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209部分

大国重工-第209部分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心里还惦记着其他的事情,眼前是西施还是无盐,对他是没啥影响的。

    “请问,松江省来的电焊师傅,是住在这里吗?”阮福根向那姑娘问道。

    “我是从松江来的。”姑娘应道。

    “你……”阮福根一愣,狐疑地问道:“你是电焊工?”

    “嗯。”姑娘点点头。

    “那……我们想找你师傅。”阮福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孙国华说的,肯定是这姑娘的师傅了。也怪他刚才向服务员没说明白,人家来了一个师傅、一个徒弟,服务员把徒弟住的房间指给他们看了。

    “找我师傅?”姑娘诧异了,“你们怎么会到浦江来找我师傅?你们该去通原找才是啊。”

    “通原?”阮福根瞪大了眼睛,“你是说,你师傅没在这里?”

    “没在啊。”

    “那你是跟谁一起来的?”

    “我师兄。”

    “你师兄多大岁数?”

    “你问这个干什么?你们是谁啊?”姑娘有些不高兴了。这都什么人啊,上来就说要找师傅,自己说师傅不在,他们又问师兄的事情,还问多大岁数。饶是姑娘的脾气好,也受不了这种盘问。

    “呃……是这样的,小师傅……”阮福根这才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太过于唐突了。他把自己的情况向姑娘简单做了个介绍,又说是孙国华给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到招待所来请松江省的电焊师傅去帮忙。他们需要请的,是能够焊二类压力容器的高级焊工,眼前这位小姑娘自然不是他们要找的对象。至于小姑娘的师兄是不是合意,也要看看这位师兄是多大岁数。

    “你是说,你们要焊的设备,是国家重装办交给你们做的?”姑娘眼睛里放出一些异样的光彩,盯着阮福根问道。

    “是啊,这是国家的重要任务。”阮福根答道。

    “国家重装办有一位……呃,姓冯的处长,你们认识吗?”姑娘脸上不知为何出现了一抹红晕,可惜阮福根根本就看不出来。

    “你是说冯啸辰处长吗?怎么,小师傅也认识他?”

    “嗯,我……我认识。”姑娘的声音又低了几分。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冯处长交给我们做的,他前些天还专门去视察过我们厂呢,叮嘱我们要抓紧时间完成任务。”阮福根说道,他不知道眼前这位姑娘与冯处长是什么关系,但既然人家问起来,他自然要添油加醋地渲染一下,以证明自己的真实性。

    “是这样啊?”姑娘眼睛瞪得老大,“既然是国家的事情,那你们也不用去找我师兄了,我去帮你们焊吧!”

    “你!”阮福根一下子就傻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一般不焊二类容器() 
站在阮福根面前的这位姑娘,自然就是杜晓迪了。

    杜晓迪和高黎谦等赴日本培训的电焊工,是前几天才结束培训,从日本回国的。他们乘坐的是从东京至浦江的航班,抵达浦江之后,机械部组织他们在浦江进行了几天的参观走访,还让他们分头到一些企业去做经验交流。杜晓迪和高黎谦二人是被安排到浦江锅炉厂来做交流的,他们演示了一番在日本学到的焊接技术,震住了全厂的干部工人。孙国华对阮福根说他们俩技术过硬,正是因为见识过他们的身手。

    完成交流工作之后,电焊工们便各自返回自己的原单位去了。杜晓迪和高黎谦给通原锅炉厂打电话请示自己的行程安排,厂长爽快地给他们俩批了半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在浦江好好地玩一玩,如果他们愿意在回程换车的时候到京城或者其他地方游玩,也是可以的,这也算是厂里对他们的一种奖励了。

    虽说有十几天的假期,高黎谦却是归心似箭。这也难怪,出去一年了,家里的老婆孩子还不知道是啥样,他能不想家吗?他和杜晓迪商量,打算在浦江玩一两天,逛逛商业街,看看外滩之类,然后就打道回府。关于返程的安排,二人有些不同。高黎谦是准备直接回通原的,而杜晓迪则是忸忸怩怩地表示还想到京城玩几天。高黎谦明白杜晓迪的意思,倒也挺聪明地没有去说破。

