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西游之火云真仙 >

第164部分

西游之火云真仙-第164部分

小说: 西游之火云真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则也是因为众人并未防备,但能够这般悄无声息的接近众人十丈方外的,必定手段过人,一身本事不下准圣。
红孩儿与吕洞宾微微对视了一眼,尽皆望见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之色,而后却是放出神念,朝向那屋外小院当中望去,正好望见一道倩影,就这般俏生生的立身于小院当中。令得红孩儿微微愕然,而后却是心中一喜。
却见来人一身青衣,面上蒙着青色纱巾,头戴斗笠,手中拄着一根翠竹杖,背上还背负着一把玄黑色宝剑,阵阵寒气从那剑身之上溢出。
但最特别之处,却是那显露出来的一双眼眸,莹润如水,明亮清澈。红孩儿却是一眼认出,来人便是数百年未见的越女阿青。
抬手一挥,便将那房门前无穷禁制散去。阿青见此,却是莲步轻启,缓缓走了进来。
“这位是?”
吕祖见得来人,却是微微疑惑,感受到红孩儿异样的神色,却是开口问道,细细打量着阿青,眼光却是在其背上莫邪剑之上微微停顿。
“这位却是我等师妹,阿青!”
老寿星闻言,微微一笑,而后对着吕洞宾介绍道。
“哦?”
闻得这话,吕洞宾却是微微愕然,便是一旁的红孩儿亦是微微疑惑,却是没想通为何这阿青竟然会被元始天尊收为弟子,且看南极仙翁的神色,对这位师妹颇为看重,想来在阐教当中地位还不低。
其实红孩儿却是不知,那阿青之前的确只是一介散修,但在那江南武林小六道之中,与红孩儿一同得了造化,更是得了那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手中的莫邪剑,方才被元始天尊看重,收入门下。
莫邪剑与干将剑本是一对至宝,乃是那混沌魔神水火道君之物。洪荒开辟,混沌破碎,水火道君自然身殒。两般至宝与道法传承皆落在洪荒当中,被那魔祖罗睺得了去。
魔祖至宝无数,又有寂灭**、毁灭之道,却是要之无用,便将其藏于小六道中,静待有缘之人。
后来龙汉初劫,魔祖身殒,小六道曾一度显化,元始天尊却是有缘进的小六道中,取走了莫邪宝剑。更是在成圣之后,将其赐予了十二金仙当中清虚道德真君。
虽然莫邪剑数度易手,但圣人手段通天,岂会不知其落入阿青手中?而后元始天尊却是算得阿青福缘深厚,且天资卓绝,单单以一把竹剑入道,而超脱三界,岂止是卓绝?
经过细细观察,见其秉性纯良,心中颇为满意,便显化神迹将其收为门下。因此阿青却是成了元始天尊之入室弟子,倒是令得红孩儿好生意外。
“没想到数百年不见,道友一身剑道越发精深。”
望着眼前的阿青,红孩儿却是微微一笑,心中却是不住赞叹。阿青以武入道,成就非凡,如今一身气息虽然不过大罗金仙,但便是一般准圣亦不见得是其对手。
倒是一旁的纯阳真人对阿青却是颇感兴趣,毕竟,吕纯阳自己亦是擅长剑道,自然是见猎心喜,见得阿青能够将剑道修道如此境界,自是想要讨教一番。



第二百四十九章,品茶,观音显化
第一更,求支持!
“那么说,从那之后,你一直在昆仑山修行?”
泾河之上,红孩儿端坐小舟之上,望着对面的阿青,端起小桌上沸腾的茶汤,给她倒了一碗。
“是啊!”
闻得这话,阿青却是微微一笑,望着眼前的红孩儿,眼中并未有着丝毫的掩饰。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清爽之感,令得红孩儿微微一愣。
亦是洒然一笑,却是想起二人在那小六道中所经历的种种,也算是同经历生死患难,或许就是那份经历让阿青对自己毫无保留,又或许阿青本来就是那般清纯、不加修饰。
“呐!”
轻轻啜了一口玉碗当中琥珀色的茶汤,感受着那股爽眛的气息,阿青却是忽而开口,望着眼前的圣婴,轻笑道:“本来还曾说过,等我游历洪荒,到得西牛贺洲便去寻你,却没想到被师尊收入门下,在昆仑山中参道,一转眼,便过去了数百年。”
“哈哈!”
