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143部分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143部分

小说: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怎么传奇了?”

    “你是一舞倾城。”沈冲看了看吴子名;说道:“阿名;今晚歌舞厅里有多少人?”

    “一百多吧。”

    “莉莉;今晚之后;这一百多号人的心中;永远会留着你跳舞的身影。”沈冲呵呵笑着说:“男人把你当梦中情人;女人把你当时尚偶像;这一百多号人全是家世不俗的公子小姐;一传十;十传百;过不了多久;你就是北京城的时尚之王和舞蹈之王了。”

    “哪有那么夸张。”莉莉对此时的北京流行文化缺乏了解;她摇头说道:“我只是即兴跳了一段很普通的舞蹈;水平很一般的;节奏都没踩准。”

    “普通?”沈冲转头笑着问吴子名;说道:“阿名;你说普通不?”

    “莉莉;你跳的非常非常好。”吴子名语气真挚的说道:“我从没见过一个女孩子像你这样跳舞;别人我不敢打包票;可我自己敢说;你今晚的舞姿;就好像……就好像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一样;刻在脑子里;一辈子都忘不了。

    大大咧咧如莉莉;也忍不住羞涩;谦虚道:“哪有那么好。”

    “不是你太好;而是现在娱乐活动太少。”沈冲长出一口气;说道:“从没见过的东西第一次出现;总是很轰动的。莉莉;恭喜你;今晚这个不怎么样的舞蹈;已经让你上位成北京城的社交名媛了。”

    谈笑了一会之后;沈冲看了看手表;说道:“元元;时间不早了;你和莉莉先回招待所吧;我和阿名在医院凑合一晚;明早再回去。”

    李开元叮嘱了几句后;就带着莉莉离开了;等两人走后;吴子名摸出烟盒;说道:“冲哥;你说我和莉莉;有可能么?”

    “你小子挺花痴啊。”沈冲抬手;示意给他一支烟;说道:“这才见面几天;就想着追她?”

    “冲哥;不瞒你说;我也有过几个女人。”吴子名凑上来;用精致的镀银打火机帮他点着烟;说道:“可我从没遇到过莉莉这样的女孩子;热情又开朗;激情飞扬;和她在一起;感觉每天都是新的;好像春天的果子一样;红扑扑的散发着清香;诱人;真诱人和她一比;北京城的那些名门闺秀;就好像地窖里的洋白菜;白卡卡的;寡淡无味。”

    “谈恋爱是男女私事;你要是能追到;两情相悦;我也不反对。”沈冲深深吸了一口烟;让熟悉的味道在胸腹之间流窜;然后说道:“我把莉莉当亲妹子看;你要追;就一心一意的追;别抱着玩玩的心理;不然别怪我翻脸。”

    “冲哥;我要是不诚心实意对莉莉;天打雷劈”吴子名发完毒誓;又说道:“我是一见钟情;真心喜欢;我妈也很满意;吩咐我找个时间;带她回去吃顿便饭。”

    “你妈什么时候见过莉莉?”

    “我妈在故宫博物馆上班。”吴子名给自己点了支烟;解释道:“前天去参观的时候;赶巧碰见了;回家就跟我夸;说莉莉人大气;适合做儿媳妇。”

    “莉莉看似没心机;其实非常有主见;独立性很强;不是那么容易追的。”沈冲回想起莉莉跳舞时惊人的美妙身姿;说道:“而且今晚一过;不知道多少衙内公子会因为莉莉而做春梦;你竞争压力不小哦。”

    “于”吴子名闻言;猛拍了自己一巴掌;懊恼道:“让你丫嘴贱;让你丫显摆;把自家媳妇儿请出来给色狼看;真他妈犯傻。”

    沈冲哈哈大笑;不小心牵动了嘴角的伤痕;忍不住哼了一声;于是又抽了一口烟;享受着久违的味道;过了一会;才说道:“阿名;你想经营酒店的事;跟家里沟通了没?”

