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听说女配想翻身 >

第2部分

听说女配想翻身-第2部分

小说: 听说女配想翻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霜凝眉:“似是有意将有修行之人隔绝于外。”语毕,单手捏诀,起手一道金光打在墙上,无影无踪。

    “现在可知我为何带你们来此?”沈东篱看向沈二说道。

    沈二拉着脸,并不答话。沈东篱乐呵呵的牵起马,往城外走去。这个沈二,倒是叫她多了些烟火气,好玩。

    “看来我们来早了,现在时候未到,我们出城歇息几日再来。”沈东篱靠着马背,恨不得以此为床顷刻躺下看话本子。等过些时候到了修仙的城镇,她要买上一头背部宽敞的灵兽,铺上茶几,摆上鲜果。

    “且慢,不知有贵客来,有失远迎。”峒冬楼中走出了位布衣男子,径直走到沈东篱面前,“在下招待不周,怠慢了贵客,不知何故就此离去?”

    沈二面上依旧铁青,却是仔仔细细的打量了此人,气息平,步子稳,似是俗世武人,让人一眼能够看穿。可是,若是故意让人一眼看穿呢?

第三章 平江路上无好人() 
沈东篱琢磨了下沈明珠的做派,春风细雨,满面和煦。柔柔开口道:“不知找我何事?”

    那人站定,似是扫了眼沈二的腰牌:“敢问姑娘可是昆仑山沈家引路人沈明珠?”声音清朗,好似泉水流过青石,雨滴坠落湖面,此人面目俊秀,怎的说话如此可恶。

    “放肆!”冷霜利剑出鞘,刀锋掀起气浪,直逼那人面门。

    沈东篱心中此刻惊涛骇浪,暂且忍下:“冷霜,不得无礼。”从储物戒中摸出香帕,细细的擦去手上的水珠,只闻一阵馨香骤然而至又倏忽间消失不见,只见一双纤纤玉手在帕子上轻轻的拂、捻、挑、好似纤巧的灵兽在跳舞。那人哪曾见过这等架势,不由眼直口干,心旌摇曳。

    “尔等怎么会认得本小姐?”沈东篱循循善诱。听闻平江一带男子,皆好白莲。女子手脚若葱白者为佳,纤弱无骨者为上,若是那一双巧手似玉雕,一双小脚玲珑似白莲,那则是千金难买不可多得的佳人。

    白衣男子轻咳一声:“自一月前,昆仑昭告天下,当世引路者出,天下莫不为之狂热。传言中沈氏一门子嗣困难,自千年前一脉单传并无旁支,今日我观这位壮士气度不凡,修为莫测,又挂着沈府的玉佩。而姑娘您又是如此高贵华美,纯真无邪,宛若仙人,想必定是那刚出山门的当代引路人。”

    “你这小厮,怎的如此会说话?”沈东篱笑,纯真无邪“我正是沈氏当代引路人。”修仙之人乏善可陈的很,不及这小厮有趣。

    “那便是了,姑娘请留步,主人有请。”白衣男子侧身做引路状。

    沈东篱轻咳:“我今日趁兴而来,兴尽而归,不必麻烦,他日有缘再叙。”这峒冬楼还需两日方才功德圆满,今日若是进去,与那所谓的主人混的眼熟,下次来就不能趁乱做些手脚,细细想来,麻烦。“不必相送,告辞。”

    话音未落,一个响雷炸在沈东篱脚边。沈东篱心中默念:这该死的天道。她读过很多女配文,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女施主且慢,白衣招待不周,还望女施主见谅。”沈东篱猜测,这位灰衣或许是那位。然而此刻她也无法确定,她试图斩断与天道的联系,以防成为天道的傀儡,故而也失去了面对故事角色时会出现的强烈的念。他今日会死,坠入魔道。沈东篱看的很模糊。沈二却是如临大敌。

    沈东篱问道:“出家之人也经营俗世生意养家糊口?”

