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太皇太后的第二春 >

第12部分

太皇太后的第二春-第12部分

小说: 太皇太后的第二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她,“这名字,记住了?”
玄珠茫然的看着我:“原来你这是写名字啊……我还想说我手心不痒,想让你别挠了呢。”
我分外挫败的坐在椅子上半晌,只得拿了张纸写了一遍,让她好好背下来,然后道:“你不要亲自去,唔……让画未或者玉瑶去吧。画未是爹爹的人,绝对可靠。玉瑶是温相的女儿,反正也脱不了干系的。你不要亲自去,你的目标太大。”
玄珠低头瞟了眼自己的肚子,嗫嚅道:“我已经很努力减肥了……”
我升调的“啊”了一声,然后才反应过来,顿时满头黑线的把她望着,无奈道:“我是说大家都知道你是我的女官,目标太大。”
玄珠惊讶的看着我,说:“啊……我以为外人不会发现我最近胖了呢。”
我顿时觉得我和她简直无法沟通。
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演练如何发表这次的演讲,可是真的踏上马车开始出发去一元饭庄的时候,手心还是紧张的直冒汗。玄珠在旁安慰我:“没关系,大不了就是说错话被当场格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十八年后还是一条汉子嘛。”
我吓得一身冷汗流下来,狠狠道:“我慕容以安对天发誓,我今天要是被当场格杀,一定要倒在你的尸体上面!”
玄珠无言以对,只能一边给我扇扇子一边说:“我的手扇的好酸,你能不能脱一件衣服?”
我刚要开口,马车却晃了一下停了下来。我愣了愣,外面传来画未的声音:“小姐,到了。”然后响起了摆脚凳的声音。
我的心口一紧,咽了下口水,转头看了看玄珠,毫无疑问的看到她的脸色也变得铁青,同时也从她的瞳孔中看到了同样铁青着脸色的我自己。
我心觉得这实在太像是两个人准备去赴死的样子。我以前见到囚犯押送斩头的时候也都是这副神情,因此觉得我们两个这副样子实在是大大的不吉利,心想我也许应该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
可越是想说话,喉咙却愈发的干涩的吐不出一个字来。于是觉得还是应该先安慰好自己,再去考虑玄珠的心情。便在心里默念道:我是慕容以安我是慕容家的女儿,我是太皇太后我没什么好怕的。先生教我那么多其实为的就是今天吧,说到先生我好像很久没见到他老人家了,话说可以改天去探望一下,不过也不知道他现在云游在何处……哎呀我这都是在想些什么啊。
在如此飘忽的气氛中,我已经进入了一元饭庄的后院。掌柜低眉信手在前面引路,玄珠亦步亦趋跟在我身后,突然语气严肃的叫我:“安子……”
她一向叫我小姐,只有在发生重大的搞笑事件和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会叫我安子,因此这一下我着实被她吓得不轻,惊恐的回头说:“怎么了?”
玄珠凄凉的看着我,默了默,说:“……你走路同手同脚了。”
我“啊……”了一声,暗自感受了一下,果然是同手同脚。转头看了玄珠两眼,语气也是凄凉,说:“……你好像也同手同脚了。”
一元饭庄的后院有一处精致的、独立的小楼,小楼里有一处隔音极好的暗室,常提供给客人做密谈之用。暗语就是“天字丁号房”。我入得这天字丁号房,在座已有好几人,看到我来,全部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却只是一瞬便转为恭敬,起身就要拜我。
我连忙行了两步亲手扶起其中一位年岁最大的,语气诚恳道:“各位大人莫要多礼,岂非折煞晚辈。”
老大人的眼神闪了闪,依旧执拗道:“君臣有别,老臣参见太皇太后。”
这人在此处资历最高,是以其他人也都行了礼。他们低头拜下去,玄珠跟我对视一眼,我心里无声的叹息:恐怕今天真的有可能要倒在玄珠尸体上了。
玄珠的脸青了青。
我轻咳了一声走上去坐下,玄珠无声的掩门退出去。我目光扫过在座几位,左相秋怀远,右相温叔镜,太尉卫子骁,太傅李一景,镇北大将军连仲甫,和我的爹爹——抚远大将军慕容铎。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十三章·黑云压城城欲摧
