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永世皇朝 >

第299部分

永世皇朝-第299部分

小说: 永世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两家情报机构已经被并入监察会,由昌容统一领导。昌容一直在调查这件事,但是由于谋反者行事谨慎且狡猾,监察会始终没能打入到敌人内部,这样一来王国就无法获得谋反者的详细情报。

    爱尔特王国和里弥城的商人团体在这种时候向拜伦斯王国献殷勤,格瑞和内阁大臣们怎么可能不起疑呢?

    经过格瑞和内阁大臣们的分析,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今后的十几年里,爱尔特王国和里弥城的商人团体的行为都不会给王国造成危害。麦尔出征时已经将军政大权交给格瑞,格瑞便代替麦尔做了决定,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至于韦续那边,由于对方已经擅自行动,格瑞想拦也拦不住,只能任凭他带着志愿兵和粮食去支援麦尔。格瑞在信中提醒麦尔,韦续的行动太过突然,不得不防。

    没错,韦续的行动确实很突然。一直在里弥城闷头展地方军务的他,最初在得知麦尔率军出征的消息后,只是叹了口气,此外再没有反应。他知道自己在拜伦斯王国的地位,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撒林和炎鹤。如今的韦续准备静下心来,认真积累经验,好好训练部队,一步一个脚印的在拜伦斯王国展。

    韦续的想法是好的,但内心中的骄傲和急切还没有完全消去。此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想要彻底戒除赌瘾,却刚刚开始努力的人,哪怕是见到一颗骰子,心中都会涌起千层波澜。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甚至成为小人物的棋子。

    丹允河知道韦续很想带兵出征,证明自己的实力,在拜伦斯王国步步高升,然后名利双收。当然了,丹允河无法彻底续的心。除了名和利之外,韦续还想得到昌容的芳心。他对昌容是昼思夜想,辗转反侧,正因为如此,那在拜伦斯王国建功立业,好好出一阵风头的想法一直藏在他心中的阴暗处,像是扎了根的荆棘一样难以拔出。

    对于如今的丹允河而言,对麦尔忠心耿耿的韦续是块不小的绊脚石。他希望彻底掌控里弥城,这样一来他的反叛势力就有了据点。最近他和商人团体们正着手陷害里弥城的市长,想要将他扳倒,把市长换成自己人,这样一来他们行事就会更加方便。

    而韦续的存在,像一面盾牌一样挡在现任市长身前。只要有他在,丹允河等人是不可能扳倒现任市长的。达成自己的目的,丹允河必须把韦续支开,而边境战役刚好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丹允河利用韦续立功心切的心理,劝他擅自动员部队参战。起初韦续是不肯的,丹允河见仅凭口说劝不动韦续,就拉上背后的商人团体他们给韦续赞助资金和粮食,好让韦续有动员志愿兵的资本。

    商人团体的赞助让韦续有些动心,可他还是不肯出兵边境。他知道里弥城对拜伦斯王国的性,如果爱尔特王国在他带兵离开的时候突然对拜伦斯王国宣战,里弥城就会因为兵力空虚被敌军轻易攻陷。

    里弥城以西是大片的平原,爱尔特人的重骑兵在跨过里弥山之后就能长驱直入,直取希望城和拜伦斯城。爱尔特王国虽然对拜伦斯王国没有敌意,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韦续不敢冒这个险,也不能冒这个险。

    在了解到韦续的担心之后,丹允河立刻表示韦续可以替爱尔特王国和拜伦斯王国牵头两个签订互不侵犯协定。韦续觉得这件事不可能成功,但是在丹允河的不断怂恿之下,他还是派人去了爱尔特王国。

    却不想爱尔特王国很痛快的接受了韦续的提议,这个结果完全出乎韦续的意料,却在丹允河的意料之中。一直在和爱尔特王国的打交道丹允河非常确定,爱尔特王国对拜伦斯王国是没有敌意的,否则他们不可能不给丹允河这个叛乱者。既然爱尔特王国对拜伦斯王国没有敌意,那么爱尔特王国肯定会和拜伦斯王国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因为这份协定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让丹允河意外的是,爱尔特王国在同意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之后,还要赞助拜伦斯王国粮草,这让他很是郁闷。丹允河不清楚爱尔特王国为什么如此伦斯王国,要知道爱尔特王国比整个潇湖家加在一起还要强,双方的实力完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双方生战争,在盟友不参战的情况下,拜伦斯王国肯定会被爱尔特王国碾压至渣。

