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8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8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菜上桌时,她稍微解释了一下道:“我妈妈经常出差,我和爸爸没空做饭,经常在外面吃小炒,这一中附近的小炒店几乎被我们吃了个遍。”

    杨子建有些不好意思道:“以后我一定回请你吃小炒。”

    “那是当然的。”汪艳笑道。

    坐在杨子建对面,汪艳首次认真观察这位清秀、消瘦的同学十六岁左右的少年,乌黑的短发柔顺地垂在额前,有些像女生的刘海,他的脸部线条柔和,剑眉星目、鼻梁坚挺尽显男孩的帅气,嘴唇薄厚适中,只是脸颊内陷,肤色有些腊黄,显然是营养不良所致。

    他深邃的眼眸如一鸿清澈的秋水,四周略带红晕,配上脸型,有种温柔似水的亲和力,多看几眼后,在那一瞬间居然让她怦然心跳、面红耳热。

    这种感觉好讨厌啊,这是为什么?要知道,他最初给自己的印象其实挺糟糕的,好几次忍不住想要整治他!

    少女不知道,坏印象也是印象,一旦坏印象扭转为好印象,关系立即会大踏步前进,触发男女之间的荷尔蒙。

    这一切只不过几息间发生,汪滟自制力挺强的,她高高举着汽水瓶,非常豪气地敬道:“大诗人,祝你旗开得胜!”

    “不敢,这得要感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杨子建忙举起汽水瓶,略带谦逊地与她碰了一下,然后喝几口,一股气流涌上口腔鼻孔,感到特别刺激清爽。

    汪滟像个男孩子一样,“哈”的一声吐气,心情放松下来,兴致勃勃地对杨子建道:“子建,你的名字起得不错,是七步诗曹植的字。”

    “是啊。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子建点头道,“正因为是曹植的字,所以我也不打算再取笔名。不过,我父母取这名字是种巧合,他们都是小学毕业的农民,取名只是按辈份习惯,我弟弟叫子设,我妹妹叫子珍,我有个堂弟还叫子龙呢。”

    “知道七步诗原文的人不多,看来你量确实挺大的。”汪滟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学写现代诗的?你发表的这组诗,和课本教的不一样。”

    “我不大喜欢课本里的现代诗,太水,而且歌颂什么的太高大上。我喜欢戴望舒、徐志摩、席慕容、余光中等人的古典主义抒情诗歌

    我曾踏月而去

    只因你在山中

    而在今夜诉说着的热泪里

    犹见你微笑的面容

    丛山黯暗

    我华年已逝

    想林中次次春回依然

    会有强健的你

    挽我拾级而上

    而月色如水,芳草凄迷。

    无论是学习散文还是诗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模仿。宝岛诗人用唐诗宋词的古典意境中构建现代的情感,这种手法,取巧而传统,更容易学习,不需要再创造复杂的意象,就像是一堆早就做好的积木一样,我们只要把它按我们的想法垒起来就行了!”

    “余光中的诗歌我没读过,什么时候我去找来看看,但我喜欢三毛和席慕容,我也曾想去撒哈拉沙漠流浪。”汪滟道,能了解到杨子建的写诗经验,让她眉开眼笑,笑如桃靥。

    杨子建顿时看呆了,不禁怀疑这汽水里是不是有酒精,能让人微醉。

    忽然想到她喜欢汪国真,便劝道:“别去学汪国真诗歌,他的思想太纯粹,你永远也学不来的,就好像连级的指导员,永远也不可能写出领袖级的语录一样。”

    汪滟非常聪明,一听就明白了,虽不赞成他的观点,但仍接受建议道:“我会按你的方式,试着用古诗意象构筑自己的情感。”

    杨子建欣慰地点头,忽然想到汪滟的个性,她生活太顺,人生少了些古典的伤春悲秋,要模仿席慕容也是够呛。

    这时,炒菜一盘盘端了上来,两人二话不说,保持“食不语”,大快朵颐。

    杨子建吃着宫保鸡丁,热泪盈眶,这是第一次吃到专业小炒,差点把舌头都吞了进去。

    十五岁的少女,班干部当久了,满脑子都是学习和责任,汪滟吃了半饱后,就开始谈文学社。学校成立了一些社团,但有兴趣参加的同学极少,大家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文学社除外,因为文学社与写作文相关,算是“正经事”,语文老师还会额外辅导,现在登记入社的同学已经有十六个,但多是一些喜欢琼瑶、三毛、席慕容多愁善感的女生。

