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永世皇朝 >

第302部分

永世皇朝-第302部分

小说: 永世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利比同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都是共进退的,和伊利比人打仗基本上就是打整个伊利比同盟,因此伊利比人很容易和外族爆种族全面战争。剩下的五个种族想要动种族全面战争并不容易,他们必须得到大部分同族统治者的认可,有时候还要得到人民的。

    有时候种族全面战争是因为种族间的意识冲突而爆的,有时候制度也会成为种族全面战争爆的诱因,但种族全面战争爆的根本原因,是某个种族的统治者之间达成共识,结成了一个暂时性的军事同盟。这种同盟是利益而生,等参战者都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同盟就会自然而然的解散。

    潇湖连通能动种族全面战争,是因为潇湖家的存亡会影响到其他泰容贵族的利益,泰容贵族们自然会他动种族全面战争。伊良皇帝能动种族全面战争,不仅是因为他拥有动种族全面战争的权力,还因为诸侯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想要趁机侵占泰容人的土地,所以他们才会响应伊良皇帝的召,还打的那么卖力。

    如今朝昕国人想和外族人开战,但其他明集人国家并没有和外族人开战的意思。朝昕国的大先知如果单方面的动种族全面战争,其他明集人国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朝昕国没有动种族全面战争的权力,因此这场战争是不合法的。其他明集人国家不会向朝昕国的宣战对象宣战,更不会参加战争,只会淡定的昕国被一大群敌人围殴。

    到时候,战局就会演变成朝昕国单挑一个种族。因为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到时候朝昕国连求和的机会都没有,肯定是要被灭国的。

    所以说,朝昕国绝对不能动种族全面战争,至少现在不能。

    可是如果动常规战争的话,单一国民受到歧视就无法被当成宣战借口。因为歧视对于受害者而言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受害者神经比较敏感,很容易把别人的无心之失当成歧视行为。况且朝昕国方面没有确实的证据,甚至连欺负韦续的人都找不到,对方完全可以说这些事是朝昕国捏造的。

    如果朝昕国用这种理由对某国宣战,这场战争肯定会被邻国视为无理由的侵略战争,搞不好是要被突然团结在一起的邻居围起来暴揍一顿的。

    但是除了这个理由之外,朝昕国现在没有宣战借口。朝昕国的大先知不敢冒险用这个理由宣战,安抚民心,他只能装模作样的去内院晃了一圈,然后对国民们说,韦续的经历是永生神对他的试炼,为的是考验他对永生神信仰的忠诚。

    这种说辞勉强说服了国民,于是国民们就散去了。韦续在朝昕国呆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轻易的取得了朝昕国人的信任,成功加入到朝昕国官方运营的商队之中。

    月末,他跟随商队来到拜伦斯王国。商队在拜伦斯王国境内,通过当地的商人团体购买了的粮草,然后在拜伦斯王国的眼皮子底下将这些粮食运往潇湖军的据点。拜伦斯王国无法阻止这种合法贸易,不卖粮给当地的商人团体,会引起国内商人阶层的不满;阻止商人团体和朝昕国的商队交易,就会给朝昕国留下开战的口实,所以拜伦斯王国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这件事让韦续对拜伦斯王国的商人团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其实韦续本就不喜欢商人,对于统兵的将领而言,活跃在己方与敌方之间的商人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同时韦续也讨厌商人唯利是图的性格。

    在朝着潇湖军的据点行进的时候,韦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拜伦斯王国的商人团体全部铲除王国商会来掌控全国的商业活动。

    在抵达潇湖军的据点之后,韦续没有使用原定方案,从信仰方面挑拨两军关系,而是故意在潇湖军士兵面前说话他们怀疑自己。然后他主动配合潇湖军的调查,在明集人的地方自残明集人认为自己遭受了潇湖军的毒打。

    当然了,这样做还不至于让明集人和潇湖军彻底撕破脸皮。他偷拿了一支明集火枪,韦家曾经有一支使用明集火枪的火枪队,所以韦续对火绳枪比较了解。在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瞄准了一名潇湖军军官,然后扣动了扳机。

    韦续没有打中那名潇湖军军官,但是潇湖军的队形太过密集,弹丸命中了他身边的一名士兵。在混乱之中,明集人不知道是谁开的枪,还以为是潇湖军先动手了,立刻抄起武器杀了上去。潇湖军见明集人先动手了,也抄起武器杀了上去。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逸的时光() 
明集人在潇湖军的主场和人家干仗,肯定是打不过潇湖军的。.┡M

