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453部分

大国重工-第453部分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工作,但领导的这种客气你可千万别当真,领导都说了随时等着听你汇报,你还敢真的先回家去睡一觉,让领导干等着?

    “直接去经贸委吧。”冯啸辰吩咐道,接着又从蒙洋那里拉过自己的行李箱,从里面取出一包东西,交到郑语馨的手上,说道:“我去经贸委汇报工作,小郑你就先回公司去,让蒙洋留下来等我就可以。这些小礼品是我奶奶和婶子送的,你拿回去给办公室的同志们分一下吧,东西不多,也就是一个心意吧。”

    “嘻嘻,我就知道来接冯总肯定有好处的,每次冯总出国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好东西。对了,冯总,看在我到机场接你的份上,这些礼品,我能不能先挑啊?”

    郑语馨嘻笑着接过那包东西,打开来饶有兴趣地看着,同时向冯啸辰卖着萌。郑语馨其实是个官二代,父亲是个部级干部,这种舶来的小礼品对她来说根本就不新鲜。不过,冯啸辰送的东西又非同一般,她必须要显示出喜欢的样子,这才是接受领导礼物的正确姿势。

    冯啸辰只是笑笑,并不吭声。郑语馨也算是重装办的老人了,与冯啸辰私交很是不错。过去冯啸辰还只是一个副处长的时候,郑语馨是会拽着冯啸辰的胳膊向他讨礼物的,冯啸辰如果不给,会被她和其他的几个女孩子追着“暴打”一顿。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她虽然刻意想模仿过去的样子,显得与冯啸辰并不见外,但又岂能真的像过去一样肆无忌惮呢?

    唉,这就是当领导的烦恼啊。雷霆雨露,人家都要认真对待,再不是过去当个普通干部时候那样无拘无束了。

    依维柯开到经贸委楼下,冯啸辰带着蒙洋下了车,径直进了楼门,熟门熟路地来到屈建中的办公室门外。秘书见冯啸辰到来,进去通报了一声,旋即笑吟吟地出来把冯啸辰领进了办公室。

    “小冯,辛苦了!”屈建中从大办公桌后面绕出来,上前与冯啸辰热情握手,同时亲热地寒暄着。他今年不过是50刚出头,以他所处的位置来说,可谓是年富力强。冯啸辰与他打交道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相互也都是非常了解的。屈建中对冯啸辰的能力和品性颇为欣赏,冯啸辰也知道屈建中是个睿智的领导,二人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

    寒暄过后,屈建中拉着冯啸辰在大沙发上坐下,秘书给冯啸辰倒了茶,随后拿出笔记本,准备在旁边坐下记录二人的谈话。屈建中向他摆了摆手,说道:“你不用在这里陪着了,我和小冯也就是聊聊天,工作的事情等小冯休息好了再谈,你在外面呆着就行。”

    秘书微微一笑,起身出了门,同时小心地掩上了房门。他知道自己的领导与冯啸辰之间肯定还是要谈工作的,只是不会谈太多具体的事情,而是要务务虚,谈一些更宏观的设想。至于说聊聊天啥的,那就是一句玩笑话了,这俩人还能在一起聊欧锦赛不成?

    看到秘书出去,屈建中转过头,笑呵呵地对冯啸辰说道:“你这是刚下飞机吧?我不是跟你们公司办公室交代过吗,让你今天先回家休息,明天再来汇报工作也不迟,他们没跟你说吗?”

    冯啸辰道:“说了,不过我在飞机上睡得挺好的,现在也用不着休息。这次到德国去,有不少新的情况,需要及时向您请示,所以我就过来了。”

    “嗯嗯,我估计你也是有很多心得的,既然你说不用休息,那就一起聊聊吧,我可是很期待从你这里听到一些新思路呢。”屈建中道。

    冯啸辰知道屈建中的工作风格,当下也不兜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加贝国的皮特西格铁矿问题,我上次在电话里已经向您汇报过。”

