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史上第一方丈 >

第344部分

史上第一方丈-第344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方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总算在晚上六七点钟将那些书籍全都搬到新藏经阁,帮忙的善信中一些年纪大的在那里负责整理摆放,这一天下来也摆放了大半。

    一天过去,再看藏经阁中已经有了相当模样,到处都摆满书籍,行走在其中一股油墨的香气扑满鼻间。

    还有一些堆放在一边的书籍,回头由寺中僧人慢慢整理就行。

    为了感谢帮忙的善信,素问大手一挥让斋堂全力准备。

    当天晚上净心寺的斋堂第一次坐满,众多善信与寺中僧人一同共进晚饭。除了那些过年时在寺中的老人外,大部分人这还是第一次。

    不但寺中僧人,就连那些收养的孩子吃饭之时都不发出一点声响,将所有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又用热水倒入碗中喝下。不但不浪费粮食,就连一丁点油水都不留下。

    这样的做派让众多第一次与僧团吃饭的善信大感意外,同时也是心中更升起一层敬意。

    这可不是什么表面上的文章,只看那些孩子都是如此,就知道寺院吃饭一向如此。

    再想想自己平时吃饭所浪费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汗颜。

第六百章 佛门寺院的一些现状() 
(不但是书中,就连现在的许多寺院也是有这样的情况。不顺着一些部门,那些部门就掐着你的脖子。最后全都弄得乌烟瘴气。)

    接下来几天寺中僧人都在忙忙碌碌的整理藏经阁,而素问在这几天则是时常与其他寺院进行联系。

    都是各宗门在与所属道场联系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或者是那些道场提出的一些问题。而各宗在做了汇总之后,又都送到素问这里。

    成立佛协这件事情,素问除了在一开始做出主导并且推动之外,并没有试图揽权或者确定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但出乎他的意料,他虽然没有这样做,其他寺院同样没有,仍然是以他为中心互相联络。

    后来想想,素问也明白了过来。

    佛门与世俗不同,并不是一味追求权力、地位这些东西。

    只要能保证内部不会受到影响,佛门各宗其实对权力并没有太多要求。

    而在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是各宗各道场寺院所能获得的好处,那些偏远寺院所获得的帮助,各宗弘扬自己的理念的便捷性,以及三论宗唯识宗这样逐渐没落宗门所获得的传承保证。

    除了这些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此事所获得的功德福果。

    其中素问作为最先提倡的人,也是推动人,自然获得了最多的一份。

    而其他参与的人,也会获得自己所应该获得的。

    这些东西是无法概化也难以衡量,但切切实实存在在那里,在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显现的好处。

    除了这些之外,众人也没什么可以争夺的了。

    如同先前商议那样,日后总协会是由各宗各出法师与少数修为高深的居士共同组成,处理协调整个佛门的事宜,这样各宗都有人在其中,就能保证自身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其中发言,及时获得内部的消息。

    至于其他的资源倾斜之类普通人最为看重的东西,各宗反倒是无所谓。

    佛门修行重修,重悟,重戒,其他的东西能保证日常所需就行了。

    同时这段时间各宗也统计了一些挂着名头,实际上为敛财之所的寺院。

    那些寺中大多是一些假和尚,或者说是不知道哪一宗拉过去的六根不净的弟子。

    等佛协成立之后,这些寺院都是要被剔除出去的。

    同时也要宣告世人。

    免得那些人总惹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贪财、好色、欺骗,败坏着整个佛门的声誉。

    还有就是一些受到当地旅游管理局或者其他人影响的寺院,也纷纷将一些情况一同通禀于各宗,以求得帮助。

    先前这些事情无人理会,各道场求助无门,都将牙齿往肚子里吞,外人也看不出什么,只是各道场互相知道一些。

    如今整理出来,却是看的触目惊心。

    这种事情,就连净心寺都遇到过。东海市的旅游局与素问提议,在净心寺进行门票收费,而这笔收入则是归他们。

    当然净心寺也有好处,就是到东海旅游的人,只要是本地的导游都会领游客前往净心寺。这样净心寺也能获得一些香火钱,算是双赢。

    当然,在旅游局的人看来这是双赢,在素问看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直接驳斥了回去。

