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77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77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节下课放学后,杨子建就和蓝鸿、蓝雪回宿舍吃饭,现在是三人集资合伙,直接在校外阿蓉小炒店订餐,有肉有青菜有排骨汤,非常营养。

    蓝鸿对杨子建已经刮目相看,特别是杨子建帮学校处理了“更换老师”风波后,想把杨子建推荐到学生会宣传部担任干事,但杨子建拒绝了,学生会是一个复杂的小官场,大官小官多不胜数,他哪有时间去应付?而在橡树文学社他可以当一个隐形人,上有林老师和汪滟扛着,下有张怡敏和林逸做着,他只要动动嘴就行了。

    快到中午十二点半,杨子建终于可以把楚女送的行头换上,西装革履,一身笔挺,人人侧目地来到教研室会议厅,这里也是当初杨子建被十几个语文老师考核,逼得写出《荷塘月色》的地方。

    会议厅内坐了53个社员,高一2班就占了一半,共26人,高一年段总共41人,主要是林可纯的学生和崔攸的学生。剩下12人里,高二的3人、初三的3人、初二的6人,连初二3班的林蓉也被她爸爸拉进文学社。

第154章 要办成CN杂志() 
林蓉为人有些懒,爱看电视,对写作兴趣缺乏,虽然在蓝雪的鼓动下看了几本柏杨的杂书,也开始吐槽社会起来,但还没到兴趣的地步,只不过听说有免费采风旅游,并在蓝雪一再劝说下,才免为其难地加入了文学社,顺便帮蓝雪监视“杨、汪之恋”。

    杨子建目光扫视了所有成员一遍,西装领带,面容如水,迤迤然坐在主席台最右边。

    汪滟就坐在他的身边,目光温柔似水,回眸一笑。

    杨子建侧头和她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放心,我支持你。

    然后杨子建又和主席台最左边的崔攸老师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放心,我支持你。

    然后他又与坐中间的林可纯老师递上一个恭敬的眼神:林老师,你上,我支持你。

    然后又与坐在群众席后排的张瑾交换了一个肯定的眼神:放心,我支持你……

    十二点半,第二届橡树文学社社员大会正式开始了。

    汪滟主持,她先介绍了一下文学社这一个半月来取得的成就:

    一、社员扩大。由第一批的25人扩大到53人,而且还是精挑细选,有写作才能的才被批准申请,否则有上百人。

    二、社刊影响力扩大。《橡树》创刊号一举成名,得到教育系统的认可,并在《南剑青年报》出“橡树专辑”,表作品八件。第二期社刊页数将增加到四十页,目前收到稿件五百多篇,有三分之一来自全市各大学校的学生,《橡树》已经和三中校刊《杜鹃》一样,成为影响全市的学生刊物!

    因为编辑工作太繁重了,会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因此分为七个小组:散文组、诗歌组、童话及组、初中作文组、来信选登组、通讯员一组、通讯员二组。其中散文组最用稿量大,为了减轻组长的压力,下面又细分三个栏目小组:校园风采、宿舍生活和游记…读后感…文艺评论。

    三、经费自筹进入正轨。以前是靠关系在报社表通讯拿赞助,但现在橡树通讯组出名了,日报、青年报已经各给两个通讯员证的名额,凭着一中学生那复杂的厂矿企事业单位背景,只要能表通讯,就根本不愁要不到赞助。

    四、学校支持。现在一中教务处已经认同《橡树》刊物为非官方的校刊,并每月拔经费一百元,但要求挂在团委名下,每期要刊一中团委的活动简讯。

    五、文学社规范化。文学社以前只是兴趣社,但由于有社会赞助、学校拔经费,已经成为了一个正规的学生社团,因此各方面要正规化,团委特别给文学社腾出了一间办公室,在里面设立文书档案、出纳会计等办公桌,还为文学社设立了一个工行的银行帐户。

    六、举办文学活动。文学社将每月组织一次以上采风和社会实践活动,与三中马秋远为主的校刊编辑部建立友好校际关系,召开座谈会、联谊会,还会邀请日报编辑言丛等为文学社做演讲……

