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清女医 >

第88部分

大清女医-第88部分

小说: 大清女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有知道的说话了:“大水田村杨家的。没看见他旁边的小孩儿么!”
顿时有人疑问了:“杨家不是两个小孩儿?哪有这么大的!”这是乡下人口简单,大家隔着几个村子,都能数出来谁家有什么情况。
先前说话的人嗤笑了:“没听说了!这是才找回来的女儿。好像是几年前水灾的时候失散的。”
围观群众都惊诧了:“女儿!”
讲出情况的那人很享受大家的目光:“可不是么!据说是找名医学艺,师门规矩做男装打扮!”这人原本是并不信杨家大女儿会医的。可是方才亲眼目睹。此时顿时添油加醋,给沈如是加上了他想象中十分显赫的“师门”。好像某武林门派一样,显得特别高深莫测起来。
…………
沈如是看见有人病就钻进人群治。治好了就拍屁股走人。根本没去管那手艺人摊主和挑逗猴又被抓的围观者怎么协商。甚至连谢也没听一声。她也不是很在乎这些。
这时候六个人在油饼摊儿上,捡了个稍大的桌子,分宾主坐下——看看这穷讲究!一时间,谁也没说话。
八阿哥果然是天生就有领袖气质的。他先开口了:“沈大夫因何到此?”话的意思有点询问,甚至不好听的说是质问的意思,可是这话从他口里说出来,就透着那么一股春风拂面的味道,让你觉得是俩朋友秉烛聊天,显得特别推心置腹。
沈如是心里不爽——这算是让人捉住老巢了——也不能表现得忒明显。答道:“这是我家。”
八阿哥笑容可亲:“这二位……”
沈如是暗骂还是没躲开——却不得不答道:“舍下弟妹。”
沈如是去大理寺转了个圈,亲眼见多少富贵人出事情。虽然不是有人有意“杀鸡给猴看”,可是不可能心中没有触动。这就表现在,她后来赶着离京,对于权贵,简直有点避而远之的意思了。
没想到跑回家还被碰到!沈如是忍不住也重问了一句:“八阿哥为何不在京城?”
为何不在京城!
八阿哥心中也不爽呢。
太子和大阿哥回来。剩下的十几个阿哥的光芒全被他两个遮了去。先前老爹还不爽的骂两句,后来简直就是无视了。八阿哥也是皇上的儿子,虽然还不见得想夺了正统继承人的位置,可是想让自家爹更喜欢自己——这简直就是人之常情啊。无奈,这一点也难以满足。这么多儿子谁也比不上太子好!连大阿哥都不和太子抢光环了。还自请去海军!
想起前两年他们不在的时候,皇阿玛那么喜欢自己……十岁的胤禩郁闷了。
这会儿在离京城好远的地方,遇到了两度与自家爹传出惊天绯闻的沈太医……八阿哥不由自主想到了自己。他怜悯的看了看沈如是,脱口感慨道: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
罗德一时没忍住,一口茶都喷到袖子上。
…………
这是王昌龄先生写的宫怨题材作品中的两句诗。八阿哥感慨帝王之喜新厌旧之情,动情说出。想到八阿哥今年的岁数——爱新觉罗家真出文化人儿!
沈如是乃是个没文化的。她目瞪口呆——在胤禩看来是径自伤感——了一小会儿,迟疑反问道:“什么?”
八阿哥深深一叹。想起自己去找手下商量,突然有人说起“申生重耳”之事来,又有人反问:“主子为什么不能也出去!”八阿哥是个冲动人,立刻就去找老爹说了。玄烨倒挺高兴。他觉得自从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以后,懂事儿多了。也就鼓励小儿子们效仿。没想到胤禛没来,胤禩来了。为了鼓励这种举动。玄烨当时就拍板了,还允许胤禩自己挑合用的人手。
结果八阿哥胤禩一时又想多了:难道老爹早就想让我走——这心结搞得!
此时沈如是问起,胤禩声音微沉,叹道:“只是行游而已。”
…………
跟着胤禩的两个人,都知道他提起这话题就不太痛快。
一个岔开话题——这是罗德——欣喜状:“京城一别,沈太医可好?”
另一个一时间管不住嘴——这是那侍卫,家中有好打听流行消息的老娘和老婆,也不知道听说了多少个版本的“沈太医小醉乾清宫”,这时候满脑子都是黄暴情节,居然问出来了:“沈太医和陛下……”
沈如是冲罗德点点头,假装自己根本没听见另一句话。毓庆宫那日是沈大夫最不堪回首的日子没有之一。一个学医的被自己搅合的迷药弄倒。还顺手□或者被□了一个老男人。就算那个老男人是一国之主也一样!