    只是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明集人就被潇湖军压制住。明集人见势不妙,立刻派人去夺取据点的正门。

    从外侧夺门的难度很高,因为据点的大门和外墙都是用来防御来自外侧的敌人的,但从内侧夺门就没有那么难了。明集人集合了两百人左右的火枪兵,对着大门的守军来了一轮齐射。明集军的射击距离很近,潇湖军还没有掩体,所以这轮齐射的命中率相当的高。

    有二十多名潇湖军士兵当场毙命,伤者过三十人。这个伤亡数字是瞬间造成的,给了守门的士兵很大的心理冲击,军心出现了动摇。明集军在一轮齐射过后,立刻派出大约三百人冲击大门处的守军,潇湖军没抵抗多久就四散而逃,只有几十名忠心的士兵在几名军官的率领下拼死抵抗。

    人数处于劣势的潇湖军很快就丧失了对城门的控制权,明集军一边牵制守门的潇湖军,一边打开大门。据点外的联军已经等候多时,大门刚刚打开,一支人数大约为三百的联军突击队就杀了过去。

    这支突击队由麦尔亲自率领,突击队的成员都是从亲卫队和国王护卫团中挑选出来的。顺便一提,塔尔也在军中,在战斗时他一直跟在麦尔身旁保护。

    由于联军和明集人有着共同的敌人,根本没有事先联络过的双方表现的相当默契。联军不打明集人,明集人也不打联军,人都把武器对准潇湖军。避免被明集人误伤,麦尔没有让手下的泰容人部队参加战斗。

    在明集人的配合下,突击队很快就占领了大门。潇湖军不断的派人反扑,反扑的部队大多被明集人拦住,只有少部分人能冲到失守的大门附近。

    突击队与明集人联手奋战了一小会儿,联军的后续部队就跟上来了。第二梯队是韦续从里弥城带来的志愿兵,人数大约有两千,主官是丹允河。

    其实这支部队应该更早抵达战场,丹允河幻想着麦尔会战死在敌人的据点里,故意放慢了进军度,以至于后面的第三梯队几乎是和第二梯队同时抵达战场的。

    第三梯队也有两千人,他们来自麦尔的亲卫队,以及国王护卫团。他们在抵达战场后立刻加入战斗,而丹允河的第二梯队却磨磨蹭蹭的组织队形,等第四梯队到了之后才加入战斗。

    第四梯队的人数为五千人,都是都古人。其中有三千人是长矛兵,有两千人是弓弩手。第四梯队是在第二梯队之前加入战斗的,他们加入战斗的时候大门已经被完全占领,联军开始配合据点内的明集人攻击潇湖军。

    在突击队冲进大门的时候,联军在其他方向对潇湖军展开了牵制性进攻他们无法集中兵力对付据点内的友军。大门失守,四面受敌的窘境让潇湖军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士兵失去了抵抗意志,向联军投降。至于明集人,他们表现的太过凶狠,潇湖军的士兵根本不敢去向他们投降。

    潇湖军的主帅见大势已去,想集合一支骑兵,从另一处大门突围。但是联军早已料到潇湖军会集结骑兵突围,他们在每座大门外都埋伏了的弓弩手和火枪手,还在据点外设置了尖刺栅栏,尖刺栅栏后有长矛兵防守。在这种防御体系下,恐怕也只有爱尔特人的亲卫骑兵能够杀出重围。

    潇湖军的主帅想让骑兵帮他开路,等骑兵为他冲出一个缺口,他再带亲信杀出重围。然而这家伙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联军的一队火枪兵望见一小队骑兵站在原地不动,勉强在火枪的射程内,就对着这队骑兵打了一轮齐射。

    这轮齐射只打中了三个人,其中一人就是潇湖军的主帅。弹丸击穿了他的颈部,鲜血喷涌而出,是止不住的。但他并非是因为大出血而死,在被弹丸命中之后,他一头栽下马,摔断了脖子,当场毙命。

    主帅一死,军官们就失去了抵抗意志,纷纷投降。起初联军没有意识到这支骑兵突然投降是因为主帅死了,在审问过俘虏之后才现潇湖军的主帅被打死了。他们立刻把这个消息通告全军,据点内的守军听到敌军的通告,也不管消息是真是假,直接向联军投降了。

