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最初的寻道者 >

第123部分

最初的寻道者-第123部分

小说: 最初的寻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原有的智慧生物人类极端排外,不可能相信自己这样一个外星虫子,它甚至想跳到对方阵营去了。

    海族除了压倒性的数量以外,跟陆上的人类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而且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但虽然如此,引入了原始宗教观念后,作为大祭司的它也在各族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有着大量“苦力”的帮忙,它才得以布置一个又一个的庞大计划,同时在全世界搜集自身所需的稀有矿物,加速自己的复原。

    此时的试验场,白墨正在设计建造一台他设想中的超级计算机。

    “白先生,虽然很感谢您这单五百万块特制芯片的大生意,但还是要提醒您一下,按照您的吩咐,这些特制芯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都没有安装散热模块。”

    “而您订造的接口……设计的密度也完全没有考虑散热的问题。”

    “这是我的事情,你们的任务是提供我要求的材料。”

    “没有了散热系统的阻挠,芯片的体积只剩下了原来的不到百分之十。”白墨自顾自地说着。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散热技术,能不能考虑跟我们做个交易,价钱一定让你满意。”作为美利国最大计算芯片商在华亚分公司的总负责人,赵汝怡提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关乎到公司的切身利益,所以她虽然知道答应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坚持问了一句。

    “抱歉,暂时不考虑。”

    “没关系,还是要谢谢您,为我们公司提供了这样一笔价值两亿美元的大订单。”

    在这段时间里,白墨有意识地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超级计算机的方向,因为他还是认为AI方向还是缺少突破性的进展,满足他需要的AI在二十年内都不大可能出现。

    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用人脑跟电脑接驳,极大地增强接驳者的思考能力,达到类似科幻小说中辅助芯片的效果。

    虽然已经到了百念的层次,各方面的思维已经是常人的几十倍,但是白墨还是感觉完全不够用,他想要做的太多,能够思考的念头太少,而这也是他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

    为了打通人脑跟电脑间传递信息的天堑,他一直都有超过三成的念头在研究当初杀死的谢尔顿的灵枢。

    他的能力正正是架设在生命体跟无机体间信息快速传输的桥梁!

    经过了这几个月几乎不眠不休的研究,在不少实验体为此“献身”后,他终于做出来了人脑跟普通家用电脑的初级连接设备。

    而白墨也亲身尝试过将家用电脑作为外置思考装置的感觉,不过经过实际测试后,白墨发现以他现在的情况,普通计算机对自己的加成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为此,他在完成了家用计算机的测试以后,打算在试验场建立起一部靠着他吸能能力,体积被空前压缩的超级计算机,于是也就有了之前交易的一幕。

    整个试验场都在白墨原质网络的覆盖范围下,这部计算机的存在自然也不例外,运行产生的所有热量,在出现的瞬间就会被吸收。

    原本每个核心处理器大小是三厘米乘三厘米左右的一个正方形薄片,但在他的特殊要求下,所有的散热设备都被移除,只剩下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在白墨念力的控制下,这些芯片按着他设计的位置,被密密麻麻地安装在对应的接口上,他就像一部精密得恐怖的机床,将这台由他自己设计超级计算机一点点的组建起来。

    “可惜他们也没有能够做这种密度级别组装的机床,因为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将核心芯片设计到这种密度,如果不在原质网络下运行,开机五秒后产生的热量,就会将所有芯片烧掉。”

    五百万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被白墨通通塞在了不到三立方米的运行环境里面。

    按照他的理论估算,每块芯片的体积是一厘米乘一厘米乘零点一厘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立方厘米,一立方米就等于一百万立方厘米。

    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立方米的位置,就已经完全能够将这五百万的芯片安置好,但为了保险,他最后的设计还是去到了近三立方米。

    “就这个几立方米大小的怪物,耗能居然就已经跟我在基地的能力放大网络相当。”

