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凤笙 >

第32部分

凤笙-第32部分

小说: 凤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千万顶住。

62() 
中午郑管家跟凤笙说:总长说晚上回来用餐;想吃您亲手做的桃花酥。

    凤笙想起昨天晚上是跟段伯烽提过这个。

    倒让他记住了。

    夏秀珍在一旁听得很羡慕。

    她跟俞程礼新婚夫妻,还没有小夫妻俩甜蜜。

    心里有些怅然。

    跟凤笙说:“姑奶奶会做点心?”

    凤笙道:“会一点,待会儿做些您尝尝吧。”

    到了三点过;出来一盘;让夏秀珍尝了尝。

    味道好得出奇。

    尤其里头的酱;又有鲜果味;也不过分甜,酸得恰好。

    问凤笙:“这酱在别处从没吃过。”

    凤笙道:“用青桃做的,加了蜜。姜大夫说鲜蜜温五脏,我去年做了几罐;您喜欢的话,给您装一罐带回去。”

    两人说着话;大太太跟余汝盈从外面回来;听说亲家太太来了,过来打招呼。

    大太太跟夏秀珍介绍余汝盈:“这是老大恩师的千金。姓余,闺名汝盈。来省城好些日子了,我来省城到现在,她陪了我很多。”

    大太太满脸笑容,看得出来心情不错。

    余汝盈笑道:“不知道夫人娘家来客人,我陪太太出去一趟,就到了现在,早知道该吃了饭就回来的。”

    这话可不好听。

    夏秀珍在心里皱眉。

    凤笙让丫头把点心盘子捧去客厅,大太太跟夏秀珍去客厅寒暄。

    因为是俞家太太第一遭登门,大太太倒也和气。

    说了不到一刻钟的话,段伯烽早早回来了。

    闻到点心的香味,在进门处,边脱手套边道:“真做上了?”

    “什么?”大太太不明就里。

    段伯烽过来,见到个陌生高挑的女子,坐在他夫人身旁,三十左右。大概郑管家已经跟他报过信,道:“是夫人娘家太太。”

    夏秀珍见了这样的一方大员,有些紧张,要真起来回礼。

    大太太得意地拉住她:“他是小辈。你不用这么多礼,就当是在自己家。”

    段伯烽没耐心跟女眷周旋。

    朝凤笙招招手:“来。”

    凤笙看看大太太跟夏秀珍。

    大太太道:“你去吧。”

    见凤笙站起来要过去,余汝盈也站了起来,笑着问段伯烽:“师兄藏了什么好东西?”

    段伯烽想给太太一个惊喜,朝她摇摇头。

    他将凤笙带去书房,从军服口袋里掏出个绒布盒子,打开。

    盒子里躺着块半指长的玉观音,色泽釉润,观音嘴边的笑栩栩如生,手上抱着个金童。

    是块送子观音。

    “庙里的和尚说这玉加持开过光,我虽然不是很信,但总算意头不错。”

    段伯烽把玉给太太挂上。

    太太生得白,胸口挂着玉,更显得玲珑剔透,整个人都像个块羊脂白玉雕成的。

    段伯烽凝神看了她一会儿,道:“如何?”

    凤笙笑笑:“挺好的,多谢您。”

    段伯烽脸上露出了笑。

    他今天回来得早,兴致起来,干脆带太太去后院骑马。

    学了这几个月,凤笙现在已经跑得很像样了。

    两人骑着马在山里溜达了一圈,半路,段伯烽踢踢马肚子,催马上去,一下把凤笙抱到自己那匹汗血马上,玩笑道:“骑得倒是像那么点样了,就是还不够稳。”

    他不说自己突然起兴,让人防不胜防。

    凤笙被吓得够呛,脱口就说:“您怎么能这么吓人呢?”

    段伯烽被指责了,不生气,反倒觉得就该如此,道:“吓着了?”

    凤笙无话可说。

    段伯烽看得要笑。

    两人骑着马,慢慢踱着往山下走。

    路上遇到花开,段伯烽掐了粘在凤笙鬓边,一路过去不断。

    最后头微微往后仰,摆出一副欣赏的姿态,道:“还生气?”

