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闺玲 >

第53部分

闺玲-第53部分

小说: 闺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婉婷在自由课上选了茶艺,而何筠玲就选了书,自己那一手字也真是羞于见人。

    胡婉婷跟何筠玲说,“玲妹妹我学会了茶艺回来教你。”

    何筠玲为着她这诚挚而感动,笑着说好。

    胡二太太看着她们俩互帮互爱也非常的欣慰,觉得日子过得最是幸福从容不过了。

    何筠玲对付了早上的两堂功课后,有时间就跟着胡二太太学管家,下午再是琢磨着自己再开一家点心铺的事情。

    因为胡安进已经提了好几次了,他很多时候都是住书院,吃不上那一口子的甜点,心里面就像猫抓一样,要是这铺子开了起来,他就能遣小厮来回地去买了,怎么吃都够。

    胡二太太也是赞同的,她也是因为突然过来,她嫁妆里头,江州府的三间铺子盘了两间出去,只留下了一间粮铺,因为管不过来,得来的钱一部份带了过来,一部分再买了几百亩的良田租了出去收租金,只是这样一来,利钱就少了很多。

    在这边新开始的,什么都要打点,她也不想委屈了孩子们,而胡府里的态度她也是知道的,虽然老太太那边有钱粮支应过来,但是大嫂那边就不是这么爽快了,所以这事情也得靠自己。

    说起这个来,她觉得不做也真是可惜了,跟何筠玲商量着,她来打本,一起把这个铺子开起来。

    何筠玲的点心铺子她是知道的,那味道独特,生意火爆,过来之前已经听说,每天早上一开门就已经有人排着队在等了,铺子里不停地在做,一天卖出上千份还是供不应求,胡二太太看着就咂舌,本来想着玲姐儿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的,卖点心能卖得多少钱,没想到却是被她做起来了,还越来越好了。

    何筠玲是欣然同意,“好啊,我有了舅母帮忙就等着坐享其成了,到时候利润我拿三成就好了。”

    “哪能拿你的?”胡二太太她,“你小孩子家家的,舅母哪能占你的便宜?”

    “舅母,我跟你说实话吧,我的钱之前开了那家子之后,就没多少了,现在那边的利润也不好全拿了,得当资金周转,所以这会儿再开一家的话,我真是拿不出钱了,所以这事也是我在占便宜。”

    “要是舅母不同意,我就不开了。”

    “你这孩子。”二太太想了想,开口道:“那舅母拿三成,这手艺是你的,这拿到哪里去都能开得成。”

    胡安进走了进来,“我看你们也别争了,不如五五分吧,我娘这边出钱出人全包了,玲姐儿就出手艺就成了。”

    何筠玲也不想这么推来推去,当即笑道:“既然表哥都这样子说,那就这样吧。”

    二太太无奈地看着他们俩。

    所以何筠玲每天的下午又有事情做了,给点心铺培训员工。

    等她点心铺开到第三家分店的时候,在这里已经过去近两个年头了。

    她前世就是南方人,重回这边,天气适应得很好,生活充实温暖,何筠玲又像回到了儿时的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候。

    这两年她的身高追了上来,已经跟同龄人看着差不多了,脸上也有了肉,带着婴儿肥,看着就是一团稚气的样子,她知道自己在何府的时候,在一众的姐妹长得较普通的那个,说实话何筠玲是有些失望的,她前世可是大呢,要不然也不会自信得去考演艺学校。

    只是那时候还没有长开而已,何筠玲现在对着镜子沾沾自喜地想。

    镜子里头的小姑娘,下巴微微露出了些尖,眉毛也浓了些,眼睛看着也大了,皮肤轻粉白皙,掐一下能掐出水的模样,现在看着就是个美人胚子。

    她觉得也有可能这边的水养人,不都说江南出美人吗?真想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啊,她现在可是有朋友有亲人的人了。

    只是不知道胡瑞到了任满会不会给调走?