    “我跟老头子提了;他就嗯了两声;什么话都没讲。”吴子名吐了个烟圈;说道:“我琢磨着吧;他的意思是默许了。”

    “那挺好;搞批文要多久时间?”

    “批文不难;上头早有建国际酒店的规划;只是一直没钱搞。”吴子名停了一会;又说道:“冲哥;你能帮我找点来钱快的生意么?”

    “怎么?手头紧?”

    “不是。”吴子名摇头;他猛抽一口烟;然后丢掉烟头;说道:“搞国际酒店动静不小;我要是一毛不拔;空手套白狼白拿股份;一来对不住冲哥你;二来容易落人口实;影响老头子的声誉。我现在能动的钱;只有几十万;这点钱吃喝拉撒是没问题;但搞酒店就不够看了;冲哥你一年轻松赚几亿美元;不知道有没有门道;让我也短时间内赚一笔;然后拿来合资搞酒店。”

    “做生意不是光看真金白银的;权力和人脉;都是资源;你能搞到批文;就是本钱。”沈冲把烟头丢尽床头柜的水杯里;说道:“你听说过融资租赁么

    “那是什么?”

    “这是金融上的概念;具体定义听绕口的;我也背不出来。”沈冲仰面看着雪白的天花板;说道:“不如这样吧;建大酒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咱们俩先搞个别的生意;练练手。”

    “冲哥你讲。”

    “上次你说民航下个月从空军独立出来;具体是什么时候;你知道么?”

    “知道。”吴子名又抛了一支烟给他;说道:“邓公在除夕前一天;和民航局长沈图开会后;已经定下来了;3月5号;民航改为国务院直属。”

    沈冲拣起落在被子上的香烟;说道:“那你和民航的人熟不?”

    “熟的很。”吴子名不再藏着掖着;他点上香烟;把打火机丢过来;说道:“我小叔就在民航局上班;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清楚时间。冲哥;你打算做民航的生意?”

    “也不算是。”沈冲拿着打火机;却没点烟;说道:“我每次来北京;都感觉交通特别不方便;所以想买架私人飞机;放在广州的白云机场;以后来北京;就免了排队候机的麻烦。”

    这年头;内地能买一辆私家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沈冲的话让吴子名目瞪口呆;他叼着烟;下意识的问道:“你要买飞机?”

    “是啊。”

    “冲哥;你豪气”吴子名心悦诚服的送了个大拇指;说道:“我本来以为自己也算个有钱人;现在才知道;我屁都不是;飞机都说买就买;不愧是财神。”

    “私人飞机不算什么;不是很贵;美国很多人都有的。”沈冲摆摆手;说道:“香港的启德机场建在市区;空间狭小;又只有一条跑道;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降落;不具备养私人飞机的条件;所以我想把飞机放在广州。你如果能帮我把飞机挂靠在民航下面;可以在境内飞行;我给你100万美元的劳务咨询费;怎么样?”

    “冲哥;你这是考验我呢?”吴子名咽了咽口水;说道:“好;我去试试

    注:宁宁为虚构;不存在附会和隐射。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财团十六() 
薄薄几张纸;沈冲翻来覆去的看了半个多小时;才递还给邱立本;说道:“所有条目;都核对过吗?”

    “核对了;我昨晚每个字都检查了三遍。 ”邱立本点头;他小心的把稿纸收好;放进公文包;说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采访国家领导人;还能得到这种极具历史价值的新闻;此生足以;沈先生;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沈冲为之一笑;要是邱立本知道这几页纸上的内容;是他去年捣鼓出来的;估计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邱总编;行李收拾好了吗?”