    凤笙无奈地叹了口气,把发间的花苞一朵朵拆下来。

    一时发髻都乱了。

    这就是个妥协的态度了。

    段伯烽仰头大笑。

    用力把凤笙搂在怀里,催马往山下快跑。

    他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平时哪有功夫游山玩水。

    更因为怀里搂着太太,又平添了份恣意。

    大太太这边,因为段伯瑞回来了,正在跟儿子说话。

    段伯瑞道:“您今天又出去了?”

    “出去了。”大太太想起来心里都是甜滋滋的。

    梁大夫说李佳玉容这胎怀的多半是个大孙子,叫她怎么能不高兴。

    “太太今天在外面听到不少好话,笑一上午了。”余汝盈道。

    “真的?”段伯瑞眼睛亮了。

    “多亏祖宗保佑。”大太太双手合十,朝西方拜了拜。

    跟余汝盈说:“得去城隍庙多烧几炷香。”

    余汝盈道:“明天一早我就陪您去。听说头一炷的香最灵了。”

    大太太道:“还有这样的事?”

    余汝盈捂着嘴笑:“您可不能不信。”

    信则灵,不信不灵。

    这个道理大太太还是懂的。

    连声道:“是是是,你说得很对,那我们就赶早。”

    “赶什么早?”段伯烽跟凤笙一块进来,随口道。

    “去庙里烧香。”大太太道。

    余汝盈问凤笙:“夫人要不要一块去?”

    她的笑容异常浓烈,让凤笙说不出的诧异。

    段伯瑞看得一怔。

    他知道这炷香是替谁烧的,又是为什么烧的。

    余汝盈当然也清楚。

    所以刚刚这话,未免是她恶意了。

    尤其大嫂此刻还一脸懵懂。

    她是无辜的,段伯瑞知道。

    从当初嫁给大哥,不知道大哥身边有人,到现在,不知道玉容已经怀了大哥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让她知道玉容,还有知道玉容的孩子,她会怎么办?

    像现在这样,闷不吭声?

    还是学其他女人,把孩子抱在身边抚养?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

    老家就多的是。

    这世上的女人,尤其为人正室的,抢别人的儿子从来不手软。

    他想闫家是旧家庭,大嫂从小受程朱理学教化,讲规矩,守礼数,半步分寸不乱,多半不会例外。

    这会儿,他既希望玉容生个女儿,不被大嫂放在眼里。

    又希望玉容能生个儿子,大哥跟长辈们,或许就会看在孩子份上,给孩子的娘一个名分。

    段伯瑞心心念念都是李佳玉容渺茫的未来。

    李佳玉容心里也不平静。

    马嬷嬷劝她:“格格,别东想西想啦。如今什么都没有孩子要紧呐。”

    李佳玉容低头抚住微微显怀的小腹,想起段伯烽,想来这些年的岁月。

    心里像散乱了一盘棋。

    父亲被人谋害,她如今像个浮萍似的,躲在这院子里,一过就是两年,舌头都发苦了。

    还有那个男人。

    为什么要救她?

    既然救了她,要了她,又怎么能再娶别的女人?

    未来的路又在哪里?

    真要叫自己这个孩子没名没分,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

    ……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六月里。

    欧洲的形势已是岌岌可危。

    欧洲一旦生变,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华夏势必不能独善。

    六号早上,段伯烽奉令前去京师,临行前嘱咐凤笙:“万一有变故,立刻回沅城。我会尽快赶回来。有事找冯珏,他知道怎么办。”握了握凤笙的手,转身上了汽车。

    他这次只带了胡师长随行,其余几名师长全都原地待命。

    这一去,没有一两月恐怕不能回来。

    而此时离李佳玉容的肚子已经遮不住了。

    大太太觉得时机正好,便给老家拍了封,在信里大致提了段伯烽这房外室的情况。

    八号早上,天还蒙蒙亮,一辆马车朝公馆奔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回来晚了,少年们凑合着看吧啊。

    故事会越来越有看头的。

    我向老太太保证。

63() 
来的是大老爷;段承平。

    因为赶得匆忙,都没来得及让公馆这边派车去车站接人。

    到私下没人处,段承平劈头盖脸质问大太太:“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个家还是不是我当!”

