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15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15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我不会给你签名的!”

    杨子建不理他,大步走前一步,对小窗口道:“饭三毛,空心菜一份,豆腐一份。”

    陈皎驹不屑道:“又不买肉菜,又要占小钦的便宜。”

    结果谢小钦听了,非常恼火地用饭盆敲打陈皎驹的脑袋,恶狠狠地骂道:“闭嘴,如果你再破坏团结,我们就不和你一起吃饭了!”

    成名就是这样,会有各种嫉妒污蔑袭来。

    陈皎驹还算态度好的,今天高三有位学长还到处传播,说是杨子建偷了他的草稿本拿去发表,别人询问他又拿不出证据,这种事如果要计较的话会活活气死。

    对付这些嫉妒与怀疑的唯一手段,就是发表更多的作品,用神一坚定的姿态与光芒四射的成绩,来亮瞎各方暗箭的眼睛!

    不过,除了嫉妒和污蔑,“粉丝”的热情有时也让人受不了。

    晚自习,杨子建被已经化为脑残粉的林逸差点烦死。

    林逸现在已经不再“搬家”到老乡附近了,天天坐在杨子建的旁边。

    此时,他拿着一张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南剑青年报,指着“梦想的摇篮,梦想的围墙”这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想,并想了解每一句每一段的含义,把杨子建烦得不行。

    “我写的时候,哪会想到这个段落是什么含义?我只是觉得这么写最能表达感情而已,这是灵感,灵感不需要解释!”杨子建气道,这就是创造性人才的悲哀。

    “但你总不能无缘无故就能想到吧?”林逸仍问道。

第31章 学霸的关心() 
“我要去学习了。真是受不了,你不搬家,我来搬!”

    杨子建被林逸烦死了,嘀咕几声,抱起七八本课本、辅导书、资料书和笔记本,朝着教室右上角落的张瑾方向走去。

    张瑾这几天一直默默关注着杨子建。

    上周日晚上,她没看到杨子建来晚自习,还担心了一晚,怕他因为家庭问题而消沉,这种事在初中时她就碰过几次,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剧变父母离异而变得自暴自弃,成了小混混。

    但万万没想到,才过了一晚,杨子建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一个发表好几首诗歌、散文诗的“诗人”,在教研室中接受十几位老师的考验,最后顺利通过,得到林老师的特别表扬,同时也成为所有老师重视的学生。

    这让她欣慰的同时,亦微微失落,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东西似的,如果杨子建一直默默无闻,每天晚上来到她身边向她讨教问题,这种相处的时光多美好啊,但现在他出名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特别是那个“风骚”的宣传委员汪滟,老是借着文学社的理由接近他。

    汪滟的名声可不好,在初中差点被叫成“大众情人”,因为她为人“轻浮”,与男孩子交往特别随便,经常一起吃饭一起打球,还特别造作,特别无情,在吸引男孩爱慕后,马上不屑一顾地扔掉,使得不少男孩对她又爱又恨。有几个初中生的高届兄长想教训她一下,但她是警官的女儿,从小还学过一些搏击术,结果都被她轻松打倒。

    张瑾担心杨子建会被汪滟伤害。

    她自认为,这只是对一般朋友的关心。

    是的,朋友。

    从幼儿园开始,她由于个子高,骨架大,脸不好看,被同学讥笑为“巨人”,什么游戏也不和她玩,还联合起来捉弄她。到了高中,因为成绩第一,被老师“提议”为学习委员,但实际上,同学们对她敬而远之。

    只有杨子建例外。他会带着一份平常心来与自己交往、求教,而且,她还看得出来,杨子建对自己的样貌似乎有点怪怪的“欣赏”

    正胡思乱想时,张瑾眼角扫到杨子建忽然起身,拿着笔记本,朝自己走来,她的心脏居然没来由地“咚咚”跳动了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叩响心扉。

    一步两步,快速走近。

    哗

    杨子建搬开前面的凳子,然后就坐在张瑾的前桌,那张桌位今晚刚好空着。杨子建并没有转过头去咨询问题,而是一个人埋头做作业。

    过了半小时,杨子建才转过身子,侧着头,朝张瑾露出雪白的牙齿,灿然一笑道:“这几道英语题和化学题,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