    阮福根到招待所来找松江省的电焊师傅的时候,杜晓迪正在收拾东西,打算下午就离开浦江。阮福根如果晚半天过来,杜晓迪和高黎谦恐怕就已经上了火车了。听说阮福根是来雇人去一家乡镇企业帮忙的,杜晓迪没有太在意,也没打算接下这件事。可再往下听,得知阮福根的这批设备是为重装办做的,而且冯啸辰不久前还去视察过,杜晓迪心里一动,直接就表示愿意去给阮福根帮忙了。

    杜晓迪主动请缨,一方面是由于她生性善良,听阮福根说得那么困难,动了一些恻隐之心。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她想到此事与冯啸辰有关,她不能袖手旁观。

    照杜晓迪原来的打算,离开浦江之后,她便要前往京城,去见冯啸辰。在满心的期待之外,她还有一些隐隐的顾虑,那就是见了面之后该和冯啸辰聊些什么呢。

    去年,冯啸辰去日本洽谈大化肥设备引进的事情,与杜晓迪见了一面,事后又偷偷交代杜晓迪的房东为他们安排膳食,还自掏腰包贴了不少钱。杜晓迪和高黎谦一开始并不知道冯啸辰出钱的事情,后来还是听房东说漏了嘴,才知道这个细节,这让杜晓迪心里感觉好生温暖,高黎谦也在她面前说了不少冯啸辰的好话,而且还频频暗示说冯啸辰是一个难得的白马王子,建议杜晓迪要抓住不放。

    在过去这一年中,杜晓迪与冯啸辰通过十几封信,关系越来越密切。但由于杜晓迪的腼腆,以及冯啸辰的没心没肺,二人之间那层窗户纸始终都没有戳穿。杜晓迪心里觉得冯啸辰对自己应当是有几分好感的,但这种好感到底是革命友谊,还是超越了革命友谊,她就有些拿不准了,这让她好生感到患得患失。

    这一回决定去京城见冯啸辰,杜晓迪也是思想斗争了许久才下的决心,但即便是火车票都已经拿到手上了,她还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冯啸辰。万一人家问自己干什么来了,自己该如何回答呢?仅仅是感谢他在日本时对自己的照顾吗?这似乎不是一个能聊得起来的话题。

    阮福根的出现,让杜晓迪发现了一个机会。她可以去帮阮福根把这批设备做完,然后再到京城去见冯啸辰,届时就有了聊天的由头。如果对方对自己有那么一丝情愫,从这个由头出发,就可以谈一些更深入的话题了。如果对方并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完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大家光是聊聊电焊的事情,也不算尴尬了。

    杜晓迪大包大揽,表示愿意去给阮福根帮忙,阮福根却是懵了。自己分明是来找电焊师傅的,眼前这位小姑娘,能称得上是师傅吗?自己厂子里面随便找个电焊工出来,都比这小姑娘岁数大,如果自己仅仅是想请一个这样的人,又何苦这样东奔西走呢?

    “小师傅,这个……我们要焊的设备,要求比较高,所以嘛……”阮福根支支吾吾地说道,希望杜晓迪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杜晓迪却没觉得自己的年龄是什么硬伤,在自己的厂子里,谁不知道她杜晓迪是个天才焊工,谁敢因为她年轻而小瞧她一眼?看阮福根这样一副为难的样子,她轻松地说道:“阮厂长,你不是说你们做的只是二类压力容器吗?二类容器焊接的要求能有多高?”

    “二类容器要求还不算高?小师傅,你焊过二类容器吗?”阮福根略有些不愤地反问道。

    杜晓迪摇摇头道:“这个倒是焊得少,我们厂子也做二类容器,不过一般不会让我去焊的。”

    “是啊,我也是这个意思嘛。”

    阮福根想当然地说道,谁料想,杜晓迪的后一句话,直接让他想吐血了。

    “我是说,我在厂里一般是负责焊三类容器的。”杜晓迪自豪地说道。

    “小师傅,你不会是在耍我吧!”阮福根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尼玛呀,你知道啥叫三类容器吗,就你这岁数,还只负责焊三类容器,不焊二类容器,你怎么不说你焊过铁路桥呢!

    “阮厂长,我真的没耍你。”杜晓迪觉得有些委屈,自己明明是说实话,怎么这位大叔看起来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难道自己长得不像是诚实的好孩子吗?