沈如是一手拎一个弟妹起身。虽然这几个人附近一打听就知道自己住在哪儿了。可是沈如是假装不知道了。现在不看见这几个人就行。尤其是那个小的!看见他的脸就生气!
沈大夫迁怒了。
沈如是大约果然思路与人不同。至少她的怒气一点儿都没传递到对方那里。胤禩被侍卫提醒,突然对沈如是本人起了莫大的好奇。这位八阿哥彬彬有礼而又不容拒绝的问:
“沈太医住得近不近?我等可能前去府上一观?”
强迫别人是会被报应的。
兴致勃勃的八阿哥兴致勃勃地走了几里山路,然后在进入“沈太医”家的第一步就受到了强烈刺激。
“顺妞,回来啦?”杨家老娘喊了一声招呼道。
“哎!”沈太医脆生生答。
跟着她一起来的三个人,都愣得长大了嘴:你是女的!
…………
一群人进门后还没坐下。
有个尖嗓子站在门口喊:
“杨家嫂子在不在?好事儿呀!有两家人都给你大女儿提亲呢!”
八阿哥被一嗓子喊回了婚。头上川流不息的开始流汗。
…………
原来如此!
八阿哥胤禩恍然大悟。缓过来后再看整个事件,他就觉得,其实还挺好理解的!
皇阿玛果然不好龙阳。圣宠宫外女子却没有把对方留在宫里,只怕是因为沈如是乃汉人。不得进宫。
自以为想明白了的胤禩,看着沈如是更加敬畏了。让皇阿玛也割舍不下,甚至居然放到江湖而不舍得杀掉的女子——这难道是传说的真爱?
太可怕了!
胤禩决定按照庶母的标准来看待沈如是。反正他庶母多的是,绝对不缺沈如是这么一个人……
这位居然被提亲了!
胤禩只觉得十分恍惚。今天他恍惚的次数特别多。
…………
杨家老娘很开心。大女儿的结婚问题她可一直在愁。居然有人上门了!连忙殷勤的请人进来。
胤禩这时候反应过来。他突然激灵了一下。如果让沈如是在他眼皮下“嫁”了,回去后会不会被皇阿玛拆成一条条的?!
好可怕!
他对罗德打了个眼色。这货在江湖上混了许久,眼光好,见人说人话。
罗德岂是等闲!什么天上白虎星君,今日月离于戍之类。就是那种每个字都能听懂,连起来每句话都听不懂的。没几句话,就把那进门来做媒的敬佩的简直想立即拜他为师!杨家老娘听说这两个求亲的说事儿的时辰不是特别好,也迟疑了。
这两个求亲的是谁?沈如是今天在集市上显了本事,一个围观的,一个被救的,都对她上了心。一打听,姑娘家就住在附近,还未婚配。居然立刻派人来打探了。
只是没想到遇到了八爷做客,更没想到当场还有罗德这种科班儿级别的神棍在。
…………
做媒的被罗德吓跑了。大家这才坐下来重新说。
杨家爹娘原本听说这是沈如是在京城的朋友之后,就对这三个人奉为上宾。这会儿看见里面还有一位“大师”,简直十分儿的殷勤了。
胤禩三人也有交好之意。沈太医忽男忽女,太神妙莫测了!虽然八阿哥本人矜持了一点,没有亲口夸赞沈庶母。可是他旁边的侍卫——大概想法和胤禩相当同步——那简直没口子的夸奖。什么沈太医一针下去,按亲王一个老头立刻从昏迷状态醒来,健步如飞。什么全京城的名医跑到沈大夫那里,连皇上都亲口说沈太医不错。
有的没的,真的假的,逮什么说什么……
别说杨家爹妈和沈如是弟妹了。就连沈如是自己,都觉得在听天方夜谭。这说的是我?药王爷都没这么神骏!
