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荣耀 >

第83部分

帝国的荣耀-第83部分

小说: 帝国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怀庆,鼓行而东。七月,大军占领东昌今山东聊城、冠州今山东冠县。最新的战报是大帅师至盐河,遣其子扩廓帖木儿、部将阎思孝等,会关保、虎林赤等偏将,率精兵五万人进攻东平。我军由东河造浮桥渡河,逆贼田丰派二万军夺桥,关保、虎林赤且战且渡,我军两败贼军,占领长清,兵临东平城下。”

到这里。脱脱帖木儿低声说道:“听说大帅准备招降田丰。这是我地亲家从中军帐中传出来地消息。”

对于脱脱帖木儿以“机密”相告来拉拢自己。张士德心里不以为然。但是表面上依然装出受宠若惊地样子。并拱手表示感激。

田丰原本就是山东大豪强。在地方颇有威望。投了毛贵之后又久据山东。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察罕帖木儿想招安他。无非是打着尽快解决山东地算盘。要是察罕帖木儿解决了山东。紧挨着山东地自家可就没有那么逍遥快活了。想到这里。张士德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悄悄地看了一眼正在喝酒地脱脱帖木儿。便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万户。总领平章前些日子遣人到淮安。要调集军粮。万户你是知道地。为了支应大帅地军用。我家兄长可以说是把两淮地粮仓底子都刮干净了。哪里还有粮食?可是总领平章地使就是不依。反而恶言相出。正是叫人恼怒!”

“奶奶地。罗帖木儿地手伸得也太长了吧。去年因为大帅镇守冀宁今山西太原。他小子看着眼红。就跟我们打过一仗。想不到现在他又把手伸到淮北来了。真他狗日地。”脱脱帖木儿忿忿地骂道。察罕帖木儿平定河南、山东。现在最大地后勤供给除了山西冀宁就是张士诚地淮北淮南了。罗帖木儿这么一伸手。正是犯了忌讳。

张士德脸上也是忿忿不平之色。心里却在转个不停。他清楚脱脱帖木儿所说地冀宁事件。也清楚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之间地恩怨。

罗帖木儿出生于蒙古功臣世家。根正苗红。其父亲答失八都鲁以世袭万户。镇守罗罗宣慰司。出征云南。为大理宣慰司都元帅。至正十二年(1352)以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率军攻襄阳、荆门。镇压王权、杜将军领导地农民起义军。以功升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五年在许州长葛被刘福通击败。后重振军备。围小明王宋政权地都城州(今安徽州)。十六年。与刘福通战于夹河太康(今属河南)等地。互有胜负。后被朝廷授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守御汴梁(今河南开封)。次年。加四川行省左丞相。不久。又为刘福通战败。忧急而死。

答失八都鲁地位远在察罕帖木儿之上,可惜他在刘福通面前屡败屡战,而察罕帖木儿却能屡战屡胜,战绩军功远胜于他。待到答失八都鲁病死后,罗帖木儿子承父业,就任河南平章政事,总领其父亲的旧部,并开始大展拳脚。

至正十八年三月,罗帖木儿先在卫辉击败红巾军,随后攻克了濮州,阻止了红巾军从河南北上河北与毛贵夹击大都。四月领军屯真定,迫使使毛贵孤军退回山东。五月刘福通占领汴梁,中路

在河南受阻转向山西,同月察罕帖木儿自行任命冀宁六月红巾军军攻占了冀宁路太原,元廷从关中调察罕帖木儿部攻山西红巾军,并调罗帖木儿攻打东线。

罗帖木儿率军长驱南下在彭城击败赵均用等红巾军军,打通与两淮联系。九月又率兵攻打曹州,切断了河南刘福通同山东地联系。而后冀宁被察罕帖木儿收复,但是红巾军军北上攻占大同,十二月进而攻占上都,从北面威胁大都,元廷便火速调罗帖木儿北上。至正十九年1359年二月罗帖木儿至代州,三月至大同,同月率兵攻云内、丰州,击败了刘福通属下大将关先生,迫使其东撤辽东,并逐步收复大同路。五月察罕帖木儿出关中攻打汴梁,围攻百日城陷,驻防河南。罗帖木儿在北边攻打蔚州,击败杨诚,至飞狐县,尽降该部。至正二十年年二月任罗帖木儿就任中书省平章政事,攻打重新占领上都、大宁的关先生红巾军,收复上都,迫使红巾军退往辽东和高丽。随后在七月又击败王士诚于晋冀地台州,迫使攻占保定路、冀宁路的田丰军退回东平路,不久被任命总领鞑靼、汉军,便宜行事。

