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226部分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226部分

小说: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验丰富;实力雄厚

    “众所周知;沈财神宣称要在内地建一栋亚洲第一高楼;香港很多业内人士都对此表示疑虑;因为内地至今尚未有过超过40层的大厦;没有建设摩天大楼的经验;而有了金门建筑;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上一期的《盛世东方周刊》刊登了近期内地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高层的动向言论;其中不止一处提到;要大力发展建筑业…远的不提;和香港隔河相对的深圳丨就在大力发展市政建设;有消息称;未来几年;深圳丨不仅会扩建现有的火车站;而且有可能会开建国际机场;还有正在规划中的广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沈财神和内地高层关系良好;有了金门建筑;事业必将如虎添翼……”

    包玉刚很仔细的看完《新报财经新闻》上的评论;然后对吴光正说道:“阿正;你以后和沈冲;多接触接触;一起打打球;或者一起出去看海;交个朋友;不要老想着和他争。”

    “爸爸;我从没想过和他争什么啊。”

    “你不要不承认;我看你每次见到他;都憋着一股劲;想和他争一争。”包玉刚放下报纸;说道:“年轻人心气高;相互之间看不顺眼;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争;才能上进嘛;但是这个沈冲;他已经成气候了;财富;名气;人脉;关系;能力;样样不缺;你现在还在帮我做事;格局上就差了一大截;争不过他的。”

    吴光正沉默。

    “怡和洋行旗下的好东西;不说上百个;至少有几十个;像惠康超市;文华酒店;怡东酒店;在新加坡的码头;在英国本土的豪华大厦;都是很优质的资产;你看沈冲什么都不要;只要金门建筑;就知道他所图非小了;上次你跟我一起去北京;想必也能感觉到;内地的基础建设非常差;越差;就说明潜力越大;内地那么大的地盘;只要经济一起来;未来几十年;建筑业都会是中国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

    “爸爸说的是。”

    “今天股票交割完毕之后;沈冲手上大概还有300万股九龙仓的股票;我打算邀请他加入董事会。”包玉刚也没问吴光正的意见;只是继续说道:“年轻人;不得了一夜之间;就身兼怡和洋行;和记黄埔和九龙仓三大洋行的董事;可谓风光无限。”

    “他还加入了和记黄埔的董事会?”

    “李嘉诚最擅长打理人际关系;锦上添花的事;他是不会错过的;而且他和沈冲;早就有了默契;拉他进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也是一大臂助。”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九十五章 奖励() 
“纽璧坚先生这次展现了高超的战略眼光和谈判技巧;他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不仅和包玉刚达成了条件非常优厚的协议;还逼迫来势汹汹的李开元签订城下之盟;以很小的代价;就阻止了一场很有可能让怡和洋行易主的收购战……大家都知道;纽璧坚先生自从上任以来;一直没有做出有代表性的商业动作;怡和洋行最近几年境况也很不好;所以很多人对纽璧坚先生的印象很模糊;他的经营策略和能力也一直受人诟病;经过昨晚的一场较量;我想以后不会再有人非议纽璧坚先生的能力……”

    在东方魅力大厦的办公室里;沈冲看完hr“午间新闻”的财经评论之后;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说道:“纽璧坚要是懂中文;这会估计都憋的要内出血了;明明是职业生涯的惨败;却被人捧为英明之举;真是讽刺。 ”

    “纽璧坚也是迫不得已;他如果不答应沈先生的条件;估计明天就被赶下大班的宝座。”袁天凡坐在他侧面的沙发上;笑着说道:“我刚才上来的时候;听林行止总编说;有记者看到西门克已经搭乘最近一班的飞机回新加坡了;想来这次纽璧坚绝境求生;得到了董事会的肯定;保住了大班的位子。

    “怡和洋行是百年老店;内部斗争之激烈;恐怕不下于当年康熙晚年九龙夺嫡。”沈冲心有戚戚;说道:“别说百年;你说十年之后;东方魅力会不会也内耗如斯?”

    “沈先生多心了;十年之后;你才3l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你在;谁敢内斗。”

    “我是个疏懒的性子;不太爱管事;以后公司大了;还真不好说。”沈冲摆了摆手;放弃这个话题;问道:“金门建筑的交接工作;大概要多久?”

