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荣耀 >

第5部分

帝国的荣耀-第5部分

小说: 帝国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可怜的娃,孤身一人在这乱世里苦熬可真不容易。这才比玉哥儿大不了几岁,就要拿着刀子去杀打仗,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父母亲如何安心?”

听到这里,刘浩然的泪水不由地流了下来,他一直极力压制的情感被高氏几句全勾起来,悲伤、离愁、思念、彷徨、无助,种种伤心,全部在这一刻迸发出来了。

看到刘浩然在那里泪流满面,高氏走过去,轻轻揽住他,慢慢地抚摸着他的头。在高氏温暖的怀抱里,刘浩然已经是泣不成声。傅友德和丁德兴在旁边也是神情黯然,在这个让人绝望的世道里,谁没有伤心痛苦的事情。

好一会,刘浩然才安静下来,而经过这么一哭,高氏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慈祥和溺爱。

这时,常遇春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少年。

刘浩然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名留千古的英雄,只见他身材魁梧,有虎背熊腰之姿,一张略瘦的脸线条分明,不大的眼睛目光锐利,眉毛浓黑,还有下巴浓密的短胡须,洋溢着一种英武豪迈之气,双臂稍长,穿着一身袄衣,肩上扛着两只野兔。

而后面的少年脸型瘦长,个头不大,眉眼之间和蓝氏有几分相似。

“见过常兄弟。”丁德兴先开口道,“我是定远的丁德兴。”

“我是砀山的傅友德。”

“我是合肥的刘浩然。”

常遇春诧异了一下,但是随即放下东西,和刘浩然三人一一见过礼。

“我等原是刘福通都元帅麾下的红巾军,”刘浩然快言快语,直接说明了来历,然后把为傅友德疗伤赶来怀远取药,现在无处可去,前来投奔的经过简短地说了一遍。

“好,我常遇春最爱结识的就是有情有义的豪杰,三位来投奔于我,就是看得起我。请坐!”常遇春当即高兴地说道,从刘浩然的言语中,他已经听出虽然三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已经在患难之中结下深厚情义。这种重义轻生死的好汉是他最愿意结识的。

不一会,蓝氏做好饭菜,刘浩然三人也不客气,坐下就开始吃。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几个人却吃得津津有味。在席中,刘浩然大显口才,时而惊险经历,时而典故趣闻,信手拧来。听得常遇春一家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开眼笑,院子里时时飘起阵阵笑声。

在闲聊中,刘浩然也知道了那位少年叫蓝玉,正是蓝氏的弟弟,常遇春的妻弟。蓝玉,朱元璋曾经炮制过大杀功臣的两大案,其中一个的主角就是蓝玉,好像也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还真是拔萝卜带出泥。

刘浩然三人就这样暂居下来,平时,他们三人一起随常遇春去山上打猎,现在赋税重,一般百姓必须另想办法才能填饱肚子,常遇春的副业就是打猎。有空的时候四个人就在一起切磋武艺,当然了,刘浩然主要是学习武艺,一个月下来,刘浩然也能把一把环刀舞得有模有样的。吃过晚饭,常遇春等人就听刘浩然讲《说岳传》和《三国演义》,这些故事不但他们三人爱听,高氏、蓝氏、蓝玉也都被迷住了,连带着村里一帮青壮也天天赶过来听岳爷爷精忠报国和蜀汉五虎将的故事。

第六章 桃园结义

眼看着寒冬就要过去了,这天高氏不小心受了点风寒,一下子就病倒了。几经盘疴,连看了几个乡村郎中都不管用,反而越来越重了,急得常遇春等人团团转。

刘浩然仔细看了看高氏的病状,恶寒重,发热轻,头重胀,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流清涕,而且无汗,应该是风寒感冒。只是现在没有什么特效药,加上高氏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所以才会病得如此厉害。

刘浩然盘点过自己的行李,发现里面的常备药几经所剩无几,不过幸好还有一盒xxx感冒清热颗粒,连忙取了出来,冲水给高氏服下。

几副药下去,高氏的病状缓缓有了好转,刘浩然再从几位郎中的药方里选出一副他知道的小柴胡汤,双管齐下,终于在十几天后把高氏给医好了。

“小哥你还懂得医术?真是想不到啊。”躺着床上喝完一碗热粥后,精神十足的高氏含笑道,“这次多亏了小哥你,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得去和遇春他爹相会去了。”

“我只是略识一点医术而已,大娘能好转,那是常大哥和嫂子的一片孝心感动了老天爷,所以阎王爷才不敢收你。”刘浩然谦虚道。

高氏听得高兴,不由哈哈笑了起来,蓝氏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高氏的脸色一下子骤变了。

“这如何使得,这仙药是神仙留给你保命用的,怎么能给我这个老婆子用呢?”