    至于超级计算机的内存等其它东西,白墨则只是照搬资料上的设计,没有做什么改动,于是最后的成品计算机还是堆满了一个近五十平方米的房子。

    而为了这个计划跟基地周围原质网系统的进一步建设,白墨甚至申请了一个中型核电厂去专线供应整个试验场的电力。

    “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能像小说里一样,一块小型芯片就能做到几乎无所不能的效果。”抱着这样的念头,他打开了组装完成的超级计算机,准备正式开始自己的实验。

    为了确保能够完成超算级别数量的的信息交互,白墨走进了由自己初步仿照谢尔顿灵枢设计的传导舱。

    “五,四,三,二,一,开启!”在倒数声过去后,电流的跃动让白墨有了这样一种错觉,自己似乎找回了突破时那几近的恐怖思维能力,大量数学、物理上的繁杂推理运算,他都能瞬间完成。

    但等他静下心来,逐渐习惯这种超速思考的快感以后,他发现差距其实还是很大,这部超级计算机实际上的辅助效果并不算逆天。

    因为计算机辅助思考跟突破时的感觉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前者实际上只是减少绝大多数的数值运算时间,并不能像念头一样主动提出问题思考。

    同一时间能够处理的问题实际上没有增加,只是减少了某些问题上的处理时间,处理很多开拓性的思考任务,效果并不如人意。

    而突破时的恐怖思维,则像是有无尽念头一样,表现出来就像是无所不知,但那种感觉却是可遇不可求。

第241章 层次分离() 
但不管怎么样,这对他完成很多简单任务的速度也有了质的提升,仅仅是接上超级电脑后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他就再次完成了一个灵术结构的改造优化。

    “只可惜它的功能太强,对身体有相当的负担,虽然对我没有影响,但普通人直接用它无疑自杀。”

    白墨在研究信息交互装置的时候,也参考了很多跟VR相关的研究资料,因为两者有大量的相同点,同样涉及到了生物跟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

    在这个传导舱成功制造出成品以后,他只需要将功率等各方面的设备参数再作相应的调整,然后让计算机输出的信号转化成普通人能够接受处理的视觉、听觉、触觉信号,一个功能齐全的VR头盔就面世了。

    “将核心的计算服务器放在天重市,个人使用的终端机不设思维加速效果,应该就不会给普通人的身体带来太多负担。”

    “这部超级计算机已经完全足够现阶段所有念头的调用,可以准备开始接下来真正的计划了。”

    在核心问题全部解决后,不到两天,一个简易但却极度昂贵的虚拟现实头盔就被白墨鼓捣了出来。

    说它简易,是因为大部分输入输出设备都是随便在市面上买回来的普通元件,跟连接的超级计算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而昂贵,则是指它跟背后的超级电脑主机直接相连。

    此时他在传导舱里感知到的,只有一个空洞的虚拟世界,除去每时每刻其中巨量数据的流动以外,整个灰白的世界空无一物。

    这个硬件价值超过十亿的“头盔”,此时还缺少一个核心,一个虚拟现实模拟引擎,让所有的东西都活起来。

    “战力评测中心……”白墨一边念念有词,一边飞快地编写着源程序。

    他用意念以每秒超过五十行的速度,向这台拥有恐怖模拟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输入自己将要发行软件的核心代码。