    林林总总汇报了一堆内容,汪滟讲完之后,全场掌声雷动。

    第一批社员非常振奋,他们主要是对准了两个目标,一是各编辑组的组长、分组长,二是通讯员证,可惜通讯员证几乎属于表通讯作品的那几个“元老”身上,因此编辑组长才是大家靠实力想争夺的,而且以杨子建这个大总编爱当甩手掌柜的一贯尿性,小组长权力很大,选稿、审稿、排版、校对等等。

    林老师开始讲话,他鼓励大家多观察生活,多动笔写作。

    崔老师讲话就比较有内涵了,他说文学社是社员的精神家园,是理想国,是缪斯的国度,大家要紧密交流互助,团结进取。

    然后,轮到杨子讲话,他直接道:“时间很紧,大家赶紧把编辑组长和通讯员搞定,现在竞选当组长的同学,请你们把竞职书递上来。”

    所谓竞职书,主要四个内容:一是竞争哪个组长,二是个人写作经历和代表作品,三是当编辑组长的思路与措施,四是如何协调作文与其它科目的学习安排。

    这是由杨子建设计,汪滟进行组织的。

    杨子建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在高中三年内,把《橡树》社刊办成一份类似郭小四《最》和韩小三《独唱团》的青春杂志(《独唱团》因为没申请到号,改为书籍出版,最后不得不tj掉),并且借助学校的力量,获得号,成为可以行的省级学生杂志,以他未来的名气,以南塘旅游的注资,让杂志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培养一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弟、学妹们有实现梦想的机会,算是他在高中三年回报给学校的一份礼物。

    第一批二十三名学生都递交了竞职书,第二批也有十多人递交,主要是竞争初中作文组和诗歌组。

    然后,林老师、崔老师、汪滟和杨子建到隔壁的小会客室开始投票选人。

    别看小小文学社,其实走的也是**********,人事任命完全由林可纯、崔攸、汪滟、杨子建四人通过投票来决定。

    汪滟看了十几封第二批社员的竞职书,皱紧眉头道:“不是只限第一批社员来当组长吗?”

    崔攸连忙道:“不能完全是第一批社员,也要给第二批社员一些机会,否则太不公平了,会打击到新社员的积极性。”

    林老师赞同道:“第一批为主,如果第二批有非常优秀的,也要重点培养一下嘛。”

    汪滟一向非常重视原则,她凝重地望向杨子建。

    杨子建弯着腰一连咳嗽了好几声,捂着右肩伤口不表达意见。

    汪滟白了一下眼,暗道:你是肩膀受伤,是外伤,又不是喉咙或肺部受伤,我们要团结一致对外啊!

    崔攸在之前一直充当隐形人,对文学社漠不关心,但自从《橡树》社刊成名后,他就开始上下活动,先在第二批28名社员中,就有11名来自他的学生。他与杨子建做拉拢劝服工作,获得杨子建的支持。然后又帮助林可纯争取到了办刊经费,得到了林可纯的感激。

    崔老师来势汹汹,汪滟感到压力山大。

第155章 失落的汪滟(求收藏推荐)() 
哗哗——

    窗外终于下起了大雨,一股凉风带着雨丝,从墨绿的香樟树叶间刮过来,吹起薄薄的白纱窗,落在会议室边上的小桌子上。

    秋风秋雨,并没有熄灭小会议室激烈的“斗争”。

    “散文组组长,我认为张怡敏最适合!”汪滟把几份竞职书看了一下道。

    竞争散文组组长的同学不是很多,因为张怡敏的优势太大了,无论是能力、资历还是才华。这小胖女孩除了有些洁癖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从初二到高一,她连获三次“我爱南剑”征文三等奖,是一中除杨子建外作文最好的,而且,她还在青年报我表散文一篇和通讯两篇。

    杨子建连忙道:“我同意。”

    崔攸笑道:“我也同意。”

    林老师认真道:“那就选张怡敏了,可惜她各科平均成绩和杨子建差不多,大家要帮助她提高其它科目的成绩。好,下一位。”

    大家互相传看了诗歌组的竞职书。

    过了一会儿,汪滟皱着眉头道:“我认为周胜利不错,他的诗歌有股普希金的风格,这次和我一起在《南剑青年报》上表,很多同学都喜欢他写的《高一心情》,我读一下——

    我怀着激动心情,

    迈进高一的门槛

    快乐地奔忙于校园小径

    开始在青春萌动的季节

    构思美丽的梦想……”