六个人,都是当朝的一品大员,年岁也都不低。我的心里压力巨大,后背上冷汗涔涔而下,张了张嘴想开始说开场白,唇角颤了两下……觉得我还是应该喝口水先。
喝了一口茶,浓郁的银针。我深吸好几口气,枯坐了半晌,终于开口,道:“各位……”说出口却发觉原来比蚊子叫的声音大不了多少,于是只好再次咳了咳,安慰自己说其实我是清清痰。
再次开口:“各位大人,晚辈慕容以安,今日将各位聚集此处,实在迫不得已。众所周知,当今皇上年幼,尚无法完全掌控社稷。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摄政王独揽大权。江山社稷如今表面稳固,似千年古树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可晚辈生怕大树内里招来腐虫,朝朝夕夕侵蚀之下,只怕家国天下日不久矣。
“晚辈不愿以太皇太后之尊相见各位,亦不敢妄自称大。昔年我遵旨入宫成为先帝嫔妃,时已三载。先帝见我略有才能,许我接手凤印、辅佐新帝。承蒙先帝错爱,即便先帝已人世不再,我却一刻也不敢忘怀先帝的恩宠,亦不敢忘怀先帝临终的嘱托。而今陛下年幼,尚不足够独自决断,可我却不能再将这天下放任下去。
“今日在座各位都是手握重权,晚辈不愿拐弯抹角,不妨与各位打开天窗说亮话。各位在成为先帝的左膀右臂之前,有的是隐世高人,有的是郡县小官,但都是全凭先帝才有今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先帝当年思量自己的身后事,恐太子身子不好无法担当大任,用两年时间,将这江山社稷完好的交在我的手中。
“晚辈虽只是一介女流,却也懂得在其位谋其政的道理,断不能容许这江山易主在我的手中。如今朝堂动向,晚辈料想各位心中比我清明。可是无论摆在面前的是怎样一条荆棘道路,晚辈今日在此立誓,两年之后,我要将这江山社稷,更加强大的交在陛下的手上。
“然而路途多舛,晚辈自知资历尚浅,不敢在众位面前托大。此等大事,实在不是晚辈一人便能完成。先帝临终前,曾言各位皆是他一手甄选提拔,皆是忠臣良将,是皇朝的中流砥柱。可晚辈深知,自古良将忠臣,有忠于社稷有忠于君王。可无论各位是哪一种,晚辈俯首,恳请各位忠于这皇朝帝国的社稷,忠于先帝的临终嘱托。恳请各位助我一臂之力。”
说完我毫不犹豫的起身,深深拜下去,却没有一个人来扶。所有人都是震惊的神情,眉心拧成麻花的看着我,让我好饿。
我深吸口气,继续道:“绊倒我的人,我要让他永远起不来。扶起我的人,我会让他永远不会摔倒。今日晚辈斗胆,请各位立时拿定个主意——愿与晚辈并肩一战的,你我歃血为盟,从此生死一处;不愿与我一同冒险的,慕容以安念在各位对社稷有功,绝不阻拦。只要卸下权柄,我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保你全家平安离开帝都,隐名乡野。”
我站直身子,双手拢在袖中。长及脚踝的青丝松挽,层层累积在头顶上,白玉钗冰凉的贴着我的头皮。宽服广袖,裙裾逦迤曳地在身后不知几尺。烛火明明灭灭耀在我眼睛里,刺的我流下泪来。
“这江山既然是先帝亲手交给我,除了拼死维护,晚辈不敢再有他想。但请各位记住:这家国天下只属于陛下一人,慕容以安绝不容许任何人染指分毫。不论是谁,以任何名义——”我眼睛扫过众人,凉薄开口,声音平淡,却金石掷地,一字一顿,“——概莫能外!”
足静了好几分钟,我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处,眼里保持着玄珠所谓的“柔软而刚硬,谦恭而骄傲,诚恳而坚定”的我觉得说白了就是整个儿各种自相矛盾的眼神。
我心想,这果真是一招险棋。不过既然皇昭临死前跟我说他一切都已经暗中有了布置,而且又说了当朝一品六人全都是可信之人,我想应该不会差。总之赢了算我的,输了算我……先夫的。
然后左相哭了。
我吓傻了,被秋怀远扯着袖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望着,一面说:“老臣隐居乡野十余载,只渴望得遇明君。昔年承蒙先帝错爱亲自将老臣请出山野在朝为官,怎料先帝去的早,老臣空余治国之心却无奈新帝年幼无力施展,却没想到太皇太后如此胸襟抱负,老臣百年之后见到先帝,也能交代了啊……”
我差点就脱口而出“老爷爷你悠着点别犯了心脏病”。
赶紧挤出眼泪来慷慨激昂的诚恳道:“左相言重!晚辈与大人一样,错承先皇恩宠,而今无以为报,唯有尽心与先帝临终嘱托,方能夜半心安!”