    然后白墨一边调试,一边体验着自己设计的世界。

    “果然还是需要一群美工……”他在传导舱里,看着自己在软件里勾画出来的抽象风格建筑无奈感叹。

    在陈曦的张罗下,一支行内顶尖的队伍就被请到了天重市,这个白墨预计灵能网计划第一阶段完成后的核心城。

    “你们的任务是,将这个虚拟现实世界构造得足够逼真。”白墨难得现身,出现在天重市的一个办公室里。

    “虚拟现实?先生,您的意思是已经有了可以推出市场的产品?”触觉敏锐的美工组长马上就想到了这点。

    “代码我已经基本封装好,接下来就是你们的工作了。”白墨拿出一份计划书,将他现阶段的设想跟要求都写在了上面。

    “可以让我们先体验一下这个设定的VR世界吗?”在场的人听到以后都相当兴奋,能花大价钱将他们这支美工团队请过来的游戏,都绝对不会是什么小制作。

    “普通人能够使用的终端刚刚才开始下单生产。”白墨一句话也没多说,直接就消失在了办公室。

    “各位抱歉,老板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旁负责交接的陈曦也只好走出来打圆场。

    “没关系没关系,我们都能理解,天才嘛,总是脾气有些古怪。”组长陪着笑,轻轻地拍了拍身后脸色不大好的年轻人。

    “还请各位暂时对你们的工作保密。”

    “当然,这些职业操守我们肯定有。”

    “那接下来就麻烦你们了。”

    “客气。”

    陈曦离开后,办公室的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

    “没想到这个美女主播居然是那个怪人的助手,真是白瞎了。”

    自从上次陈曦被推上去做了一次主播以后,知名度直线上涨,不过完全不差钱的她直接就回绝了所有的广告邀请。

    “人家有钱有势,说不好就是有事秘书干的人,性格古怪点有什么所谓,好好干活吧,这次的工作看起来很不简单。”一个老成的建模师说道。

    “你们这群混小子是真不知道他是谁?”美工组长显然了解不少情况。

    “老大,你就别卖关子了,在场的就你一个是能力者,你们圈子的东西,我们这些凡人怎么知道……”周围的人都在打趣他。

    “他是整个华亚的擎天巨柱之一,一个念头就有能够压死我们的能力,会客气才不正常。”组长一板一眼地说着。

    在华亚的能力者圈子里,白墨的知名度其实相当高,不仅因为他本身的强大,还因为很多在贡献点系统出现的资料都是署他的名。

    而这甚至已经是他将一部分资料匿名发表的结果。

    大部分能力者修炼的第一本基础参考资料也是他的作品,受他的影响,一些人甚至从他的写作风格中,认出了由白墨发表的匿名资料。

    作为一个先行者,在想法共享这个层次上,他甚至比公开《武诀》的莫李华雷四人更为有名。

    但无法修炼的普通人,跟白墨的唯一交集应该就是《千魂经》这本理论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修炼的经文,他们也不会浪费宝贵的贡献值,去购买那些对自己毫无意义的修炼经验。

    不过偏偏他公开的《千魂经》是没有署名的,所以也没多少人知道这也是他的作品,导致了白墨在公众的知名度很低。

    “战斗力跟生命层次不一定匹配,猴子学会扣扳机也能杀死人,这也是各种小说里频繁出现越级杀敌的原因之一。”

    作为现有等级制度的主要缔造人,白墨对越级杀敌自然是没有多大的好感,因为这实际上是对他创立的力量分级体系的无形打脸。

    也许现在能够跨越层级战胜对手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改良创新的功法,会让更多修炼它们的下一代能力者拥有战胜当初修炼简易功法前辈的能力。

    这样的话,他建立出来的单一层级很有可能需要多次麻烦的改革,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到来。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将生命层次跟战斗力层次分离,像从灵动期到命场期这种是生命层次的改变,不应该跟战斗力直接挂钩。

    利用即将构建好的VR系统,跟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制作出一个纯粹评判战斗力的平台。

    在他的构想中,战斗力的分层会用数字去划分,纯粹以一阶二阶这样简单的数字标记,以方便后续的延伸,同时也能直白地对走上不同道路的修炼者他们的战斗力作一个比较。

第242章 落成() 
“各个体系不一定有相似的划分,依靠穴窍炼体的修士跟走灵枢道路的能力者就很难比较,还有打算靠信仰成神,靠灵能机械改造变强的人,依赖符文强化自身的人,他们之间就不容易比较。”

    “而偏偏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