    此战联军阵亡六百八十三人,伤八百二十人。明集人阵亡一千九百余人,伤两千余人。潇湖军阵亡四千余人,伤四千余人。明集人在战斗结束后直接撤出了据点,没有与联军多做接触。联军提出要为明集人治疗伤员,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幸存的潇湖军全部投降,明集人没有向联军索要战利品,但他们把从拜伦斯王国买来的粮食,以及潇湖军交割给他们的现金都带走了。他们遗落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死者的尸体,也被带走了。

    关于战利品的分配,泰容人的盔甲对于都古人而言并不适用,都古人还不擅长骑马,所以盔甲和战马都归拜伦斯王国。麦尔分给厄古斯军一万张弓,一万支弩,弓箭和弩箭各二十万支,又将缴获的军资金分给厄古斯军一半。

    新历日,厄古斯军带着战利品班师回国。拜伦斯王国和泰容王国的军队仍然驻扎在据点附近,麦尔要分批遣返潇湖军的战俘,由于战俘的数量太多,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且需要部队镇场。

    正如潇湖连通当初预想的那样,这些战俘消耗了拜伦斯王国很多粮食。他们做战俘的时候要吃饭,回本土的途中也要吃饭。顶着“仁慈者”和“泰容人解放者”称的麦尔,肯定不能让泰容人在回乡的途中饿肚子。

    然而拜伦斯王国现在根本不缺粮食,这种程度的消耗对于麦尔而言毫无压力。在拔除了潇湖连通埋下的钉子之后,泰容王国的南部边境被完全打通。拜伦斯王国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泰容王国,泰容王国的物资也能源源不断的运往拜伦斯王国。两国的得到了整合,这会让两国的经济得到迅的展,大大加快麦尔的扩张进程。

    日,泰容王国的军队开始返回遥林城。三天后,拜伦斯王国的军队也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新历138年1月3日,麦尔返回拜伦斯城,顺便在拜伦斯城外举行了胜利阅兵,大大鼓舞了国民的战争热情。说来也巧,就在同一天,潇湖连通也在博谷城举行了阅兵式。不过潇湖连通阅兵不是庆祝胜利,而是激励国民的抵抗意志。

    新历137年12月18日,伊良军攻破博谷城北部的一座要塞城镇,兵锋直指博古城。潇湖连通亲率大军北上迎敌,挫败了伊良军的攻势,但未伤及伊良军的元气。潇湖连通知道伊良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不想时间刚来到新历138年1月1日,伊良军就趁着泰容人过新年的时候动了新一波攻势。

    潇湖连通没想到伊良军比自己还卑鄙,居然趁着泰容人过节时动攻势。鼓舞士气,他只能在博谷城举行阅兵仪式。接受完检阅的部队将直接开赴北线,迎击来犯的伊良军。潇湖连通又在博谷城做了演讲,表示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把博谷城交给伊良人。

    在潇湖军与伊良军奋力厮杀的时候,麦尔正在陪家人享受久违的安逸时光。

    四位新王妃生下的五个孩子,名字都是笑笑取的。珍心产下的双胞胎男婴,哥哥叫诚智,弟弟叫诚贤。安洁的儿子名叫明理,南怡的儿子名叫定武,炎鹤的女儿名叫静思,都是伊良风格的名字。

    爱丽丝不愿意给这五个孩子取名字,笑笑本想请格瑞或云心来给孩子取名,结果二人却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爱丽丝很清他们这样做的意思,过去麦尔的孩子都是由王后爱丽丝来取名,现在格瑞和云心点名让笑笑给五个新出生的孩子取名,等同于公开承认笑笑不是正妻,但胜于正妻的地位。

    在笑笑给孩子取了名字之后,新王妃们和笑笑的关系就变得亲密起来。由于爱丽丝等人之前一直在排挤四位新王妃,新王妃们对爱丽丝等人的印象非常糟糕。思维过于单纯的珍心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笑笑比爱丽丝更适合当王后。

    麦尔现在有十位妻子,其中有六位站在笑笑那边,尤丽丝和宜姗也不是爱丽丝的盟友,这让爱丽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麦尔会突然废掉她这个有名无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