战功显赫地察罕帖木儿对如彗星一般崛起地罗帖木儿内心不服,认为他只是仗着运气好和出身好,现在几乎爬到自己的头上了。而少年得志,正是气盛时候的罗帖木儿对让自己父亲相比之下总是出丑的“故人”当然也是十二分看不顺眼。双方部属时不时为了抢地盘生冲突。

元廷为避免双方生摩擦,命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今山西县南以北,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至正二十年九月,罗帖木儿遣兵自石岭关围攻察罕帖木儿遣兵镇守的冀宁,不克旋退屯交城。十月,元廷下诏将冀宁付与罗帖木儿,罗派其将保保、殷兴祖、高脱因欲进城接管,可冀宁守将不纳。察罕帖木儿认为自己用兵数年,靠得就是冀宁山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才使得自己壮大起来,所以这根本之地不能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派其将白琐住、陈秉直以兵来争,被罗帖木儿部将脱列伯打败。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元帝命平章答失帖木儿、参政七十前往劝谕,罗帖木儿遂罢兵回到原驻地。但是张士德知道,双方结怨已经很深了,和解是不可能的,只要外敌一去,说不得要兵戎相见,争个真章。

张士德也清楚元廷的想法,察罕帖木儿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算不上蒙古人,其本人又在河南居住多年,早就汉化能再汉化了,所以对于这位位高权重的外臣元廷并不是十分放心,冀宁事件,元廷试图让罗帖木儿控制山西、河北,防止已经控制陕西大部、河南、山东地察罕帖木儿势力过度膨胀,并督促其南下江淮流域。可是察罕帖木儿的态度非常强硬,对元廷并不惟命是从,死咬着地盘一点都不肯吐出来。元廷还要依仗他,所以也只好忍了。

脱脱帖木儿不知道张士德地心思,看到他一脸的沉思,还以为他在担心不买罗帖木儿的帐会引来报复,不由大声劝慰道:“张知院,你安心了,罗帖木儿现在移驻中书省河间,这里还是大帅说了算,你放一万个心,大帅是不允许别人在他的地盘上乱插手的。”

“有大帅撑腰,我放一百个心。我等也能更加尽心为大帅筹备粮草了。”说到粮草,张士德不由心里苦,为了筹集粮草,兄长张士诚不知费了多少力气。淮北淮南地粮食原本勉强自足而已,要想应差元廷和察罕帖木儿的调拨就必须求援产粮大户-江南地刘浩然。

原本张士诚买粮应付元廷差事是打着赈济河北灾民的旗号,江南也就勉强卖给他了。后来不知从哪听说张士诚现在买粮是供给察罕帖木儿去攻打山东红巾军,刘浩然当即就翻了脸,死活不肯再卖给张士诚粮食了。可是察罕帖木儿不管你这么多,只管要粮食,而且淮北与山东离得近,运粮方便,于是日夜督促。这下可愁着了张士诚,现在察罕帖木儿主力云集北边,这个时候张士诚可不敢翻脸,于是他只好花数倍的价钱通过走私购入粮食,那钱花得让张士诚肉痛不已,心里把刘浩然和察罕帖木儿的女性亲属好好慰问了n多遍。

“有你这句话,一切都好说,你可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再克扣粮草了,兄弟我也难以交差。”脱脱帖木儿眉开眼笑地说着玩笑话,他知道张士德在淮安的地位,几乎可以当半个家,他说尽力就一定可以尽力。脱脱帖木儿驻扎在沛县,与驻扎在徐州的张士德毗邻,主要职责就是交接淮北运来地粮草,然后押送到山东前线去。

可是张士德每次交接的粮草总是与数目少一截,借口无非是路上损耗等等,让脱脱帖木儿头痛不已。

又饮了几杯酒,有部下前来禀报,说张士德送过来地粮草清点完毕,已经交接。张士德与脱脱帖木儿客套几句,以徐州事务繁忙为由便起身告辞。

回到座船上,张士德不由觉得越地气闷,他站在船头上,风迎面从运河上吹过来,让八月的闷热有了一丝凉意。山东看来不久就会落入察罕帖木儿之手,到时他整军南下江淮,自家必定会被当成前锋炮灰,与江南对敌。可是江南是那么好打地吗?

