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倾世帝妃 >

第49部分

倾世帝妃-第49部分

小说: 倾世帝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妃娘娘,皇上喜欢四皇子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四皇子非嫡非长,皇上也要考虑很多啊。”和嫔说得很委婉,她只希望淑妃能往深处想一下,不要做一些得不偿失的事。

    “是啊,都怪我,没能给他挣一个好的前程,要不然凭四皇子的能力,想来没人再敢说什么了。”淑妃叹了一口气说道。

    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和嫔听完淑妃的话后,只觉得心里一惊,莫不是,淑妃已经有了大逆不道的想法了?

    和嫔实在忍不住,抬眼仔细打量了一下淑妃,见淑妃还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出来,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和嫔不比淑妃,她没有皇上的宠爱和庇护,说话做事都比淑妃低调,有分寸,自然想事情也比淑妃周全。

    现在淑妃言语间满是对皇后的不敬,或许淑妃自己都没有发觉,她已经有了傑越的心思了。

    没错,皇上是宠爱淑妃,也偏爱四皇子,但是这并不代表皇上就打算立四皇子为储君,毕竟宠爱哪个妃子和皇子是皇上一个人的事,但是立储君,就是整个朝廷的事了。

    太子之位,关系着整个朝廷,要考虑的不光是家世背景,更是个人能力。而现在,四皇子闲在帝都,反而是大皇子,为朝廷做了不少事,这些满朝官员都是看在眼里的。

    表面上看起来,四皇子是得了宠爱,可往深了看,大皇子文武双全,军功赫赫,岂不是比四皇子要好上太多?

    哪个皇子更有能力,更有资格当上太子之位,朝臣心里都有一杆秤。

    而且皇上是明君,绝对不会因为自己个人喜好来决定储君的人选,这么简单的道理,和嫔都能想明白,但淑妃,却一直偏执地以为皇上是更加疼爱四皇子,才让他留守在帝都,而把大皇子派往了前线。

    和嫔和淑妃两个人都各自沉默,淑妃脑海里思考的,不光是四皇子的事,更是皇后今日的反应,按道理说,她不应该这样冷静才对。

    前些日子皇后都对选妃之事十分上心,甚至还亲自跑到她宫里来查看,要是说皇后对此事不关心,淑妃打死都不相信。

    到底皇后卖的什么关子?还是说皇后早就做好了准备?

    但是秋莲也去查了啊,昨晚皇后都没人任何动静,今天就更不可能了。

    只怪她太轻敌了,往日她根本没把皇后放在眼里,所以这一次,她也以为皇后同以前一样,拿她没办法。

    因为皇后对后宫的事一向是不管不问,以至于大家都忘了,还有皇后这个一直沉默的敌人了。

    “你说,皇后从前是装的,还是说她为了大皇子,又重新开始算计了?”淑妃问道。

    和嫔愣了一下,说道:“娘娘,皇后如何,嫔妾猜不透,嫔妾只知道,能在后宫生存下来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

    淑妃听到和嫔的话后,不怒反笑,这倒让和嫔摸不着头脑了。

    “你说得没错,能在后宫中屹立不倒的人,都不会简单,皇后一定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埋下了手段,所以她今日对我们的挑衅才视而不见。”

    “既然这样,我反倒不怕了,和她斗了这么久,即便她实力再强,想赢我,她还没那本事!”淑妃说道。

第79章自请出征() 
“既然这样,我反倒不怕了,和她斗了这么久,即便她实力再强,想赢我,她还没那本事!”淑妃说道。

    请安的妃嫔前脚才走,后脚下人就来禀告,说是大皇子和丞相府世子一同进宫面见圣上了。

    皇后正准备去给见皇上呢,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半刻都不敢耽搁,生怕大皇子沉不住气,惹怒了皇上。

    毕竟大皇子和皇上之间,不光是父子,更是君臣!