刘浩然心里不由苦笑,看来这仙药一说傅友德和丁德兴已经偷偷说给常遇春听,而常遇春又告诉了他的妻子,只是这道长升级为神仙了。

“大娘,这生死由命,老天爷要你死,你多少仙药都不管用。再说了,我这么年轻,身体又健壮,绝不用到这药。”说到这里,刘浩然红着眼睛说道,“我的双亲已不在我身边,你就是我的母亲,高堂有事,岂能不孝敬!”

突然有人破门而入,刘浩然转眼一看,正是常遇春,他一把挽起刘浩然的手里,虎目含泪道:“兄弟,你如此恩情,哥哥我……”

刘浩然突然灵机一动,拉过常遇春还有随后跟进来的傅友德和丁德兴,自己扑通一声跪在高氏面前,朗声说道:“我与三位兄长相交于萍水,患难于生死,已经情同手足,今日我愿与三位兄长结为异姓兄弟,并奉你为母亲,还请恩准。”

说罢,便在那里伏地磕头。

丁德兴和傅友德一下子反应过来,一同跪在地上,大声合道:“正是如此,我等愿奉你为母亲,还请恩准。”他们的父母亲也已经不在世了,这些日子里,高氏的慈爱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而且能与常遇春结为异姓兄弟,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看到跪在地上磕头的刘浩然三人,常遇春已经是泪流满面,也跪倒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高氏老泪纵横,好一会才哽咽道:“遇春能有你们三位兄弟,真是他的大幸,我能有你们三位儿子,也是我的福气。”

这一日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村子不远的一处桃林里,朵朵桃花已经绽开,在几十位青壮的帮闲下,香案已经摆好,香烛、三牲祭品也放置妥当。刘浩然、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并立在香案前。蓝玉在旁边满是仰慕之色,却只能在旁边做些点香的活。

四人接过蓝玉递过来的香,齐刷刷地跪在香案前,双手拈香。刘浩然大声起头“念―”,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随即先一一报名,然后齐声高念道:“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刘浩然,虽然异姓,即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安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四人郑重地拈香叩拜皇天后土,然后将香插在香炉中。祭拜完毕,四人同时站了起来,刘浩然抢先一步,拱手向三人单膝跪拜道:“见过三位哥哥!”丁德兴是大哥,傅友德是三哥,常遇春比刘浩然大一岁,于是成了三哥,刘浩然就自然是四弟了。

丁德兴一把扶起刘浩然,四人把臂挽手,相视而对,不由昂首大笑起来,无比欣喜的笑声豪气冲天,在桃林里回响着。旁边围看的众人不由齐声叫了一声好,而蓝玉更是又蹦又跳,在那里只是拍手。

四人又一起跪拜了高氏,齐声叫了一声母亲,然后开始酒宴。

三牲祭品被拿了下,开始由几个青壮在一旁烧煮。一头牛,三只羊,都是丁德兴、傅友德在蓝玉的指点下,从附近大户家里趁夜顺手牵来的,十几坛水酒是刘浩然、常遇春用几头野猪和其它几十只野物从镇上酒店换来的。

众人开怀大饮,结义四兄弟更是大家的敬酒对象,一番酒喝下去,只听得桃林里人声鼎沸,欢声震天。

过了十几日,刘浩然四兄弟正在院子里商量事情,因为他们遇到了吃饭这个大问题。常遇春家原本就不富足,平时靠常遇春打猎贴补,倒也能过得去。后来多了刘浩然三个青壮汉子,都是能吃的货。虽然三人也能帮着做些事情,但是刚好是冬天,动物罕少,只能坐吃山空。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刘浩然四人合计着如何多打些猎物,多换些粮食,也好补上冬天的亏空。

正在商量时,匆匆忙忙跑来一个人,却是常遇春认识的,正在附近那户大户人家帮佣。

“常大哥,你们快跑。不知是谁告了密,大户知道他家的牛羊是你们偷的,于是就告上了县衙,说你们是聚众闹事,图谋不轨。官差这几天就会来找你的麻烦。”