根据最新的情报,江南已经大败陈友谅,正聚集力量挥师北上。一旦攻克湖广,其实力又会上一个台阶。昔日地江南已经是一个极度难啃的硬骨头,现在的江南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可是江南越难打,察罕帖木儿就越想让张家去当炮灰,张家与江南拼个两败俱伤,察罕帖木儿坐收渔翁之利,至少可以顺利接收两淮。

该如何应对呢?张家的出路在哪里呢?甘身当炮灰还是干脆投附江南?张士德心里在不停地盘算着,这是一位随从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

“知院大人,请饮茶。”

第八十八章 大事件(二)

脑门心思的张士德下意识地接过茶杯,端在手里。的茶香,清新香醇的气息让他的脑子为之一醒,正要低抿一口时却无意看到站在旁边的随从,他直直地看着自己手里的茶杯,眼睛闪过一道欣喜、诡异的神色。张士德心里不由一愣,一种不祥从心底涌起。

张士德装作没有心情喝茶,漫不经心地把放到嘴边的茶杯又端在了手里,眼角却暗自观察着这位随从。

“知院大人,茶要凉了。”随从眼里闪过一道失望和焦虑,随即鬼使神差地脱口说了一句话。

张士德眼睛闪过一道锋芒,死死地盯住了这位随从。被盯死的随从脸色一变,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来,直向张士德胸口刺去。可是早有准备的张士德岂能让他得逞,往后一退便躲了这一刺,右手一搭,反向随从的右手擒去。

谁知这名平时不显山露水的随从武艺不弱,右手轻轻一卸,让张士德擒拿化为徒劳,然后右手一扬,匕向张士德的脖子划去。张士德吃了一惊,左臂连忙向外一格,试图挡住匕的去路,右手却化成掌往随从的脖子切去。

随从的右手到了中途又一次变招,往回一缩,然后猛地又向张士德心口一刺。张士德的架势已老,一时不好招架,只得又往后退了几步,眼看着就要掉入水中。这时,听到动静的亲兵们赶了过来,拔出兵器一窝蜂向那名随从围了过来。可是这名随从丝毫不顾自己的危险,势如疯虎,整个身子向张士德扑来,而手里的匕格外刺眼。

张士德被逼得狼狈不堪,他已经退无后路了,面对随从的全力一扑,还真不知道如何抵挡。这时一位亲兵横在张士德身前,挡住了随从的去处,那把闪着寒光的匕正刺中他地右臂。趁着随从失神的一瞬间,亲兵们全部扑了上去,把随从扑倒在地,七手八脚地按住他的手脚。

逃出生天的张士德不由舒了一口气,他收敛了一下心神,就在船头审讯起被绑得结结实实的随从。

“是谁派你来的?刘浩然,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还是刘福通?”

“你这个认贼作父的小子,你忘记了自己祖宗姓什么了?像你这种甘为鞑虏走狗的汉奸,天下义士人人诛得。”随从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是破口大骂道。

“汉奸?”张士德迟了一会。这个词在江南最流行。指地是投身为鞑虏走狗、背祖弃宗地人。甚至成了江南骂人最恶毒地词。谁要是被人骂做汉奸。估计祖先都要被气得从坟堆里爬出来。

“如此说来你是江南派来地。”张士德地眼睛变得阴鹫起来。

“是地。爷爷我就是江南地好汉。我就是刘丞相手下地豪杰。”随从大声叫道。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地身份一般。

“你不知道刺杀我地后果吗?”张士德地眼睛越地阴郁起来。几乎是咬着牙在说道:“你难道不怕我把你千刀万剐吗?”

“怕个球。要是怕老子就不来了。任杀任剐随便你。只求一件事!”随从倒也干脆。

“什么事?”张士德不由一愣。这死士还有什么条件和放心不下地事。

“你杀了我后一定要告诉天下,爷爷我是刘丞相麾下的好汉,否则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随从一脸豪情地大声说道,仿佛做为刘浩然麾下的好汉是无比光荣地事情,连千刀万剐也不在乎。

张士德一时说不话来。他知道,在江南大力宣传下,刘浩然已经被神话,他提出的“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地口号深入人心,分田地、安流民、轻赋税,博得了百姓们的拥戴,求贤如渴、礼贤下士又颇得文人士子们地好感。而他桃园结义,对兄弟情深义重的故事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让天下豪杰无不交口称赞,纷纷相附。随从这番话让张士德觉得他不像是江南和刘浩然派出地属下,反而像是对刘浩然倾慕不已的地方义士。

“我会让你说实话的,看你熬刑能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