    “金门建筑有近uu名员工;在东南亚好几个国家都有工程在做;处理起来有点麻烦;另外怡和洋行毕竟是洋行之王;招牌比我们响亮;交接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有抵触情绪;所以淙合考虑;我觉得;大概要一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袁天凡解释了一下其中的难处之后;又说道:“还是沈先生眼光好;让小利得大利;香港地方太小;金门建筑在怡和洋行手上;无用武之地;所以价值被人严重低估;如果能进军内地基础建设市场;而内地经济又能恰如沈先生预计的那样;以每年超过10速度增长;我想再过四五年;金门建筑重新上市的时候;市值或许会过50亿港币。”

    “四五年之后;过50亿恐怕很难;不过二三十亿或许有;关键看内地有没有钱给我们赚”沈冲展望了一下金门建筑的前景后;笑着说道:“现在该卖的卖了;该收的收了;该签的文件都签好了;尘埃落定;是时候论功行赏了;天凡;这次你是头功;你想要什么?金钱;豪宅;名车;游艇;随便你选。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你要是想自立门户;也可以;我绝对支持。东方魅力毕竟是个媒体公司;投资部门的水太浅;你在这里窝着;太屈才了。”

    袁天凡只是一笑;他坐正身体;说道:“沈先生;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心想开一家自己的投资公司;香港现在的金融市场;繁荣但是不规范;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漏洞;我很自信;以我的能力;开个公司的话;一年赚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次狙击怡和洋行之后;我忽然觉得;钱本身并没有多少意思;有意思的是赚钱的过程;如果我自己开公司;手上顶多几千万的资金;玩来玩去;也只是过家家而已;很无聊。”

    “沈先生开的工资够高;奖励也多;而且信任我;给我一个我自己无论如何都爬不上去的大舞台;所以我想继续跟着沈先生做事。”

    “既然你这么想;那我是求之不得。”沈冲大笑;说道:“那好;你说吧;要什么?”

    “我上次在维多利亚港看到包玉刚爵士的游艇;非常羡慕。”袁天凡也不客气;说道:“不过他那个太大了;超过100呗;我那点年薪养不起;来个小一点的;uu呗的就够了。”

    “说起来;我也很眼馋包玉刚的游艇。”沈冲摸着下巴;说道:“我等会打电话给包玉刚;请他帮忙找个好船厂;咱们定两条;哦对了;还有香港游艇会的会员资格;到时候咱们俩一起去办一张。”

    “那就多谢沈先生了。”

    袁天凡告辞离开后;沈冲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这家伙;终究不是池中物。

    他和沈冲一样;也是社会地位和自身能力和财富不相配的人;因此急于改变这种状况;他不要钱;那是因为他和张永霖一样;都是年薪0万的打工皇帝;再多个几百万;并不会产生质变;不要豪宅;因为豪宅只是升值保值的工具;不要名车;因为名车只能拿来炫耀;他要了游艇;并不是为了游艇本身;而是为了游艇会的会员卡;那是进入香港上流社会的钥匙。

    虽然很多人不屑;很多人不在乎;很多人不注意;但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等级;比如官场;正部副部之间;有若鸿沟;比如商界;一国首富和一省首富;判若云泥;这每一层之间;都有无形的天花板;捅破了;更上一层楼;海阔天空;捅不破;一辈子都在那个层面上挣扎。

    袁天凡很聪明;知道自己社会地位一般;现在出去单于;只能小打小闹;而沈冲这次狙击怡和洋行;仿佛长虹贯日;势不可挡;香港最顶层的圈子完全被他打开;他只要继续跟着沈冲;就可以轻松接触那些权贵名流;等积累了一定的人际关系之后;再自立门户;起点就会高很多。

    不过沈冲并不在意他这点小心思;金融对他而言;只是敛财的手段;并不是要经营的主业;袁天凡有野心;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九十六章 思量() 
受重磅独家新闻的刺激;《信报财经新闻》虽然晚了一个多小时发行;热度却远超从前;到中午的时候;又加印了一次;眼看着直奔10万的销售记录而去;让林行止心头五味杂陈;有得意和欣慰;也有难过和惶恐。

    当初沈冲通过汇丰银行联系他;打算收购《信报》的时候;林行止其实很不情愿;一方面沈冲当时刚刚崛起;人人都当他是个幸运的暴发户;文人都有三根傲骨嘛;自然不上眼;另一方面则是不想受制于人;想要保持独立自由的新闻人身份。