    胡二太太也是跟她有一样的轻愁,就是二表哥胡安源已经十七了,讲究点的人家已经说上媳妇了,而二表哥现在连个相亲对象也没有。

    胡二太太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在这边挑选媳妇,因为她不知道丈夫会不会连任,这样子的话,怕别的一些疼女儿的人家不考虑了,怕女儿远嫁,只是现在不定的话,又是耽搁了儿子的年纪。

    晚上她跟胡瑞提的时候,胡瑞比她干脆多了,“源哥儿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等他考上了功名再说吧,到时候更能挑得广些。”

    胡二太太瞪眼,“这要是一直考不上的话,那岂不是都娶不上媳妇了?”自家大儿子的水平,她听老爷说过几回,大儿子并不是很有读书天分的人,她看考上秀才也难。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初提() 
胡二太太倒是暗中留意了几个,都觉得挺满意的,她也不那些挑剔的婆婆,只是姑娘品性宽厚沉稳有主见就行,家世一般也就行了,容貌也是其次了。

    只是在她委婉地向其中李千户的太太提了提,李太太却是大大咧咧地说,她家姑娘已经跟她娘家的侄子订亲了。

    胡二太太悄悄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把目光放到了其他的人选上。

    反倒是有一天,知府家的刘太太跟她提了起来,“玲姐儿那丫头我很喜欢,你看要是我家二小子有没有这个福气。”

    胡二太太就吓了一跳,这哪跟哪啊?玲姐儿才九岁呢。

    说起来,刘太太跟玲姐儿的缘分也挺离奇的,有一天光盛庙里有斋会,完后在下山的期间,刘太太旧病复发倒了在地,刚好给玲姐儿弄了套什么急救的方法给弄醒了。

    自后刘太太亲自上门拜访,两家渐渐地就走动了起来。

    刘太太很喜欢玲姐儿,一直想接她过府小住。

    现在二太太没想到她会提起这样来,有些不知所措,“刘太太,这事、您看,玲姐儿虽说像我女儿一样,但毕竟不是我女儿,她的事情还得何家那边安排呢。”

    刘太太拍了拍她手背,理解地点点头,“这事情我也知道,你对玲姐儿就像亲娘一般,那你看看,我家的二小子到底怎么样?就以你的眼光来看,能不能配得上玲姐儿?”

    刘太太口中的二小子,是她的次子,今年十三,二太太看过两回,远远看着人他就见礼了,是个规矩很好的孩子,长得像刘太太,俊俏谦逊,听说学问很不错,明年准备要下场考试了。

    刘家是世家大族,刘老爷子还是当朝的二品大员,朝中重臣,门第很高,要是玲姐儿能嫁到这样的人家,那就是高嫁了。

    刘家规矩也好,刘太太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教育子女很有一套,加上刘知府身边并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妾室之类的,刘太太性子也宽和明理,也绝不是那些为难媳妇的婆婆,更何况她还打心底里喜欢玲姐儿的。

    二太太觉得要是自己的女儿的话,那是一千个同意了。

    “令公子很好,我哪能不满意的,可惜玲姐儿不是我女儿。”二太太略带着可惜。

    刘太太就笑了,“你喜欢就行,这事啊,我觉得既然你家小姑子把孩子放你这儿,肯定是非常信得过你的,你说的意见,她肯定也会考虑的,要不,你写信回去,跟她提提?”

    二太太也觉得这样的机会不能放过,当即就点头,“我今儿就写信回去跟玲姐儿她娘说说。”

    刘太太更高兴了,“我跟你一样,肚皮没能生个女儿,看着别人家的就可稀罕了,我就是把媳妇也当女儿了,玲姐儿我老喜欢了,可能也是我们的缘分,我最喜欢她那个性子,平常做什么事情都是笑眯眯的,看着就老舒服了,特别的积极乐观,这性子也是能感染了似的,跟她在一起,我就忍不住要笑,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她喜欢何筠玲其实也并不是单单因为这小姑娘救了自己一命,是有一回,在高翰林家的诗会上,她无意中看到这个小姑娘被另外一个姑娘不小心弄了泥巴在裙子上,那天的诗会全是顺宁县有脸面人家参加,一个人的礼仪规矩不能有失,还关乎于家里名声,那时候诗会设在桃林里面,还没几个人看到,那个不小心的姑娘都要哭了,要是重新出去换衣服,就要经过人最多的地方,而在这边就算是洗也会洗不干净的。

    刘太太当时就想,要是两个小姑娘再没办法,自己可以过去帮一把,只是没想到,玲姐儿这丫头,反而笑嘻嘻地安慰起那个被吓哭的小女孩,说是这事情不发生已经发生了,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如想想如何解决才是,最后还说她有办法。

