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荣耀 >

第16部分

帝国的荣耀-第16部分

小说: 帝国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等人不由脸色大变,如此凌厉的冲击,如何阻挡?除非对手也有一般长的长矛,这时双方拼的就是各自的军纪和勇气了,谁先乱谁就先溃散。

跑了百余步后,骑马将领号令收兵,看来他对刚才的演练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只见他策马来到集合好的队伍前面开始大声说起什么来,朱元璋等人隐约听到:“防守…不错,…进攻不够坚决;…跟不上节奏,…有点乱,…弓弩营…,如果这样…,对抗演练就会被夺旗…”

朱元璋不解其意,目光转向华云龙,他却故意躲开了,转向花云,他却避开话题道:“这是冯国胜统领,他的兵带的不错,连我们护军都赞誉有加。”

走进城外的中营,刘浩然等人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一边客气地打着招呼,刘浩然一边打量着朱元璋,果然是有点丑,难怪明史会说他是姿貌异人,身有奇骨,史学家的笔法还真他妈的太春秋了。他身后的几个汉子倒是魁梧雄杰,应该有徐达、汤和吧,这些人都是和朱元璋光屁股玩大的,对他是忠心耿耿,自己不用打主意了,不过自己已经把老朱的班底抢走了一大半了,也该知足了。

刘浩然一一介绍完常遇春、傅友德、丁德兴、冯国用等人后,走到一位四十余岁的瘦高男子面前,刘浩然恭声道:“这是我定远军记室,百室先生。”

刘浩然攻下定远城,在县衙暂住了几日,处理相宜事务。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在门前窥视,被守门的军士以为不轨,一举拿下,正准备送交典军校尉处查办,谁想遇到了出门的丁德兴。

丁德兴一看,正是乡中的祭酒,素有贤名的李善长。李善长少有智计,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丁德兴向来就对他十分敬重。于是立即拦下,随即拉着他去找刘浩然。

刘浩然与李善长相谈,发现他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对政务处理颇有一手;而李善长发现刘浩然才兼文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擅长兵谋。两人当即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第二日,刘浩然便拜李善长为定远军记室,参预机画,主持馈饷。

回到营帐中,朱元璋宣读了彭大和郭子兴的官封,封刘浩然为万户,掌领定远军。

随即是接风宴,大家都是淮西的好汉,一时倒也意气相投。刘浩然拉着朱元璋聊天,从中验证了探知的一些濠州情况。

在濠州起事的五个头领当中,郭子兴显然高于其他四个,他出身于地主家庭,又是当地的白莲教首领,而孙德崖四个人,起于农亩,不识字,也没有什么见识。每次议事郭子兴的意见都与他们不同,而其他四个人意见一致,合起伙来对付郭子兴。加上郭子兴自命豪杰之士,对于孙德崖四个人也经常恶语相向,因此他们彼此互相猜疑,很难相容。后来徐州的彭大和赵均用投奔过来,使得濠州的局势越发得紧张。郭子兴和彭大一伙,赵均用和孙德崖等人一帮,双方谁都想当老大,斗得不亦乐乎,甚至出现了赵均用扣押郭子兴的事件,幸好被朱元璋挺身而出,联合彭大救出了郭子兴,化解了这场危机。

元军围城,几位首领只好放下前嫌,敌忾同仇,倒也安稳了一段时间。元军围解,几个首领又开始心有想法了,赵均用先是自称永义王,而彭大也不示弱,自称鲁淮王。郭子兴、孙德崖等人不敢称王,不过个个都自称都元帅,而且开始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朱元璋就是不久前跑到家乡,拉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被郭子兴封为镇抚。

在谈话中,朱元璋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刘浩然证实,缪大亨的确从濠州城下撤离时,为了增强实力,与张知院“狼狈为奸”,打着他的旗号,把刚刚从归德、汴梁运过来的大量军械兵甲匿入营中。这批军械兵甲数量巨大,长矛有三万支,环刀一万把,短剑一万把,大弓五千张,强弩一千,铁甲一千副,皮甲两万副,其它和箭矢无数。当然,刘浩然不会把具体数目告诉朱元璋。

从谈话中,刘浩然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彭大、郭子兴开始对自己这支“小队伍”并不放在心上,后来听说自己一下子扩充到了数万人马,还打下了定远城,立即看重起来,要不然一出手就是一个万户的封号。