说完这些,来人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三弟,是我们连累你了。”丁德兴歉意地说道。

“大哥,我们兄弟之间,还有用的着说什么连累之类的话吗?”常遇春不在意地说道。

“那怎么办?不如我们跟这帮狗腿子干一架!”总是喜欢跟在四个人屁股后面的蓝玉叫嚣道,却被常遇春一巴掌给拍老实了。

“三位哥哥,事已至此,不如我们就上山扯旗吧。”刘浩然缓缓说出自己的打算。虽然他还想着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但是却有了新的思路,自己已经有了三位义兄帮衬,再怎么着也可以拉一支队伍出来,到时投奔的时候就不用再从小兵混起了,搞不好还可以与朱元璋争个高低。

听完刘浩然的话,丁德兴和傅友德都把目光投向了常遇春。他们两人原本就是红巾军,对于上山干老本行早就有这想法,只是常遇春此前是个“良民”,不知他的想法如何。

看到三位结义兄弟的目光,常遇春不由笑了起来:“我原本打算今年开春后去投奔独山的刘聚,既然有了三位兄弟,还不如我们自己干。”

刘浩然三人轰然大笑,想不到常遇春早就存了聚啸绿林的心思,害得他们白担心一通。

“既然我们的心思一致,决心已定,那么就是确定立寨的地方了。以我看来,最好的地方是易守难攻,地方够空旷,而且最好离县城稍远。”刘浩然开口道。

“四弟,我知道有个好地方。”丁德兴想了一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定远偏南的地方有座山,叫虎头山,山高林密,易守难攻,里面山谷够宽,装个上万人不是问题。而且那里是安丰、庐州、扬州三路交界的地方,真正的三不管地区。”

“如此甚好!”刘浩然和傅友德都是外来户,对这一带不熟,听得丁德兴这么一说,正好合了意。现在就看常遇春的,看他是不是舍得远离家乡。

“这个地方不错。”常遇春当即说道,“离这里够远,我也不用担心连累乡亲们了。”一句话说出他的心事。

“大事已定,我们也该着手准备了。对了,二哥、三哥,你们人头熟,不妨多拉些合心的豪杰过来,多些帮手也好。”刘浩然和傅友德在这里没有什么熟人,所以这话是对丁德兴和常遇春说的。

“我认识两个朋友,华云龙和胡海,他们应该还在定远,到时我们在虎头山落脚后派人打听一下,再捎个口信给他们就好了。”丁德兴率先说道。

“我有个朋友叫花云,不过现在出去了。我会叫人给他家留个口信,让他与我们会合。”常遇春缓缓说道。

“花云?莫不是一人一剑震淮西的花云?”丁德兴大惊道。

“真是他。”常遇春笑着点头道。

“那好,等他到了虎头山,我定要向他讨教几招。”丁德兴高兴地说道。

刘浩然看出来了,这花云应该是位名满这一带的高手,要不然好武的丁德兴也不会如此高兴。

当天,常遇春四人振臂一呼,附近几个村子的三百多青壮立即响应,加上他们愿意跟随的家眷,足有六七百人。

收拾利落后,大队人马当夜就出发了。熟悉路线的丁德兴带着二十多人先行,做为前锋。一路上大家尽量走小路,避开各路好汉和官府的兵差,行了十几天,终于有惊无险地赶到了虎头山。

到了这里一看,果然是个立寨起事的风水宝地,更妙的是这里还没有被人占据。一伙人立即开始动手,修房屋,立寨墙,设哨卡,忙了足足月余,终于初见规模。

接着是开始整军了,既然扯旗了,自然要准备打仗了,但是当过红巾军的丁德兴、傅友德和风闻过义军战事的常遇春都知道,自己这伙人不比刘福通,一拉就是数万上十万,所以必须走刘浩然所说的精兵路线。

三位一商量,一致认为这件事情交给四弟刘浩然是最合适的,谁叫他没事就吹嘘自己如何知兵,如何“熟读”兵书,而且他的确也是四人中读书最多的。

做为历史军迷的刘浩然早就跃跃欲试了,到了虎头山之后,他立即着手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他对青壮进行了挑选和整编,原本三百多跟随来的青壮加上丁德兴呼朋唤友拉来的青壮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