    灰袍僧人合十道:“贫僧悟空,自西方净土而来,路过此处见世人皆食荤腥,便设立此馆,专营素食,减轻世人的杀业。”

    “你见我,可有杀业。”沈东篱笑,当然,爱笑的女主运气都不会太好。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灰袍僧人低眉道:“佛曰:不可说。”

    大雨倾盆而至,湮没了街头巷尾的嘈杂。

    江南省内峒冬县,峒冬县有平江城,平江城里平江路,平江路上无好人。

    平江路沿河而建,路上多是烟花柳巷,妓馆赌场。渡口贩夫走卒多做私盐生意,也兼营些铁器之类。而这峒冬楼,随意的开在这俗世凡尘之中,经营者竟是一位和尚。

    听闻业之于修佛之人,就好比道之于修道之人。沈东篱无法辨别这其中的细微差别,对于灰袍僧人的悲悯作态也不置可否。

    天道生万物,万物皆不同。“曾听闻修佛者认为众生平等,不知大师觉得如何?”沈东篱跟随灰袍走入峒冬楼里间,坐定问道。

    楼中装修很是风雅,梅兰竹菊相映成趣,又自成一处风景。相比这些,沈东篱对那扇大门兴趣最甚。具《九幽书》所言,沈明珠曾五次来到平江城,其中四次都到这峒冬楼来。不知这次她是否已经取得了先机。

    因为,峒冬楼的大门叫做“轮回”。

    “众生不平等。”灰袍僧人答道。

    沈东篱喜欢这个回答:“所以幸运的飞禽走兽在此逃过一劫,不幸的草木精灵在此被制作成素食。”

    “我听闻佛祖连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何况草木精灵?”

    “我听闻古有佛陀舍身饲虎,你何不以身饲恶?”

    沈东篱的语义是,你何不速速就死?若是食素表示不杀生,那素食难道不是生命?她昆仑山上那些草木妖精也如同灵兽一般机灵可爱。而他竟然用这些妖精来渡化恶人,以达到修业之目的。

    灰袍眉头紧锁,似是陷入了无边苦海之中。

    沈东篱勾唇,她前世愚钝,一言不合就斗法,持剑,斩人。落得恶名在外,满手鲜血,身死道消。

    无趣。

    杀人夺宝最是无趣。

    “就我所知,今日一行四人前来想要杀你。”沈东篱掀开竹帘,向街边望去。她今日若不来,很快两天后这灰袍僧人会在渡口被发现。而彼时此楼功德圆满,所凝结业力成为一座玲珑宝塔,轮回塔。轮回塔,凌霄榜上灵器之首。此塔能够镇宅安家,避灾驱邪,然而对于魔修而言似乎也无甚大用。

    而后此人坠入魔道,化名李可。

    但是她来了。沈东篱猜测这秃驴可能有一些预感,不然为何非要拖住她。

    灰袍僧人开口道:“前身所造业,虽不是我所愿,但也的确出自我之手,悟空自承苦果。如今大限将至,我唯有一事放在心上无法忘怀。”

    只见他珍重地从袖中取出一木盒,轻轻打开:“这是贫僧幼时自昆仑玩耍时摘得的杏枝,却不想枝上有杏花成精,悔之晚矣。贫僧为其取名为杏,自此杏伴随我已经百年之久矣。”

    “贫僧平生未曾后悔,”灰袍默然道,“还请引路人将杏带回昆仑,此事因我而起,误了杏的百年修行。”

    语毕,木盒竟是挣扎着颤抖起来。

    可怜的杏啊,他带你走时可曾问过你是否留恋昆仑的漫天云霞?他送走你时可曾问过你是否爱上了江南的雨巷烟花。

第四章 悟空别了杏花村() 
原来是此事,原来如此。

    昆仑小遥峰一脉最为天下所知的便是其控物摄魂之术,演化至今被称之为引路。昆仑山上有十方鬼林,最适宜滋养草木精怪。每每春分之时,山门大开,精怪便可随主下山,游历四方。然,修仙路上十分枯寂,九分凶险,凡人跨入仙门者万中无一,顺利筑基者又是凤毛麟角,而精怪的寿命是凡人的数千倍,往往主人毙命,精怪无人看管而为祸世间。昆仑引路人所要做的事情便是将精怪的记忆抹去,将其带回十方。一来免去精怪孤苦,二来能收集其记忆,一举两得。

    大凡物不得其平而鸣,杏亦是如此。与主人相伴之时精怪柔情似水,一旦分离便即刻狂性大发。

    但是吧,沈东篱真的没学引路功法。你想啊,若是安分守己等到魔教来要人,她便少受一重散功之苦。否则改习魔功要先自断经脉,何苦。

    “我说,你若今日不出此门,谁也要不走你性命,你何必如此。”沈东篱细想,世间难道真有人慷慨赴死?

    一如《九幽书》所言,悟空死后坠魔,而当时沈明珠应当在沈府的护送下早早开始了门派修炼生涯。此刻应当在参加炼气小比,并且在危机之中遇上了忠犬男三,美好逆袭人生刚刚启程。

    入魔这一事情,沈东篱很有经验。普普通通的凡人死了,有怨气,最多化作阴风阵阵。有修为的修士心魔入体,精神错乱,也有可能,不过一般称之为疯魔。还有就是这和尚了,想不通的和尚是最有趣的。

    “自我出净土,师尊便告知与我,今日便是我的死日。”沈东篱默然,若是今日必死为何两日后浮尸于桃花渡?

