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的极品女友 >

第512部分

我的极品女友-第512部分

小说: 我的极品女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案子需要办这么长时间?”
“这个案子……”金玲玲听到这句话,神情突然凝重了起来,刚才的不满顷刻不见:“说起来,大概和你也有些关系!”
庞劲东做过很多违法的事情,就算是不慎卷入了某件案子也不稀奇,所以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没当作一回事:“是吗……”
金玲玲微微蹙起眉头,奇怪的问:“你不想知道是什么案子吗?”
“你想说就说,不想说的话,我问了也没用!”
“你倒是想得开!”
“我没有办法不想开!”庞劲东深情的凝视着金玲玲,缓缓地说:“从我们认识的那一刻开始,你就一直在暗中调查我,总是想要找个借口把我逮起来!”
金玲玲的心思现在全都集中到了这个案子上,没有兴趣去体会庞劲东话里的含义,只是就事论事地说:“我做任何事情都是职责所在,而不是和你有什么个人恩怨!”
看着这个敬业的警察,庞劲东无奈的点了点头:“哦!”
“我说这个案子可能与你有关,是因为你可能认识这个当事人……”
庞劲东随口问了一句:“谁啊?”
金玲玲四下里张望了一下,确定屋子里再没有其他人,才回答了两个字:“谢公!”
“什么?”庞劲东听到这句话,眉头立即拧在了一起。
“我要是没说错,你应该和他打过交道!”
“当然!”庞劲东重重的哼了一声,咬牙切齿地说:“而且还打了不少交道!”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人吗?”
“不知道!”庞劲东微微摇了摇头,颇为遗憾地说:“这个人实在是太神秘了,几乎找不到有关他的一点线索!就算有也只是只言片语,不能对这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做出有实际意义的描绘!”
“没错!”金玲玲点点头,告诉庞劲东:“所以我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调查这个人的真实情况!”
“你为什么要调查他?”庞劲东奇怪的问:“难道他犯下了什么大案子?”
“如果他发现了什么大案子,那么就直接把他逮捕了!”叹了一口气,金玲玲多少有些无奈地说:“问题是有很多案子都指向他,却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卷入了案子当中,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给他定罪!”
金玲玲又叹了一口气,然后压低了声音,把事情全部经过娓娓道来。
就在一年多之前,金啸发现似乎有一股势力向b市公安系统渗透,卷入了大批民警,还引发了许多渎职和腐败。
其实渎职和腐败在执法机关是很常见的,而且其中不乏集体性的,但是这一次却出现了不一样的苗头,那就是所有相关民警似乎在背后都有着某种联系。这也就是说,这些民警凝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渐渐地将整个市局笼罩起来。
正是因为这张网络的存在,哪怕只是处理一个普通民警的行政不作为,都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最早发现这张网络的人是贺国文,因为他没有办法处理,所以反馈给了金啸。金啸决定把这张网掀起来,于是开始进行深入的调查,结果这一调查才发现,这张网络事实上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暴露出来。暴露的原因则是因为网络已经趋于成熟,而且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能量。
这张网络覆盖面非常之大,从普通民警直到高级警监,从基层派出所到区分局直到市局,甚至还有向公安部渗透的趋势。
金啸经过近一步调查发现,这个网络目前汇聚在一个人那里,就是市局政委赖海雄。
金啸对赖海雄这个人并不了解,只是觉得其实际工作能力很一般,却非常工于心机。而且赖海雄自从警以来,基本没有干出过什么成绩来,提升的速度却非常之快。他坐到市局政委的这个位子上用去的时间之短,几乎可以说是创下了纪录,像是坐火箭一般。
赖海雄虽然在高层有一些人脉,但是并没有能力创造这样快的提升速度,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速度,更没有能力完全掌控住市局的这张腐败网络。