红孩儿闻言,却是轻笑一声,望着眼前的阿青,感受着其眼光当中那一份澄澈、透明,似乎便是自家的心境也随之涤荡一空,开口道:“山中无甲子,似我等参悟天道,修为渐深,恐怕一个小寐便是千载岁月,又何必在意些许?倒是道友能够拜入天尊门下,亦是福缘不浅。”
“是啊!”
闻得这话,阿青美眸之中闪过些许柔色,微微叹息道:“拜在师尊门下,的确是让阿青受益良多。”
而后二人却是开始谈起这数百年来的经历,事无巨细,却是有一种淡淡的恬然心绪。红孩儿此时才发现,竟然,除了凤曦意外,还有一个人能够这般的,如同一面镜子,清晰的映照出一个完整的自己。
但与凤曦不同,阿青只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能够细细的聆听红孩儿诉说些许,面色之上全然没有丝毫厌烦。而从其眼中,红孩儿更是看到了一种天然的恬适,在不时的回应着红孩儿的讲述。
相对而言凤曦则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高高在上,俯觑着红孩儿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悉数落入凤曦的眼底,仿佛在凤曦的面前,红孩儿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透明人。所以很多事情,还未开口,彼此便已然了解。
才恍然发现,一别数百年,阿青竟然与当初有了些许改变,容貌之上的变化不大。但那般出尘、近仙的气质,在得了元始天尊传授玉清大道之后,却是被完全发扬光大。一种自然淳朴的气息,令人不由自主的觉得想去亲近。
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分明阿青的本身相貌,只算是清秀而已,但为何此时在红孩儿眼中,会觉得有些惊艳之感?
微微叹息了一声,端着手中的茶汤,低头饮了一口,思绪竟然有些微微恍然。茶香淡淡,沁人心脾,一种淡淡道韵在肺腑之间萦聚不散,竟然令得红孩儿的心神遁入道境。
一种莫名的大道气机从红孩儿身上散发出来,在其头顶显化,有无量神光、混沌、仙宫,逐一显现。令得一旁的阿青美眸当中出现些许异色,就在一瞬间,分明从红孩儿头顶清光当中,望见了一片真实的大千世界。
良久,红孩儿回过神来,望着眼前的阿青,微微一笑,再次喝了一口茶汤,开口诵道:“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火云得如此。”
“好一句唯有火云得如此!”
一个声音响起,便见的一道身影从远而近,似雀鸟一般在泾河之上飞掠而过,落入舟中,面上带着微微笑意,望着红孩儿与阿青,正是那人教真仙纯阳子。
落在二人跟前,径自坐了下来,望着红孩儿开口笑道:“你个沽酒的小厮,何时又卖起茶水来?顾此失彼,小心做的亏本买卖。何如本仙,既要喝酒,又要品茶?”
“道友却是来得真晚!”
望着吕洞宾,红孩儿却是微微一笑,对其玩笑之言不以为意,端起茶汤为吕纯阳倒了一碗。
“莫提他!”
吕洞宾闻得这话,却是面色微窘,望着红孩儿直摆手,却是并不想细细说言此番送曹植、吕布和四月去皇城同李玄霸二人汇合之事。
原来,蔷薇小筑当中,众人商议完毕,却是决定,让阿青隐身幕后,给五个小家伙做“打手”,咳咳,保镖!
而真正一路从长安开始前往西牛贺洲传道之事,却是交给五个小家伙去完成,如此一来,却是可以历练五人。
况且五人当中,还有一个隐藏的高手,“河伯”曹植,如今一身修为,便是较之那五行山的猴子,也不差多少,好歹还能过眼。
虽则西行传道,功德多多,但是身为老一辈,云中子等人却是拉不下脸去与后辈相争,而红孩儿却是对那功德看不上眼,毕竟此番西游乃是红孩儿所发起的,事成之后,那般功德还能跑掉?自然是看不上传道那点功德。
“怎的?”
