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庶女不好惹 >

第125部分

庶女不好惹-第125部分

小说: 庶女不好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朕今夜要好好的补偿补偿你。”

    软香温玉在怀,皇帝已觉得自己下身之物蠢蠢欲动,一翻身就将赵嫣压在了身下,肌肤相触只觉得有股火烧了起来。

    赵嫣也不羞涩,攀着皇帝的颈,递上了樱唇……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肉战!

    次日,皇帝又招了兵部、吏部、治军监的几位大人,询问了下关于叶鼎盛的情况。叶鼎盛也是战功卓著之人,这些人的说法跟赵嫣的说法差不多,都指叶鼎盛可堪重任。

    皇帝吃了颗定心丸,他并未另行询问北王的意见。直接下了圣旨,将叶鼎希一族及其他涉案的人统统斩首,定于三日后行刑。

    隔天,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将太子同几位世家子弟一同送入皇城军中历练。朝野震惊,太傅及数位言官直谏,太子乃储君,关系国之根本,此举危害社稷,请求皇帝收回旨意。

    然,在皇帝看来这些文官不过是在阻碍他推行尚武之政,并未收回圣旨。

    就因为一个赵嫣的几句话,叶鼎希一族以及太子的命运都被彻底改变了,枕边风还真是不容小觑。都说红颜祸水,可见一斑。

第二零九章 过往(五)() 
叶鼎希一族要被问斩,对朝廷的震荡不小。善于见风使舵逢迎拍马的官员齐赞皇帝圣明,忠臣良将替叶鼎希喊冤替北关忧心。再加上送太子去军中历练的事儿,朝堂上可就是炸锅了。大臣们当着皇帝的面儿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差点没打起来。

    皇帝被吵的头昏脑涨,丢下文武百官,就跑到昭华宫去躲清净。

    赵嫣安慰他道,“凡是变革初始皆有不顺,是大臣们没有皇上这样的眼见和魄力,待以后推行开了也就好了。”

    皇帝心安许多,赵嫣又对他道,“妾听闻叶鼎希尚有一子在逃,若他前来搭救家人,不知皇上可有应对之策?”

    皇帝愣了一下,应道,“叶肃…?许久未见他,朕还真是把他给忘了。”

    “妾听闻,他也是名良将,若是他知道家人要被问斩,该不会坐以待毙吧。俗话说,斩草除根,皇上要是能捉住他,还是一并斩了的好。另外,西王是叶鼎希的姻亲,怕也不会袖手旁观。皇上该提早做些布置,莫要出了岔子。”

    皇帝“对,朕该让北…”

    他是要说该让北王去布置,赵嫣却将他的话打断了,“皇上,妾还听说北王跟叶家素来亲近,这事儿他还是避嫌的好。”

    皇帝想了想,最后把这事儿安排给滕龙了,一方面,让他抽调禁军严守刑部大牢,另一方面,让他追查叶肃的下落。

    这厢安排妥了,就见苏氏带着宫人来了昭华宫。

    赵嫣乖巧的给苏氏行了礼,皇帝看见苏氏,脸上现出些不悦,问道,“你来做什么?”

    苏氏跪在地上,给皇帝行了大礼,道,“臣妾来请皇上收回圣旨!”

    皇帝一拍桌案,怒叱道,“胡闹!臣子们不理解朕就罢了。你是皇后,怎么也跟着犯糊涂?”

    苏氏道,“皇上,太子是储君,关系着江山后继。军中刀枪无眼,太子就算有一丁点的闪失,也会震荡江山的呀。”

    皇帝还没做声,赵嫣嘴角挂了个冷笑,对苏氏道,“一个一点风雨都经不起的太子的确会震荡江山。民间有句俗语,叫慈母多败儿,说的可就是皇后娘娘您这样的母亲。”

    敢对苏氏说这样的话,赵嫣的确是太过放肆了,苏氏十分窝火,恼道,“赵妃,你怎敢如此跟本宫说话?难道有了皇上的宠爱,你眼里就没有上下尊卑?连太子如何都能罔议了吗?”

    苏氏说完,看了一眼皇帝,心道,都是你惯得!

    皇帝向赵嫣看了一眼,不痛不痒的说了句,“赵妃,放肆了…”

    赵嫣这才假模假样的请起罪来,“妾惶恐,请皇上、皇后娘娘恕罪!可妾甘冒风险也要说这些话,都是为了皇上、皇后娘娘,为了皇朝的江山永固。”

    苏氏也冷笑道,“还为本宫,为皇上,为了江山稳固?你明明是祸国殃民!”