刘浩然在席中满口都是对彭大和郭子兴的赞誉和敬仰之言,尤其是对郭子兴,简直就是有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听得郭子兴的义女婿朱元璋满是微笑。不过朱元璋在席中闭口不谈招揽之语,开玩笑,人家兵强马壮,不输濠州,愿意归附完全是看在郭子兴的面子上,自己算什么?而且他也看出来了,定远军诸位英豪将领对刘浩然是死心塌地,要是自己稍微不慎,说不定人家会说自己不知好歹。

第二天,刘浩然陪着朱元璋在定远城和营中走了一遍,晚上又是一场盛宴,两人还秉烛夜谈,甚是交心。第三日,朱元璋要回去复命了,刘浩然选了一件罗圈铁甲赠送与他,并友情赞助了兵甲五百副。刘浩然将朱元璋一直送出三十里,这才惜惜相别。

第十九章 目标滁州(一)

朱元璋离开的下午,刘浩然就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定远军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诸位哥哥,我们……”刘浩然刚开口说道,就被李善长打断了。

“护军,定远军已成,而且现在是商讨军机大事之时,护军为何还拘泥于山寨绿林之气?”李善长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只有护军大人和诸位将领,没有什么兄弟之分。”

冯国用在一旁开口道:“百室先生说得极是。我知道护军与诸位将领情深义重,但是现在大势已定,主臣已明,护军大人还如此称呼,如何明法度,重军纪?”

听到这里,刘浩然不由汗颜,尽管常遇春等人早就在正式场合不会直呼四弟,而是尊称统领和护军,但是自己一时改不过来,总是顺口就叫诸位哥哥,看来自己还是把自己当成是《水浒传》的英雄好汉。

刘浩然神情一凛,郑重地向李善长和冯国用拱手道:“两位先生说得极是,军中只讲军法军纪,无兄弟亲疏之分。”

一番小风波过后,刘浩然重新指着简易地图说道:“现在我军下一步的目标是滁州。但是滁州墙高城雄,而我军成军不久,训练不足,如是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正是,滁州是扬州路的西部重镇,也是应天和江浙行省的门户,元军在这里应该驻有重兵,我们贸然进攻,恐怕难以成事。”冯国用和李善长点头赞同道。

常遇春等人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建议先打来安、全椒,孤立滁州,然后再行攻克;有的建议先攻庐州,占据一块地盘再说;有的建议随濠州军东进,攻克泗州临淮,再挟势南下。但是却被刘浩然、李善长、冯国用一一否定了。

“孤立滁州,最后还是让元军有机会聚集兵力;先攻庐州,反而远离濠州,自成孤军;随濠州军东进,恐怕最后是为他人做嫁衣。”

看到自己的建议都被否决了,常遇春等人也暂时没有了主意,目光都投在了刘浩然三人身上。

“我看来来一招虚张声势,声北击南。”刘浩然在地图上狠狠一敲道。

“妙,这一计妙!”李善长和冯国用不由击掌赞叹道,而常遇春、傅友德眼睛不由一亮。

“护军,我胡海是个粗人,请你说个通透。”胡海是没有明白的人之一,性子又直,于是抢先开口道。

“现在元廷在淮西正处于守势。濠州军准备东进,攻取泗州,威慑淮东,加上张士诚已经在高邮举事,元廷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四处抽调人马增援围剿。而我们这时调兵北上,打出北上河南,与刘福通都元帅汇合的旗号,你们说元廷会如何想?”刘浩然解释道。

“对,我们挥师北上,而濠州进逼泗州,元廷当然会把滁州等地的兵马调集去淮东,等南边兵力空虚之时,我们在调头南下,直扑滁州,定可攻克。”傅友德接言道。

“正是如此,”刘浩然赞许道,“我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怀远,另一路潜行庐州。待到怀远攻克,我军主力云集淮北,再调头直扑庐州,中间却转向滁州。这样就可以使滁州毫无戒备,还可以迫使庐州兵马不敢擅动。到时滁州兵虚,庐州又不敢增援,我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好!”众人不由拍手叫道。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战术难度颇高,我军不但要南北奔波,而且战机一纵即逝,所以我们的行军一定要快,而且要隐蔽,否则一切都是白费。”

“行军迅速是我军的优势,我定远军军士从入伍开始,每天要跑五里野外小路,每三天要跑十里,每十天要全装快速行军二十里,每月要全装快速行军五十里。几个月下来,别的不敢说,我定远军一旦行起军来不输任何人。”傅友德自信满满地说道。