    后来净心寺山下的停车场在市长批下的情况下,本来三个月就能完成的工程却被以资金用来建设寻龙观为原由拖了足足半年多,后来还是因为净心寺能够治愈癌症的事情曝光出去,引起全国关注,这停车场才加速修建好。

    而其他寺院遇到的情况比净心寺要恶劣的多。

    毕竟其他寺院可没有净心寺这么大的名气。

    如果拒绝旅游局的话,该市所有导游都会拒绝带领游客前往该寺院,反而前去其他道观之类的场所。这样一来二去,那些寺院连寺中用度都成了问题,只得就范。

    而那些旅游局也不甘心于只收门票,而是在寺中设立功德箱。

    其中写着福德的箱子归寺院,写着功德的箱子归旅游局,这已经成了惯例。

    就连国靖寺、吾真寺都遇到这种问题,不过国靖寺好歹是天台宗祖庭,又是千年大寺,不去理会那些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个人的手也伸向了寺院。尤其是一些偏远小寺,这种情况会多一些。

    其他地方的寺院遇到这种情况很少,但大多都听说过。

    而净心寺别说遇到,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素问也是这次通过各宗才知道还有这种情况。

    毕竟净心寺的武力值在那里,没几个人敢不要命把手伸到净心寺这里。如今净心寺名头响彻全国,更不在意这些了。

    素问在拿到这些资料后在房中也是叹息。

    先前只是知道一些小寺院不好过,就连日常用度都难,更是想要学习高深佛法都难以找到门路。

    可如今整合了解佛门内部的详细信息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蛀虫附在佛门身上吸血。

    素问虽然不会因为此事感到气愤,却也感到可悲可叹。

    好在一切还不晚,在佛协成立的大环境下,这些事情要一起整顿。

    哪怕得罪再多人也不怕,总要还佛门一个清净。

    想到这里,素问又想到悲苦寺的圆济。

    先前他说的轻巧,素问又不了解这些内情,因此当时感触不深。

    可如今了解了这些事情之后,素问才感受到圆济当时的不易与胆气,以及还寺院一个清净的决心。

    他带着僧团去悲苦寺的时候,寺中竟然还有儒道两教的神像,竟然还有算命的人在其中。把持着这些的人,自然是当地的势力。

    可以说比起现在所上报来的那些寺院,情况还要恶劣许多。

    而他凭着一腔热血与勇气,不知道经历了几多事情,硬生生将这些都扫了出去,还寺院一个清净。

    也是如此,才有现在以苦修闻名,响彻一方的悲苦寺。

    看看那些寺院,再看看悲苦寺,素问心中也对圆济升起一股敬意。

    如今的佛门,缺的就是这种能够披荆斩棘,有大勇气的法师。

    在修行上能够做到这点的不少,但在处理世俗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这点的就不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做了,而且做成了。

    也许佛协成立清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请圆济法师参与其中。

第六百零一章 净莲的情况() 
没几日藏经阁就全都整理完毕并且对香客开放第一第二两层。

    虽然只能在一楼阅览室阅读不可以带走,但藏经阁内包括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全部佛教典籍,以及先是素问,后是天如和常观抄录的一些禅宗典籍和手记,可以说整个佛门八宗的典籍在这藏经阁中全都能够找到,堪称佛教的图书馆。