    不过如果让盟友也参战的话,形势就会逆转。爱尔特王国实力虽强,但是爱尔特人在新世界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高。他们只有爱尔特王国这一个国家,和伊良帝国这个名义上的统一国家不同,爱尔特王国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爱尔特人经过八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国土连在了一起,成为新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独立国。

    爱尔特王国的人口总数过四千万,其中爱尔特人占三千万。在新世界的主要种族中,爱尔特人的人口总数排在倒数第二,在他们之后就是声名狼藉的安威克人。如果不是有着足够强大的统一王国,爱尔特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还不如安威克人。

    正因为如此,爱尔特人在大灾变后变得非常团结,种族凝聚力极高。爱尔特人和外族爆过两次种族全面战争,第一次是和泰容人,第二次是和都古人。

    第一次种族全面战争双方平分秋色,最后以无条件和平告终。在第二次种族全面战争中,爱尔特人遇到了种族凝聚力同样很高的都古人,都古军占据人力和军事科技的优势,爱尔特人被打的节节败退。最后爱尔特王国的都被都古联军包围,围城战打了整整三年,爱尔特人全民皆兵,援军从各地不断赶来都古人苦不堪言。

    最后城内的粮食吃光了,爱尔特人就靠吃敌人的肉为生,为此甚至不惜放都古军进城,与其进行肉搏战,以得到更多的粮食。爱尔特人的食人行为让都古人胆寒,长时间的围城战和爱尔特人的拼死抵抗让都古军的士兵失去战意,无奈之下都古人只能退兵,与爱尔特人无条件和平。

    直到现在都古人还将爱尔特人称作“食人族”,还将爱尔特人视作新世界最野蛮的种族。有趣的是,爱尔特人也把都古人视作最野蛮的种族,因为爱尔特人是没有奴隶制度的,他们认为把人当成牲口一种极度野蛮的行为,已经把奴隶制度展到巅峰水平的都古人自然会被爱尔特人当成野蛮人。

    二十九村里大族出身的丹允河不知道这些事,他的想法很简单。麦尔是他的敌人,所以麦尔的拜伦斯王国也是他的敌人。爱尔特王国想和拜伦斯王国保持和平,那么爱尔特王国就是他的潜在敌人。

    丹允河想要离间爱尔特王国和拜伦斯王国的关系,但是以他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丹允河想要提升自己在拜伦斯王国的地位,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表现出一副对麦尔很忠诚的样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所以这次丹允河也跟随韦续出征,想要好好在麦尔面前表现一番。他表面上对麦尔恭恭敬敬,十分顺从,好将内心中对麦尔的厌恶与轻视完全掩盖住。

    没错,丹允河瞧不起麦尔。

    在丹允河麦尔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给他的。麦尔能成为合法领主,是因为他娶了潇湖家和厄古斯王国的公主;伊利比人之所以愿意成为麦尔的盟友,是因为格瑞是麦尔的父亲;拜伦斯王国之所以能展成现在的模样,那是因为南怡居士的规划,还有众人的努力,与麦尔没有关系。

    在丹允河麦尔还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的合法领主身份是腾炎和潇湖家给他的,然而他却用“卑鄙的手段”夺取了潇湖家的领地,建立了所谓的泰容王国;和言家在麦尔尚未迹时给了他很多帮助,可他却因为和言欣夜精神出了问题把她休了;麦尔是行商出身,在他成为国王之后,他却利用王室的权力打压王国境内的商人团体。

    最让丹允河愤恨的,莫过于麦尔将炎鹤纳为王妃的事。拜伦斯王国的臣民都知道麦尔有很多妻子,身边成群。在丹允河麦尔平日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满足,居然把魔爪伸向了王国的将军和总理大臣,简直是丧心病狂。

    诸多的不满,加上早已在内心扎根的恨意丹允河恨不得把麦尔生吞活剥了。在麦尔设宴款待韦续等人的时候,座位距离麦尔很近的丹允河不止一次的幻想着他拔出佩剑,一剑斩下麦尔脑袋的畅快场景。