    赵嫣一抬脸儿,不乐意了,反驳道,“皇后娘娘可不要乱安罪名!您要是这样说,那妾倒要问问您,皇上尚在帝位,还正值壮年。皇后娘娘口口声声的储君,江山后继,震荡江山是盼着皇上早点西去吗?”

    “你…这样的话你也敢说…,你…大胆…”苏氏是真的气坏了,有些语塞了。

    “许皇后娘娘您说妾祸国殃民,就不许妾说娘娘的不是吗?”赵嫣是一点都不示弱,真是气的苏氏心肝儿颤。

    “反了反了,来人!赵妃口无遮拦以下犯上,给本宫掌嘴。”

    苏氏一下命令已有宫人蠢蠢欲动,却听皇帝说道,“好了!都不要闹了”

    宫人们不敢伸手,都缩了回去。皇帝对赵妃道,“你先下去吧。”

    赵妃看了皇帝一眼,似是不愿走。皇帝向她摆了摆手,她不得不很不甘心去了后殿。

    苏氏恨恨的抗议道,“皇上,这赵妃还有规矩吗?她……”

    皇帝没让苏氏说下去,还指责她道,“你是皇后就不能大度一些吗?她不懂事,你跟她一般见识干嘛?”

    苏氏一口气闷在心里,“好,臣妾大度。请皇上容臣妾效仿前朝荣德皇后,让我们母子去封地安稳度日。”

    又说这样的话,皇帝开始上火了,“桓儿是代朕入军,此举是为了推崇尚武之风气。赵妃不懂事,尚能支持朕。你是太傅的女儿,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却要效仿前朝荣德皇后?”

    “前朝荣德皇后自请废了后位及儿子的太子之位,就算前朝皇帝一分土地,一点财帛,一袭爵位没有给他们母子,可荣德皇后依旧毅然决然的带着儿子离开了后宫朝堂,所以才能保的了性命及清名。若非如此,他们迟早要死在内宫的乱斗之中。

    皇上觉得赵妃支持皇上是对的,臣妾可不敢苟同。若是太子在军中出了闪失,内宫里不管有没有皇子的妃嫔都会起不该有的心思。妃嫔们牵扯的利益错综复杂,一旦斗起来,朝堂就要大乱,这岂不是同前朝一般了吗?”

    不管苏氏苏氏何等苦口婆心,皇帝只是越听越烦,终于恼道,“前朝、前朝,你这是在拿朕跟那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比吗?”

    苏氏道,“臣妾不敢”

    皇帝继续说道,“你说桓儿若是在军中有了差池,内宫会乱。那让朕废了你,废了桓儿,让你将朕的两个嫡子带走,内宫跟朝堂就不乱了吗?你说赵妃祸国殃民,我看你才是要祸国殃民。朕绝不会收回圣旨,你想带桓儿宇儿离开更是天方夜谭。”

    苏氏说要带两个儿子离开纯是气话,是自己想的以退为进的法子,却弄巧成拙,被皇帝看成是在威胁他。

    “祸国殃民?”苏氏冷笑道,“赵妃的话,皇上听的可真是真切。可不知朝中大臣向皇上进言,皇上听了多少?依臣妾看,皇上一句也没听进去,要不然也不会理不清事实,反说臣妾祸国殃民。”

    “你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皇帝要气炸肺了,“来人,把皇后送回宫里好好反省。”

    毕竟是皇后,宫人不敢把她怎么样。苏氏请求皇帝撤回圣旨也没达成,心里正憋着口气,皇帝又要她回宫反省。

    苏氏没再多言,离开之前,对皇帝道,“皇上您就看着吧,有这个女人在,内宫跟朝堂上要是不出大乱子才怪!”

    皇帝真是恨的牙痒痒,却没发作出来。苏氏离开之后,他也回了泰和殿。经苏氏这么一闹,他到底也是要仔细思量一番。圣旨是不能撤的,因为君无戏言,朝令夕改会让君威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他在臣民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钻钻空子了,他想了想觉得让太子在军中待个把月就找个理由召回来算了,这样也算能安抚下朝臣。另外就是让北王给太子加强了安保,除此之外,还增派了暗卫保护。明处暗处都有护卫,皇帝自觉太子已经十分安全。

第二一零章 过往(六)() 
夜已经很深了,下人们都退了,叶琳琅却并不曾睡下,因为叶家的事她已经许久没睡好了。她是绝不信自己的父亲会做下通敌、贪墨这些事的。连叶鼎盛出来指证她的父亲都让她觉得难以置信,在她记忆里他们兄弟感情是那么好。她还总想起,叶鼎盛总是和蔼可亲的对她微笑。在她年纪尚小的时候,还总给她糖吃。如今真应了那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叶琳琅已有了五个月的身孕,是不宜操劳过度、忧思过重的。偏巧又遇上这些事,东方成治是个傻的,就像个孩子般,一点也帮她分担不了。这样熬法只让她看着清瘦许多,脸上除了焦虑没有半点神采。