气氛正热,门口突然又有人来了。
此人匆匆之间,破门而入。沈如是扫一眼就知道又是个侍卫。方才没有现身相见,大概是传说中“暗卫”之类。
这一位没看屋里人。直走到胤禩面前,轻声附耳,眼光却扫了一眼沈如是。急叙道:
“京城急报。和北面打起来了。”


、142车辚辚马萧萧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驱驰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东征。
这首诗是玄烨皇帝亲题。当日;大清与俄罗斯对峙一月有余;京城终于下了决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竟然是皇帝御驾亲征。
意料之外在于;当时大家都忙着抢主帅呢。在所有人对于战争的乐观估计中;本朝火器营勇而无可挡。谁当了主帅,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就连远在海疆训练水军的大阿哥,心中也不是没有意动的。好几个有资格领军的都统,简直都快暗中翻脸了。谁想到皇帝跑出来说:“别争了;我领军!”那真是令人呕出一口老血……
情理之中在于,大家都想抢功,皇帝也不是不想得个文武双全的名声啊。这么一想就通透了不是?而且这位自从继位以来,也打了不少仗了。平三藩和征台湾离得太远那是遥控指挥的。可是打葛尔丹这位就是御驾亲征。可见其人原本也是个暴力分子。只不过平日隐藏的比较好。
人生观比较中庸保守的馆台大臣们,当然就出来劝诫了。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类。表面上都是夸奖人的话,实际上的意思呢——是说您一个当皇帝好好待在京城就行了,给大家省点心。三天两头的出妖蛾子,太折腾人了!
玄烨皇帝不这么想啊。运筹帷幄是一种爽法,刺刀见红是另一种爽法。就算大家的评价有高下,可是也不是轻易能互相替代的不是?他老大已经到了快三十年皇帝了。基本上都在循规蹈矩做明君。这事情说容易也容易——皇帝么,全天下他最大,好吃的好喝的漂亮异性高水准马匹话都紧着他听。说不容易也不容易。这样的环境下还没有自我膨胀又或者自我堕落——别的不提,只看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几百个皇帝,有多少能持续三十年的!
他又不是穷兵黩武。这是打击边境不安分势力,保卫国防的正当举动。御驾亲征亲冒矢石。这事情说到哪里都不是个错!
玄烨皇帝平时表现的比较从谏如流。不过这样地家伙如果下定了决心,就特别坚定。牛心左性儿说得就是他。劝诫的馆阁大臣被他用大道理驳回去了。劝诫的怀有小心思儿的军界人物被他用老大激情鼓舞的忘了原来想法了。身边近人的担忧被他用天子威严不可辩驳去了。总而言之,未出征前,皇帝先小范围大获全胜一次。得意洋洋率军出行了。
率军打仗没有带女眷的。可是皇帝也不能光杆儿一个。至少得带两个端茶倒水梳头做饭的。于是朝野忙完宫内忙。忙了一两天,顾太监整理了出行名单。
于是就出行了。
这皇帝,平日比较忙。陡然到了马背上,看天地之大——然后整整一天没什么大事儿,闲工夫很多。于是,又开始写诗了。
论声韵的角度,这诗相当不怎么样。不过看意思,倒还有趣。好像奏折看多了的那种感觉,言词十分像与人争论。充满着对此行的信心。
皇帝本人固然这样想。只是,这战争结果如何——还是看天时,看地利,再看看对手如何。
…………
沈如是坐在一个茶寮里。眼前黄土夯实的官道上,快马如风一般走她身边掠过。半日功夫,已经走了三拨人马了。
“北面又打起来了!”茶棚的老丈叹口气。声音里还有点兴奋。打仗的总归是北边儿,和淮泗一带关系不是那么直接。
沈如是默默地点头。放下茶碗放下钱,背了个褡裢,继续向北面走了。
沈如是怎么会一个人走在这里?说来话长。
…………
那日在集市偶遇八阿哥。胤禩听说消息确凿皇帝带兵出征,就立即告辞,急着返回京城。
沈如是原以为这和自己没关系。结果等这三人走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啦!自家老娘好像受到了集市上那两个提亲的人的触动。虽然被“罗大师”当场挡了一挡,可是给大女儿找婆家的心思一下子汹涌澎湃起来。东家小哥儿家里有田地,就是为人稍微肥硕了点,丫头觉得如何?西家小哥儿好相貌!就是家里没有兄弟帮衬,丫头觉得好不好?三天两头,看见路边一个青年未婚男性,就得回来跟沈如是说道一番。
这时候沈大夫集市救人的举动也传了开。沈如是心一狠到处跑着给人看病,看完了人的连鸡鸭牛羊牲口的病也看。只求别被老娘捉到。谁料那魔高一尺,道高三丈。沈如是某日偶尔回家取器材,听见老娘召集了十里八乡一大群媒婆正在开会……沈如是吓得落荒而逃。第二日就收拾包裹,说自己得回“师门”一趟溜之大吉也。
“师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