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史上第一方丈 >

第305部分

史上第一方丈-第305部分

小说: 史上第一方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者、须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里个是我本来面目。

    八者、须参话头禅心,工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

    九者、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

    十者、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

    以上十事,常驻心中即可。”

    众人听过之后,又回去思索半天,终于明了。不但是参禅如此,各自宗门修行也都应当如此。经过这事,众人对常观都是极为佩服。哪怕是唯识宗弟子,心中仅剩的那一点轻视也都消失不见。

    这话语能说出来,便足以为师。

    要知道常观虽然是法师,可比普通法师高明太多。只是一番话语就让众人心悦诚服。

    ……

    除此上述的宗门,如律宗这样一直对净心寺持敌视态度的,听到净心寺如今有两位高僧的消息后先是有些不信,可再一想素问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就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要知道现在律宗祖庭连一个高僧都没有,而律宗最大的寺院陇昌寺中也仅有一位高僧,而净心寺去年刚刚圆寂一名高僧,如今竟然还有两名,难道这个新兴的所谓禅宗要强过律宗不成?

    想想看,律宗只有一名高僧,而自定戒律的禅宗加上去年圆寂的则有三名高僧。这样下去,其他宗门恐怕也会着手制定符合自己的戒律,那样的话律宗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时间恐怕不远。

    律宗诸位法师为了此事几乎愁白了眉毛。

    后来众人求见律宗那位高僧——弘律大德,将事情一说:“大德,你看这样如何是好?那禅宗法门真的这么殊胜么?”

    弘律大德手上还拿着浇花的喷壶,当即斥道:“禅宗法门如何与尔等何干?律宗兴衰又与尔等何干?你等这些年修行修到了狗肚子里去么?”

    一番斥责让场中众人顿时脸红耳赤,一个个不敢开口。

    “律宗传承两千年,若是在我等手中衰落,实在无脸见各位祖师。”当即有人不甘心道。

    弘律冷哼一声。“以你等这般心性,能见到祖师才怪。”

    “世间万物,流转变幻,可有什么长盛不衰?哪怕是山峰大海,也有倒塌枯竭之时。如果不合今时,没有禅宗也会有其他宗门改革律法,你等还能一一阻拦不成?何况阻拦又有何益?不过是抱着故人尸骨一同腐烂而已。”

    说完之后,弘律沉默一下便道:“你们便在寺中修行,无事不得下山,我去见见两位师兄。”

    说罢将喷壶往一人手中一塞,一步踏出后众人面前就没了他的踪影。

    众人见他离开后纷纷对视一眼,都有些丧气。不过想想弘律大德的话,确实是说到了众人心里。

    “难怪我这些年一直不得以寸进,原来双眼早就被蒙蔽了。诸位师兄,我先走一步。”一个较为年轻的僧人突然笑了一声,对着众人合十后就分开人群离去。

    此人是律宗最年轻的法师,心性一向上佳,听了他的话后又有几人若有所悟离开。

    没多久,此处除了那一喷壶外再无一人。

    弘律一步踏出后就到了寺外,周围的游人香客却没发现任何异状,仿佛完全没发现有一个人凭空出现在这里。

    弘律的神足通自然比素问高明的多,只一步就不知道多远,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到了净心寺山下。

    到了此处后他整理一下衣服,抬起头看看半山腰树木中间露出的屋檐,又看了看周围的游客香客,这才一步一步朝着山上走去。

    到了山门的时候,一只脚刚踩入门槛之中,就感觉心绪有些变化。

    细细感应一番之后,弘律倒是一叹,只从这山门的神异之处就看得出这净心寺果然不同凡响。

第五百三十章 弘律初至净心寺() 
弘律进了山门后细细打量四周,发现许多地方都有些奇异,包括山门,包括旁边那棵大榕树,包括莲池,包括前面的正殿,都有着淡淡的佛力波动。

    而在一般寺院之中,最多是正殿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早晚课之时的经文洗刷,方才有这般效果。