    “好。”张瑾松了一口气,她期待很久了,耳朵烫得厉害,幸好被头发遮住了。

    十五分钟后,答题解答完毕。

    杨子建非常干净利落地“谢了”一声后,接着又回头做作业。

    张瑾忽然有些失落,她应该多解答一下,化学题还能再讲细点,不过讲一个晚上又如何,时间还是会飞逝而过,感觉就像他刚刚过来一样。

    她望着杨子建背部,宽大的校服衬出他的消瘦和硬朗,他柔顺的乌发垂在额边,上面渗着点点汗水张瑾咬着嘴唇想了想,抓起一支细长的圆珠笔,用尾部点了点杨子建的背部。

    杨子建奇怪地回头看她,这不像是学霸会做的恶作剧啊。

    张瑾生硬道:“我写在笔记本上的字,你看到了吗?”

    杨子建哦了一声,马上想到那一行字,连忙点头道:“看到了,非常感谢你关心。不过,家里的事我会处理的,我是一个男人,会保护弟弟妹妹的。”

    张瑾嗯了一声,然后垂下头,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样的回答。

    杨子建耸耸肩,又回身做作业。

    过了一会儿,那支圆珠又点了点杨子建的背部一下。

    杨子建有些哭笑不得,在自己的座位上被林逸骚扰,没想搬到了学霸附近,又被学霸干扰,这算什么破事啊,他不禁挑起眉头问道:“张瑾,有什么事吗?”

    张瑾面庞微微绯红,从桌底下递过一个扁平盒子过来,声音细若蚊吟道:“给你,补脑。”

    这是什么意思?杨子建一时没反应过来,傻傻地接了过来,那是一盒蜂王浆,而且还是那种要用磨石片切开玻璃盖,然后用小吸管吸的那种老式瓶装张瑾你是想告诉我头脑很笨,还是说因为我写作耗脑要补充点营养?

    杨子建一个激灵,猛然想到班上流传的关于他与张瑾谈恋爱的事情来。对这类流言,他当初觉得很无聊,根本没想去辟谣,但现在这种状况

    难道?不会吧!

    杨子建顿时眼冒金星,满头大汗、瀑布汗、成吉思汗,他对学霸真的没什么感觉,当初只是想找个免费的家教辅导,可是现在又不能把礼物退回去,那太伤人家少女的好意了,而且说不定是自己弄错了,在他看来,学霸喜欢的难道不是同类吗?或许人家只是单纯的对同学关心一下?

    可是,看张瑾怯怯的样子,分明就是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啊!

    从未来的审美角度看,动画片的花木兰、传媒大享的邓文迪,看久了不也很美吗?

    但问题在于,身后的少女“邓文迪”身高一米七五,比杨子建快高过一头,想想女上男下、女壮男弱进行热吻的样子,这种雌雄颠倒的画风多不和谐啊,就是穿再高的松糕鞋也顶不上去啊,虽然未来杨子建还会再长高五公分

    杨子建将蜂王浆夹在书里,呆呆地胡思乱想着,下意识闷声道:“谢谢!”

    “嗯!”张瑾终于确定杨子建收下了,松了口气,浑身有种触电的感觉,发麻发烫。不过,当她专注于试题时,又很快恢复了高冷神态。

    杨子建想了一会儿,又心平气和了:照常过日子,把她当成普通朋友就行了。反正九十时代的中学生初恋,好像也就是递递小纸条,说说暧昧话,最多牵牵小手吧,过了三年高中毕业,大家就各分东西了。

第32章 我愿化身石桥() 
做完作业后,杨子建总算抽空写了两篇散文: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

    连同修改过的寂寂慧照庵,这三篇文化散文杨子建决定明天分别寄给南剑日报的箫鼓、南剑日报的言丛和侨报的编辑寂寂慧照庵带点佛教迷信内容,因此只有南剑侨报可能会刊用,这份报纸主要发行对象是港台和海外侨胞。

    翌日周三上午,捷报频传。

    首先是南剑日报“丹霞”版发表了杨子建的南塘风雨桥,其次是南剑广播电视报发表了南塘古巷,最后是南剑桥报也发表了天后宫与电影院。

    南剑侨报其实也是杨子建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吸引一些港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南塘古建筑文化的重视,为以后开发古镇旅游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打下基础。