刘浩然和其它将领也点头称是,眼里都是自信,手下的部队都是他们带出来的,底子如何他们心里都有数。

“那谁北上,谁潜行庐州?”李善长问道。

刘浩然沉吟一会道:“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是我的结义兄弟,名声早已传遍淮西,所以他三人率军北上,自然能让人引人瞩目。缪大亨原是义军元帅,在濠州受过元廷官职,后来又投明于我定远军,江北一带的官府应该尽知,只要他在庐州出现,那些官吏将领们自然知道是什么一回事。”

众人一想,的确如此,刘浩然与三位义兄桃园结义,已经在两淮一带传为佳话,他四人的名头也名动江淮。他们举兵北上,出现在怀远一带,自然能让人好好想一想。

而缪大亨在清涧山一战不但举军尽降,还把行省枢密院的张知院和数十名显贵亲属给搭进去了,也算是在河南江北行省的官场中挂上名了。他出现在庐州,当地官吏自然也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好,就此行事!”李善长和冯国用相视点点头说道。

第二日,定远军便传开消息,护军都统领刘浩然意欲率军北上,重归旧主刘福通麾下。随即军中辎重营开始收集粮草车辆,收编工匠郎中,准备开拔。

第三日,常遇春为主,傅友德为副,常遇春、傅友德、丁德兴、华云龙四步兵团尽出,向怀远城开拔。而刘浩然在定远城收拾物资,于五日后率余部和辎重营出发,七万多百姓暂时留驻定远城,等怀远攻克后再随军北上,冯国胜、陈海两步兵团留守定远城护卫他们。

消息传到濠州,朱元璋不由万分诧异,想不到这刘浩然竟是如此重情义之人,刚编练一支军队就想着回归旧主。而彭大和赵均用却不以为然,反而加快了手脚,趁机出兵,东取泗州。

至正十三年冬十一月初二,常遇春部在芒羊山渡过淮河,屯兵淮北。初六,四步兵团齐聚怀远城下,兵力单薄的怀远城不战而降。与此同时,“尽释前嫌”的彭大和赵均用在龙窝站大败淮安路元军,兵锋直指泗州城下。一时江淮形势大转,各路官府都紧张不已,四处传信的使者不绝于途。

坐镇扬州的镇南王孛罗不花着急了。孛罗不花算是一位有作为的蒙古镇王,至正七年,孛罗不花率军镇压了集庆起义军,随后,又与威顺王宽彻不花一起镇压靖州起义军。这次元军在濠州围攻战中失利,使得濠州红巾军士气大盛,一旦攻陷泗州,再取淮安,就有糜烂两淮之势,加上淮安、高邮一带本来就情势危急,有张士诚“兴兵作乱”。于是孛罗不花连连从扬州路等处抽调兵力,增援泗州、高邮。至于越来越嚣张的刘浩然定远军,却不是他能关心的,自有人去头痛。

十一月十五日,彭大、赵均用所部攻克泗州临淮、盱眙,与高邮的张士诚遥相呼应,一时江北震动。

十一月十六日,元军探子终于发现旌旗招展的定远军营寨已经空无一人,一万多定远军不知所踪。

十一月十九日,定远军一部出现在庐州府梁县,疑有数万之众,主将旗号正是缪大亨。

镇守庐州合肥城的宣让王贴木儿不花顿时着了慌,庐州境内原本就有左君弼部横行无阻,要是再加上定远军,还让不让人活了。于是他一边号令全路官军齐聚合肥,并准备粮草器械,加强城防,一边传檄武昌、扬州,拼命地请求援军。

十一月二十日,滁州清流城外六十里外的官路上,尘土扬天,旌旗遮天,六个巨大的长方形方阵沿着大道正迅速向清流推进,他们在有节奏的鼓声中列队前行,矛枪如林,结阵如墙,势不可挡。而在他们后面,有数万民夫百姓,赶着牛马车辆,浩浩荡荡跟着向前蜿蜒。两翼有骑兵来往不断,巡哨拱卫。在这滚滚洪流中,有一面红色大旗迎风飘扬,上书三个大字“定远军”。

到三十里外,定远军立下营寨,并派骑兵向滁州城射出战书。这时滁州上下这才明白,耍了一圈,定远军真正的目标是滁州。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