    然而这兴盛不过一年多,左右都是刚刚兴建的建筑,却都有着这种佛力波动,这让弘律颇为感兴趣,不知道这净心寺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这么一个寺外僧人出现在净心寺中,虽然周围全都是熙攘往来的人群,可还是很快被人发现,立刻就有迎客僧发现后迎上来。

    “阿弥陀佛这位法师,不知道来敝寺何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僧人迎上来合十问道。

    弘律看起来六七十岁的年纪,精神抖擞的很,腰背挺的很直,打量了下迎上来的僧人,便合十笑道:“老僧陇昌寺弘律,前来见贵寺怀素与道济两位师兄。”

    迎客僧见他直接点名要见怀素与道济两位大德,又听他称呼为师兄,心中一动,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原来是有大德到来,还请稍候,小僧去请本寺住持起来。”

    “也好,那我在此处休息片刻,看看寺中景色!”弘律微笑说道。

    迎客僧急忙去找了另外一个僧人让他去通知素问,自己又陪到弘律身边。

    高僧大德无论来自何方,在所有僧人眼中都是值得尊敬的。能达到这一步,可以说佛法修为已经达到了普通僧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更是在修行路上远超众生,单单对方的修为就值得人尊敬了。

    素问此时正在看经书,听到有人禀报有高僧大德到来要见怀素与道济二人,心中也是略微有些惊讶。

    高僧大德多是苦修,平时不但见不到,大多数人连听说都难。不知道是哪的高僧来此,又是为了何事。可惜这位来传话的弟子也不知道那位高僧来历。

    不管对方目的是什么,总是不能轻慢。

    素问让人先回来后便披上袈裟上山。原本那件升级时从系统中得到的袈裟在天坑之时被完全损坏,如今这件是回来后找人制作的,虽然看起来差不多,却没了原本的那些功用。

    到了山下便见到一位黑色袈裟的老僧在迎客僧的陪伴下站在那里观看门中的禅门居士碑,也就是刻着无相戒的那块。

    素问心中就是一动。

    穿着黑色袈裟的极少,除了律宗外只有净心寺被素问改成穿黑色袈裟了。

    “阿弥陀佛,贫僧素问,现为本寺住持,见过大德。”只一眼素问就看出此人必是高僧无疑。虽然看起来与普通老僧没什么区别,一身气息却如渊海一般,与怀素和道济身上的气息有些相似。

    “见过主持。”弘律也是合十见礼,略微还有些惊讶素问的年轻。

    在寺中只是听人大概说了些这个新兴的禅宗的事情,也知道兴盛不过一年半,没想到住持竟然这般年轻。

    更让他惊讶的则是素问竟然是一个人下来的,看样子并没有安排什么接待。

    一般情况下高僧出行无论到了哪个寺院,都会受到极为隆重的接待,然后会在该寺讲法一番。毕竟高僧的数量太少,地位太高。

    没想到到了净心寺这里竟然住持轻身出来接待,让弘律多少有些惊讶。不过这倒省了不少麻烦事,他倒是不介意,反倒觉得这样也是不错。

    仔细想想,净心寺加上圆寂的法海一共三位高僧,自然不会像普通寺院那样了。

    “住持这个年纪将寺院带到这般兴盛,实在了不起。”弘律收敛了心神轻声赞叹道。再见素问眼神清明,修为也是不浅,心中更是赞叹。这般年纪达到这种修行境界也是不易。

    方才见素问来的时候时常有居士香客给他见礼,也能看得出来他在这里颇为受众人尊敬。

    再对比律宗这些年的弟子,弘律觉得这禅宗兴盛并非无因。

    如刚才那几个普通弟子,修行随是浅薄,却是宗门基础。看起言谈,观其行止,都是恪守内心之人。

    这净心寺上有两位高僧,下面弟子又能恪守自己,住持虽然年轻但是修为深厚,气息纯净,难怪短短时间内就能知名一方,确实并非无因。

    素问听了他的赞赏也只是微笑道:“大德谬赞了,不知道大德自何处来?”