望着吕祖阴晴不定的神色,红孩儿却是微微一笑,露出些许疑惑的神色道:“适才我曾隐约感觉到,那长安城外十里,曾隐约有法力波动传来,难不曾是道友又与那慈航老祖动手了?”
“噗!”
本来正端起一杯茶汤,欲要浇浇火气的吕祖闻言,却是一口喷了出来,面色古怪的望着红孩儿,微微叹息了一句,道:“数百年不见,那慈航道人亦是长进不小,倒是那手中杨柳枝越发凌厉,让某家都几乎吃了亏。”
“哦?”
闻得这话,红孩儿却是露出些许疑惑之色,见得吕洞宾所得凝重,却也是面色微沉,开口道:“他慈航窃据人皇气运数百载,道行岂能没有长进?不过倒是他手中杨柳枝,若是我猜测不错,当是杨眉老祖之物。”
“果然!”
闻得红孩儿之言,吕洞宾却是微微一叹,显然其也是早有所猜测,只不过杨眉老祖行踪飘渺,便是道祖亦不见得能够寻到。
这慈航如何能够得到杨眉老祖的青睐,得其赐予本体空心杨柳树之枝?想想却是匪夷所思。所以便是吕祖之前一直也只是怀疑而已。
“还好老祖我也不是吃素的。”
轻声骂了一句,吕洞宾却是露出些许傲然神色,却是方才凭借道祖所赐龙头拐,与那不弱先天至宝的杨柳枝对轰了一击,更是看出如今便是慈航进境神速,亦是被自家拉下一段不小的距离。
暗道,下次再与慈航撞见,一定要给对方好看。想着,却是转头望了一眼对面的红孩儿,老脸微红。
却是想起,自己如今虽然一身道行已然不弱前世,但距离和红孩儿一比,又是差了许多。暗骂一声人比人气死人,而后不再言语。
“我曾听闻圣婴提及,道友一身剑道独树一帜。”
这时,一旁的阿青忽而开口,望向吕洞宾,美眸当中闪过些许异色,开口道:“阿青亦是对剑道颇有兴趣,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那便战罢!”
闻得这话,吕洞宾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却是露出一脸的狂热神色,似乎全然将方才的憋屈、不满情绪抛开,眼中只有面前的阿青,与阿青背上所背的那一把莫邪剑……
此时,那长安城中。
那观自在携同惠岸行者木吒,却是依旧化作疥癞和尚,前往那化生寺中,听那玄奘宣讲佛法。却是要细细瞧看,这金蝉长老之转世,究竟何种神异?
却见得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悉数谈的小乘佛法,皆是那当初竺法兰与迦叶摩腾“白马驮经”而来。
菩萨见此,却是摇了摇头,轻声一笑,径自上前来,走到高台之下。拍着高台,神色倨傲,对着那台上盛装的玄奘法师厉声喝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本就一心向佛,生具慧根,闻得此言,福至心灵,却是大喜,慌忙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施礼道:“弟子失礼,不知大僧降临。敢问大师,这东土之内,天下佛堂皆传唱小乘教法,未曾闻得大乘,却不知大乘教法何如?”
菩萨闻言,却是轻声一笑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在细说,却见的一列官差跑上前来,拿了这菩萨二人,便朝向化生寺后法堂而去。却是那司香巡官见得这二人打搅了法会,上报了唐王,于是唐王命人来拿。
入得法堂,见了太宗,观自在二人却是并不行礼,神态倨傲,朝向唐王问道:“大王寻贫僧有何事?”
见得二人,太宗却是讶然,却是认出,这二人,边是那一日送袈裟锡杖之人,此时那袈裟锡杖已然在法师身上。
心中微微有些疑惑,却是开口问道:“大僧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饭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闻言,神色不变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闻言,大喜过望,却是慌忙对着菩萨施了一礼,开口问道:“你那大乘佛法,今在何处?”
“便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抬眼微微望了一眼太宗,似乎对其神色很是满意,观自在微微点了点头。
“不知大师,可曾记得?”
太宗见此,却是开口问道,言语间便要请那菩萨上得法台,去宣讲那大乘教法
菩萨闻言,亦是不推辞,便径自带了木吒,飞上高台,脚踏祥云,飞至九霄之上,现出大慈大悲之象,手托净瓶,稳坐莲台。
却见那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
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