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174部分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17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氏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袁谭汇合之后,又昼夜兼程赶往平原。

一行人再加数百从骑,急行三昼夜后到了黄河岸边,在高唐港渡过黄河。再往前走不到百里便是平原。

早有快马将袁谭、袁否到来的消息提前报到了平原。

所以,当袁谭、袁否一行到达时,袁绍已经带着另外几个儿子以及一干文武重臣早早的等在平原南门外了。

看着前方那黑压压的人潮以及连绵不绝的牛马驴车,袁否不禁心头一凛。

因为官渡之败,世人皆以为袁绍乃是无能之辈,皆只记住了袁绍的外宽内忌以及刚愎自用,然而眼见为实,眼前的一募却告诉袁否,史书所载或许是错的,袁绍并非世人所想象的那般无能。若不然,也不可能闯下偌大局面。

别的姑且不说。光是今天这阵仗,就足见他的不凡。

他袁否不过袁氏一庶子,虽与袁绍亲近,却也不值得袁绍如此兴师动众,大张旗鼓亲出数百里来平原迎接,传国玉玺虽是天下奇珍,也是袁绍久欲而不可得之宝物,却也不足以袁绍摆下这么大阵仗。

所有的这一切,就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袁绍在借此事大做文章,向全天下昭示他的宽阔胸襟,你们看,袁术这个家族败类几次与我做对,但是他的儿子穷途末路前来投奔我,我还是不计前嫌的,我非但不计前嫌,我还要给予他最好的礼遇,这不,我都迎到平原了。

袁否有理由相信,今天之后,袁绍的名声将会更加的响亮,慕名前来投奔他的英雄豪杰也会更加多。

袁否忍不住回头看徐庶一眼。

徐庶便打马上前,小声说道:“公子只需动之以情即可。”

有了徐庶的提点,袁否心神大定,当下与袁谭打马上前。

几乎是在袁否看到袁绍车驾的同时,袁绍也远远的看到了他们的到来。

袁绍长得极英俊,简直堪称人样子,而且才五十刚出头,正是精力最充沛、阅历又丰富的壮年,也是最富人格魅力的人生阶段,关于这点,只要看看他身后的那一干文武重臣看他的眼神就能够感觉到。

那一干文武重臣,看向袁绍的目光,那是一个赛一个的透着尊敬之色。

看到袁谭、袁否一行人马缓缓走近,袁绍回顾身后的文武重臣,笑道:“诸公,吾家的麒麟儿,至矣。”

“恭喜主公。”

“贺喜主公。”

“公主否诚乃人中之凤。”

“说是麒麟也毫不为过。”

“主公有公子否之襄助,诚可谓如虎添翼也。”

“公子否乃人中之龙凤,也只有主公才能驾驭得了。”

袁绍话音方落,身后的一干文武重臣便纷纷出言附和。

袁绍听了之后大为高兴,竟没发现人群中却有两人面露忧虑之色。

不片刻,袁否一行便来到南门外,双方距离还有上千步,袁否便弃马步行,距离袁绍车驾还有百步,甚至还没看清楚袁绍的长相,袁否便仆地跪倒,一边厢嚎啕大哭,一边厢膝行上前,将子侄辈的孝道做到极致。

“伯父,伯父哪。”

“侄儿想死你了。”

“侄儿终于活着见到您了,嗷嗷……”

“此前在兖州时,侄儿真以为这辈子再见不着你了,嗷嗷嗷……”

看到袁否如此做派,绝大部份冀州文武交口称赞,只有那两个面露忧色的文士,脸上的忧虑之色却更加浓郁了。

袁绍却被袁否的大哭勾动了心事,也是虎目泛红。

可能是因为身世相近的缘故,袁绍每次看到袁否,就总会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当下袁绍大步上前,用力将袁否从地上搀起,然后轻拍着袁否的肩背,和声说:“好了好了,显责,没有事了,到了冀州了,就没事了,只要有伯父在,这天就塌不下来,咱们袁氏的天就永远塌不下来。”

袁否却继续嚎啕大哭。

袁绍再三相劝,袁否才止住悲声。

有些事不能做太过火,大老爷们偶尔哭几声,那是至慈至孝,可要是哭个不停,那就是忸怩作态,跟个小娘无疑,也是会让别人看轻的。

袁绍又牵着袁否的手,逐一介绍他身边的人。

“显责,这是你仲兄,袁熙。”袁绍先指着右手边第一人介绍。

袁否定睛看去,却是个看上去约摸二十出头,瘦弱的公子哥,这人便是袁熙了,袁熙在历史上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唯一让能够人记住的,就是他娶了一个漂亮老婆,甄宓,不过最后甄宓却成了曹丕的皇后。