    刚刚开放第一日,就有数百香客在里面借书阅读,让藏经阁中人满为患。

    素问见此,便让常观没事的时候留在藏经阁之中,为那些阅览佛经典籍的香客释疑。

    毕竟普通香客佛法修为浅薄,在看佛经之时常常会有种种问题,若有一名法师再旁释疑,对他们的好处是极大的,也能更深的理解一些典籍的含义。

    藏经阁是素问在香火殿中兑换图纸建造,自然也有特殊的功用。

    在打开系统面板之后,从寺中僧人名录中选出八人绑定在藏经阁上,立刻激活了藏经阁的功能。

    藏经阁:在藏经阁中阅读,记忆+1,悟性+1。

    从先前寺院提高的健康属性来看,这个+1大概就是一成。

    在藏经阁中阅览书籍,可以提高一成记忆力和一成悟性,也是相当不错的效果。

    而净心寺本身有着焚香后气运+4,静心+3,健康+2,悟性+2的功效。

    如此叠加,可以获得三点悟性,也就是悟性凭空提高三成。

    哪怕是一个中等根性,在提高三成悟性之后,也变成中上根性。

    对于这些香客和寺中僧人在领悟佛法和举一反三上的提高不言而喻。

    短短几日过去,寺中僧人就首先发现了其中的好处,似乎在藏经阁中阅览书籍学东西更快一些,掌握的知识更好一些。

    虽然不知道原因,甚至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学习效果的提高许多人都能感受得到。这样一来,哪怕能够借书籍回房间阅览,他们也宁可留在藏经阁中。

    藏经阁刚开始的前几天只是白天人多,晚上就空了下来。可没过几天藏经阁无论白天晚上都有人在其中阅览书籍了。

    见这情况,素问倒是有个想法。

    去年他在去取木棉袈裟的路上,曾经认识了一位几十年出没于花柳之地传播佛法的老法师——净莲。

    当时他一句人心不净,心中始终挂着的普度众生,让素问心中震撼非凡。

    虽然他只是法师,可素问对他的尊敬不下于任何大德,甚至犹有过之。

    如今净莲年纪太大,又一个人没有人照顾,素问始终心中惦记。

    只是曾经邀请过净莲到净心寺中,可净莲放不下那一条街中步入歧途的女子,想要让她们伸出黑暗之地却能见到光明,因此拒绝了素问。

    “你们那有许多人,有和尚,有菩萨,都能为众生解惑。可这里只有我一人,没了我她们就没了点灯的人,所以我不能走。”

    每当想想这句话,素问心中都是百感莫名。

    这位老法师真的当得上一句大德。

    不过去年净莲感冒过那一次,身体越发不好了。哪怕道衍开方子给调理了一下,却是需要静养才行。而净莲又岂是能够安心静养的人。

    今年年初素问让人去看望过他,身体比起去年又差了许多。

    因此素问又起心将他接过来,可他始终不同意。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素问打算再试一试。

    在寺中的话,有着健康属性加成,再有秀岩师兄与道济大德在,应该还能将他的身体调理一下。寺中生活又安稳,想必能让净莲的身体情况有一定好转。

    想到这里,素问提笔给净莲写了封信,大概意思如今藏经阁中借阅佛经需要解惑的香客那么多,寺中目前只有常观比较适合做这事情,可常观还要负责平日讲法,时间并不那么充裕。

    而普通弟子则是没有这个解惑授业的资格,更没有这份修为。

    因此请净莲来净心寺担负起为众生解惑的担子来,在藏经阁传法授业。

    末尾,素问在信中又说了在寺中调养一段时间身体,若是情况允许的话,等身体有所好转之后还可以不时回去,总比现在这样苦熬身体要好。

    写好后装入信封,叫来行慧让他给净莲送去。

    素问对于这次这封信能否劝动净莲也不抱太大期望,只是抱着尽人事的态度。

    净莲能在花街传法几十年,不远处就是他出身的福安寺却从未回过,从这里就可以见到他的毅力与固执了。

    哪怕劝不动净莲,让行慧去看看净莲如今的情况也是好的。

    行慧带着信下山一天之后,就打电话给素问:“住持,净莲大师如今的情况不是太好。”

    素问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到底如何了?”

    “我到的时候,净莲大师已经难以起床了。照顾他的那个女子说,上个月净莲大师摔了一下,然后就骨折了,同时腰椎也有些问题。

    毕竟他年纪太大,康复起来非常慢。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月,仍然不能下床。”

    “你与净莲大师说,让他来寺中养身体。如今他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