    吃完后,两人喝茶消食,一边闲聊。

    汪滟问道:“子建,你认为,我们这个文学社怎么做才能办得成功,还不耽搁社员的学习?”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杨子建作为谋臣,自然尽心谋划道:“首先,召开成立大会,明确目标。红楼梦的诗社活动是整部中最出彩的地方,比如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和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当时探春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汪滟美眸闪亮,激动地拍案叫绝道:“不错,因一时之偶兴,成千古之佳谈。只要我们用心,说不定橡树文学社会成为南剑一中的光辉历史!”

    两人开始细谈文学社的章程,组稿,印刊,如何利用周末休息日,组织社员到南剑市的各大名胜古迹采风等等。

    杨子建还同意当橡树社刊的编辑和主笔,当编辑是老本行,而主笔更简单了,社刊没号没版权,不存在一稿多投的问题,把暂时没发表的作品放到这里就行了。

    饭后,送汪滟上车离开,在回校的路上,杨子建居然微醉了,觉得是行人那么友好,路景是那么美丽,一切是那么美好。

    他没想到,一连串重大而艰难的考验,正等待着他。

第17章 离家出走的弟弟妹妹() 
周六晚自习。

    包括杨子建在内,教室只坐着十三个人。这是休息日,没有老师值班,完全看个人自觉。

    晚上八点,杨子建坐在学习委员张瑾的课桌旁边,聆听她的解答和指导这一个星期来,杨子建每天晚上都请教张瑾十几分钟,这已经成为高一2班的一道风景,以至于有流言说他们在谈恋爱。

    就在此时,一位姓罗的中年门卫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来到高一2班教室,站在门口喊道:“杨子建同学在么,你弟弟妹妹来找你了。”

    杨子建听到喊话,大吃一惊,连笔记本都没拿,就冲到走廊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弟弟杨子设十二岁,妹妹杨子珍才九岁,杨子珍因为瘦看着不到七岁,他们与杨子建长得很像。两个小孩蓬头垢面,形同乞丐。他们身边没有大人,他们是怎么到城里来,怎么找到一中的?要知道南塘镇到市里有二十公里,而且南剑市是一个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杨子建连忙蹲下来,拉着他们手问道:“爸爸呢,妈妈呢,你们怎么进城的?”

    杨子设双目红肿,一言不发,倔强地抿着嘴。

    杨子珍黑黑的脏手紧紧抓住大哥的校服,咧开嘴大声哭道:“邱伯伯好可怕了,他带着几个人来向爸爸要钱,爸爸说没钱,邱伯伯把桌子砸了,还把家里电视搬走了,呜呜妈妈跟邱伯伯打架,爸爸就打妈妈,妈妈就跑回了舅舅家了,呜呜爸爸喝酒,喝醉了抽打我们,呜呜”

    “哥哥,我痛。”妹妹一边哭着,一边把手臂衣袖卷起来,细小的胳膊上面青一条紫一条,这是用晒干的细竹枝抽打的,杨子建没被少打过。

    杨子建心中绞痛,眼圈一红,呼吸几乎窒息,蹲下来双手紧紧抱着她道:“没事,没事,哥哥会保护你们的。”

    杨子设这才嘶哑地喊道:“你今天怎么不回家,如果你在家,爸爸就不会打我们了。都怪你,考一中把家里的钱都用光,害得我们被讨债,呜呜爸爸把我们关进厢房,不给我们饭吃,我把后墙的木板弄开了,带妹妹逃出来呜呜,我们在公路上走了一天,到了城里,饭店一个姐姐给我们吃的,还告诉我学校的地址,我们一路问过来,哇”

    他一边说着,想到路上的恐怖,也后怕得嚎啕大哭起来。

    杨子建立即听明白了事件的过程,知道他们居然是沿着公路走进城里来的!