    然后刘太太就看到她往旁边的桃花枝上折了几枝茂盛的桃花,往自己溅了泥巴的裙角用枝条扎了几个小洞,桃花别了上去,里面再用细绳子固定住,就这样,她裙角上的泥巴全都被绚丽的桃花给遮住了,完全看不出去泥巴的痕迹,还把她那条月白色的裙子添上了别样的色样,好看极了。

    连刘太太也觉得惊艳起来,更别说其他人了。

    自那回诗会之后,顺宁县以及旁的州府都流行起了这样往裙角别鲜花的样式。

    刘太太不由感叹,这可真是个聪慧又沉着的小姑娘,真了不起。

    自那后,刘太太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之后跟她相处,更是发现她很多的优点,懂事的时候她就像小棉袄一样,又暖和又贴心,撒起娇的时候,她就像舌尖上的霜糖一样,甜得不行,后来更是知道,那个生意火爆的一品斋还是她开的,更是惊讶得不行。

    何筠玲一天天的长大,看着就要到十岁了,有些着急的人家,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给闺女物色人家了,刘太太就动了这个念头,刚好她有个适龄的儿子,要是她儿子娶了个这样的媳妇,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出息,沉着冷静聪慧孝顺有主见有手段,这样的媳妇哪儿找?媳妇娶得好了,那可是旺及三代呢。

    刘太太一想通,心里面就急了起来,这样好的姑娘,她很怕别人也发现了,被人捷足抢了去,于是,她就打算先下手为强,先跟胡二太太提了。

    刘太太郑重提醒胡二太太尽快写信之后,再说了句其他的,另外还暗示二太太,要是她看上哪家的姑娘,可以请她上门去保媒。

    刘太太跟何筠玲熟识之后,知道她不是胡家的姑娘,那时候刘太太觉得挺奇怪的,后来在她的观察下,知道玲姐儿并不被亲生母亲所喜,就怕这件事有波折,所以这会儿她给了胡二太太这么一个饼,也是希望她能出大力去说服玲姐儿的母亲,把这亲事订下来。

    胡二太太心里暗自为玲姐儿高兴,被人这样子重视,她朝刘太太也郑重地点头。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遇见() 
何筠玲跟胡婉婷被同窗告知潮月阁来了新的布料,她们两人就想着准备一套朱家老太君生辰穿的服饰,顺便也想出去逛逛。

    何筠玲觉得自己无论变成什么年纪的人,心里头都是爱美的,这衣服装扮就看重些。

    这两年,她手头上的点心铺了发展到了三家,盈润很明显,所以她手头上也较于刚过来的时候,那是差天共地一样,直接翻了几十倍。

    底线足了,手间就松了,这衣服之类的,她全按着自己的意见来,胡二太太也全不管她这方面,都由她自由发挥。

    店掌柜热情地迎接着她们,“胡姑娘何姑娘你们来了,快请进!昨儿小店新进了锦锻,流云锦呢,两位姑娘要不要瞧瞧?”

    “瞧瞧吧。”

    何筠玲心想,她们可不是奔着这个过来的吗?

    店掌柜非常的殷勤,眼前俩姑娘可是自己店里的大客户呢,看样子,又有生意出手了,他赶紧的把流云锦拿了过来。

    “这流云锦一般时候很难得,这个还是小的东家在外面跑商的时候无意间得的……姑娘你看看,这手感这针法一看就是大作坊里的老师傅经手出来的,穿起来就像有云彩儿在裙子上流动,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个名字。”

    何筠玲看着也觉得惊叹,自己国家古代的手艺真得很棒,这放在前世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品嘛,她打小就喜欢这些,前世自己老家那边,就用这些刺绣的手工艺品,她年小的时候觉得非常的漂亮和向往,但是没有钱,等有钱之后,她又觉得没能找到真正好的。

    胡婉婷有些犹豫,问道:“这流云锦多少钱一尺?”

    掌柜恭敬地道:“一百两一尺,两位姑娘是我们店的老客户了,小店也打算给两位姑娘一个优惠,八十两就可以了。”

    尽管是优惠了,胡婉婷还是暗自吸了一口凉气,做一件衣服起起码要五六尺呢,那不就是说,一件衣服得用四五百两子,在这边可以买一处小院子了。

    何筠玲看着掌柜的水分这么大,打算再杀一杀价,“掌柜的,这流云锦虽然难得,但也不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