    “我早就收拾好了。”邱立本急不可待的说道:“真恨不得马上飞回香港;现在就发布这么重大的新闻。”

    “我们是杂志;不是报纸。”沈冲用手指轻敲着炕上的小几子;说道:“深度为主;不必刻意追求速度。”

    “沈先生;这种新闻;别说是周刊;就是月刊;也会打乱出版计划;立刻发行的。”邱立本直摇头;说道:“我真后悔没有在离开香港之前;提前预定好印刷厂;要是定好了;明天就能出版。”

    “欲速则不达;不急。”沈冲安慰道:“这是独家新闻;其他媒体没那么快知道的。”

    “话不能这么说。”邱立本扳着手指;说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这些全是官方机关报纸;比我们的能量大的多;说不定我们昨天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知道消息了;我现在是心急如焚;昨晚一夜没睡着。”

    “他们确实能量很大;但你想过没有。”沈冲慢悠悠的说道:“这个政策;条理清晰;论述严谨;明显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这些大报坐拥地利人和;为什么连蛛丝马迹都没报道过?领导人为什么不通过官方的新华社发布这个消息;反而对我们这家创刊号都没出来的新杂志透露?”

    “为什么?”

    “因为中央要通过我们的报道;去试探英国政府和香港民众的反应。”沈冲动了动坐麻了的腿;说道:“中英马上要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了;如果官方通讯社发布这个政策;弹性比较小;容易陷入被动。”

    “可这是最高领导人亲口讲述的;权威性毋庸置疑。”邱立本争辩道:“我们发布;和新华社发布;能有什么区别?”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不是独裁制;而是集体领导制。”沈冲从炕上下来;站直了身体;意有所指的说道:“今天是月日;明天将召开第十一届五中全会;会议持续到日。”

    邱立本终于明白了;说道:“沈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报道的;只是领导人的个人意见;还不是正式政策?”

    “没错;以后或许会成为正式政策;但暂时还不是;所以才让我们来发表;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沈冲摸了摸额头的纱布;说道:“我回去收拾行李了。邱总编;你别太激动;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回香港后;有的你忙。”

    沈冲看了一眼呆呆出神的邱立本;摇头一笑;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他这次带着邱立本来北京;本意是想仗着自己的人脉;采访几个大佬;给中文时政新闻杂志的创刊号曾加份量;没想到邓公忽然接见了他;还给了一个采访的机会;而采访时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国两制”政策。

    去年沈冲去黄山之前;苦思冥想着能吸引邓公的招数;伊朗革命太遥远;越南战争又打的太快;自己本钱不够厚;炒作来炒作去也只是个有点钱的香港小青年;难入大人物法眼;最终他一咬牙;一横心;把“一国两制”给端出来了。

    前世沈冲上高中的时候;正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当口;不仅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三天两头的介绍;政治教科和参考上也是连篇累牍的介绍“一国两制”;大考小考里必出;各种要点都要背诵;搞的他毕业好多年后;还记得其中大部分内容。

    于是他把能记得的东西;全都写出来;然后跑到黄山放大招;在1979年;“一国两制”的概念还处在萌芽状态;于是他豪赌成功;大招效果不错;吸引了邓公的注意。

    沈冲敢去捣鼓“一国两制”;也是因为这个制度并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来;它不仅是有历史沿革的;也是中央关心的焦点;比搞“知识经济”那一套要容易被人接受。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19ul年;**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台湾归还祖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国两制的最早雏形;而根据沈冲查到的报刊资料;邓公在1978年;连续数次提及有关“一国两制”的概念。

    10月8日;邓公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说:“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

    这话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统一后将尊重台湾的现实情况;并保护外商投资;这是邓公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思考。

    ll月14日;邓公同缅甸总统吴奈温会谈时谈到台湾问题;又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到了1979年;3月39日;时任香港总督的麦理浩访问北京;邓公明确提出;]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

    邓公的话;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也是沈冲打时间差;捣鼓“一国两制”的灵感之一;因为根据记忆;直到19年l月;邓公才最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在短短两三年内成型;并最终成为政策;说明国家高层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分歧;风险很低;而香港回归问题迫在眉睫;邓公必然很上心;这是沈冲最终选择用它来当大招的缘故。

    现在;这个大招终于开花结果了——他的所作所为;外界无从知晓;但在高层心中;他是香港问题的权威;以后回归谈判和基本法什么的;他很有可能有机会去掺合一把。

    不过当前而言;“一国两制”的大招效果已经过期了;想要继续吸引高层的眼球;是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