    “小师傅,我想问一下,在这个招待所里,除了你和你师兄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松江省来的电焊师傅?”阮福根决定不去探讨二类容器和三类容器的问题,还是先搞清楚自己有没有弄错人吧。唉,自己刚才真的应当向孙国华问清楚的,到底他说的是哪位师傅。

    杜晓迪摇头道:“应该是没有吧。别的省的人我不清楚,但如果你要找的是松江省来的电焊工,肯定就是我和我师兄两个人了,没有其他人。”

    “那……我们能见一见你师兄吗?”阮福根又问道。

    “可以啊。”杜晓迪道,“他住在楼上,我带你们去吧。不过,我师兄急着回厂子去,估计不会同意去给你们帮忙的。”

    阮福根心里一咯噔,苦着脸说道:“呃……那我们也见见吧。”

    三个人来到楼上,到了高黎谦的房间。高黎谦听罢阮福根的要求,又低声问了一下杜晓迪的意思,然后便笑着说道:“阮厂长,真不好意思,我有事情要急着回厂子去,恐怕就没时间去给你们帮忙了。既然小杜答应了去你们那里,那有她一个人就足够了,她的技术比我好得多,我去了也没什么作用啊。”

    “你说杜师傅的技术比你好得多?”阮福根有些不敢相信,以为这只是高黎谦的托词。

    高黎谦道:“没错啊,我师傅一直说,小杜的天份比我们几个都好,我们这些徒弟里,就数她技术最好呢。”

    “她说她在厂里焊过三类压力容器,这是真的吗?”阮福根又问道。

    “三类容器算什么?”高黎谦不屑地说道,“我跟你说件事,我们省有一座跃马河铁路大桥,有一回出现了险情,找了很多大厂子里的电焊工去维修,都拿不下来,最后就是小杜给焊好的,京城的专家都夸她水平高呢。”

    “呃……”阮福根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了。刚才自己还在腹诽这位小杜师傅,说她吹牛皮,怎么不说自己焊过铁路桥呢,谁曾想,她还真的焊过啊!三类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要求,当然比铁路桥要高得多,可人家能够参加铁路桥抢修,而且还得到京城专家的夸奖,这应当是有几把刷子的。整个招待所里只有这两位是松江省来的电焊工,而这位高师傅又明确说自己的水平不如小杜师傅,难道这个小杜师傅才是孙国华大力推荐的电焊专家?

    “要不,能不能麻烦小杜师傅到我们那里去试试?”阮福根半信半疑地说道。这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现在也找不到其他人,还不如就让这位小姑娘师傅去试一试。万一她真的有点本事,能够帮自己解决燃眉之急,岂不是更好?孙国华是个厚道人,他既然如此真切地推荐这两位年轻人,没准他们还真的是技师呢。

    “师兄,你帮我去把火车票退掉吧。还有,我的行李,也麻烦你帮我带回通原去。见了我爸妈,你就跟他们说,我去给阮厂长他们帮点忙。”杜晓迪交代道,随后,她又对阮福根问道:“阮厂长,咱们什么时候去会安,还有,车票和食宿,你们应该能够解决吧?”

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艳的仰焊() 
阮福根又向孙国华求证了一次,证实杜晓迪正是孙国华所说的“技术过硬”的那两个松江电焊工之一,杜晓迪也向阮福根出示了自己在日本接受培训的证书,这让阮福根心里踏实了几分。

    因为任务时间紧张,阮福根没敢耽误,马上带着杜晓迪回到了会安。毕建新听说阮福根请到了新的电焊工,吊着打了石膏的手臂也来到了车间。待见到杜晓迪的模样,毕建新的想法与阮福根如出一辙,都觉得杜晓迪是在耍大家玩。“焊工要小”这句话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也没说一个20岁的小姑娘就能够独当一面啊。这可是焊二类压力容器,不是焊点铁皮、钢管之类,焊接质量不过关,这些容器在高压之下是会开裂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毕师傅,你就放心吧,这个道理我懂。”杜晓迪换上了一身电焊工作服,英姿飒爽地站在毕建新和阮福根的面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就这么点压力容器常识,老毕在她面前呱噪老半天了,你确信通原锅炉厂比你们会安化工机械厂更小吗?

    “要不,你先焊点别的东西,让我……呃,还有阮厂长看看?”毕建新说道。

    杜晓迪道:“没这个必要吧?阮厂长不是说时间很紧张吗?这样吧,我先进去焊一条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