    几番拒绝之后;沈冲直接找上门来;跟他说了一番话;这番话;他至今还记得。

    “林总编;做新闻;不外乎追名逐利这四个字;你是做财经新闻的;想必也清楚;财经新闻的本质;就是逐利;利在哪里?利在有钱人的口袋里;我有名又有钱;你只要跟着我;什么样的重磅新闻都能抢到;我做事;你报道;读者看热闹;大家三赢。”

    “《信报》内容偏专业;读者群体有限;销量不过两三万份;盈利能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差;你看看周围;明报有日报;有晚报;有周刊;有月刊;星岛有日报;有晨报;还有英文报纸;东方报业同样如此;大家都在集团化;小而专是没前途的;香港经常刮台风;一阵台风吹过;大树好端端;小树死光光。”

    “我很喜欢数据;因为数据不会骗人;今年年初;全香港一共有六本电影方面的杂志;然后我去做了《电影时代》;半年之后;除了邵氏的《南国电影》;其他5本杂志全部关门了;为什么?因为价格比《电影时代》贵的;统统卖不出去;价格比《电影时代》便宜的;养不起他们的编辑和记者;于是只好关门大吉了;《南国电影》以前每期销量十几万;现在么;不超过两万;听说明年邵氏打算关掉它;不做了。林总编;何去何在;你要想清楚。”

    这番话;威逼利诱兼具;让林行止非常纠结;他为此特意去拜访了在《信报》成立之初;给过他很大帮助的香港楼市和股市大亨香植球;香植球听过他的转述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听说沈弼亲自介绍这个年轻人加入高尔夫球会

    林行止做了十多年的财经新闻;立刻就懂了;回来就签字把报社卖了——沈冲和汇丰大班交情不浅;说明他绝对不是简单的暴发户;而能和汇丰大班一起打球的人;其财力也绝对不是《信报》能抗衡的。

    而这个决策;现在看来;是做的无比正确;要是死扛着不卖的话;《信报》或许和那个被肢解的《亚州周刊》一样;烟消云散了;别的不提;光凭沈冲慷慨大方的美名和点人成金的传奇;全香港没有几个打工仔能抵挡得住东方魅力的挖角诱惑;没了编辑和记者;《信报》只剩林行止孤家寡人一个;还玩什

    坐在宽敞舒适而又个性化的办公室里;林行止对着报纸销售数据发了一会呆;然后站起来;准备去七楼的休息室打几局台球;舒缓一下因为昨晚通宵加班而疲惫不堪的身体。

    别说高薪了;就这办公环境;比以前的《信报》条件好太多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看来以后要多和老板亲近亲近……

    林行止一边感慨;一边等电梯;东方魅力总共就七层;一楼二楼又是学员培训丨基地;没有特制的门禁卡上不来;所以没等多久;电梯就到了;打开门之后;他看到《电影时代》的总编罗维明也在里面。

    “林总编;恭喜恭喜;抢到了独家重磅新闻;《信报》今天都卖疯了。”

    “罗总编有《虎胆龙威》剧组的独家专访;最新一期的杂志也是大卖特卖;大家同喜同喜。”林行止笑着打招呼;然后看了看他;问道:“罗总编;怎么一脸愁容?””

    “能不愁么?我是烟不离手的人。”罗维明扬了扬手指;苦笑着说道:“不知道老板前段时间受了什么刺激;现在七楼全面禁烟;搞的我现在每次上去;都浑身难受。”

    林行止也抽烟;不过瘾头不大;他建议道:“不如你在六楼的吸烟室先抽两根;过足了瘾;再上去好了。”

    “那没用。”罗维明摇头;说道:“其实一两个小时不抽烟;我也能忍;抽烟主要是为了缓解压力;你知道;老板现在越来越神奇了;神奇的好像神仙一样;咱们只有仰视的份;抽烟会让人自在一点;就好像去黄大仙庙;手上不拿几根香;就会心虚气短一样。”

    “都说罗总编风趣;你还真是风趣。”

    “风趣什么啊;聊以自慰罢了。”罗维明叹息;说道;“林总编;你的《信报》搞个大新闻;能影响上亿的资金运作;邱总编的《盛世东方周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