    屈建中点点头,道:“这件事的确非常重要。接到你的电话之后,我专门找人了解了一下,据矿产部门的专家分析,皮特西格铁矿的远景储量,有可能达到80亿吨以上,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铁矿。如果我们能够参与这个铁矿的经营,对于保障我国的铁矿石进口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过,这个铁矿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开采成本远远高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加上运输距离较远,价格比进口澳大利亚铁矿要高出30%以上,完全没有竞争力。几家大型钢铁厂对于使用皮特西格铁矿的矿石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更不用说参与对铁矿的投资了。你在电话里说的那个方案,在现实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呢。”

    冯啸辰道:“这一点我也估计到了。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几家钢铁厂可以从眼前利益出发,拒绝皮特西格的铁矿石,但从国家经贸委的角度来说,不能这样短视,这个铁矿我们是必须要坚决拿下的。”

    “你说得很对。”屈建中道,到了他这个位置,这种账怎么会算不过来,他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国家的财政依然很紧张,要对皮特西格铁矿投资,只能依靠企业,国家是拿不出钱来的。而企业这边有自己的小九九,咱们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强调政企分开,政府也不方便直接向企业下命令,那么如何说服这些大钢铁厂参与投资,就是一件难事了。”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地瞟了冯啸辰一眼,其潜台词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 
    “这件事我来协调吧。”

    冯啸辰也懒得去推脱了。早在和卢拉姆谈合作的时候,他就知道和国内这些钢铁厂打交道的事情是要落在他身上的。

    这些年,中央提出搞市场经济,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不断下降,要想说服企业做事,必须要拿出一些好处来交换才行。经贸委倒也不是拿不出什么好处,但总不能随便遇到一点事情就答应一些条件吧,地主家里也没多少余粮了不是?再说,上级主管部门的威信还要不要了?这样一来,经贸委要出头办这件事,难度就非常大了。

    冯啸辰的情况就不同了,他联系的企业多,又屡屡能够折腾出一些赚钱的办法,很多企业都愿意听他的调遣。这样一来,他想办点事情也就容易得多了。此外,冯啸辰行事大胆,不拘一格,有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却敢做,这也是他能够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原因所在。

    就促成国内钢铁企业与加贝国合作开发皮特西格铁矿这件事而言,其实对于这些钢铁企业也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由经贸委出面来谈,这些企业虽然知道有好处,也照样要端端架子,让经贸委出点血。而如果换成冯啸辰去谈,对方要想这样拿腔作调,恐怕就要掂量掂量了,小冯总可是向来以不按套路出牌而著称的哟。

    屈建中也是因为知道冯啸辰的本事,所以才会做出一个为难的样子,等着冯啸辰主动请缨。冯啸辰倒也没让他失望,非常爽快地就接下了这件事,这让屈建中很是高兴。

    “你先去和他们协调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向委里汇报,委里会给你提供一切的支持。”屈建中这样许诺道。明明是一件事对国家大局有好处的事情,却要人家小年轻去跑腿,屈建中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因此便扔给了冯啸辰一柄尚方宝剑。

    “谢谢屈主任。”冯啸辰应道,接着又说道:“除了铁矿的事情,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我奶奶提议让咱们在欧洲建立一个欧洲研究院,专门招募欧洲的一流工程师,为国内研发技术。”

    “招募欧洲的工程师?还是一流工程师,这得花多少钱啊!”饶是屈建中身居高位,见多识广,这一刻也被冯啸辰说的事情给吓着了。

    “欧洲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工程师失业的也很多,其中有不少失业工程师的水平是很高的。他们的开价不高,周薪也就是500美元到800美元的样子。”冯啸辰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还不高?”屈建中皱着眉头道,“就算是500美元吧,合人民币就是4000块钱。一个月算4周,那就是000块钱的工资,抵我工资的20倍了。”

    冯啸辰道:“屈主任,咱们的账不能这样算。如果按周薪500美元计算,一年52周,也就是2000美元。您算算看,咱们有些企业从欧洲引进技术,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元。其实这些技术也并不复杂,找几个欧洲的工程师研究一下也能搞出来。这样一算,总体来说还是省了钱呢。”