    叶家出事之后,叶琳琅就开始为娘家奔走,曾经跟叶家相好的大臣府邸她都去了,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在皇帝面前进言,更多的是闭门羹,北王那儿她自然也去了。昨日里,她还得到消息说皇帝有意放叶家一马。仅仅过了一夜,皇帝却下了圣旨要斩了自己的族人。

    行刑要在三天之后,叶琳琅想,不到最后一刻她不能放弃。皇帝她是见不到的,却找到了路子去太皇太后江氏那里。她原本以为江氏或许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到真见了面的时候,幻想才被现实彻底击碎了。

    江氏缠绵病榻已久,已是个半死之人,是再也帮不了她了。听说福顺已经告老还乡了,江氏宫里的宫人都是些生面孔。江氏拉着她的手一直在说一些奇怪的话,像什么她回来了,她不会让哀家活着的……情形就跟疯癫了似的。

    宫人们见江氏开始胡言乱语,欲将叶琳琅赶出去。可江氏死死拽着叶琳琅的手不让她走,宫人们就这样当着叶琳琅的面强行给江氏灌了碗药。

    喝过药之后,江氏躺在榻上,眼睛半睁着看着叶琳琅,从眼角流出些泪来。她轻声唤着叶琳琅道,“琳琅呀,哀家是活不了了。你们也赶快逃吧……”

    叶琳琅看见江氏的眼睛闭上了,原本拉着她的手也松开了,还以为她真的死了,赶忙去试她的鼻息,感受到还有气在进出,她才松了口气。

    宫人说江氏已经睡着了,就将叶琳琅请了出去。叶琳琅觉得皇城里的气氛过于诡异,也不敢多留赶紧回了府。

    直待到夜深,下人们都退了,东方成治也睡着了,她才敢将江氏偷偷塞在她手里的东西拿在灯下看看。这一看不要紧,真真是要吓掉她的魂了。

    这块脏的发黄了的白绢竟是江氏给西王的血书。她才看了个开头,见着吾儿文达几个字,就听见外面一阵窸窸窣窣的轻微骚动。她下意识的将白绢收在了袖中,然后聚精会神的听了听,外面很安静,什么动静也没有。叶琳琅想着外面闹耗子呢,才舒了一口气就听见外面传来夜猫子的叫声。

    “咕咕…咕咕…咕咕”不多不少,整三声。

    叶琳琅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那一瞬间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她站起身就往门口走,开了门就跑到外面。无月的夜晚漆黑一片,她环视了四周什么也没看见,只虫鸣之声不绝于耳。

    “恶婆娘,你怎么不睡觉?”是东方成治在喊她。

    叶琳琅抹了抹眼角,回道,“噢,屋里闷热,我出来凉快下。”

    “太闷了吗?明儿再让人多放点冰到房中。”东方成治天真的笑着,跑过去将叶琳琅拉到了房中。进门之前叶琳琅又向黑暗中看了两眼,依旧是什么也没看见。

    天气这样炎热,叶琳琅的手却一片冰凉,身子一直还在微微颤抖。东方成治关了门,一直把叶琳琅拉到榻上,让她乖乖躺下,又给她盖好薄被,然后自己躺在旁边挲着叶琳琅冰凉的双手。

    叶琳琅没作声,默默地由着他摆弄。她就这样看着东方成治,眼泪就要流出来了。她不知道上天到底垂怜不垂怜她,因为嫁了个傻子她保住了性命,可这个傻子不能帮自己救至亲,让她一点儿都指望不上。就在此时此刻,她多希望能有个坚实的臂膀让她依靠。

    东方成治忽闪着明亮而又天真的眼睛问她道,“恶婆娘你的手怎么这样凉?”

    叶琳琅抽回手,将身子侧向另一边,裹了裹被子,回了句,“无妨,睡吧。”

    东方成治的手就放在她隆起的小腹上,让叶琳琅有了些安全感。她又疲倦又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藏在袖子里的白绢已经被东方成治取走了。

    待了一会儿,东方成治见叶琳琅完全睡熟了,便悄悄起身披了件外衣,在灯下将白绢展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只觉得冷汗涔涔。

    他深吸了一口气,想道,自己这个傻子看来是装到头了。

    如今他看了白绢,多一刻也不敢让叶琳琅留在皇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