接着大将军连仲甫也老泪纵横,而且更加让我受惊的是,他直接一撩衣襟跪下了,而且倍儿激昂的对我说:“先帝临终前招老臣等密谈,曾言在先帝崩后一切可听命太皇太后慕容氏。老臣等先前还恐怕太皇太后年纪尚轻难当大任,却不料果真巾帼!慕容老匹夫好福气,竟有这样的女儿!”
我那“老匹夫”爹爹在旁幽幽来了一句:“连老狗,我可在这儿呢。”
说完我的“老匹夫”爹爹暗自瞅了我一眼,我连忙一个激灵反应过来,赶紧撇下左相秋怀远,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将连仲甫扶住,满目盈泪道:“大人莫折煞我!”
左相秋怀远和镇北大将军连仲甫两人,一文一武,是皇朝在朝的资历最老的文臣武将。因此他两人这样一哭,尚且年轻的太尉卫子骁赶紧也单膝跪下,抱拳对我道:“微臣是粗人,不会说话。不过请太皇太后放心,微臣手下的禁卫军一定昼夜不歇保证皇城安全!”
我心想,扶了这个跪那个,扶了那个跪这个,场面实在是混乱。于是先镇定道:“太尉大人请起,有大人这句话,陛下与我都安心许多。”接着连忙说,“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于是大家终于坐下。
然后我们开始一本正经的商议“军国大事”。
刚才哭的那么兴奋,转眼却能这么正经的开会,我心想大家果然都是演技派的,演了几十年的老臣自然不是我这种才演十几年的太皇太后能比的。而大家这么浑然不觉的当做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真是让我觉得大家的心理素质真的很强大。
右相温叔镜,也就是玉瑶的爹,此刻说:“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先帝,为了社稷,为了陛下。那下官不妨把话挑明了直说吧——眼下陛下年少,恐怕不足以担当大任,尚需太皇太后与摄政王辅佐。然而太皇太后不能直接干政,长此以往,恐楚王在朝一人坐大。老夫斗胆,请问太皇太后是否已有良策?”
我心想,玉瑶的爹果然继承了玉瑶那般说话不要命的传统——哦不对,次序搞错。是玉瑶有这传统果然是有这爹必有这女儿,上来就是这么语出惊人。
细想片刻,我有点尴尬。因为我尚未有所谓良策,于是干巴巴道:“陛下年幼,下面枝节小官闻风而动,皆以楚王唯马是瞻,这事需得从长计议。”
太傅拱手道:“老夫却以为,楚王平时每日上朝,雷打不动。陛下谦恭,凡事皆询问左相右相及楚王的意见,也是导致此事的原因之一。当下之计,恐怕要将楚王调离帝都,再采取些办法,收回楚王一些权力,让下面的官员隐约摸到陛下的态度,却不要点破,方能制衡现今的局面。”
我在脑子里绕了好几个弯才把这番话想明白,顿悟的同时在心里大喝一声,李一景你果然是个老狐狸!
于是这意思是说,先让楚王离开这里,让官员们没办法轻易联系到他,更遑论亲自见到他。然后皇冼一道圣旨降下去,随便收回皇祈的一点无所谓的权力。官员们就要开始忖度:陛下莫非要开始打压摄政王了?于是便在心里有些不安稳。
但是他们又没办法见到皇祈,于是皇祈手下的网脉也许就要经历一番动荡了。毕竟在皇昭的手里,皇朝已经很是强大很是稳固,基本上只要皇祈没有强大到逆天的程度,很难推翻这个称霸中原几百年的皇朝帝国。虽说皇冼年幼,可篡位这种事毕竟不是吃个包子那么简单,能一日三餐来三次的活。
我心想,哎呀,这可真是个好计策。
于是问:“可是,我们要怎样把皇祈弄走呢?”
李一景捋着胡子看着我,笑着说:“这事恐怕要太皇太后出面了。臣等实在没有支配楚王的权力,更何况太皇太后巾帼不让须眉,定是有办法的。”
我心想,我靠,中计了!
这老狐狸果然不愧是能做皇昭的老师的人,怪不得皇昭要把他留下来给我。我像吞了个苍蝇一样的看着他,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的同时,我爹咳嗽了一声。
这声咳嗽拯救了我,只听我们敬爱的抚远大将军说:“时间已经太久,不散恐怕惹人耳目。”
爹,你真是我亲爹啊!
于是我精神抖擞的说:“爹爹说的是。”然后转向众人,大义凛然的道,“今日之事恐怕不宜到处宣扬,我知道各位大人一定心中有数,不必我再多言。往后各位大人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