    大太太见他不高兴;反而一脸气急败坏;很不可思议:“这是喜事;你生什么气?”

    大老爷道:“这事我还没敢让娘知道。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就等着——”

    “真要是个大孙子,老太太还能怪我不成?等孩子落了地,她就该谢我给长房留后了!你知不知道我费了多少心力、口舌;才让大夫睁只眼闭只眼,答应不拿掉这个孩子的。这是容易的事吗?”提起老太太;大太太也是一肚子怨气。

    大老爷这次来;就有善后的意思。

    二弟段承安的孙子都能下地跑了,他这个做大哥的,连个孙女也没有、

    子孙兴旺才是福,这点他比不上承安。

    眼下老大终于有后了,大老爷其实也不是不高兴。

    但就是着急。

    想着事情只能瞒,只能拖,万万不能急。

    交待大太太:“好在电报是直接送到我手里的。这要是让娘先得到消息,非活活气病不可。”

    大太太道:“我当然不会不先跟你商量。”

    段承平道:“这个孩子眼看着就要落地了,得想想法子怎么处置。”

    大太太道:“老爷预备怎么办?”

    段承平沉吟着:“老大媳妇要是肯,孩子抱给她养就是了。”

    大太太道:“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哪里会养孩子。”

    段承平道:“用得着她亲自照料吗?不过是个名头。多找几个奶妈丫头跟着,还怕照料不好一个孩子。”

    大太太道:“里里外外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她那肚子就没鼓起来过,突然蹦出个孩子,不知道会有多少闲话!”

    大老爷气不过:“你也知道!早知道为什么不商量我!拖到现在,癞子的头遮得住光遮不住味!顾头不顾尾,就知道干蠢事!”

    大太太悻悻的。

    这个儿媳妇不是她挑的,要说让她设身处地替儿媳妇考虑,实在是做不到。

    商量大老爷:“养儿还是生母亲,我看老大媳妇心气高,未必肯替别人养儿子。”

    大老爷道:“她是个老实人,你好声好气跟她说,她怎么会不肯。”

    白白得个便宜儿子,当家太太哪个会傻得往外推?

    老两口商量后的意思,趁儿子不在,把这事先跟儿媳妇摊开,这样,就算要闹,也闹不太出格。

    打算得很好。

    大太太便抽空跟凤笙说:“……你也别怪老大,他不小了,你来了省城快一年,到现在还没消息。我跟你公公的意思,不为别的,就为长房有后,这个孩子也得留下。别怪我们苛责你……”见儿媳妇没反应,道,“一个妾,不算什么,但孩子得好好养,真要是个儿子,就是长房长孙……”

    婆媳俩心里的想法简直南辕北辙,根本说不到一块去,且这个话题也实在不怎么令人愉快。

    这边简单说完,回头大太太跟大老爷说:“依你吩咐的,都说了。”

    大老爷道:“老大媳妇怎么说?”

    大太太道:“倒没说什么。”

    见大太太并不怎么担心,大老爷猜测儿媳妇的反应多半不大,便心安不少。

    大太太趁机道:“这么让那母子俩住在外面,吃喝不好,照顾不到,我也担心。老大媳妇那边,事情既然已经说开了,我看,母子俩早晚得进门,干脆就现在,先把人接过来吧。”

    大老爷示意她先打住,道:“先不急。”

    大儿子在外多年,如今功成名就,他做老子的,也摸不太清楚儿子的脾气。

    便叫了二儿子来问。

    把事情简单跟段伯瑞提了提,段伯瑞心里吃惊,嘴上说:”您是说,大嫂已经知道了?“

    大老爷道:”你娘已经跟她提过了。她是个老实人,倒不见得会闹。也是老大的福气。“

    段伯瑞觉察到这是李佳玉容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李芳蒲已经去世两年多。

    记得或认识李佳玉容的人少之又少。

    何况玉容这两年鲜少抛头露面。

    进了公馆,又比外面更加安全。

    尽管这多少有些冒险。

    段伯瑞思来想去,跟大老爷说:”她既然怀了大哥的孩子,大嫂也不反对,确实是接进公馆好。“

    大老爷赞同地点点头。

    心里有了决定。

    回头让段家马车去接人。

    并吩咐大太太,有人问,就说是老家来的姨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