    “老僧自陇昌寺而来。”

    素问心中暗道:果然是律宗的高僧。这陇昌寺虽然不是祖庭,却是律宗最大的寺院。

    弘律又指着那块禅门居士碑对素问念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首偈子写的是极好,深入人心啊,而且深得修行要领。不知道是出自哪位高僧大德之手?”

    素问回答说道:“是禅门早先一位祖师所说,后人整理,到贫僧之时才让人刻碑立在这里。”

    弘律听了素问的话,点了点头。

    随后弘律在素问的带领下一路往山上行去。

    到了上二层的石阶之前,弘律又在刻着《禅门清规》的石碑面前看了半天,从上到下,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素问在一边微笑以待,心想不知这位律宗高僧会有什么说法。

    出乎他意料的,弘律竟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继续前行。原本素问还以为他会斥责一番呢。

    上山的路上素问很少主动说话,实在是他对这位高僧性格没什么了解。而弘律也是一副将心思都放在周围景色的姿态。

    无论是莲池中的莲花花苞,还是寺中石阶两边的那些果树。

    到了三层的时候,见到正在练武的武僧和俗家弟子,弘律也是驻足观看一会儿,才问道:“住持,这是……?”

    素问微笑解释:“本宗有武术禅一说,以禅入武,习武修禅。”

    弘律闻言又在那里观看了片刻,也没有做任何评价,才随着素问的脚步来到四层。

    这一路上虽然算不上让他大开眼界,但也有许多新奇之处。禅宗与律宗确实处处不同,不过这也只是修行法门的殊胜,归根结底都是佛门一脉。

第五百三十一章 无题() 
素问将弘律带到怀素房间的时候,怀素正在浇花,或者说是给一盆杂草浇水。

    在上次外出回来之后,怀素达到了高僧大德的地步,也不像以前那样终日沉迷于书画。反而是在外面挖了一些杂草装在盆里在房间中养着,每日盯着那盆杂草,见其生长发芽。

    “弘律大德,这位就是本寺怀素大德。怀素大德,这位是来自律宗陇昌寺的弘律大德!”素问敲开怀素的房门,为两人介绍道。

    弘律与怀素都是一笑,不需要介绍也能察觉到对方的身份。

    “我一会儿让人送上茶水。”素问又对两人说了一句,随后告辞。

    怀素将弘律请进房中,弘律坐下后先是合十,随后说道:“老僧这一路行来见禅门处处与他宗不同,不知以何修行?”

    怀素坐下后道:“本门不拘人心,见性成佛。”

    弘律又问:“何物拘人心?”

    怀素大笑:“哪来的人心?都是佛心。”

    弘律也笑起来:“果然如此。”

    ……

    两人在房间中谈了一天,到了晚上才从房间出来。

    弘律拒绝了素问的挽留,向前迈了一步就没了踪影。

    “神足通?”素问先是一愣,没想到这位高僧竟然有这门神通。

    而且看样子比起自己高明不知道多少。

    不知道这位大德是仅此一门神通还是有其他神通在身,不过想来应该是还有其他神通在身的。

    佛门中人获得神通的不少,但谈于此事热衷其中的却是极少。

    一般心神放在这上面,一味追求神通的人,也难以领悟神通法门。

    弘律当天晚上就回到了陇昌寺,第二天早上寺中诸位法师才知道他已经往净心寺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对于寺中众人,弘律也只是轻声道:“禅门确实有过人之处,今后百年禅门当兴。”

    众人听了这话后大惊,没想到弘律竟然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他们不知道,弘律在与怀素相谈一番之后,立刻把握住了禅宗的特点,也看出其吸引人的地方。

    如律宗,依照戒律严格要求自己,修行极为枯燥,因此少有人修行。

    而净土宗,入门渐变,无论乡村老妪还是半大的孩子,只要诚信念佛就能入门,因此为佛门之中最为兴盛的一派。但成也因此败也因此,一直不受中上阶层所喜,在他们看来有些过于浅薄。

    唯识宗、三论宗就不用说了,天台宗修行难度也是极大。

    这些门派都是以“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