    大皇子和她不同,皇上已经跟她说过了,选妃之事不用操心,她便没有再动手。

    但是事发突然,她还没来得及跟大皇子说,要是大皇子听信了旁人的传言,或者说为了苏洛语,他豁出去了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知大皇子今日进宫所谓何事?为何都没人来通传本宫?”皇后问道。

    锦瑟也被皇后给吓到了,实在是她还从未见过皇后如此失态的样子,而且她也大概能猜出皇后在担心什么。

    但越是这样,她就更加担心,大皇子常年在外征战,远离朝堂远离皇上,军中直来直往的事,在帝都里可是万万做不得的。

    锦瑟也知道大皇子对苏洛语的情谊,可正因为她什么都知道,所有更加着急。

    “没有,来人只说大皇子已经到了,没说是皇上召见的,还是大皇子请旨来的。”锦瑟说道,还一边搀扶着皇后,加快了脚步往勤政殿走去。

    希望她们还来得及,要不然天子一怒,谁都没有办法了。

    勤政殿里,大皇子正跪在地上,呈上了自己的奏折。

    皇上看着奏折中的字眼,又仔细打量了端跪在地上的大皇子,半晌才问道:“你可知朕若同意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大皇子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个响头,说道:“回父皇,儿臣知道!”

    站在一旁的御前首领太监王公公,在一旁也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虽然他不知道奏折上写的内容是什么,可是看到皇上凝重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让皇上很为难的事。

    往常在看奏折时,只有遇到很棘手的朝事,皇上才会露出这幅表情。

    听到大皇子的回话,皇上也只是合上了奏折,交给了一旁的王公公,还让大皇子起来回话。

    大皇子明显身子一愣,但还是听从皇上的话起身了,不过他还是不敢抬头看皇上。

    “怎么,连这种事都敢应承下来,看朕一眼又怕了?”皇上的话不怒自威,就连伺候在皇上身边多年的王公公,都揣测不出皇上此刻的喜怒。

    “回皇上,儿臣不敢。儿臣所请,一来是为父皇,而来,也是请父皇开恩,准许儿臣的儿女情长。”大皇子听到皇上那般说了,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不过大皇子的语气里,没有探究,没有笃定,更没有威胁,有的,只是希冀。

    他希望皇上能够恩准他的请奏,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娶回苏洛语了。

    “儿女情长?你还年轻,又贵为皇子,本就不该有儿女情长,再说了,边关条件艰苦不说,战场更是凶险万分,朕若真的这么做了,万一有什么差池,你让朕如何跟镇国将军府交代,跟丞相府交代?”

    “再说,行军打仗,这是朝廷的安排,你让朕为了成全你的儿女情长,而随意做出决定,这是让朕在国事上开玩笑,对朝廷,对百姓,甚至对整个天下不负责,跟着你一起玩闹,一起放肆!”

    皇上的一番话,说得很是痛心,他身为一国之君,十分清楚帝王家最不应该有的就是爱,而大皇子不仅有了爱,更是为了成全自己心中所爱,而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举动!

    这是帝王之家,且他是天子,天子的地位不容许他人撼动,天子的决定更不允许他人左右。而大皇子不仅挑战他的地位,左右他的决定,更是威胁他,利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如何,他都不该轻易原谅大皇子的这番举动。

    若是皇上心中一早想好了,派大皇子出征,大皇子再说出这番话,皇上也许会念在他为朝廷效力,而答应他的请求。

    可现在,皇上还没说什么,大皇子就已经替他做了决定,这是对天子的大不敬,对皇权的挑衅!

    所以皇上这次,是真的对大皇子失望了,单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皇上的心里,正竭力隐藏着愤怒!

    王公公总算是明白了大皇子所请,心下惊了一身冷汗,大皇子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他不知道,身为皇子,应该先论君臣,再谈父子吗?

    为皇上办事,为朝廷办事,本就是他的职责,但是大皇子却以此为理由,让皇上答应他的条件,说得好听点是请旨,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威胁。

    而谁又能敢威胁皇上呢?

    皇上只要一个不高兴,立马可以拖出去问斩。即便他贵为皇子,在这个勤政殿,和旁人也没有不同。

    王公公能在宫里服侍了这么久,只因为他认准了一点,这个勤政殿里,只要两个人,一个是皇上,他的主子,一个就是旁人,除了皇上以外的所有人。

    在帝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享受特权。

    王公公只叹大皇子征战久了,忘了在皇上跟前是什么规矩了,竟然掉脑袋的事都敢做了!