    “这法器乃是贫僧百年苦修所得,望施主千万珍重。”语毕,悟空掌中出现一七层宝塔,玲珑剔透,甚是可爱。

    沈东篱不敢收入囊中,实在不敢。抬眼望去,沈二与冷霜正抱剑躲在対街檐下,想必神念一直注意着二楼,雨水在屋檐尖上连成一条线,天上的雷龙还在徘徊。

    作为女主,沈东篱分外尴尬。正统天道有这样的说法,修道之人身负多少恩泽,便能驱使怎样的法宝。这轮回塔虽未得圆满,尚属于仿上古神器所铸之物,也配得上被称作“小轮回塔”,依旧属于天道的基石之一。

    且,铸塔者自身需踏入轮回,此塔方能大成。这铸造人还未死,就算要了这物又有何用呢。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暴喝,沈二被气浪震出了十多米,沿街的房屋尽数倒塌。冷霜虽身手敏捷却也撞在渡口桃树上,令人惊奇的是,那桃树竟纹丝未动。

    只听一声金杖落地之音,雨势竟听命散去,乌云悉数分开。翻云覆雨手!沈府三人心中皆惊。

    悟空似是顿悟,起身整理一身灰袍,背朝沈东篱走下楼梯,来到屋外。

    来人光芒万丈,叫人睁不开眼。沈东篱揭开面纱,第一次试图看个究竟。

    “金刚伏魔圈。。。。。。”饶是她见识广博,也不禁低喃。这个小世界能人辈出,强者不计其数,怎的会让沈明珠那样的人搅翻了天?

    一行四人皆是僧侣。

    君王死社稷,老道死仁义。悟空为何赴死,沈东篱不知。

    只见他在门前站定,目光空无。死去元知万事空,灰袍僧的名字很有意思。沈东篱深思,他的师尊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告诉自己的徒儿,这是你的死日。

    有无悲悯,有无同情。

    突然间,木盒冲出了竹帘,直直的向那一行四人砸去。沈东篱有意阻止,却不知该不该阻止。她做事总是要考虑缘由,因果,对错。生机微弱的枯萎枝条对于大局会有何影响呢?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果然,杏连触碰到老僧的机会都无,木盒就在空中化作了灰烬。此刻,沈东篱出手了,手中四枚银针立现,将杏枝从空中截住钉向冷霜所在之处。

    究其缘由,只是杏命不该绝。

    持杖老僧未发一言,只又握杖敲击地面,光自地面而生,似是一道道涟漪传向天空。悟空未曾再看一眼天空,便应声倒下,生机断绝。

    沈东篱看到了久违的熟悉味道。

    持杖老僧身后站着三人,金色袈裟,紫铜法器,很是威严。其中一人走向悟空取出金钵,那小轮回塔立刻跳出,且竟比之前大上了三分。

    见宝物到手,持杖老僧就地画圆,金衣三人分列而站,成三角之势。顷刻间,地面金光乍泄,平江城的一切灰飞烟灭,河水倒流,乱石纷飞。沈东篱跃窗而下,拾起地上的尸体便朝冷霜飞去。

    “冷霜去救沈二叔!”一声令下,只见一道纤细的人影在乱石丛中飞舞,背起昏迷不醒的沈二便走。

    平江城,本是就是大阵。阵眼就是这桃花渡,或者说这棵岿然不动的桃树。

    城中大雨,桃花不落。冷霜撞上,也毫发无损。这超然于世外的态度,真叫一干人等羡慕。

    “小姐,这人怎样了?”冷霜愕然看着自家小姐如同拎鸡一般,掐着此人的脖子。

    沈东篱笑道:“此人入魔,千万不要让沈二叔知道。”就在他气绝那一瞬间,就是将死而未死之时,她看到了魔气。古人有言: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渡外恢复了平静,河上突然出现些许小船,船夫头戴斗笠,手持长篙,口中念着悠长的号子。里河沿岸毁损的房屋尽数出现,绵绵的细雨又扑棱扑棱的落下。

    难道说这平江城是幻阵?那为何明明已经灰飞烟灭之人能够重新再现?沈东篱放下了悟空,就连她也搞不清楚。甫一落地,渡口来来往往的人群这才看到了倒地身亡的峒冬楼老板。

    “大师,大师!”白衣男子慌乱地从人群中挤出,他口中的大师早已生机断绝。白衣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