    箫鼓还寄来了一封样报加约稿信,在信中,他赞扬了杨子建的南塘镇文化散文,并加以鼓励

    “子建:您好,样报奉上。您寄来的两篇作品,文笔清雅,内涵朴实,情感真挚,带着对家乡名胜历史的深厚感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次由于版面有限,先用南塘风雨桥,下期再发千年古塔该篇我要核对一下南剑府志。南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我去拜访多次,却没你写得如此深入。希望你再多写一些此类作品。继续努力,祝好!箫鼓。”

    南塘古巷和天后宫与电影院倒没什么,但南塘风雨桥这篇作品,却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在全校流传开来。

    许多同学跑到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办公楼会议室、学生会等处将文章抄进笔记本,然后互相传抄,居然成了一种时尚。

    原来,杨子建在写“风雨桥”的历史追源时,不仅写了南剑府志记载的乡绅陈瑞为了积功德出资建造风雨桥的历史,还着重描写了一个民间传说版本: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即某位秀才,因为爱上一个女子而求不得,于是在女子经常渡河的地方,建一座石桥,守候五百年,只为在来世求那一次情缘。为此杨子建还记载了一个佛教爱情典故

    “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结果,很多同学们,特别是女生们感动得一塌糊涂,丢掉了那个追求“功德”的府志史实,而向杨子建询问为了爱人而建桥的那位男子的名字,并不断进行“空对空”的讨论和考据。

    不仅如此,连市里许多青年读者,纷纷打电话到学校,想通过杨子建这位作者,了解风雨桥的真实背景。

    几乎所有读者都猜测,那位叫陈瑞的乡绅,其实就是追求爱情的男子,因为古代都是包办婚姻反对自由恋爱,正史当然要将“爱情事实”篡改为所谓的“积功德”这种迷信说法我的老天,古代人都很迷信好不好,那些乡绅为了积功德养名望,不断造桥修路,施粥施药。

    杨子建恍然明白,自己走“文化散文”路线是没错,但技能树可能点错了,余大师的散文,最有名的道士塔、莫高窟等,宣扬的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大肆掠夺,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容易引起共鸣,这方面自己暂时学不起,但南塘风雨桥的成功告诉自己,可以学学心灵鸡汤,在自己的散文中添加些后世感人的段子。

    “这桥刚好建了五百年,那么男子转世后,现在应该与女子结婚了吧!”汪滟也跑来问道,“你应该考证清楚后再写文章,我可以断定:那名男子就是陈瑞。”

    “我的娘耶,都过去五百年前了,怎么考证?”杨子建翻白眼道,这个问题几乎被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问过了。

    汪滟叫道,“才五百年而已,一个白胡子老头活久点上百岁也有可能吧,五个白胡子老头口耳相传,怎么会不知道呢?”

    杨子建故作认真道:“你有没有考虑战争?明末、清末、民国,一打仗就是十几年,刀剑无眼,再老的老头都得死掉。而且那个男子也是一个笨蛋,为了追求女孩去建座桥,还要等上五百年!”

    汪滟立即眼神不善地瞪着杨子建。

    杨子建不理她,加紧修改关帝庙与虎祠、月下古井和寂寂慧照庵,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断加点感人的“鸡汤”进去。

    汪滟突然拍案叫道:“我决定了,明天橡树文学社成立大会召开后,周末第一个采风地点,改放在南塘镇的风雨桥,你没意见吧?”

    杨子建无所谓道:“可以是可以,但到乡下,你首先得要有车子,还有就是吃饭的问题”

    汪滟眼珠一转道:“车子的事,我会找我爸爸解决,吃饭嘛,我们集资聚餐,买好菜,到你家去做,这没问题吧?”

    杨子建叫道:“当然有问题,我家虽然穷,但还是有尊严的最重要的是,我家里卫生状况不是很好,你能忍受一边厨房一边猪舍的环境吗?”

    汪滟感觉恶心,尖叫道:“你家的厨房,就建在猪圈旁边?”

    杨子建道:“当然不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