    “如果真的是找几个欧洲工程师随便研究一下就能够搞出来的技术,那么咱们自己的工程师去搞,为什么就搞不出来呢?同样的这些钱,在国内可以聘到20倍的人手,难道咱们20个人还比不过他们个?”屈建中带着几分疑惑地问道。

    冯啸辰道:“他们这些人的经验,是咱们的工程师所缺乏的。其实我们花钱买的就是他们的经验,我们自己当然也能够摸索出这些经验来看,但这需要时间。我想过了,如果欧洲研究院建起来,我们要从国内派一些工程师过去与那些欧洲工程师一起工作,另外还要建立起一套远程办公系统,让呆在国内的人能够和他们随时沟通。”

    “随时沟通?你不会是想用长途电话来沟通吧?”屈建中又是一惊

    “当然不是。”冯啸辰微笑道,“屈主任,我这次到欧洲去,感觉到欧洲的互联网发展已经非常快了,咱们国内现在也已经接入了互联网,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办公肯定是要普及的,这样的沟通成本是非常低的。”

    “互联网?你是说inter?”屈建中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冯啸辰说的概念。此时互联网在欧美已经非常普及,接入的用户终端达到了几千万台,中国则是刚刚接入互联网,能够上网的计算机非常有限。虽然如此,但互联网的概念却已经是炒起来了,报纸上不时就有这方面的文章,只是互联网的名字还没有确定下来,有叫inter的,有叫信息高速公路的,也有叫互连网络的。后来国家觉得名字太乱,尤其是inter的叫法与语言文字普及的要求相悖,于是做了一个规定,将其统一称为因特网。不过,因特网这个官定的名字最终并没有得到普通人的认可,反而是互联网这种民间叫法占据了上风。

    屈建中是知道inter这回事的,经贸委还专门请中科院计算所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过inter。对于互联网能够做什么事情,计算所的专家讲得云山雾罩,大家听了个晕晕乎乎,也不知道专家说的东西里有多少是真的。话又说回来,搁在995年,能预见到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人,除了冯啸辰,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当年最大胆的想象,放在后世来看,都实在是太过于保守了。

    屈建中自知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些老化,这种新技术方面的问题,他是肯定不如冯啸辰更明白的,于是也就不再纠缠于远程办公这样的事情,而是说道:“你的想法有一些道理,但一个工程师将近3万美元的成本,恐怕财务上没法交代啊。委里要挤一挤,拿个一两百万美元出来,也不是不行,但这笔钱要上会讨论,我估计十有八九是通不过的。”

    冯啸辰摇头叹道:“唉,说到底,还是咱们的思想太僵化了。明明是一件好事,却要顾忌什么财务制度。如果换成民营企业,老板看好的事情,直接就掏钱去做了,哪里还需要上什么会。”

    屈建中也是习惯了冯啸辰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他说道:“制度还是要坚持的,如果每件事都可以例外,最后就不知道要出多少漏洞了。欧洲研究院这件事,你打一个报告上来,我请几位领导都看一看,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立一个专项。不过,我可提前说好了,就算是要立一个专项,经费也不会太多,一年50万美元到顶了。这样你也就能够聘到50个工程师,是不是显得有点太少了?”

    冯啸辰道:“屈主任,其实这件事我已经安排人在运作了,目前还不需要委里出钱。到欧洲去建研究院,也是一件比较敏感的事情,由国家直接出面不太合适,所以我让包总的辰宇信息公司出面去组建了。”

    “你是说包成明?”屈建中问道。包成明是这一次工程机械展团的出资人,屈建中也是因为这个而知道了他的大名。

    冯啸辰点点头,屈建中便说道:“这位包总可真是一个能够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的优秀企业家。这一次你们去慕尼黑参展,如果不是包总事先垫了钱,恐怕就难以成行了。你们在慕尼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是首功,包成明次之。过几天经贸委将会召开一个小型的表彰会,我会亲自给包成明颁奖的。”

    “那我就先替包总感谢屈主任了。”冯啸辰道。

    屈建中又道:“虽然包总非常热心,但咱们也不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人家做奉献。我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