当下袁否大礼参拜说:“小弟拜见仲兄。”

“贤弟快免礼,免礼。”袁熙赶紧伸手来搀。

袁否顺势起身,袁绍又指着袁熙身边的男子介绍:“这是你季兄,袁尚。”

袁否看清楚后,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老天爷不开眼,尼妹的,这天底下还真有这么漂亮的男人?真的,这已经不能用俊或者帅来形容了,只能够用漂亮来形容,这袁尚若是换上一身女装,差不多就能取代貂蝉去演美人计了。

“小弟拜见季兄。”袁否继续大礼参拜。

“贤弟免礼。”袁尚就比袁熙矜持多了,只是微微颔首,也没有伸手搀。

两相对比,袁否立刻就感觉到袁熙、袁尚在整个袁氏集团中的地位迥异,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袁熙既非长子,亦非嫡子,而只是袁绍爱妾所生,在袁氏集团的地位自然没法跟长子袁谭、嫡子袁尚相比,便是幼子袁买他也比不了。

对于袁尚的矜持,袁绍不以为意,又指着袁尚身边一个年幼五六岁的小童介绍说:“这却是你的幼弟,袁买。”

介绍袁买时,袁绍眸子里流露出的满满都是父爱。

袁否不由得想到了官渡之战时的一个插曲,官渡大战之前,刘备曾经邀请袁绍出兵,一起讨伐曹操,袁绍都已经答应了,刘备也已经出兵了,但在袁绍出兵之前,他的幼子袁买却生了场重病,然后就没心思打仗了。

等袁买病好,刘备早让曹操给收拾了,战机也消失了。

不等袁否上前见礼,那小童便已经抢先跪倒在地,说:“小弟袁买,拜见季兄。”

拜见季兄?袁否明显愣了一下,这是什么个情况?袁绍要拿自己跟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叙年齿、定长幼?虽然说这并不意味着他袁否就跟袁谭、袁尚他们同样拥有了继承权,但只是这个姿态,就足以显现出袁绍的过人胸襟了。

一霎那间,袁否内心甚至生出了一种愧疚感。

袁绍待他如此之厚,他却还想着算计他,是不是太不是东西了?

不过袁否终是袁否,早已经在与孙策、曹操的较量中蜕变为枭雄,何谓枭?枭可是连生母都吃的恶禽!袁否只是轻轻的一晃脑袋,便将心底刚刚升起的愧疚之情逐走,然后上前亲热的搀起袁买,笑着说:“呵,贤弟快请起。”

介绍完了几个儿子,袁绍又接着介绍左手边的文官武将。

袁否也打起了精神,他可不想在与河北文武的初见面时,就留下不良印象,当然了,袁否更不想在他们心中留下野心勃勃的印象,否则,这帮文官武将三天两头在袁绍的耳朵边说他的坏话,他的日子还怎么过?

“显责,这位是淳于琼将军。”

“显责,这位乃是鞠义将军。”

“显责,这位是田丰先生。”

“显责,这位是沮授先生。”(未完待续。。)

第265章亲事

当袁绍介绍到田丰、沮授时,袁否执礼便愈加恭敬。

别人或许不知道田丰、沮授是什么样的人,可袁否作为穿越者,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人的能力以及价值。

毫不夸张的说,田丰、沮授的能力相比荀彧等人也是不遑多让。

只可惜,袁绍却没有重用这两人,或者说没有采纳两人的忠言,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

当下袁否长揖到地说:“袁否拜见两位先生。”

“公子客气了。”田丰、沮授也急忙拱手回礼。

袁否再揖起身,开始正面打量两人,发现田丰身材高大、丰神俊朗,跟袁绍一样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沮授却是身材瘦削,一袭宽松的葛袍就像披在一副骨头架子上,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不过,沮授的一双眼睛却极其有神。

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袁否一眼就看出,田丰、沮授对他明显是深怀戒心。

这个发现令袁否的心顿时为之一沉,毫不夸和的说,田丰、沮授乃是河北文臣之首,如果这两个人都对他深怀戒心,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文臣的态度,继而就会影响到袁绍对待他的态度,这可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结果。

袁绍又继续向袁否介绍其余的文武。

不得不说,袁绍手下还真的是人才济济。

文有田丰、沮授、逢纪、审配、郭图、辛评、许攸、荀谌、陈琳等,武将的阵容则更是奢华,淳于琼、鞠义、颜良、文丑、韩猛、蒋奇、张郃、高览、蒋义渠。随便哪个都是大将之才。差不多都能独挡一面。

单单就阵容而言。袁绍集团比曹操集团更加的豪华。

于是袁否就越来越想不明白一件事情,官渡之战,袁绍究竟是怎么败的?

