么一些。“这院子虽然小,但是最雅致,少爷特地嘱咐我们昨晚上把它收拾出来的,在最东面,再往东又没有遮挡,很幽静的。”

    厅里房间里各烧一个火盆,屋子里暖烘烘的,倒比原先那阴沉的大宅看着温馨一些。

    冷伊在屋里转了一圈,突然定住了,房门背后挂着一盏马灯,污了一半,所以如果点起火来,光亮也是晕开的,这是去年慌乱之中,他们丢在这里的冷琮的那个马灯。小心地摘下它,愣愣地看了会儿。

    闻莺“噗嗤”一下就笑了,“还是我们少爷厉害,就让我特地把这马灯拿出来擦干净挂在这里,说冷小姐喜欢,我就和她们说了,那些丫头们都还不信,我们还打了赌,这下好了,我又多了两盒胭脂钱。”她喜滋滋地喊了文竹出去准备布置午饭。

    冷伊抱着这盏马灯立在门后很久。

    她记得第二天她和程昊霖好像还吵了一架,那个时候她觉得他是厌恶他们的,厌恶她和冷琮,却没想到他能将这盏灯留着,留了这么久,他那时就有了一些心?也有可能,因为举荐她去对外事务部,又已经是在这之前一些时日的事情了。他说他做这些事都是有目得有所求的,是什么时候生的心?他所求的又是什么,一夜风流,还是开花结果?突然又觉得心里有些冷,重又把灯挂上。

    吃完午饭,文竹一脸的倦意,始终都不习惯坐车,更别提这么远的车,冷伊便打发她去睡了。

    文竹给冷伊捂了个手炉,又把厅中暖炉里的炭搅了搅,甚至好像还数了数,觉得是够的,泡了壶茶温在炉子上,这才安心离去。

    看这满园素雅,屋里和暖万分,似乎人生再无别的所求。冷伊失神了好一会儿,惊觉,如果住久了,就更会觉得自己是属于这儿的,却忘了自己终究是个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冷雨霖霖'民国',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聊人生,寻知己

第145章 通情达理(三)() 
发了会儿呆;冷伊起身去箱子里取出一叠书稿,是昨天白天的时候遣文竹去的编辑部取来的,拿出一本大字典,靠着暖炉坐了下来。总不能在这院子里窝一个冬天,成天变着角度去看这个院子;这样下去;终会可悲的盼个来人,盼个他;倒不如自己找些事情做做;打发打发时间,不能把从前好不容易学来的东西就这样荒废了。

    闻莺笑盈盈地端着个果盘进来;圆圆的白瓷,里头浅浅地分了里外两道共十六个小格,每个小格里都放了不同的干果糕点。

    她探了探头,“文竹说小姐会外文呢?”好奇地看了看手中满是英文的稿,“这写的什么?”

    冷伊跟她讲了讲这个剧本的内容。

    她啧啧称赞,“有意思。”将那纸片翻来翻去;“这这这;和大字儿一点儿都不像,怎么看啊?”

    “你想学?”

    闻莺摆摆手;“我就说说;我大字不识一个;还学外文;嘿嘿嘿;小姐别说笑了,来吃松子。”她手脚麻利地剥开几个开口松子,把松子穰上那细细的皮捻开,递到一旁一个白瓷小圆碟里,“您看您的,我来剥。”

    冷伊收回的视线突然被那果盘吸引住了,十六个格子,松子、榛子各占了三格,杏仁和香榧各占了两格,干桂圆又是两格去了,京果裹着糖霜、花生交切和芝麻云片糕各占着小小的一格,一块柿饼歪歪地斜在那里,明显是凑数的,这么多坚果。

    去年夏天,刚进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