    麦尔本能的感觉到了杀意,却不知道杀意来自何人,只当自己在战场上呆久了,产生了幻觉。请:

第一百一十三章 麦尔与韦续() 
新历137年9月25日,联军大营。┡.M

    昨天,腾源派出的三万步兵抵达联军大营。按照最初的部署,这三万人的作用是在南线作为威慑,以免潇湖家狗急跳墙,强行向南方突围。如今潇湖军已经摆出了死守的架势,再加上联军没有破敌之计,麦尔只能把这三万人归入麾下,以增加己方的进攻兵力。

    麦尔从第一次领兵作战到现在,取得过多次傲人的战绩。在二十九村里退敌,在二十九村里平叛,奇袭黑神社,遥林城会战大捷,两个月前他又未损一兵一卒攻陷潇湖军的一座据点,俘虏数万敌军。这样的战绩让麦尔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如今就算麦尔让士兵丢下武器和盔甲向敌军据点起进攻,士兵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他的命令。

    在士兵们的心目中,麦尔几乎被神化。在军中流传的战绩让士兵们认为麦尔擅长领兵打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麦尔能带兵,也能带兵打仗,但是他并非是个成熟的指挥官。他能打胜仗,并非是因为他指挥有方,这其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他在二十九村里能轻易击败邪巫女,是因为邪巫女的战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她们天真的认为以她们的力量能够轻易攻陷南怡城堡,从此之后扬名天下。如果邪巫女只是像往常那样抢一票就跑,这场战斗必定会因为麦尔的举棋不定成为他不堪回的黑历史。因此在这场战斗结束之后,麦尔的指挥风格就出现了变化,他的决策变得果断且激进,再也不会像最初那样举棋不定了。

    击败二十九村里的叛军也不是麦尔一人的功劳,他虽然凭借莱汀魔法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叛军产生了混乱,但叛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分兵官军有了将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在这两场战斗中,敌军的指挥官都不专业,在麦尔面前犯下致命错误。如果这样麦尔还打不赢,那他就可以放弃带兵打仗的念头了,因为他根本就没那个天赋。

    在奇袭黑神社的行动中,麦尔冒了很大的险。如果他没有得到笑笑的帮助,剿匪联军不可能以那么小的代价攻陷黑神社。在遥林城会战的时候,麦尔把一种刚刚学到的新战术,拿到敌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战场上去实验,这种行为是相当危险的。就结果而言,他的战术也不是完全成功了。他对敌军的战力预估不足,使得当时的领主护卫团付出巨大的损失,一个成熟的指挥官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至于不久前获得的胜利,那绝对是麦尔最不想提及的事。这几场胜利在麦尔本就不是什么战绩,而是黑历史。他指挥的每一次作战都会犯错,有些错误还是致命的。在上一场战斗结束之后,麦尔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现自己对于局势的判断有些理想化,这对于指挥官而言不是件好事。

    麦尔不至于因为这件事不敢再带兵,但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加强军事思想的学习,好让自己尽快的成熟起来。韦续来到大营之后,麦尔与他交流过几次。他现韦续作为一个至今为止只打过一场胜仗的将军,其军事素养要比自己强上很多。

    对于自己的失败,韦续总是坦然接受。他向麦尔讲述了父亲韦蓝对他的教导,韦蓝曾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一个将军除非在战告捷之后就退隐,再也不带兵打仗,否则他必定会尝到战败的滋味。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只要拼尽全力去指挥作战,战败也不是耻辱之事。

    韦蓝在上今县周边的地区中,是可以与潇湖腾源比肩的名将。在他执掌上今县军权二十三年的时间里,上今县里弥神社与二十九村里组成的联军没有在对外战争中没有败过一次。他击败过爱尔特王国的入侵,击败过潇湖家的入侵,击败过厄古斯王国的入侵,也击败过布金共和国的入侵。

    人们常说韦蓝一生未尝过战败的滋味,麦尔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韦续却对麦尔说,韦蓝给他讲过自己少年时代带兵打仗的经历。那时的韦蓝因为性格老实,在家族中地位很低。他和哥哥韦林的关系很好,韦林因为机灵懂事,深得家族长老的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