    “咳咳咳”杨子建又开始从肩膀伤到喉咙,急促地咳嗽起来。

    崔攸冷笑道:“呵呵,普希金,这是过世快两百年前的俄国诗人了,对于现代诗来说,普希金的诗歌以过于抒情,过于浅白。而且周胜利还模仿得不成功,白得像口水诗。诗歌是文学的王冠,不能让一个半桶水的学生当编辑,那会闹笑话的!我认为应该由胡济齐当诗歌组长,他的诗歌语言新奇,意象跳跃,清新而有内涵……”

    竞选诗歌组长的人最多,居然有十五个,林老师仍在对比这十五份竞职书,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杨子建终于停止了咳嗽,像被催眠一下,双目木然道:“我尊重崔老师——”

    “停一下!”汪滟立即打断杨子建的胡扯,把他拉到小会客室的阳台,寒风拂面,她一双美眸射出愤怒之火道:“你不能支持崔老师,7班那个胡济齐非常坏,他当组长,我这个大社长可能连表诗歌的机会都没有了,第二批社员中,崔老师学生就占了十一人,胡济齐肯定会挑崔老师的学生当编辑,并且只用他们自己的作品!”

    杨子建安慰道:“这不可能,你和我都是主编,只有我们卡责编的权力,哪有责编敢卡主编的文章?”

    汪滟急了,声音有些大道:“你不知道,这胡济齐经常说我坏话,他在很多班上曾经嘲笑我诗歌水平低,不配当社长,还说我表的诗歌是打油诗,口水诗,幼儿诗!”

    林可纯和崔攸当然听到了汪滟的声音,林可纯目光闪出一丝怒意,这汪滟可是他的一手培养扶持起来的干将,哪容别人学生这么贬低污蔑?

    崔老师对胡济齐口无遮挡也有点恼火,不过他才十五岁的学生嘛,你能让他有多少自制力呢,这些孩子一冲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大声道:“胡济齐这样说话,是不负责的,是毫无根据的,我会让胡济齐向汪滟同学道歉,并保证绝不再犯!”

    汪滟朝里面撇撇嘴,有些委屈道:“哼,胡济齐还当着众多人亲口证实,说什么‘打油诗、口水诗’之类的评语都是崔老师说的!”

    “啊?”崔老师这才想起,自己在给几个学生补习的时候,确实开玩式地说过,他有些尴尬道,“这是我的责任,我检讨。但是,我申明一下,打油诗并不是贬义诗,连鲁迅先生、郭沫若先生都写过,比如鲁迅的‘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之类的。至于郭沫若先生,他在有六、七十年代就写了许多政治打油诗,比如‘吃尽万里长征苦,不如跳个芭蕾舞;俯甘为孺子牛,不如打场乒乓球’,很多还在群众日报上表呢!”

    “呵呵呵——”杨子建又咳嗽起来,主要他笑得要内伤了,只好用咳嗽来掩饰,因为诗歌没有标准,所以经常闹笑话,包括名人也一样。

    汪滟本来听了崔攸老师的变相服软道歉,已顺了心,想就坡下台阶,但看杨子建样子,恼羞成怒,立即娇叱道:“我不同意胡济齐,我投周胜利一票!”

    杨子建见汪滟像暴走的雌豹,想到她的战斗力,连忙小跑回座位,坐在林老师身边安全一些。

    崔攸道:“我选胡济齐。”

    杨子建道:“我敬重崔老师的意见,也选胡济齐。”

    林老师觉得汪滟有些过份了,人家崔攸身为老师,身段已经放下来了,也让胡济齐道歉了,怎么还这么固执,要敲打她一下,不能太任性了,所以他也道:“我看了胡济齐的诗歌作品,是一个可造就的写作才子,我也同意让他当诗歌组长。”

    汪滟火气过了,平静下来,坦然接受失败,她毕竟是从小当惯班干部的,气度是有的,只是瞪了杨子建一眼,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上一笔,等有空的时候再处罚他。

    其实杨子建还是非常认同太祖的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了胡济齐这条鲇鱼,编辑部这潭水才能活起来。

    之后,“童话与组”组长由高一1班的语文科代表刘俏梅担任,“初中作文组”组长由高一2班作文高手姜英航担任,“来信先登组”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