第三十七章谢公的底细

在这种情况下,金啸将调查的重点集中到了赖海雄的身上,很快就发现赖海雄与一个叫做谢公的人过从甚密。很显然的是,赖海雄的迅速升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谢公,谢公不仅为赖海雄活动各方面关系,而且拿出巨资帮助赖海雄打通关节。
金啸于是又将调查的重点转向谢公,虽然没有得到具体情报,但是仍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谢公其人可谓是神通广大,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人际关系,令很多官员和商人惟命是从。他从来都是躲在幕后遥控一切,同时让别人出来站到台前,然后通过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并利用自己在官方的关系为这些违法犯罪活动保驾护航。
可以说谢公编制起了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而b市公安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张网络的以唐山为中心,辐射了大半个华北地区。
比起这个谢公,赖海雄只能算是条小鱼,所以金啸将打击目标放到了谢公身上。考虑到谢公是唐山人,又是从唐山这座城市崛起的,金啸便决定从这个城市着手,派金玲玲去搜集有关的罪证。
由于谢公的耳目非常灵敏,金啸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密,让金玲玲在市局请了长期病假,然后利用自己在唐山的人际关系暗中走访调查,而且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知道。因为不放心金玲玲一个人去,所以又让吕菁陪同前往。
刚开始的时候,金啸认为这个调查不会用太久的时间,却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大半年,因为谢公涉及到了太多的犯罪活动,编制起的犯罪网络也实在太过庞大。
“原来是这样……”庞劲东点点头,急忙问:“吕菁……到底怎么了?”
金玲玲现在既然已经回来了,说明案子调查的基本已经差不多了,尽管庞劲东很想知道谢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现在更关心的却是那个功夫女孩为什么会遭遇不测。
听到庞劲东的这个问题,金玲玲高高的昂起头,目光茫然的看着天花板。她不想让庞劲东看到自己流泪的样子,过了许久用手指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低下头告诉庞劲东:“在我们决定离开唐山的时候,就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一辆车突然开了过来……”
“原来是这样……”庞劲东无力的点了点头,又问:“案子破了吗?”
“一个司机酒后驾车肇事……”金玲玲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将头垂得更低了,让庞劲东根本看不到她的面庞。
庞劲东长长叹了一口气:“如果我没说错,这个司机是被人收买的……”
“我也有这个怀疑,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又默然了许久,金玲玲继续说:“所以我只能把这当作一场真正的意外,让那个司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足够了……”
或许是因为瘫痪在床,所以庞劲东变得脆弱起来,感到自己的眼角有些湿润,不由得又想起与吕菁之间的既往。庞劲东尽全力侧过头去不看金玲玲,黯然说道:“重要的是你还平安……”
“其实我也差一点……”深深吸了一口气,金玲玲继续说了下去:“但是在最关键的那个瞬间,姐姐救了我……”
“她真的是一个好女孩……”
金玲玲又沉默了许久,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是不是后悔没有珍惜她?”
庞劲东坦然回答道:“是!”
金玲玲鼓足勇气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后悔当初没有与她在一起?”
“不!”庞劲东这一次的回答同样坦然:“我承认自己很喜欢她,但是我并不爱她,所以不会选择她成为女朋友!我现在所感到后悔的,是当初应该对她更好一点!”
对庞劲东的这个回答,金玲玲感到无言以对,只得将谈话转回到刚才:“我们在唐山那么长时间,触动了各方面的很多关系,必然会让谢公那方面有所警觉……”
“你放心好了……”庞劲东打断了金玲玲的话,斩钉截铁的说:“我一定要让这个老王八蛋付出代价!”
“你已经做得足够多了的!”
“哦?”庞劲东挑起眉头,多少有些惊讶的问:“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谢公的最大根基是在唐山,主要是集中在基层,来到b市则是后来的事情!为了在b市能够站稳脚跟,也是为了在高层拥有一定的力量,他给自己找了两条左膀右臂!”金玲玲提起这些事情,情绪多少有些平静了下来,抬起头来看着庞劲东说:“这两条左膀右臂在他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玲玲把话说到这里,庞劲东已然明白了:“这两条左膀右臂一个是江海帮,另一个是赖海雄!”
“对!”金玲玲侧过头去,悄悄用手指再次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转过头来继续说:“我知道你做了些什么,可以说你做的已经足够多了,接下来的事情应该由我们来做了!”
“这么说,警方这段时间的清理整顿,实际上就是为了剪除谢公的羽翼!”
“对!”金玲玲微微颔首,告诉庞劲东:“这得力于赖海雄死得及时!”
金玲玲关于赖海雄之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其中已经表达出了一层暗含的意思了,那就是怀疑赖海雄之死的真正原因。
不过今天的金玲玲不同于早前那个无私的女警,已经不再相信法律可以解决这个社会的各种问题,就算是掌握到了庞劲东谋杀赖海雄的证据,也只会暗暗的感到高兴,而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庞劲东装作没有听出金玲玲的弦外之音,问:“你可以详细向我介绍一下谢公了吧?”
金玲玲整理了一下情绪,沉思了片刻之后,把自己掌握到的情报大致讲了出来。
谢公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这样一种出身再加上其父较为敢言,所以整个家庭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场浩劫让谢公失去了父母,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戕害,还落下了不太严重的残疾。
文革结束之后,国家对此前的历史做出了彻底的反思,并开始着手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平反遭到错误打击的对象。
国家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使得当时的谢公看到了希望。既是出于家族的传统,也是奉行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他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高考队伍之中。
但是生活往往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谢公生活在唐山周边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落实国家政策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谢公的家庭没有得到及时的平反。而且恢复高考伊始,不是让学生平等参加考试争取入学资格,而是依靠推荐。
谢公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好,所以没有能获得推荐。后来国家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制度,虽然谢公还是适龄青年,却已经对此心灰意冷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在遭到生活的一连串打击之后,谢公很可能产生了反社会情绪。他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够公平,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报复这个社会,同时把自己失去的和应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东西,加倍的夺回来。
不过与其他反社会者不同的是,谢公没有去尝试破坏社会和秩序,而是让社会和秩序为己所用,等到拥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去腐化这个社会。
谢公由于有着足够的远见卓识,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国家的政策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闭关锁国和计划经济时代即将过去,于是果断的决定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迷茫状态,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国家接下来将会何去何从,谢公则勇敢的做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搞起了个体经济。
等到国家明确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目标,多数人纷纷而开始尝试下海经商,谢公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商了。
谢公最先做的生意是个体运输,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当时的商品流通很不便捷,而不同地域之间的居民对其他地域的商品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这项生意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赚到了足够的钱之后,谢公利用自己掌握着的运输力量开始倒买倒卖,最先搞的是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贩运海鲜。
尽管已经有政策允许搞长途运输,并且有限度的允许商品流通,但是仍然没有完全的放开,而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没有跟上去。所以谢公的行为是非常冒险的,当时的刑法有个罪名专门惩治这种行为——投机倒把罪,谢公最后就落了这么一个罪名。
其实谢公在从事长途运输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眼红了,等到贩运海鲜赚了大钱,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这些人或者属于权力部门,想要进来分上一杯羹,或者是满怀嫉妒的同行。
刚开始的时候,谢公不愿意向强力低头,结果把事情搞得非常僵。而刑法中投机倒把这条罪名,给了这些人以充足的理由和借口,对谢公实施打击。
谢公曾一度濒临深陷囹圄的境地,全赖在中级法院任高职的一个亲戚运作,总算才能成功脱罪。这场风波让谢公赔进去了很多钱,但同时也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
谢公敏锐的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