    见此情景,王公公赶紧递上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说道:“皇上,您消消气,喝口茶润润喉。喝了茶,您才可以更好地骂人不是?”

    一边端茶给皇上,一边给大皇子使眼色,让他跪下求情。

    大皇子也看清楚了王公公的意思,赶紧原地跪下,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绝对没有藐视君威的意思,儿臣只是想,父皇替儿臣操劳,儿臣要为父皇做点什么才行。”

    “父皇,西凉边患已久,父皇为此事忧心,儿臣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儿臣这才请旨,前去西凉边关,为父皇排忧。父皇,天祁朝可以没有儿臣,但是绝不能没有父皇!”

    “儿臣以性命担保,儿臣心甘情愿前去,绝无二心!”说完,便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定然地看向龙椅上的皇上。

    皇上阅人无数,自然看得出来,大皇子说的都是真话,西凉边患确实已久,朝廷上也曾有人上书希望他能亲征,这样看来,大皇子的心思,比起他们,要孝顺得多。

    至于借此事向他讨个旨意,大约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其实大皇子的心性,皇上一直十分了解,他方才一时发怒,也不过是因为觉得大皇子做事欠思考,像他这样的性情,很容易钻进别人的套里去。

    今天大皇子面对的是他,不光是一个掌握着他人生死的帝王,同时更是大皇子的父皇,他想的,不是大皇子此举对他有多不敬,也不是对天下黎明百姓的辜负,他下意识地,为大皇子考虑得更多。

    他知道大皇子的能力,但是他也会担心大皇子会一去不回,担心他下次面对别人时还会做这种事,担心他被奸人所利用,失去了性命。

    所以,他才会对大皇子如此苛责,那番话也只是希望能让他意识到,有很多事情,不如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有些事,可能会因为他的无知,他的多情,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见皇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些,王公公这才敢上前替皇上添一壶茶,并借机离开。

    这个时候,皇上一定有话要对大皇子说,皇上对大皇子的喜爱,王公公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他才会适时站出来替皇上解围,并提醒大皇子跪下请罪。

    不止是今天,大皇子犯了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过,皇上都能一笑了之,在很久以前,王公公就揣测到了皇上的心思。

    那时候大皇子奉命出征,皇上不仅日日亲自督促前线的补给,凡是前线传来的公文,皇上都一字一句细细详读,更是派出心腹负责押运粮草,以保障大皇子的军队无后顾之忧。

    每次送来的信,皇上都会亲自阅读,如果是大皇子亲笔所书,皇上一天的心情都会非常不错,而如果是由他人代笔,皇上都会习惯性地问一下大皇子的境况。

    不光是后宫,就连朝堂上的人都说,皇上偏爱四皇子,不舍得他上前线作战,可皇上心里的意思,一定不是这样。

    自古以来,为人君者贤能是第一位的,大皇子在军中的扑打,又何尝不是为了以后立储做准备?

    大皇子本就是东宫嫡子,身份尊贵,更难得的是,大皇子有孝心,从未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举动,对皇上的宠爱,他受得起。

    现在,大皇子只需要在朝上多熟悉一下为政治国的要领,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这便是皇上的安排,西凉如此苦寒之地,皇上从来没想过让大皇子前去。

第80章帝后同心() 
现在,大皇子只需要在朝上多熟悉一下为政治国的要领,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这便是皇上的安排,西凉如此苦寒之地,皇上从来没想过让大皇子前去。

    可如今大皇子竟然主动要求去西凉,皇上的心里除了担忧,更多的是是失望。

    他在大皇子身上倾注了那么多的心思,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大皇子一个人身上。为了让他能够顺利被立为太子,不让朝臣有异议,这么多年他一直护着大皇子,让他能安心建功立业,也护着皇后,让她能躲过后宫的一切阴谋争斗。

    而现在,大皇子为了自己的儿女情长,竟然请求只身前往西凉那样的荒蛮之地,也不怕战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