袁否拥有比曹操更豪华的文武班底,拥有比曹操更多更精锐的军队,拥有比曹操宽裕得多的后勤保障,袁绍本人也并非是蠢材,按道理来说,怎么不应该输掉官渡之战。可最终他却输了,其原因何在?

后世的史学家进行剖析时,大多都将战败的原因归结到袁绍的性格上,正因为袁绍性格上的缺陷,促使他每每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断,从而葬送了大好战局,但袁否并不认同这个判断,袁绍性格上有缺陷,他手下的田丰、沮授等人却没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袁绍乾纲独断。不听田丰、沮授等人的忠言呢?

带着这个巨大的问号,袁否上了袁绍的黄金马车。为了表示对袁否这个侄子的器重,袁绍特的允许袁否与他同乘一车。

车队沿着宽阔平坦的官道往西行进还不到五十里,官道两侧便出现了大片大片良田,而且还是北方较少见的水田,田里程植的也不再是小麦,而是水稻。

眼下已经进入到深秋,稻草里的水稻已经金灿灿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垂到地头,眼看就是一场罕有的大丰收。

这个不能不让人惊奇,要知道,曹老大的兖州相对更加靠南,可兖州种植的大多都是小麦,而且还是春小麦!所谓春小麦,就是指春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小麦,冬小麦则指冬天播种,来年夏天收割的小麦。

北方因为天气太冷,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

譬如关中的八百里秦川,种的都是春小麦。

至于水稻,在北方就更罕见,但邺郡种的的确是水稻。

关于这个,还得归功于战国时代魏国的一代能吏,西门豹。

西门豹治邺,不仅狠狠的打击了邺郡地方的豪强,尤其是与地方豪强、官吏互相勾结欺压百姓的巫女,他还在漳河边开凿了六条水渠,贯穿整个漳河平原,使整个漳河平原成了北方的鱼米之乡,西门豹也由此得以名垂青史。

袁绍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之所以能够打败公孙瓒,一大半得归功于这漳河平原,若是没有这漳河平原向其提供军粮,使得袁绍没有后顾之忧,要想打败公孙瓒又谈何容易?

相比之下,曹老大由于缺一块稳定的后勤基地,小日子过得就比较艰难。

就说眼下,曹老大二十万大军都已经兵临沛郡,可由于军粮不继,曹操愣是不敢发动讨伐吕布的战争。

由丰饶的漳河平原,袁否一下就想到了东北平原。

漳河平原其实就是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北方仅有的两块能够种植水稻的沃土,而且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比起华北平原更肥沃,一旦加以开垦,东北平原就将会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大米,并支撑起袁否争霸天下的征途。

想到这里,袁否的心便立刻变得热切起来,直恨不得现在就向袁绍讨封。

袁绍看到袁否自登上马车之后便闭口不说,只是看着窗外的田野发呆,便问道:“显责你在想什么呢?”

袁否如梦方醒,连忙说:“回伯父话,小侄在想,这次到了冀州,定要好好表现,绝不能丢伯父的脸,更不能辜负伯父对小侄的期许。”

袁否的话令袁绍大为受用,当下轻拍着袁否脑袋说:“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

接着袁绍又问起了袁术“遇害”的始末,袁否一五一十全都说了,袁绍听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虽说袁术跟他不对付,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不管怎么说,袁术也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且袁术也已经有了悔过之意。

当下袁绍便揭过这事不提,转移话题说:“显责,我听显思说你订婚了。”

袁否说:“是的,伯父,小侄已经与庐江乔氏的女公子小乔订下了亲事。”

“庐江乔氏?”袁绍却摆了摆手,说道,“乔氏在庐江或许还算是豪门,但是配我们袁氏子弟却还是有些寒碜了,那个小乔,最多当你小妾。”

袁否闻言便嘎了一声,这是怎么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