    弟弟杨子设一向极有主见,固执又冲动,经常离家出走,但万万没想到他会胆大包天到这个地步,竟然拉着妹妹进城,还走了大半天,这可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鱼龙混杂,遇到坏人怎么办?这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但是,他怎么忍心责备他,看着这两个年幼可怜的弟妹,他心如刀割,眼泪夺眶而出。

    他的另一只手把弟弟搂进怀里,低声而坚定地道:“对不起,对不起!子设,子珍,让你们吃苦的,相信我,哥哥会挣钱的,挣很多钱,帮家里还债,让你们不被挨打,让你们吃好穿好。”

    确实怪自己,因为害怕父亲,结果周末不敢回家承担责任,害他们俩受了这么大的罪,想到要是他们在进城的路上被坏人拐走,或者出一点意外,那真是百死莫赎啊!

    这时,班上许多同学移到门口,看着这一切。

    谢小钦、林峋、林逸、余冒等同舍的朋友走了出来,谢小钦当机立断道:“子健,带你弟弟和妹妹回宿舍,今晚就住在那里,范龙、安军他们回家了,宿舍有床铺。”

    杨子建这才发现,四周都是同学,脸上一阵发热。

    自己家里的那点**,被同学们发现了,这可糟透了,以后一点自尊都没有了,他可不想在成名前被人同情。

    小胖子余冒蹲在杨子珍的身前,摸了摸她的小腿和脚踝道:“子建,我来背你妹妹,她的腿已经走肿了,脚底早就起泡,必须要用药治理一下,我那里有红药水和消肿的伤药。”

    杨子建连忙道:“请你务必给他们治伤一下,谢谢了。”

    他知道余冒的父亲是赤脚病生,治疗外伤很有经验,这真是幸运,否则小妹留下什么后遗症,可就要遭大罪了。

    于是,杨子建背着子设,余冒背着子珍,加上林逸和谢小钦,朝着山顶宿舍走去。

    张瑾一如既往没有出去旁观,但仍倾听着教室外走廊的声音,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杨子建他们离开后,她看着杨子建留下的笔记本,轻叹了一声,在空白页写了一行字:“你还好吗,你弟弟妹妹还好吗,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问我,我会尽力帮忙的。”

    然后把笔记本放回杨子建的抽屉内。

    杨子建等人背着弟妹走天桥,上西坡,来到宿舍门口。杨子建和宿舍管理陈老师讲了一下弟弟妹妹的情况,陈老师放行,还提了一只热水瓶的开水给杨子建。

    到了宿舍,林逸、谢小钦同时把水桶提进宿舍,杨子建用温水给弟弟和妹妹洗脚、擦拭身子,然后余冒给他们涂抹伤药,包括清理那些抽打的伤痕。

    小兄妹俩一边哽咽,一边配着开水吃了一包林逸送的饼干,然后又累又困,挤在杨子建的小床上,相拥着呼呼地睡去了。

    杨子建把蚊帐放下来,然后跟舍友们解释道:“我父亲只是喝了点酒,一时情绪失控才会这样,他生意失败,因此有些暴躁,但平时不会乱打人的。”

    杨家其实并没有外人想像得那么惨,因为杨家的亲戚非常多,但是父亲不会做人,又爱面子,才会搞得这么狼狈,实际上只要拉下脸去借钱,镇里的那一大帮亲戚都会出手救急的。

    只是,“子不言父之过”,杨子建不好责备父亲什么。

    三位舍友一直处于巨大的震憾之中,相视无语。

    他们家境都还不错,还没见过如此不幸的家庭环境,两个年幼小兄妹,被逼离家出走二十公里进城,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第18章 借钱() 
宿舍里,杨子建犹豫了半晌,他本不想暴露写诗的事,诗歌出名麻烦多,他只想等“家乡系列散文”刊登一些后,再来暴露名气,但现在是无法如愿了。

    他从校服的口袋里,取出南剑日报信封,将里面的样报取出来,递给谢小钦。

    “这是什么?”谢小钦不解地问道。

    杨子建郑重道:“这是样报,我写的诗歌发表在上面,会有八十一块稿费。小钦,我现在急需钱用,你能不能借我五十块,稿费在月底就会寄来,到时我再还你。”

    谢小钦当即取出钱包,抽出两张五十元的钞票交给杨子建,然后有些生气道:“我们是朋友,你这么客气干嘛!什么时候还都没关系,真是的。”

    然后,他不再理会杨子建,与林逸、余冒好奇地摊开报纸,看上面的那首霜月的记忆组诗。

    林逸双目放光,小声地叫道:“哇,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